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悟“曲”,一字通宇宙

高人悟“曲”,一字通宇宙

高人悟“曲”,一字通宇宙

前段時間,有朋友分享了一個視頻,是一個演講。演講者說到小時候當老師的奶奶對他的教育,教他練書法,從不允許把寫有字的紙亂扔,更不許踩著和跨在身下,因為這樣“有辱斯文”。不用的紙會收在一起,攢多了就放在盆中一起燒掉。燒的時候,奶奶會對著火盆作一個揖,告訴孫兒:“字字通神明。”

這個情景,多麼動人。今天的人,還有幾分這樣的敬畏心和儀式感?聖賢們教我們恭敬莊嚴,其實恭敬莊嚴的不是別人他物,而是自己。因為一切都要經由自己這顆心,一切不恭敬不莊嚴,首先汙賤的也是自己這顆心。心是人之本,心汙賤了,一切便都汙賤了。所以六祖講要“普行恭敬”,如此便是“見性通達”。

字字通神明。而有個字,更是尤其得通神明。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字。而這個字的真意,其實已經包含在上面的故事裡了。

曲:宇宙之法則

曾看到一句話,說宇宙間的事物沒有走直線的。想想的確如此,這確實是宇宙間的一個超級大“象”。


最直觀的,就是天體都是圓的,都是曲面。天體的運行軌道,月亮繞地球是走曲線,地球繞太陽是走曲線,星系也都是漩渦狀旋轉,從天體到粒子也都具有一種自旋性質。時間也是如此,晝夜更替、四季輪迴最是明瞭,週而復始、循環往復也是一切事物的運行規律和法則。愛因斯坦以前人們以為時空是平的,後來相對論表明時空是彎曲的。兩千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只有歐幾里得幾何這一種平面幾何學,後來出現了黎曼幾何這樣的更深邃的曲面幾何學。似乎越往深層去,“曲”之本質就體現得越為深刻,越能凸顯出其根本性法則的地位。

“曲”,正是那個宇宙間的超級大象,以及最通神明的那個字。

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或者說,宇宙為什麼要將法則安排成如此呢?直接了當不是更高效、更好嗎?因為很簡單,只有“曲”才有“圓”,只有圓才有圓滿和圓融,圓滿即全體、圓融即通達,合之便是周遍法界和生生不息,正是宇宙的樣貌。所以不是宇宙如此安排,而是如此才有宇宙。老子因此說“曲則全”,《周易》所以講“曲成萬物而不遺”。

萬物的本質首先是存在,然後就是聯繫,聯繫即連接,圓則是最好的連接方式,因為只有圓不僅自身完全相通,與其他圓相交時彼此也能完全相通。

“圓”中最有真意,譬如圓上每一點都可以是起點和終點,飽含去中心化的無我無相和四通八達之意;圓圓相交時,如剛才所說,因為每個圓都是相通的一體,一處相交便彼此完全相通,如此推演下去便是由一點而能通於整個宇宙,落在人這一點就是易所謂“感而遂通天地”、道教所謂“天地悉皆歸”;圓旋轉時,無論正時針還是逆時針,無論快還是慢,看上去都是靜止的,這就是如如不動……總之,宇宙整體的實相,就像水上漣漪,圈圈盪開,相交相織,前赴後繼,無窮無盡,而又本體寂靜,宇宙由此而成。宇宙就是一個多維度立體的圓型結構,從小到大、從整體到部分、從空間到時間,皆是如此。宇宙雖無限,不能作有限下的結構框定,其本性卻是圓的,故佛家說“圓覺”、“圓明”。

