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蘇聯最富裕的國家,烏克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一個歐洲強國,反而成為一個失敗國家?

雲霄飛翼


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的烏克蘭其實並非前蘇聯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國。如果以人均富裕程度作為衡量指標,那麼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最富裕的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沿岸的加盟共和國;如果以經濟總量作為衡量指標,那麼俄羅斯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當之無愧的老大。不過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在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仍算是家底可觀的:1991年蘇聯解體時烏克蘭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第二大經濟體。烏克蘭和俄羅斯一樣是一個資源大國。目前烏克蘭已探明有80多種可供開採的富礦,主要包括煤、鐵、錳、鎳、鈦、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等,這些礦產分佈在全國7000多個地區,其中有4000多個地區已進行開發。烏克蘭已探明的鐵礦石的儲量有275億噸;錳礦石的儲量超過21億噸,位居世界前列;煤、染料礦石、陶土地臘和石墨的儲量也比較豐富。烏克蘭最大的頓巴斯煤礦已探明儲量為1090億噸。和俄羅斯所不同的是:烏克蘭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其中80%蘊藏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和黑海沿岸,烏克蘭國內所需石油90%依賴進口。歐洲經濟發達,但能源短缺,尤其是在油氣資源這塊在相當程度是需要依賴能源大國俄羅斯,於是俄羅斯就修了一個經過烏克蘭通往西歐的天然氣管道,這樣一來烏克蘭一方面可以享受俄羅斯給他這個斯拉夫兄弟的優惠價,又能賺一筆過路費。擁有全球3/4黑土地的烏克蘭在蘇聯時代就有“歐洲糧倉”的美譽,獨立後的烏克蘭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獨立之初的烏克蘭有3500多家軍工企業,職工高達300萬人,這其中甚至還包括洲際彈道導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黑海造船廠等軍工企業。除了這些軍工企業外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留下來的大量軍事裝備:蘇聯一共有14個軍區,其中3個軍區位於烏克蘭。烏克蘭當時有6000多輛坦克、7000多裝甲車、1500多飛機、350艘軍艦。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大量核武器,在質量和數量都僅次於俄羅斯:1270枚核彈頭、2480枚戰術核武器使烏克蘭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國。當時的烏克蘭擁有製造生產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

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就是這樣一個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基礎強大且擁有僅次於美、俄的核武優勢的國家。當時很多人認為烏克蘭會發展成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平衡者角色,儘管不可能和美、俄這樣的大國相提並論,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區域性強國。然而如今烏克蘭陷於北約和俄羅斯的東西地緣之爭,國內親西方派別和親俄派別水火不容,最終導致了克里米亞入俄和烏東戰事的爆發。迄今為止烏克蘭已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內戰,戰火毀壞了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重工業基地,使烏克蘭經濟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烏克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又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國內矛盾的積壓。如今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的烏克蘭已淪為歐洲最窮的國家,與此同時還面臨著國家分裂和社會動盪的惡果。烏克蘭的悲劇命運首先源於其敏感的地理區位:烏克蘭正處於俄羅斯和北約勢力的夾縫之間——烏克蘭在歷史上曾被波蘭統治過,隨著俄羅斯的崛起則成為俄羅斯和波蘭爭奪的地區,當時的烏克蘭不得不在俄羅斯和波蘭之間朝秦暮楚。儘管時光過去了數百年,但烏克蘭位於東西方爭奪的咽喉要地的格局並未改變,唯一不同的是西部的波蘭變成了北約。蘇聯解體後北約和歐盟的持續東擴不斷擠壓著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俄羅斯則將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視為自己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略緩衝區。敏感的地緣區位使烏克蘭成為了俄羅斯和西方大國勢力角逐的舞臺,同時烏克蘭國內的親俄與親西方勢力之間也存在著裂痕。在俄羅斯看來:烏克蘭同北約和歐盟的接觸是對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擠壓。要知道烏克蘭和波蘭、捷克這些東歐國家是不一樣的:波蘭、捷克雖然是前蘇聯陣營的國家,但畢竟不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地理位置同俄羅斯也有一定距離;而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對俄羅斯而言可謂就在家門口,更何況俄羅斯民族的發源地還是烏克蘭境內的基輔羅斯,無論從民族情感或是地緣戰略上而言:俄羅斯都無法接受烏克蘭倒向西方的潛在可能。而北約一直以來都將俄羅斯作為自己的主要戰略對手,自然不會放過烏克蘭這一制衡俄羅斯的有力武器。自身實力不足的烏克蘭不得不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選邊站隊。

