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在幾百萬年時間裡,人類從未真正離開過地面。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人類插上想象的翅膀,並且逐漸利用科學來探索宇宙,由於技術和資金所限,人類最多也只是利用望遠鏡進行觀測。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太空,直到1969年,這顆星球上的第一個人類終於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縛,踏上月球的土地,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這裡存在一個誤區,對登月過程沒有了解的話,可能會以為登月火箭就是一頭栽在月球上,再多帶一枚大火箭從月球直接發射回地球,當然,這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但是設備重量會非常大,發動機不穩定,非常容易失敗。當年美國宇航局有一位叫做John houbolt的科學家認為,登月設備應該越輕越好,最終說服了所有人。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所以真正的登月返地過程是這樣的,土星五號用三級火箭把飛船發射到近地軌道,再二次點火奔向月球,這時指令服務艙脫離和登月艙重新對接,完成後分離三級火箭,進入奔月軌道,快快快,準備下車啦!宇航員進入登月艙,然後和指令艙分離,火箭反向點火,讓登月艙平穩落地。在月球浪幾個小時之後,宇航員和小小的登月艙就要再次點火,衝向繞月軌道上的指令艙。

原因有三:月球表面重力低,只有地球重力的1/6;其二:登月艙在從地面起飛時候質量接近15噸,但是從月面起飛時總質量只有4-6噸重,別問那麼多質量哪裡去了,丟了!其三: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這對於火箭發射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場所。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由於月球的引力小,軌道高度低,沒有大氣層,等於沒有阻力,升空沒有地球那麼艱難,登月艙攜帶的燃料足夠讓它和指令艙匯合。然後宇航員轉移到指令艙,拋棄登月艙,發動機點火,直衝地球,這個時候估計已經沒有燃料用來減速了,返回艙和服務艙直接分離,全靠地球大氣層減速,這操作太秀了、刺激、牛逼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我說是開著飛船飛回來了,這有點太簡單了,大家都知道是開著飛船飛回來的,不是跑回來的,有人會疑問,在地球上時,火箭的發射非常費時費力,還需要發射架,那麼為何在月球上,既不需要發射架也不需要費力就可以離開月球了呢?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飛船起飛,呼呼呼~~~~趕著去與在月球軌道上運行的軌道艙+服務艙會合,然後突突突~~~~,登陸艙上升段中的2名登月宇航員轉移到指令艙中與另一名未登陸月面宇航員會合,把登月艙上升段拋棄,開啟主發動機,向著地球方向前進!!!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快到了地球了,那顆藍色的星球在眼簾中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快到了,趕緊拋棄服務艙,只留一個指令艙搭載3名英雄宇航員濺落在洋麵上,這時候地面等待救援的人們迅速靠近,將三名宇航員迅速轉移,此時,登月活動圓滿結束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50年前啊,人類在太空要解決去38萬公里外的月球的問題,返回38萬公里的地面的問題,太空輻射的問題,真空狀態下如何保護生命的問題,想想人類真偉大!

為世界,為我們國家航天工作者致敬!

圖文全析人類登月與返回地球的過程,感嘆50年前人類科技的偉大

下一期講:宇航員登月返回後,為什麼要被隔離一段時間?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