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東西南北,各有各的買房邏輯,請你對號入座

今天下午,我陪幾位買房人去看房,順便蒐集一些目前買房人對市場的反饋情況,正是今天的經歷,讓@一文 生出一種來想法,想聊聊我們的認識對買房產生的重大影響。


最近開盤讓很多買房人驚呼:市場還是這麼火熱!事實上,買房人知道的僅僅是市場的一小部分真相,即好賣的樓盤也有好的流量,自然有更多的媒體在寫他們的一舉一動。而且,正如@一文 在上一篇所說的,有的項目,並不是因為項目本身很好,而僅僅是因為相近的板塊實在沒有新房,才會搶手,並不是這樣的樓盤就一定是好樓盤


而這些信息,會給我們買房的認識造成偏差,您信嗎?


南京東西南北,各有各的買房邏輯,請你對號入座


我們在買房的時候,具體買哪裡,往往還是會受到我們接觸的信息的影響,所以今天我們來討論的就是,我們的意念和認識,到底在買房過程中起多大的作用。


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河西的獨特地位。


河西可以說是受到我們的意念影響最大的區域。週日,@一文 跑了一下油坊橋+河西一帶,可以說,油坊橋目前在區位上、配套商、交通上已經和河西南渾然一體,很難說區分出高端與安置之間的差距,但是同時又有隱約的隔離感,隔離了河西南和安置房。


這就是@一文 一直說的,河西南乃至魚嘴,在目前這樣有倒掛的情況下,仍然是值得買的區域,因為它佔據著買房人的心智認識,哪怕身處於安置房中,“河西”;兩個字仍然是絕對的價值點。


這個價值點吸引人們來買新房,同時這個價值點也吸引所謂的“接盤俠”在條件允許(比如現在買不起,先買個小的上車,以後夠了就來買二手房)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來河西買二手房,只有“接盤俠”不斷的認可河西、河西南,今天購買後才有人來住,未來的投資才有價值。


同時,因為“河西價值獨尊”的心智認知,才能維持目前新房價格的互相制約、平衡,互為牽制,更加穩定。


因為河西新房3.5-4W,所以更新程度差不多、產業集中的南部新城可以在4W左右,河西南岸可以攀升到2.8W(如果沒有河西做比對做外溢輻射,西善橋憑什麼靠近3W),江北也能維持在3W(完全在河西對面),大家是以河西為圓心以距離和板塊距離的遠近、板塊空地的多少、板塊未來潛力來確定各自的價格。


因此,河西等於是周邊幾個板塊的價格參考座標,河西價格堅挺,周邊的價格也堅挺,所以河西的價格一旦與目前倒掛,基本都值得買,因為二手房成交眼下雖然被鎖住不易成交,但是價格空間卻基本能保障。



這就是@一文 長期會回覆大家400-500萬買河西新房,絕對是值得的。因為這個價格段,是河西比較容易流動的價格段,未來上漲一定的空間後,仍然是可流動的。


但是河西超過千萬的大平層,基本投資的意義不大,這是產品的本質決定的,和河西這個版塊無關。


經常看到媒體用河西房大批掛出賣不掉,一批豪宅掛一年賣不掉來說明河西成交的慘淡,事實上超過千萬的房源,本身流動性就很差,無論在河西還是在南京的任何角落。


用一文說房的一個粉絲的說法,一個住千萬級別的房子的人,房子不是流動的,人才是流動的,所以這處房子買賣與否,變現與否,和普通人、普通房子是不一樣的。這類房子可以做抵押來變現,所以經常能看到司法拍賣出現這類房源的身影。


所以,普通買房人,哪怕買了河西,也千萬不要用普通的投資房產的思路去看自己的房子和千萬豪宅。


所以,千萬豪宅想賣掉,一個是看價格,價格需要降;另一個就是看機緣巧合了,和市場熱不熱沒關係,因為哪怕重回2016年,千萬級別的房源都很難流動。


南京東西南北,各有各的買房邏輯,請你對號入座


第二個要講的是,同樣的均價,買房人怎麼選?