導致烏克蘭悲劇命運的另一個因素是其國內民族狀況:烏克蘭東部生活著佔烏克蘭總人口17%的俄羅斯族,而由於歷史上烏克蘭曾分屬波蘭和俄羅斯統治的原因導致西烏克蘭受西方文明影響較深並生活著大量信奉天主教的波蘭等族裔。烏克蘭這種族裔分佈情況使國家處於一種被撕裂的狀態:東部俄語人口聚居的地區親俄意識明顯,而在西烏克蘭則有濃厚的親西方意識。除了族裔之間對立之外,烏克蘭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出現的貧富分化現象則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國內的對立情緒——由於烏克蘭西部更靠近西方發達國家,因此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獲得了先發優勢,而東部地區的俄語居民則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與此同時烏克蘭的政治體制則在總統制和議會總統制之間反覆搖擺不斷,因為民族意識和貧富分化導致的對立各方之間又因為不同的政見而進一步加劇了對立態勢,使烏克蘭的政局呈現一片混亂的狀態。而混亂的政治局勢又使烏克蘭政府無法集中精力於經濟建設,人民因為自己的生活遲遲無法得到改善而日益滋生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於是就形成了經濟發展越是緩慢政局就越動盪,而政局的動盪又反過來影響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

儘管烏克蘭從蘇聯繼承了相對較為強大的重工業基礎,但與此同時也繼承了蘇聯產業結構上的缺陷。事實上這是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通病:我們知道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產業結構上的缺陷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遲遲難以得到提高,而在這方面烏克蘭其實表現得比俄羅斯更為明顯。更為嚴峻的是蘇聯的解體徹底摧毀了烏克蘭的工業體系。蘇聯時代的工業體系是分佈於各加盟共和國的:有的負責提供原料,有的負責生產零件,有的負責組裝。烏克蘭無論是重工業企業還是軍工企業要不是配件工廠就是組裝工廠,一旦離開前蘇聯完整的工業佈局就使烏克蘭的工業企業就陷入了極端困難之中。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因為國力的削弱而不得不自廢武功: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航母被迫提前退役,如今俄羅斯只保留了一艘航母。事實上烏克蘭也面臨同樣的命運:作為蘇聯航母的總裝工廠的黑海造船廠就位於烏克蘭境內,在蘇聯時代烏克蘭境內的黑海造船廠可以和同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境內的配套企業合作,然而蘇聯的解體使本來完整的工業體系被撕裂。在失去波羅的海造船廠等俄羅斯地區造船廠的支持後黑海造船廠迅速衰落,基本失去了製造稍大型的船舶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烏克蘭最終將蘇聯時代的瓦良格號轉入給我國的原因,因為烏克蘭自己實在是已無力再負擔一艘航母的建造。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儘管是僅次於美、俄的世界第三核大國,但烏克蘭的核武器直接繼承自蘇聯,而烏克蘭自己卻缺乏控制、測試、再生產體系以及維護體系。事實上和航母一樣:核武器是大國才玩得起的遊戲,因為核武器的生產研發以及後期的維護保養知識儲備、有效的組織能力及財政能力。既然連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在蘇聯解體後的那段困難時期都不得不自廢武功,那麼小小的烏克蘭顯然也無法維持自己作為世界第三核大國的地位。實際上不只是烏克蘭,同樣繼承了蘇聯核武器的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兩國也都放棄了自己的核武器。

現在看來烏克蘭放棄核武器不能說是失誤,只能說是在當時的客觀形勢下無可奈何的自廢武功之舉。不過烏克蘭所面臨的形勢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是不同的:地處中亞的哈薩克斯坦遠離北約與俄羅斯地緣博弈的核心地帶,而白俄羅斯一向與俄羅斯有著密切的外交關係,相比之下烏克蘭可是真正處於俄羅斯與北約地緣博弈的核心。要知道烏克蘭所在的地理位置直接扼守黑海的門戶,一旦北約勢力控制了烏克蘭就相當於無形中將俄羅斯封鎖圍堵在黑海之內。這樣的地理位置註定烏克蘭將成為北約與俄羅斯地緣之爭的要害,而烏克蘭國內複雜的民族結構又使烏克蘭在外交上的抉擇往往與國內民族問題牽扯在一起:如果烏克蘭政府表現得親俄,那麼西部地區的親西方政治勢力不能接受;如果烏克蘭政府親西方,那麼東部地區的俄語居民又接受不了。在這樣的形勢下烏克蘭的出路其實就是:對內一方面致力於經濟建設,一方面加強民族團結;對外則儘可能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維持一種平衡外交。事實上同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哈薩克斯坦在獨立時是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獨聯體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不僅國內政治穩定、民族關係和睦、經濟持續增長(人均GDP8838美元),同時也成為了整個中亞地區的穩定之錨和中亞地區事實上的領導者。哈薩克成功的秘訣恰恰就是在致力於國內經濟建設和民族團結的同時發展平衡外交,而烏克蘭之所以淪落到如今的地步也恰恰是違背了這一原則。

