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名称由来与日本关东地区无关


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名称由来与日本关东地区无关

侵略中国的日本关东军

关东军是旧日本帝国时代存在的,是旧日本陆军的一部分。成立于1919年4月12日,解散于1945年8月15日。在旧日本陆军中,关东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有“皇军之花”之称。极盛时,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共约一百二十万人。

1904年2月,为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爆发。5月,日军攻占了辽东半岛的金州。战后,根据双方所缔结之“朴次茅斯条约”第5、6两款中之规定:俄国“将旅顺、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租借权,与关联租借权”及组成的“一切特权”,以及租借地“效力所及地之一切公共房屋财产”,“长春、旅顺间之铁路及一切支线……无条件让与日本”。由于攫取了俄国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一切特权,日本在亚洲大陆获得了殖民地。9月,日本在金州设立关东守备军司令部及军政署,对金州及其他占领区实施军政统治。

1905年5月,为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中国辽东半岛改称“

关东州”,并废关东守备军及军政署,在大连新设关东州民政署。10月18日,废关东州民政署,在辽阳设关东总督府

1906年2月28日,下令在中国东北建立6个大队独立守备队,警卫南满铁路沿线。6月,日本在奉天设立驻东北的总外交机构—奉天总领事馆。7月31日,日本以第196号敕令公布了《关东都督府官制》,将“关东总督府”改为“关东都督府”,9月1日关东都督府于旅顺正式成立。年底,又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进行殖民统治。

1907年,日本在“关东州”驻扎一个步兵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队的兵力,隶属关东都督府陆军部。1919年4月,日本将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将原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升格为“关东军司令部”,实行所谓军政分治。从此,关东军正式命名。4月12日关东厅和关东军司令部同时成立。


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名称由来与日本关东地区无关

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因此,关东军因侵驻的“关东州”而得名。关东州是金州半岛南部一个存在于1898年至1945年间的租借地,包括军事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旅顺口港和大连港。此地曾先后被迫租借予俄国和日本。“关东”意为位于山海关以东,与日本的关东地方无关。

中国关东,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河北承德,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

日本关东地方,是日本地域中的一个大区域概念。其包括日本本州中部濒太平洋的一个地区,由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所构成。其以首都东京为中心构成了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东京都市圈,为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超过三分之一的日本人口居住于此。

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名称由来与日本关东地区无关

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

关东军曾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中国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策划“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731部队也隶属于关东军。日本关东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结局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关东军主力逐渐被抽调至太平洋战线。在1943年战争逆转后,不少关东军在太平洋的岛屿上被歼灭。1945年初,关东军为了防备苏联红军的进攻,再次进行大规模动员以扩充兵力,关东军的规模扩大到70万之众。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溃不成军、全面败北。关东军及在南库页岛、千岛群岛之部队,共被苏军俘虏达57万5千人,其中将官为148名。各地放下武器后之日军被编成若干大队,部分被押解去苏联境内的俘虏收容所。

1949年12月25~30日,苏联滨海军区军事法庭在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对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前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医务处长隆二、兽医处长高桥隆笃等12人进行的公开审判。严重违反了1925年《

日内瓦议定书》关于禁止使用细菌武器的国际公约。根据被告犯罪事实,法庭判处山田乙三有期徒刑25年,对其余11名战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25年。

不仅如此,那些靠关东军发家的日本高级战犯大都也没有逃脱正义的审判。曾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曾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的板垣征四郎,曾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木村兵太郎,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7方面军总司令的土肥原贤二,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14方面军参谋长的武藤章,均被送上了绞刑架。其他一些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关东军将领要么受到惩罚,要么背着千古骂名苟且偷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