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楼市政策要变吗?


今年华东地区是暖,11月最后一天,上海南京路上还能见到穿裙子的姑娘,但到12月的第一天,已抖索索回家悄悄穿上棉毛裤。

而楼市,却是另外景致,12月2日,深圳传出消息,深汕特别合作区商品房解冻,限购2套,限售五年,不计入深圳市限购范围。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向来深圳地产是全国的前沿,地产界的集结号都是从深圳吹响的,牵一发动全局,这一政策的出台,被人解读为“地产宽松政策的再度开启”。

在11月15日的地产数据中,我们看到,全国二手房方面,则只有31个城市环比上涨,多达35个城市下跌,4个城市持平。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下降0.6%、0.2%和0.1%;仅深圳上涨1个百分点。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2019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2015年3月,48个城市 二手房下跌,随后新政出台,立马放松,楼市喘气,房价大涨。

因此,深圳此番出台的政策,配上11月15日数据,让人浮想连翩。央行也在11月20日调低5年期LPR5个基点,三者叠加为一个重要信号:房产调控可能松绑。

是维稳房价 还是拐头向上?

无论手上有多套房的投资者,还是持币观望的刚需群体,都在猜:是不是风向变了,本轮政策会不会改变目前房价僵持的格局?

我们认为,除非经济数据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否则房价依旧将维稳,再度较大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指标:居民杠杆率

上周,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9》,截止去年末,住户部贷款余额达47.9万亿,其中25.8万亿为个人住房贷款,占比53.9%,个人房贷占一半以上。

好了,第二个数据更厉害。

201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60.4%,相比2017年上升3.4%

国际平均水平是59.7%,我们目前已经超过国际平均水平,远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杠杆率增幅位列全球前列。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在2008年,居民杠杆率只有17.9%,换句话说,也就是大部分杠杆,是最近十年增加的。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也有"四两拨千斤"之说。这样看来,杠杆其实是个好东西。用的好,它能够帮助你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

以前老是会看到分析为什么中国人爱储蓄的文章,但现在看到的更多文章是分析中国居民为什么爱举债买房。以往金融不发达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家庭消费决策大大受限。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金融创新速度大大加快,居民接受速度也很快,观念的阻碍吹弹即破。1998年之后,为了配合住房货币化改革,中国开始发展住房金融,首先是在50个大中城市推出住房按揭贷款。

自此,购房贷款逐步成为居民贷款中最大的品种。所以,当我们谈居民的杠杆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在谈居民购房按揭产生的杠杆。

杠杆这个东西,就象咳嗽感冒,身体好的时候,没什么,扛扛就过来了,如果身体不好,一个小毛病,就可能引起一系列问题,现在宏观经济转型放缓,杠杆泡沫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

如果放开调控,这个杠杆率必然再度上升,未来风险更不可控。最近不是一直在说要防范金融风险吗?去年下半年的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二点

:坚定做好去杠杆,遏制房价上涨.....

所以仅从杠杆率指标看,房产市场重拾老路,再度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美国历次危机发生在 居民部门持续快速加杠杆之后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Wind,BIS


消费是一盘大棋


高房价除了抬高居民杠杆率,加大金融系统风险,对消费有挤出效应。

传统三驾经济马车:投资、外贸和消费看,前二者对经济拉动逐削弱,消费可能是未来经济增长主力。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但目前消费占GDP比重只有56%,与欧美7-80%的比重还有空间。


去年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在9%,但今年上半年平均增速下滑到8.4%。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消费增速下滑有二方面原因:首先是可支配收入总体下行,去年中产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为3.2%,去掉CPI通胀因素,基本上不增长。


中等收入是消费的主力,高收入阶层消费力有上限,不可能一天吃十顿饭,裹十床被。


只有把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哄高兴了,消费力才能激发出来,才可能拉动内需消费。

但中产阶层的消费力,在过去数十年中,已经被房子挤掉,六个荷包都去买砖头了

今年七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其中指出居民杠杆率水平对消费增长有负面影响。

在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融资规模等因素后,居民杠杆率水平每上升1个百分点,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会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

这也是政府首次以量化方式证实居民杠杆和消费的负相关关系。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今年前三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上涨了3.1个百分点,本来要去买猪肉吃的钱,掏空六个钱包,六个钱包的钱都拿来买砖头了,还背了二三十年的房贷,所以整体消费下滑,不意外。

难怪很多人都说今年生意难做钱难挣,原来市场上的热钱都进入了房地产,消费市场上的钱少了,如果缺钱,大家就会省吃俭用,就会买便宜货,就不会去高档餐馆,就只会吃快餐,肯定会带来消费降级,消费彻底萎靡不振,消费能力越来越差也形成恶性循环!

许戈|深汕新政传来楼市新信号?看一个指标就行

90后、95后也不行了


“短期消费贷款”一直是消费数据中最有力的,它表明消费意愿的强弱。

现在网上高利贷,分期,贷款活动和广告极度泛滥,信用卡,白条,花呗等一些短期消费贷款也在时时诱惑着大家,人们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入不敷出了,特别是年轻人。现在人们的家庭债务已攀升至较高水平,每个月为了是还完贷款就焦头烂额了,哪有钱来消费呢?

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目前是90后和95后,他们消费观念超前,也敢于用金融信贷,以明天的钱圆请愿梦,在收支比上,多数95后每月的信用卡消费支出占自身月收入的20%-60%之间,而消费大于收入七成以上的情况占了21.7%,甚至有不少人超过当月收入。

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为86.6%,由于90/00后约占总人口23%,他们将主导未来5-10年的中国乃至全球消费格局。


关键问题来了:年轻的90后、95后确实想花钱,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他们没钱

最有力的数据就是,2019年前三季度,短期消费贷款从去年末的29.9%,下降到15.6%(当然不排除之前部分购房者挪用消费贷加杠杆的减少)

所以要下好整盘消费的棋,最重要是摁住楼市这只口袋,不让钱再无度流进去,房价的平稳是阀门,钱进不去,就会流到其它地方。

房价的维稳,也会令资金流进大众消费中,举个栗子,如果大家预期房价未来一年上涨20%,就会系紧裤腰带,不吃肉,每天啃菜皮,省下钱,贷完款,去买房,因为买房赚钱啊。

一旦大家觉得未来房价不涨,买房的机会成本就挺高的,那就先买肉吃,买点好看的衣服,有用和保健品,等房价开始涨了,再买....

所以让房价维持稳定,避免大涨大跌,无论从降杠杆,还是提高消费,都是必要的。

最后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房价一直横盘,楼市到底会怎样呢?

1,即使是刚需,也不会急于买房了,由于不担心价格的变化,选择的空间较大,通过货比三家,选择到理想满意的房子才会购买。

2,对于改善型家庭来说,同样具有较多的选择时间和空置,更不会急于买房,即使有合适的房子,也不会立即购买,或者要等新楼盘上市再说。

3,对于炒房客来说,由于前几年房价连续上涨,透支了未来,不管房价现在涨不涨,都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举个例子,上海市中心商品房都要在500-800万/套,但是出租的年租金却只有10万元。这意味着,投资购房者要50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如此低的回报率,还不如把钱存银行。或有这钱不如投资其他高收益的领域,又何苦投资房产呢。如果买的房子当时价格高,横盘时价格低,为了套现还银行贷款,那就只能是暗中降价卖房。如果出现断供,房子归银行,那损失更大。


4,二手房市场更加低迷,交易量持续下跌。因为卖房要的是全款,而买二手房银行又不提供贷款,只能是有价无市。

5,新开楼盘会越来越少。由于开发商拿地成本高,房价上涨无望,而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只能等待观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