我們先來看烏克蘭是如何解決國內經濟建設問題的:烏克蘭面臨的嚴重經濟結構問題,其實只有兩個解決方法:要麼與俄羅斯結合,維持前蘇聯的經濟體系;要麼加入歐盟,融入歐洲的經濟體系。這兩種辦法本質上都是利用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克服自身產業結構上的缺陷。烏克蘭獨立後的大多數領導人都選擇了後者,如果我們僅從經濟角度看:融入歐洲經濟體系確實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選擇。但與此同時必須注意一點:在融入歐洲經濟體系的同時務必需要考慮俄羅斯的感受。我們還是以哈薩克的例子作為對比:位於亞歐大陸中心的哈薩克的地緣格局儘管有淪為大國博弈場所的風險,但也能使哈薩克成為溝通亞歐各國的橋樑。哈薩克從獨立伊始就確立了多元化外交方針,如今的哈薩克既和俄羅斯保持著睦鄰友好關係,也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保持著相對良好的外交關係,同時還在我國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還以國內的朝鮮族群體構建了同韓國聯繫的外交橋樑。相比之下烏克蘭領導人在這方面做得就有欠考慮:本來最明智的做法是同歐盟國家加強經濟合作,但暫緩加入北約和歐盟,因為這樣做無疑會將俄羅斯逼入牆角。烏克蘭第二任總統庫奇馬執政時期實際上就是這樣做的:儘管這時的烏克蘭很想加入歐盟獲得經濟利益,加入北約獲得安全保障,但同時庫奇馬政府與俄羅斯的關係也維持得不錯。

烏克蘭命運的轉折發生在第三任總統尤先科上臺後:他上臺後毫無顧忌公開自己一心倒向歐洲和美國的政治意圖。毫無疑問烏克蘭這樣的公開表態使俄羅斯的神經高度緊張:如果俄羅斯要避免使自己的戰略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如果俄羅斯要確保自己出入黑海的門戶安全,那麼就不得不有所應對了。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後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積極插手烏克蘭國內政治,此後尤先科、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這幾個大佬在兩個大國的操縱下不斷在烏克蘭政壇上演合縱連橫的大戲,使烏克蘭的政治局勢變得一片混亂,而混亂的局勢又反過來影響到烏克蘭經濟的發展。這時烏克蘭國內另一個突出矛盾表現出來了——這就是上文提到的烏克蘭國內民族問題。本來烏克蘭西部的親西方勢力和東部的俄語居民之間就存在矛盾,政府搖擺不定的外交政策和國內經濟的困境進一步刺激了這種矛盾情緒,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情緒很快轉移為對政府的憤怒。2013年11月底在矛盾持續日積月累的發酵之後烏克蘭國內的親俄勢力和親西方勢力之間終於爆發大規模衝突,到了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地區舉行公投宣佈加入俄羅斯聯邦,俄羅斯隨即接收了克里米亞地區。同年5月11日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舉行公投,宣佈成立“人民共和國”至此烏克蘭已處於分裂狀態。迄今為止烏克蘭已經歷了長達四年的內戰,戰火毀壞了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重工業基地,使烏克蘭經濟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烏克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又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國內矛盾的積壓。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都是一幫智商高達250的政客當家的結果!

老金給大家簡單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烏克蘭怎麼從一個前蘇聯最富裕的國家,變成一個窮的叮噹響的國家:

眾所周知,歐洲經濟發達,但能源短缺,特別是天然氣,缺口高達40%,旁邊就是能源大國俄羅斯,於是修了一個經過烏克蘭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烏克蘭一方面可以享受俄羅斯給他這個斯拉夫兄弟的優惠價,又能賺一筆過路費;

後來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跟俄羅斯應該加入歐盟和北約問題上鬧僵,便想出一個制裁來教訓俄羅斯的方法!

二毛子的我不買你大毛子的天然氣了!讓你大毛子的天然氣爛掉!

不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寒冷的冬天還是要用的啊,就近從歐洲進口吧!反正就是不買大毛的!一付賭氣的憋屈像。

那歐洲的天然氣從哪裡來的呢?自然是俄羅斯啦,好嘛,兜了一圈又到烏克蘭手裡。

老金給大家細細算一下波羅申科制裁俄羅斯天然氣的經濟賬:

歐洲從俄羅斯手裡拿到的天然氣價格是245美元,烏克蘭所謂的就近採購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是266美元,轉手倒賣,歐洲白拿21美元!

烏克蘭原先從俄羅斯拿到的天然氣是194美元的自家兄弟優惠價,看看,一賭氣,就變成266美元從歐洲買!

烏克蘭為了紀念跟俄羅斯斷氣的偉大日子,也為了能更持久的斷氣,特意用一個計時錶來直觀看出烏克蘭跟俄羅斯斷氣的天數!

人家是很認真的哦。

啥也別說了!這高達250的智商,能不讓烏克蘭衰敗嗎!?

恐怕以後除了美女,烏克蘭啥都沒有了!


你對烏克蘭的衰敗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千萬別憋著:-)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吃貨老金


提起烏克蘭,那可是蘇聯時期實力很強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備受尊崇。然而,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卻變得越來越窮困潦倒,甚至充當美國的傀儡在所不惜。

放眼其他從蘇聯體制下獨立的國家,諸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以及白俄羅斯等,大家都混得風生水起,為什麼烏克蘭沒有變成歐洲強國,反倒成為一個失敗的國家呢?