所以古人講“一物一太極”,圓即是太極之象。

每一物、每個人就算再渺小,本性卻是毫無虧少的,因太極不在大小,無量無盡的太極皆是同一太極,只如月印千江。每個漣漪就算再小,它的中心也可以說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因為無限的宇宙是無所謂中心的,所以處處皆可為中心。合之,就是最高佛典《華嚴經》那個至為宏大究竟的宇宙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人要完全地謙卑敬畏,因為人徹頭徹尾只是宇宙之隨從、本源之鏡像;人也要完全地自主自立,因為你就是宇宙的中心,孟子所謂“萬物皆備於我”,佛陀所謂“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反之,就是曲的反面——直。這個直不是“直心是道場”的性上之直,而是相上虛妄之直。人們喜歡講“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熱衷覓直線、走捷徑,所以往往不得善終。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直”是一種“孤”象,孤則是一種衰象和死象。什麼意思呢?就像一條直線,莊子講“往而不返”,直線向兩邊延伸,自身的能量卻是有限的,所以走不了多遠必定耗竭,這就是所謂不歸路。圓則能通宇宙,這意味著能量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此外,萬物皆圓,你卻是直線,這意味著你會穿過更多的圓,卻不能在融通中消化吸收,那麼萬事萬物、世間天地便成為你的漩渦只會讓你萬劫不復。人們看著這個深不見底的世界時,不就是這樣的感覺嗎?有句話說“如何使一滴水永不幹涸?把它放到大海中去”,就是這樣的道理。

當然,所謂直線是根本不存在的,這只是個譬喻。宇宙間只有曲線,只是你自己不自知。就像人走在路上,以為自己走的是直線,其實還是在地球的曲面上,看不到是因為自己站得太低、眼界太窄。所以所謂的走直線,你以為是捷徑,其實只是無意中選擇了一個更大的曲面,而你卻格局不夠、駕馭不了,於是最後只能被反噬。實相不變而迷悟有別,看得到便能隨緣順勢,即是自在之境、逍遙之遊;看不到便只能被裹挾推搡,即是身不由己、隨波逐流;一切只在你這顆心,無論如何萬象都是如如的,只看你能否自主,只在你一己的受用。覺悟只是你自己的事,人無論迷悟道都是在的,差別只是你為道用,還是道為你用。

前者即所謂炮灰,後者即所謂智者。雖然人覺悟後,心性行為都會發生變化,似乎是改變了什麼,但不要忘了,你迷時天地是如,你悟時天地也是如,在這個如上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我曾在大陰陽社說過,人的修行說到底是在“模擬天地”,天地的實相便是內真空無相、外全體如如,人的境界指歸也便在這裡。那麼“曲”作為宇宙一大根本法則,就是人絕對繞不過去的參悟對象。那麼這究竟應該如何進行呢?

古今悟這個“曲”字最深的,老子可以說是頭號大師,一部《道德經》可以說說的就是這個“曲”字。我對參究事物的原理很著迷,而上面說到的原理其實仍未觸及根本。道出了這個根本的,也正是老子。

高人悟“曲”,一字通宇宙

反:曲道之中樞

縱觀《道德經》一書,你會發現老子的言說,基本是圍繞同一個句式展開。

比如與“曲”直接相關的“曲則全”一句,那整句話就是“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委曲反能保全,能屈才能伸展,低窪處才有充盈,衰敗後才有新生,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自困,這些在世事上體現得最多,大家可以自行體會。再比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和“無為而無不為”,一個無私不爭清淨的人,反而才能真正得人敬重,得更多人更大的敬重,於是才能有更大的威望、駕馭更大的局面。還有使老子陷入陰謀論指責的“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將要收網,必先撒網;將要削弱,必先強盛;將要廢毀,必先興舉;將要取得,必先給與;這就是幽微而顯明的徵兆。這說的完全就是有無相生、物極必反的天道運行之則,應用於人事當然可為大謀,但謀也分陽謀陰謀、公謀私謀,法則本身只是客觀如是而全看運用之人,又幹老子何事?這就像錢有什麼髒的,髒不髒只在人心。