同為3W多的均價,江寧、江北、燕子磯,到底買哪裡?這個問題很多人非常的糾結,其實這也是外界的信息傳達給我們的認知,讓我們陷入了糾結。


江寧和江北、燕子磯,基本是兩個方向,自住一定要選離自己近的、方便的;投資的話,事實上江寧和江北的投資價值勝於燕子磯。


首先是看規劃,江北的規劃堪稱開天闢地型規劃,優點是按照江北自身的規劃和先在剛出爐的長三角規劃來看,國家層面的定位,南京就是一個大型的發動機,帶動的是整個皖北的融合與發展,所以江北的未來會很高,對鏡再造一個主城區,也是帶動國家戰略的主戰場;但是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江北短時間住宅多、規劃的住宅也多,投資時間長,任何時期的二手房賣出競爭都大。


所以,在3W這個等級中,江北的未來空間更大,但是眼前的投資變現難度更大。


江寧,是獨立於南京發展的板塊,但是自身是自成一體的,已經很穩,也有自己的套路,俗稱的有錢有人有地(現在地不多了),江寧適合在城南、江寧工作的本地人去買,或者在3W左右可以小投資一下,但是3W也是江寧的高位了,未來躍升空間不太大了,維持個保值可以,大漲獲利的空間不足。


唯一的黑馬機會是出學區,但是這點,@一文 基本沒法預言。


最後說燕子磯板塊,其實燕子磯、邁皋橋、小市一帶,按規劃看,基本上是為南京本地土著的改善升級預留的地方。


這些南京本地土著原先住在主城區鼓樓、河西、玄武一帶,這些地方老破小沒有新房,但是本地人不願意去新區,燕子磯新城為人民的生活水平居住水平改善提供了去處,有景觀,有名牌開發商提供的居住品類的升級,也有地鐵和商業配套。



卻獨獨缺了產業,而產業是帶動大板塊新人口導入的要素,這一板塊暫時不急著導入產業,主要的建設升級以區域公共配套、商業配套為主,改善居住的意圖更加明顯。


所以燕子磯新城,2.2-2.8之間入手有一定的上漲空間,超過3W的燕子磯,短期看自住改善的價值更高,投資的話得恰逢大的行情才有比較大的上漲空間。


第三個要說的是,城東和城南怎麼樣?


其實在很多人看來,南京炒大東區和南部新城,都是利好,為什麼@一文 會把他們放一起?因為@一文 認為後面的他們會高度的相似。


南部新城的高鐵站板塊基本沒什麼地了,高鐵站板塊的定位仍然是開放的,針對板塊內產業的,但是明顯大校場的規劃是內斂的,針對老城區的頂級改善。


高鐵站板塊配有多個綜合體、產業園,通過地鐵連接城南最大的IT產業集群,所以目前城南、南部新城的成交活躍,均價也高,因為高收入人群多、人口還不斷湧入。


大校場板塊的規劃以文體、文創、國家級文化載體(博物院、第二歷史檔案館)為主,同時配備五星酒店、頂級購物商場(如之前傳巴黎老佛爺曾來看選址),怎麼看這裡的定位都是在圍繞主城區的頂級改善在轉,反而距離新南京人聚集的板塊比較遠。


同理還有城東,城東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青龍山地鐵小鎮,事實上悶聲發財的還有一個麒麟科創園,已經收了不少科學家聚集的產業、研究院等,這類人群同樣的特點是,非一般外來人口,本市目前的高圈層人群和外來高圈層人群為主,而且專業集中。


城南和城東更像是“一些人”的新城,特色人群的聚集更加明顯,所以投資大校場的價值相對不高,因為門檻必然高,而接盤俠人群相對狹窄;城東的麒麟,新房現在價格也不低,未來城東的圈層性更加明顯,有的區域雜亂居住人多,自然會和後期開發的區域隔離開,價值的區別性會加大。


南京東西南北,各有各的買房邏輯,請你對號入座


總之南京東南西北幾個方向上:


東:零碎而圈層明顯,無論是老城東目前老城區不再拆遷帶來的 區隔,還是新城東未來幾大高端研究院帶來的區隔;

西:南京一切“富”階層的最普遍的改善去處,適應性最強,有錢型接盤俠適用範圍最廣;

南:新南京人最集中的區域,也是普通讀書中產的集中居住地;

北:目前自住者少也不方便居住和短期變現,未來潛力巨大,南京未來就在這個方向;

城北&長江南岸:老南京的改善地,房屋流動性相對比較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