波羅的海沿岸三個小國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當然與其加入歐盟有關,但沒有與俄羅斯發生衝突,以及不存在領土糾紛也是重要方面。而白俄羅斯之所以也能發展得“風景這邊獨好”,與俄羅斯保持傳統友好關係有很大關聯。

烏克蘭不顧同族兄弟手足之情,執意要與俄羅斯分道揚鑣,捨近求遠,為加入歐盟北約而孤注一擲,這就不免引起俄羅斯痛心疾首,在萬分無奈之下,只好利劍出鞘,將歷史領土克里米亞收回,並在去年刻赤海峽對峙事件中將硬闖海峽船員全部扣留。

此外,由於烏克蘭發展不均衡,引起烏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及頓巴斯等少數民族地區強烈不滿,內戰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而正是領土糾紛以及內亂紛爭,導致歐盟北約遲遲不願將其納入,這樣烏克蘭就夾在俄歐之間,如同一個“棄嬰”。

更可悲的是,去年冬天,由於烏俄關係惡化,導致烏克蘭天然氣緊缺,不得已從歐洲輾轉購氣,孰料價格卻比白俄羅斯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高出3倍,害得烏克蘭民眾一個冬天沒有好心情。

然而,烏克蘭還沉醉在對美歐不切實際的幻想中,以為唯有美國和歐盟才能將其一蹶不振的經濟起死回生,這種自欺欺人的想法只能忽悠自己,而害不到別人。烏克蘭將往何處去?希望未來的烏克蘭總統能夠以史為鑑,勿要顧此失彼,遠交近攻,得不償失。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蘇聯時期,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

烏克蘭🇺🇦是蘇聯主要的糧食產地。

也是蘇聯重要的重工業基地、軍工業基地。

當時,烏克蘭是蘇聯經濟最發達收入最高的地區。

民眾生活滋潤。

蘇聯政府統盤考慮各地農業、工業、經濟等佈局。

各加盟共和國內,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體系。

工業產品標準自成體系,與西方工業產品並不相融。

軍事工業,特立獨行。

與西方軍事工業沒有通用性。

蘇聯經濟不景氣,最終解體。

各加盟共和國分道揚鑣。

烏克蘭的農產品,在蘇聯時期是緊缺貨。

面對西方現代化的農業而言,缺少競爭力。

農業生產漸漸退化,缺少銷路。

烏克蘭的重工業、軍事產品,主要銷往俄羅斯。

俄羅斯經濟也不景氣。

拖累了烏克蘭🇺🇦。

由於一夜之間,變了天地。

計劃經濟無法突然轉化成商品經濟。

多重矛盾,集中爆發。

烏俄關係鬧僵,造成烏工業生產一落千里。

既不適應西方的經濟模式,又與俄阻隔。

烏克蘭快速貧困化。

故,烏克蘭成為蘇聯解體後的最大貧困國家。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烏克蘭確實很可惜,工農業基礎非常好!但是蘇聯解體後也確實活得很累。至於是不是失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至少木叔和烏克蘭使館的朋友交流時,他們並不認為這是失敗,也不認為烏克蘭就會一直這麼沉淪下去,還是對未來發展有信心的。

那麼木叔就分析烏克蘭這幾年的歷史吧!

談三點,有內有外。

第一,烏克蘭放棄了核武器,這可能算是一個失敗,也是如今被俄羅斯侵略的原因之一。

1994年,在布達佩斯,美俄英三大國和烏克蘭簽約,促使其放棄了當時全世界第三大核武庫,而這三國和聯合國來保障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安全。

烏克蘭本以為冷戰結束後核武器用處不大了,而且放棄還能獲得大筆資金支持,還有各國關係都很不錯,未來一片光明。哪知道俄羅斯20年後會對他發動戰爭?把克里米亞都奪走了。

要是當年烏克蘭沒有放棄核武器,普京動武至少要多考慮幾年吧!

而且烏克蘭國運出現大問題,正是從和俄羅斯關係鬧僵開始的。

第二,烏克蘭政治家決策有問題。

如果烏克蘭能夠很好地轉型,比如類似波蘭等國,徹底和過去說再見,其實也可以。只是該國有不少俄羅斯族,這導致該國政治總是左右搖擺,一會親俄、一會親西方,過幾年就換一次,這會發展也非常不平衡、不健康。

反過來又加劇了烏克蘭政治家利用這種社會和民意分裂來加強自己的政治影響。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不斷激化,最終讓該國沒有一個統一的意志。

這是缺乏決斷型的強人政治家出現的原因,也是結果。最終讓烏克蘭沒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有效政治、經濟和社會政策來改革體系,目前烏克蘭人基本就是維持20年前的現狀,不思進取或者難以進取。

