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可以很簡單

假如有一天你中了彩票,如果中獎金額是1000元你大概會選擇上館子好好吃一頓;如果是10000元你大概會選擇出去旅遊一次;如果是30萬元你可能選擇買一輛車;如果是200萬元,你應該就不會選擇好好吃一頓+旅遊一次+買輛車,你會考慮用這筆錢用於投資,關於投資你的第一選擇是什麼呢?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還是會買房。

我們用了20年時間見證中國樓市的瘋狂上漲,太多太多人後悔沒有把握住這輩子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賺錢翻身機會,看著如今的房價感嘆這輩子不敢再想買房這件事了。但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的作者居然還聲稱買房可以很簡單,於是幻想著看完了就離擁有自己的房子近在咫尺了,事實真有這麼容易呢?

買房可以很簡單

  • 刷新你的財富思維

首先我們就要明確為什麼要買房?當然是讓自己的財富增值,讓生活過得更好。但在行動之前首先還是要有突破性的財富思維才行,這也是我認為很多人即使擁有高收入但始終積累不起財富的最重要原因。

一個人的收入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而我們中國人之所以生活得那麼辛苦就是因為勞動性收入佔比太高,作者給出的數據是中國人的勞動收入跟財產性收入比例是98:2,而美國人可以達到對半開。

稍微理解一下,勞動性收入就是我們付出勞動取得的收入,通常大家掙錢的方法就是替人打工或者自己做生意,但都是一份付出一份收穫,除非自己升值帶來工資的上漲。誰都不難計算出一輩子替人打工大概能賺到多少錢,以上海平均工資一年10萬一輩子工作40年來計算大概也就是400萬元。

而財產性收入說的簡單點就是你的錢或者資產幫你生出來的錢,比如房租、理財收入等等,用《小狗錢錢》裡的說法就是你要有能幫你生蛋的大金鵝。而現在的年輕人自然是日常開銷越來越大,掙得多花得也多,可以思考一下何時才可能創造出財產性收入呢?

作者給出了一張每月存1000元錢,年回報率為1.15%的投資回報表,如果你相信積累和複利的力量,那麼這個結果會讓你十分驚歎,30年後你將擁有近600萬元,有了這點錢至少不會懼怕養老了。

因此,這裡要刷新的財富思維很簡單:儘量增加你的財產性收入。雖然你的勞動性收入會影響到財產性收入的多寡,但堅信長期投資的力量即使本金不大也能收穫可觀的財富。

買房可以很簡單

  • 如何選到有增值潛力的房子

在這裡我就不多囉嗦為什麼中國人的首選投資是買房了,只要看一下10年前的房價和現在的對比就明白了。而且書裡作者也提到中國人真是對房子有一種執念,無論是誰彷彿只要在這個地球上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房生活的底氣馬上就足了。因此雖然不考慮買房的我也會有興趣看看這本書。

繼續言歸正題。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作者似乎忽略了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房價如果跌了怎麼辦?那他拼命讓我們買房不就是把我們往火坑裡推嗎?這裡就要注意他給出的建議裡比較重要的兩點:一是房產投資應該是一項長期投資,不要把它當作一種短期投機;二就是運用“三中原則”選擇增值潛力最大的房子。

所謂的“三中原則”就是選中心城市、選中心區域、選中心地段。這三點似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但裡面還包含了一層選擇原則是中心城市>中心區域>中心地段。解釋一下,很多外地人在一線城市發展往往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是在一線城市買一套小房子還是在家鄉買套大房子,作者毫不動搖地給出的建議是在一線城市買房,因為即使你在一線城市買的房子再不堪,其增值空間是在三四五線城市無法比的,因此中心城市的權重在三中原則中是遠大於後兩者的。

在這裡再看一下一個比較有趣的買房心理障礙,很多人覺得這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畢竟買房其實也是個靠經驗的技術活,往往在銷售人員或者中介的面前我們就腦力不支了,或者因為這可能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開支就有了一些異樣的心理,其實是萬萬不可有的。

心理障礙:一步到位、完美主義

這真是太多不是純粹因為經濟原因而錯過買房的人的心理了,總想在買第一套房時就一步到位,滿足自己對理想居所的所有設想。其實對買房者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在滿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和戶型。然後在條件成熟後,或者在經濟實力增強後,再根據需求進行升級置業。

而對於這些想要一步到位的人來說,這種“再等等”的心態會使自己離買房的目標越來越遠。作者這句總結非常好:買房不要等,買完了等著


買房可以很簡單

  • 普通人的買房實操計劃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一下買房到底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作者列出了很多省錢策略,我覺得以我目前的瞭解也沒有太新鮮的,所以我也就列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參考:

買房前的省錢策略:

1、買“滿五唯一”的房子最省錢;

2、爭取跟房主談判;

技巧一,不要透露過多個人信息;

技巧二,提前多瞭解;

技巧三,隱藏對房子的好感;

技巧四,儘量找房子的不足。

買房中的省錢策略:

1、不要為精裝修買單;

2、勇敢地找中介幫忙;

買房後的省錢策略:

1、提前收房入住;

2、材料人工分開弄。

最後看一個作者給出的實操的例子作為結束吧:月薪5000元的上班族買房指南。

90後男生小C月收入大概5000元,目標是在深圳買一套房,在前後看了200套房的時候,終於選中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房子。

這套房子市場價100萬元,買入價85萬,首付10萬,貸款75萬,月供4000元,基本在小C能承受的範圍內滿足了他的要求。

看了這個案例感覺頭上被澆了一盆冷水。第一個疑問就是還能在一線城市找到只要100萬的房子嗎?也許是我看的還不夠多,畢竟小C前後也看了200多套房,但我想要滿足作者的“三中原則”在一線城市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套有地鐵覆蓋的住宅產權房至少也要200萬吧,這已經不考慮面積問題了。

第二當然要表揚小C的談判能力,因為他遇到了一個急於出手的買家居然能談掉15%的房款,這個真要靠個人福分了。

第三認真研究一下首付,以上海目前首套房首付35%來算,一套200萬的房子首付70萬,不考慮父母資助一個工資收入不錯省吃儉用的年輕人差不多要7年能積攢出來,然後用組合貸款月供差不多在7000元,當然你可以在房子到手後出租以租還貸,那房貸的負擔還會輕一點。也就是說主要房子總價是200萬,那麼一切看起來還是可以實現的,問題就是再上一個臺階比如到了300萬那首付就在100萬以上了,想想就有些望而卻步了。

所以總結來說,就是買房可以很簡單,只要你足夠有錢。如果還是要靠普通白領的那點死工資想在一線城市買套200萬以上的房子還是挺累的,只能怪現在已經生不逢時了,但又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開源節流,再轉換一些思想說不定又能找到財富增值的機會。總之,不要放棄行動,做個空想主義者。

買房可以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