最顯著的表達,則是下面兩句:一是“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一句,大道光明寓渾沌,退步原來真向前,捷徑從來是守拙;上德如深谷能容,廣德如虛空無形,健德從來不逞強,真我反而能隨順;大純粹和光同塵,大原則沒有稜角,大成就不急於求成,大音無聲,大形無形;大道隱於無名。二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一句,真正的圓滿是有所欠缺,真正的充盈是有所不足,因為有欠缺和不足才會向外通達、不斷前行、日日生新,否則便是畫地為牢和作繭自縛,也就是真正的圓滿和完美,不是靜態完成而是動態過程,是一種包含一切可能性、潛力無窮的趨向。天道運行便是走曲線,順於這曲線才能最快、最穩、最輕鬆,這就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至於大辯若訥,大辯之所以口訥,是因為諸人事物各有其因緣,隨他去讓他水到渠成就是,這才是最有用也最省事的,爭有什麼用呢?多此一舉、自尋煩惱罷了。你動起來就不怕冷,靜下來就不怕熱,所以清靜為天下正,

所謂清靜便是心歸於虛之體而身順於物之化,合之便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老子類似的言說,實在太多了,再比如“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以反言正,就是老子那個句式,這是通達老子的一把關鍵鑰匙。而這個句式所呈現出的象,正是“曲”。這其中的根本原理,則是老子的另外兩句話所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也就是這其中根本的要素是“陰陽”,陰陽的運行法則便是“反”,只有在反之陰陽相沖中才能成和。“弱者道之用”,學會示弱、能夠示弱,是一門大智慧,非手握大道者而不能,才是真正的純陽至剛。

《易經》的最高境界是“太和”,老子的著眼點就始終落在這裡,而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他是最通達易的人。這是個最究竟的模型:外為陰陽圓通,內為大道無形。作為宇宙法則的“曲”其實就等同於陰陽的這個“反”,這便是那個最深層、最根本、最核心的原理。

這對我們的啟示,太重大了。到底要如何運用呢?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實現一種思維方式的轉型或說升維。這就像人們通常的呼吸方式都是淺層的胸式呼吸,而人本來的更深的呼吸方式其實是腹式呼吸,只是退化了。思維也是如此,人們通常的思維方式都是很表面的邏輯線性思維,而老祖宗們那裡則是一種更深邃的思維方式,便是陰陽圓通思維。

這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運作,可以這樣概括:邏輯線性思維是以陽求陽、以陰求陰,譬如你想得到一個東西,就直白地去索取;你想拋棄一樣東西,就直接扔掉。而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如此短期和小範圍內可能有效,但註定不能長久,也不能把局面做大。而陰陽圓通思維,則就像老子呈現給我們的,是以陰求陽、以陽求陰

,你想得到一樣東西,不是通過索取而是給予;你想擺脫一樣東西,不是丟掉而是超越。這就像做生意,以給予而求獲得的人,很自然就會把盤子做得越來越大,生意也會長久,反之結局便早已框定,只能在不進則退中枯竭。人與人的交往也是如此,一切事都無不是如此,大家可以結合著自己仔細體會。這看上去是老生常談,卻幾乎人人困於其中,就是因為沒有洞明其中原理,沒有看到這是天道法則,而並不只是人的事,更不在你情不情願。不落實便不踏實,不踏實便不篤定。之所以看不到,內肯定是源於執著,外則就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意識到這個問題,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和轉變,則外可通智、內可化執、自然地反應到事,出世境界與入世境界將兼修兼得,你的受用會是整體性和根本性的,甚至是你想象不到的。

曾國藩在處世入世上可以說是一個典範,而他當年卻正是一個單線思維、憤世嫉俗、風格強硬的人,結果在官場處處碰壁、狼狽不堪,甚至到了處處被排擠而混不下去的地步,自己也是極度痛苦。後來正是由《道德經》而大悟,實現了脫胎換骨,所謂“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江河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從此扶搖直上、如魚得水。這告訴我們的,就是“迂迴”之道的重要,對此很多人雖或多或少有所體會,卻不知道這正是立於“曲”之天道法則的。而且這背後還有一個思維的玄機,便是

說到迂迴,人們都以為這是世道人心下的不得已,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不得已,一切都是如如客觀的,世道人心本是如此,不然天地也不會造出這景象、進行這安排。一切都是天道之“曲”下的自然,人心之曲也是如此,愚智之別隻是小曲和大麴而已。一切本來如此,一切都是中性,問題只出在你的身上,只在你的心是否有能力承載、你的智是否有能力應對。