第三,大國博弈讓烏克蘭利益受到損害。

不得不說,美歐和俄羅斯之間的利益爭奪,也是烏克蘭給人感覺比較失敗的原因之一。

這些國家當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第一為烏克蘭人考慮。

比如在克里米亞危機十分嚴重的背景下,德國人竟然還和普京討論從俄羅斯進口便宜的天然氣,而且為了避免經過烏克蘭,還弄了一條海上的通道。

這讓烏克蘭人覺得西方自私且背叛,所以一直很不滿。默克爾為了安撫烏克蘭只好說,未來歐洲和俄羅斯談天然氣的時候,要把也要弄一條過境烏克蘭的管線,作為條件之一。

俄羅斯更是如此,獲得了克里米亞還不算,還要把烏克蘭東部的頓涅斯克以及盧甘斯克等地據為己有。如今這裡已經打了5年戰爭,有近萬人遇難。

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拖累,經濟也好,社會也好,怎麼能發展得好?

所以,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也是烏克蘭比較失敗的理由。


木春山談天下


烏克蘭並不是前蘇聯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國,1990年烏克蘭的人均GDP為1500多美元,在前蘇聯歐洲地區加盟共和國中,比俄羅斯人均3000美元和白俄羅斯1700多美元要低。到2017年白俄羅斯人均GDP已經增長到9000美元左右,而烏克蘭還徘徊在3000美元,不僅令人唏噓。烏克蘭擁有不錯的底子,卻淪為一個失敗國家,我認為主要是烏克蘭"謀"有問題,"道"亦有問題。

烏克蘭獨立後面臨嚴重的經濟結構問題

現在大家都說,前蘇聯發生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太過於偏重重工業和軍工工業。而在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烏克蘭的問題比俄羅斯還要嚴重。更為要命的是,蘇聯的解體徹底摧毀了烏克蘭的工業體系。

烏克蘭無論是重工業企業還是軍工企業,要不是配件工廠就是組裝工廠,離開了前蘇聯完整的工業佈局,烏克蘭的工業企業就陷入了極端困難之中。以黑海造船廠為例,作為蘇聯航母的總裝工廠,是前蘇聯實力最強的造船廠之一。但是前蘇聯解體後,沒有波羅的海造船廠等俄羅斯地區造船廠的互相支持,黑海造船廠迅速衰落,現在莫說製造航母,就是稍大型的船舶也非常困難。


烏克蘭選擇解決問題的“謀”,有很大問題。

烏克蘭面臨的嚴重經濟結構問題,其實只有兩個解決方法,要麼與俄羅斯結合,維持前蘇聯的經濟體系;要麼連入歐盟,融入歐洲的經濟體系。烏克蘭獨立後的大多數領導人都選擇了後者。僅從經濟角度看,融入歐洲經濟體系確實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選擇。

但是如果考慮到烏克蘭的地緣政治環境,這個選擇確實有些脫離實際。烏克蘭位於俄羅斯歐洲區的腹部,烏克蘭的局勢對於俄羅斯的穩定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烏克蘭加入歐盟,甚至加入北約,就相當於美國和歐洲把刀子直接懟在了俄羅斯的肚子上,這是任何一個有血性的大國都不能容忍的。在把俄羅斯已經逼到牆角的情況下,如果美國貿然出手幫助烏克蘭,俄羅斯也不介意與美國拼命。由此可以看得很明白,烏克蘭這個"謀"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不僅為自己的失敗奠定了基礎,也為後來自己面對危險時,得不到真正的幫助埋下了伏筆。


烏克蘭追求“謀”的“道”也出了嚴重的問題

在烏克蘭第二任總統庫奇馬執政時期,雖然也想加入歐盟獲得經濟利益,加入北約獲得安全保障,但是庫奇馬與俄羅斯的關係維持得不錯。此時烏克蘭的外部政治環境還相對穩定。對比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國,在2000年至2005年的經濟增長率可以看出,烏克蘭的表現還很不錯。


但是烏克蘭人選擇的第三任總統尤先科,毫無政治智慧,一心倒向歐洲和美國。烏克蘭的態度讓俄羅斯非常緊張,讓美國人非常興奮。2004年橙色革命之後,俄羅斯、美國積極插手烏克蘭國內政治。尤先科、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在兩個大國的操縱下,時而聯合,時而鬥爭,攪亂了烏克蘭的政治局勢,更是激化了烏克蘭內部的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的民族矛盾。

在烏克蘭政治家10年的挑動下,2014年,烏克蘭再次爆發嚴重的街頭革命時,烏克蘭人情緒已經失控,反俄情緒已經十分強烈,俄烏友好的基礎已經蕩然無存。為了維護俄羅斯在黑海的利益,和在烏克蘭的俄羅斯人利益,俄羅斯出手拿下克里米亞,並且支持烏克蘭東部地區俄羅斯人自治。從在某個角度上來說,普京也是在烏克蘭人的苦苦相逼中出手。



