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二戰蘇德戰爭,交戰雙方都在兵力部署和裝備使用上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所不同的是,德軍是在戰役發起前使用突然襲擊,蘇軍是在戰役後期使用定點包圍。同樣是大兵團作戰,又是聚舉國之力戰場對決,為何德軍的巴巴羅薩閃擊計劃遭到失敗,而蘇軍的十次打擊獲得了成功呢?

第一、戰爭性質不同,德軍閃擊蘇聯行動是侵略行為,必然遭到失敗;而蘇軍的十次打擊卻是正義大反攻,將入侵德軍趕出蘇聯是歷史的選擇

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蘇德戰爭爆發。由於這是一次入侵突襲行動,造成蘇聯軍民受到重大損失,戰爭發起僅半天時間,蘇軍西部邊境66個機場被毀滅,1200架作戰飛機遭到定點清除。僅僅一週時間,在沒有防禦準備的蘇軍倉促應戰中,蘇軍西部特別軍區幾十萬人被圍殲,到1941年底,蘇聯出現幾百萬軍民傷亡。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但德軍的巴巴羅薩閃擊計劃,由於其目的和戰爭性質是入侵行為,在莫斯科戰役中遭到蘇聯軍民的堅強抵抗,最終在1942年初,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重大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這時起,戰場天平就開始向蘇軍傾斜,這是歷史必然也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選擇。

與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行動不同,發生於1944年的蘇軍十次打擊,由於其戰爭目的是把入侵德軍趕出蘇聯國境,迫使軸心國僕從國退出戰爭舞臺,其行動本身是正義的並獲得了世界大多數國家支持,盟軍開闢第二戰場,英美提供裝備物資支持,使蘇軍佔有許多戰場主動權。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第二、戰場環境不同,德軍閃擊蘇聯是閃電行動突然襲擊,取勝偶然性大;而蘇軍十次打擊是指向性強有目的地圍殲戰,獲勝因素早有把握

翻開二戰德國閃擊戰歷史,不難看出,德軍之所以選擇使用閃電戰術,與德國資源匱乏和兵員不足有很大關係,雖然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主要挑事國,但在入侵蘇聯的閃電行動中,德軍統帥部還是絞盡腦汁,原因就是對蘇軍的實力掌握不準。

而實際戰場環境,也確實與德軍憂慮的一樣,巴巴羅薩計劃在戰爭開始,由於其突然性取得了局部的勝利,可當蘇軍緩過神來,閃電戰術反而成為制約德軍作戰的羈絆,這種侷限性的計劃在莫斯科戰役時,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就明顯感覺出來,他提前就警告元首,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國防動員能力估計不足,對蘇聯氣候預估不夠。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相比德軍的閃電突襲行動,蘇軍在1944年全年發動的十次有針對性的大反攻行動,卻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和進攻目的。無論是第一次解放列寧格勒戰役還是第十次在北極圈進攻戰役,蘇軍都是一步步將德軍消滅在既有劃定區域內,這種劃分包圍圈和各個擊破的打擊效果要比德軍的三路齊頭並進、平推進攻更有殺傷力,而且,蘇軍是在熟悉對手具體情況和取得1943年以前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的前提下,才發起這些大反攻的,其取勝有足夠的把握。

第三、打擊手段不同,德軍閃擊蘇聯是以裝甲打擊為先導,蘇軍失去制空權;而蘇軍十次打擊是聯合戰術行動,德軍只有招架之功

如果說蘇德戰爭,在巴巴羅薩計劃發起前,蘇軍除了準備不足兵員遭到重大損失的話,那麼,蘇軍在裝備上的差距也是造成巴巴羅薩計劃得以在前期得到推行的重要原因。但是,這種裝備力量的差距在1944年蘇軍十次大反擊時,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在1941年夏季,德軍發動閃電戰以前,蘇軍除了幾個機械化軍擁有一些老舊坦克以外,陸軍主要以步兵和炮兵為主要打擊力量,但在莫斯科戰役以後,蘇軍在朱可夫等高級將領的倡議下,加強了裝甲力量的建設力度,到1942年底,多個坦克集團軍列裝部隊,喀秋莎火箭炮也成軍開往前線,到了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以後,蘇軍的裝備打擊力量明顯優於德軍。

另一方面,蘇聯是個工業門類比較齊全,軍工比較發達的國家。雖然德軍閃擊蘇聯時,西部邊境地區遭到了重大損傷,但斯大林提前把工業設備和軍工企業牽移到了東部,使蘇軍的裝備發展得到了重要的緩衝和迅速恢復。因此,對於德軍來說,打一仗裝備就少一批,而對於蘇軍來說,前線需要多少,後方就生產多少,甚至還是幾倍於需要,這是蘇軍區別於德軍的有利因素之一。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第四、戰略戰術不同,德軍閃擊蘇聯是元首直接指揮,按部就班剛腹自用;而蘇軍十次打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靈活機動成為制勝法寶

應該說,在蘇德戰爭發起前,蘇德雙方的指揮權都掌握在決策者手中,但到了戰爭中後期,蘇軍統帥斯大林放權於朱可夫等高級將領,只看戰場效果不看戰場過程,這個決定的結果,使得蘇軍在十次打擊中,面對當面德軍的一次次阻擊,表現出了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

就德軍來說,即使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遭到重大失敗,又在庫爾斯克失去裝甲力量上的戰場主動權,但德軍統帥部並沒認識到德軍被趕出蘇聯就在眼前,原因就是元首在發起蘇德戰爭時,根本就沒想過德軍會失敗,更沒想過蘇軍會有力量反敗為勝。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而對蘇軍來說,經過近三年的熱血苦戰,死傷幾百萬蘇軍將士,終於換來了將德軍趕出國境的關鍵時刻,無論是從士氣和作戰精神上,蘇軍都有用之不完的戰鬥力和後備補充。而且蘇軍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用大縱深理論抵消德軍的閃擊作戰,也充分說明蘇德戰爭讓蘇軍在戰爭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戰鬥經驗的新型指揮員。

從上面分析中不難看出,蘇軍在十次打擊中取得完勝不是偶然的,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這十次打擊,德軍共有160萬兵力被殲滅,6700輛坦克遭到損毀,還有近三萬門火炮和迫擊炮戰損,以及損失了1萬2千架作戰飛機。

二戰德國閃擊蘇聯和蘇軍十次打擊,同是戰場對決,為何後者完勝

雖然從戰爭規模來看,蘇軍的十次打擊沒有德軍閃擊蘇聯時的規模宏大,但蘇軍的十次打擊範圍涵蓋廣、打擊力度精準、結果達到預期。在北起巴倫支海南到黑海的4500公里邊境線上展開,到1944年底,蘇軍已經將入侵的德軍全部趕出了蘇聯境內,並迫使芬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僕從國相繼退出戰爭,為蘇軍走出國境、進攻柏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二戰風雲錄》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