文章開始說到的故事,關於恭敬別人、莊嚴於事就是恭敬莊嚴自己,我之所以說暗含著“曲”字真意,也正是因為這是以恭敬莊嚴於外,而實現清淨光明於內,正是以陰生陽、以陽生陰。人處世間,這無論對處世還是自我安頓,也是太重要的一面。

不僅世事如此,修行同樣如此。最典型的就是漸悟和頓悟,根本上也是這樣的不同。對於漸悟,你起念頭就要息消,你有習氣就要克治,你有情緒就要控制,你要精嚴持戒,你要按部就班地修禪定止觀,這就是那種邏輯線性的方式,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禪宗的頓悟卻不是如此,而是一切慾念皆是自性起用、妙法神通,那麼我不是對著幹,而是由它們去,風雨中不是躲進屋裡,而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情緒氾濫成災、妄念無休無止、習氣浪奔浪湧,這些我都隨順,而在這種隨順中,自性本覺反而才能自己顯現出來,因為道不是有個東西能讓你得到,它只是萬法通流不息、無住無礙中呈現出來的一種自在狀態。

所以頓悟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是取消問題的思路,這就是禪宗為什麼講本來無事、無修無證、任運自在。同樣地,如果對此能像《金剛經》中說的“不驚、不怖、不畏”,能夠接受和心行,也在此處實現轉型和升維,你的受用同樣會是超乎想象的。這個不能強求,因為人的承載度是不一樣的,承受不住就還是老老實實,老實是永遠不會錯的。

昔日琅琊覺禪師,有一女弟子,禪師只教她參“隨他去”。這位女弟子依而行之,奉行不退,家中起火也隨他去,兒子落水也隨他去,一切都只是隨他去,不斷放下萬緣。後來終於有一天,她在家中炸油條,其夫在燒火。她將麵條往鍋中一拋,炸聲一響,當下悟道,拍手而笑。其夫以為她瘋了,她答曰:“隨他去。”然後往琅琊覺禪師處求證,禪師為之證明,已成聖果。

“曲”通神明宇宙,真實不虛。

高人悟“曲”,一字通宇宙

時間:被忽視的刻度

在“曲”的真意裡,還有我特別想說的一點,這也是人們忽視了的、至為重要的一點。這點是在時間的維度上,時間之曲不只有周而復始、循環往復這動的一面,它還有底下深深的靜的一面。

這便是:真正的好東西,都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的,然後才能成其厚重和光澤,這一過程跨越不了,這條路沒有捷徑。就像一塊玉,可能通過人為地打磨而變得光滑,卻一定沒有河水億萬年沖刷所摩挲出的那份神采和靈性。就像一個人,可能早熟,可能是天才,但心靈真正的厚重和博大,卻只有在歲月中才能沉澱出來。所以我們心中的智者,都是老者的形象,這不是說只有老了才能有智慧,而是即使同樣有智慧,年輕和年老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事情也是如此,抖音上的網紅們可能一夜間爆紅網絡,但劉德華、周潤發、周星馳這樣的深厚的穩固,卻只能靠歲月才能累積出來。

這是因為,只有在漫長的時間中,上天對人的改造,才有機會慢慢滲入每一個毛孔,那份厚重和沉穩也才能得以形成,否則就算資質再好,也終究是粗糙的。時間是最精細的手,只有它能勝任和完成最精細的打磨。一件事情,也只有在慢慢地展開中,才有機會累積勢能,最終積累出一份渾厚悠遠,否則便是老子說的“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來得快去得也快。

時間本來就是空間之外,一切成就所必備的核心要素,同樣是多多益善的,又怎麼能夠省呢?

所以,曲之天道里,最值得我們重視和珍視的東西之一,就是我以前在文章中曾多次無意說到的:慢慢來,不要急


— 完 —

高人悟“曲”,一字通宇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