現在的烏克蘭國土分崩離析,國內政治鬥爭激烈,外部俄羅斯虎視眈眈,是歐洲地區最不穩定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成為失敗的國家,最貧窮國家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謂謀定而後動,烏克蘭在本身目標有問題的情況下,又選擇了一條激進的道路,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被俄羅斯殘酷無情的打斷,也是咎由自取。

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歡迎討論和持續關注。


衝擊時評




烏克蘭從蘇聯解體至今,事實上根本沒有獲得真正的獨立。

前期要緩解蘇聯解體的餘震,其政客由於治國經驗不足,步步都是臭棋。比如烏克蘭當時的戰略核力量比中國還龐大,卻自廢武功,在安理會及西方各國的忽悠下自廢武功,主動銷燬了核武器。


然後是先進而龐大的軍工體系無力維持,便開始大肆的廉價變賣,科學家因為無事可做而大規模逃離,最後從剛分家時的軍事強國變成了一盤散沙的軍事弱國。

然後在俄羅斯、歐美雙方的滲透、影響下,外交方向東西搖擺,空耗國力,經濟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由於政治上的不穩定,國家一日不如一日,每況愈下,慘不忍睹。


最後歐美推行的顏色革命在烏克蘭佔了上風,但這個時候烏克蘭已經孱弱不堪,而在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卻扭轉了頹勢,在政治、軍事上逐漸恢復元氣,俄羅斯自然不願意吃這一回合的啞巴虧,在普京的決策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下烏克蘭的海空軍總部克里米亞,烏克蘭從此成了沒有海軍的內陸國,要翻身就更加困難了。

烏克蘭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主要原因就是政客們的短視和政治上不穩定造成的。自身夾於兩強之間,以他的國力應該奉行略微偏重俄羅斯的平衡政策,左右逢源而遊刃有餘,他們卻選擇了要麼向東、要麼向西的絕對外交。在兩大勢力的爭鬥中淪為犧牲品。



事實證明,西方並不太關心烏克蘭人民是否幸福,他們關心的是烏克蘭還有多少利用價值,能不能在東歐進一步劇變,把俄羅斯拖垮甚至進一步分裂。而烏克蘭那些政客就像我戰國時期的韓國一樣,身處險境,渾然不覺。


謝金澎


有一次我和稅務財經專業的一個什麼專家吃飯,那得是十幾年前,互聯網剛開始發達的時候。我突然來了靈感問他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建立這樣一個系統,財務透明。就像一個部門,國家一年給他多少錢,然後這個錢都是怎麼花了,全部在網上公佈,任何人都有權去查。國家撥下來的每一分錢都能查到去處。哪怕買一包打印紙,市面上一包10塊錢,你這個部門花20買的,那就有問題。大家都能監督。

我說完了,專家沒停頓,沒思考,直接一搖頭:不可行。專家擦了擦嘴上的油,我還以為他能說出什麼高深的道理呢,結果人家回我一句:你這麼幹了,他們吃啥?

通過這事兒,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事,就像一加一那樣簡單,但是,只要摻雜上利益,就變得複雜了。

烏克蘭的問題也是如此。

烏克蘭的道理就就像一加一那樣簡單,你根本就沒必要得罪俄羅斯這個鄰居,你也沒必要為了討好美國,把自己國家拖進戰亂。

烏克蘭脫離蘇聯以後,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結盟。在美俄之間首鼠兩端,吊起來賣。

你跟俄羅斯結盟對抗美國,不明智。畢竟美國掌控著國際經濟,跟它交惡,它封鎖你,制裁你,日子也不好過。跟美國結盟對抗俄羅斯,也不明智。你跟俄羅斯是鄰居,它剛好能打到你。

如果烏克蘭不站隊,跟誰都維持表面的友好,然後誰給我的好處大一點,我就跟誰近一點。這樣美俄都會去爭取它,都會哄著它,誰也不會跟他來硬的,都怕一來硬的,把它逼到對方一夥裡。

烏克蘭人口4000多萬,領土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的糧食出口國,號稱歐洲糧倉,屬於資本主義國家,重工業很發達。這在歐洲絕對算得上大國。以它的權重,如果保持中立,美俄都得不遺餘力的去捧它,哄它,根本不能得罪它。實際上即便是到了現在,俄羅斯依然是希望烏克蘭回頭是岸。前一陣俄羅斯俘獲了烏克蘭的船,然後他們發表聲明的:這都是看在和烏克蘭的兄弟情義,要是別國的艦船,就不是這效果了。

別看印度總給你整點奇葩事兒,但在這一塊,玩的就挺6。它現在就是美俄都不得罪,然後都不站隊。然後美俄就都得跟他敞開心扉。

如果烏克蘭跟美俄都保持個若即若離,跟誰都維持個面子上不錯,還不給任何一方當槍使,那它現在的日子得過得相當滋潤了。這就是一加一那樣簡單的道理。

但是,這裡面一摻雜上了利益,就變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誰的利益?就是烏克蘭這些政客的利益。

最先犯糊塗的是烏克蘭的老百姓。他們有些人希望保持和俄羅斯的傳統友誼,有些人則嚮往歐美的自由民主和財富。當然,老百姓的糊塗,肯定是被烏克蘭的這些政客事先操縱了媒體,忽悠迷糊的。然後這些政客組織集會,演講,把老百姓煽動起來。一派人要跟美國好,一派人要跟俄國好,剩下的事就順理成章了:自己國家內部先亂起來。

這些政客為什麼忽悠老百姓內鬥,就是在博取自己的利益。要麼是為了自己能掌權,要麼就是跟國外都有“友好”關係,他們的企業跟美俄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背後的骯髒交易,用腳後跟也能想出來。為了自己的權利、利益,不惜把自己的國家帶入戰亂!

烏克蘭的老百姓,被政客忽悠,把自己國家搞亂,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自己。你們在這跟俄羅斯人打仗,沒飯吃,那些政客不還是住著豪宅,喝著紅酒,跟美國朋友優雅的談生意嘛。

烏克蘭,為了遠方的美國,跟家門口的俄羅斯作對,先把自己國家搞亂。這都是愚不可及的行為。你跟自己的鄰居搞事,你的鄰居還是俄羅斯,你仗著美國撐腰,如果矛盾真的激化到一定程度,俄羅斯先打你是沒問題。如果俄羅斯動真格的,美國很可能會像賣格魯吉亞那樣,再賣一次烏克蘭。慫恿你惹事,把俄羅斯惹急眼了,美國不吱聲了。就算美國能幫你,你自己國家打成廢墟,那也得是前提。這個賬就是一加一,但沒辦法,利益擺在那,烏克蘭的領導人就顧不得了。

我去年發過幾篇關於聯想的文章。其實聯想目前也是這麼回事。經營這麼多年,已經形成了固化的利益集團,在他們內部。改革、創新,是不可能的。這些人就是把企業耗到油盡燈枯,也不帶吐出自己那部分利益的。這個企業不改,就是死。是一加一的道理,但利益擺在那,你就動不了。

銳度何老師


烏克蘭有著成為一個歐洲強國的良好的基礎,卻長期陷入社會動盪、經濟惡化和國家分裂中,這是烏克蘭民族的悲劇,也值得所有中小國家所深思。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有著豐厚的家底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國土面積僅佔前蘇聯的2.6%, 但經濟總量卻佔到了13%,是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大約30%的軍工企業(3500多家),職工300萬人(佔到了總人口的近10%),有著強大的重工業基礎;有著煤、鋼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鋼鐵產量佔到了前蘇聯的40%;擁有全球3/4的黑土地,為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雖然其經濟結構極不合理,過度依靠於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輕工業極其落後,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但憑著雄厚的家底,所有人都認為很快烏克蘭就可以步入經濟增長的快車道。為什麼27年過去了,烏克蘭經歷著斷崖式下降,淪為歐洲第二窮國,面臨著國家分裂和社會動盪的惡果,成為失敗國家的代名詞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使得經濟的穩定增長成為不可能

在經歷了5年的混亂後,一直到1996年烏克蘭才通過了第一部憲法,確定烏克蘭為總統-議會制國家,總統為國家最高元首,政府作為行政機關對總統負責,議會為最高立法機關。2004年,烏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自2006年1月1日改為議會—總統制,議會有權解散政府。2010年烏憲法法院又裁決2004年憲法修正案違憲,規定全面恢復1996年憲法。2014年議會又決定恢復2004年的憲法。獨立後27年的時間裡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修改了4次,每次都伴隨著激烈的政治鬥爭和社會動盪。作為一個有4500多萬人的小國,全國有將近190多個政黨,正常的議會民主博弈制度沒有建立,議會打架成了家常便飯,甚至2012年連總理在議會都被議員給打了;當議會博弈失敗時,失敗的一方往往通過街頭革命來表示抗議,引發進一步的矛盾衝突。而穩定的國內政治經濟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必須,國內政治動盪,政策朝令夕改,國外誰敢來投資,國內誰能安心發展?長達27年的混亂,使得烏克蘭錯過了黃金的發展時機。

缺乏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腐敗和投機的政客長期把持國家政權

烏克蘭第一任總統克拉夫丘克是前蘇聯解體的策劃者之一,善於破壞而不懂建設,在他的任期內,經濟上採取“休克療法”,造成大量的工廠破產、工人失業,通貨膨脹,寡頭當權,人才外流;從1991年到1994年,烏克蘭的GDP每年持續負增(-8.9%、-10.2%、-14.3%、-22.4%),短短4年,經濟總量下降了50%以上!這和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類似,但俄羅斯幸運的是迎來了普京,迅速止住並扭轉了頹勢,不得不承認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可惜的是,烏克蘭沒有普京!第二任總統庫奇瑪,在他長達十年的總統任期內,腐敗成了烏克蘭政府的代名詞,政治醜聞不斷,他任命的總理僅幹了一年就因貪腐逃亡國外,自己的辦公室主任和內政部長卷入了謀殺揭露政府醜聞記者的案件中,十年期間換了9任總理。此後,烏克蘭迎來政治強震期,開始了“三人轉”,第三任總統尤先科和總理季莫申科通過街頭革命戰勝了另一候選人亞努科維奇上臺,但在2005年就和亞努科維奇換掉了季莫申科;2007年又聯合季莫申科換掉了亞努科維奇,2010年亞努科維奇和季莫申科在大選中又搞掉了尤先科,隨後在2011年把季莫申科送進監獄,2014年在烏克蘭再次爆發街頭革命後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這三人都深陷貪腐醜聞,誤國殃民!交給現任總統波羅申科的就是一個國家分裂、經濟惡化和社會動盪的爛攤子,現在看來,他也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億萬富翁)而不是一個可以挽救危局的政治家。


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成為大國角力的犧牲品

從烏克蘭的第一任總統開始就有加入歐盟和北約的願望,但操之過急。一方面,烏克蘭糟糕的經濟局勢使得它從經濟條件上就不存在可能性;另一方面,由於其重要的地緣政治戰略地位,俄羅斯也不允許北約的軍隊開到自己的家門口,國內20%的俄羅斯人也有很強的反對聲音。相對於俄羅斯,烏克蘭再強也只是個小國,先發展經濟,修好鄰國,搞平衡外交等待時機是比較務實的選擇。烏克蘭的前兩任總統也是這樣做的,可自從親西方的尤先科通過街頭革命上臺後,迅速地採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直接地侵犯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很快俄羅斯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通過相同的方式扶持亞努科維奇上臺,再開始倒向俄羅斯;西方國家和美國再通過議會扳回來,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沒有真正接納的意願,也不可能為它出頭(克里米亞就是很明顯的例子),而只是利用它作為消耗俄羅斯國力的棋子。現在的形勢下,烏克蘭國家分裂已成定局,內戰未止,加入北約和歐盟都成為不可能。大國角力的結果就是烏克蘭局勢的崩盤,國家分裂,社會動盪,俄烏成了仇人,這對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都是一個雙輸的結局。

烏克蘭的未來之路在何方?需要一個有決斷力的政治家,拋棄對美歐不切實際幻想,嚥下對俄羅斯的憤怒,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好大國關係;以臥薪嚐膽的決心推動國內的發展,徐徐圖之。畢竟這是一個國土面積與法國相當的歐洲大國,只要能穩定地發展個十年,成為一個強國也仍有希望。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只是那個人在何方呢?


雲霄飛翼


因為烏克蘭夾在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導致烏克蘭民族東西分化非常嚴重,不可能形成一個整體來發展國家經濟。烏克蘭還自廢武功,把繼承蘇聯的核武器全部銷燬,最終品嚐到了國家被分裂的苦果。



1.烏克蘭是歐洲第二領土大國,擁有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比法國還要大。烏克蘭有5000萬人口、2017年GDP是1040億美元。烏克蘭繼承了蘇聯非常完整的工業體系,烏克蘭在航空發動機、坦克和船舶製造等方面,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和生產能力。烏克蘭曾經是武器出口大國,烏克蘭生產的坦克和裝甲車,在第三世界國家中供不應求。烏克蘭還是歐洲地區主要的農業大國,是歐洲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



2.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遺留下來的1270枚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78萬軍隊、5000輛坦克、7000輛裝甲車、300多艘各種軍艦、1500架各種軍用飛機,烏克蘭擁有生產製造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1990年代的烏克蘭是世界第三核大國,對美國和俄羅斯產生了嚴重的軍事威脅。由於烏克蘭手裡有三千枚核武器,這讓美國和俄羅斯對烏克蘭高度重視。因此美、俄兩國利用經濟援助的條件,把烏克蘭手裡的核武器全部轉移到了俄羅斯。美、俄兩國還向烏克蘭保證,將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不會對烏克蘭進行侵略。可是當烏克蘭把所有的核武器交給俄羅斯後,世界各國對烏克蘭的重視程度迅速下降。



3.由於烏克蘭夾在北約與俄羅斯之間,因此成為了歐美國家與俄羅斯爭奪的對象。烏克蘭東部民眾希望與俄羅斯發展良好的關係,烏克蘭西部民眾希望與歐美國家發展良好的關係;因此整個烏克蘭民族分化非常嚴重,這導致烏克蘭不能形成一個整體,來發展國家的經濟。使烏克蘭民族東西分化的內政問題,演變成為了國際問題。



4.歐美國家在2014年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導致俄羅斯佔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這是烏克蘭危機爆發的根源。如果烏克蘭還擁有核武器,那麼美國和俄羅斯誰都不敢輕易得罪烏克蘭,烏克蘭可能會發展的更好。烏克蘭自廢武功銷燬核武器,導致國家陷入了分裂狀態,這是烏克蘭政府的失敗,也是烏克蘭國家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