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刚刚,梅钢又传来新消息!

据了解,明年下半年

梅钢在盐城的新厂即将开建

计划用时3年

建成后南京梅钢将从板桥逐步搬迁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其实早在去年12月

宝钢股份便发布过公告:

争取在2028年年底前

将钢铁冶炼产能逐步迁出南京

现有的梅钢区域布局成新兴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2018年发布的消息


没想到时隔一年

梅钢搬迁的消息再次传来

这本是预料之中的事

但听到消息时多少还是感慨万千

从曾经的繁华到冷清再到搬离

这一次,我们也许真的要跟他告别了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上海钢厂多但生铁供应不足问题,国家决定在南京有较好铁矿资源的梅山建设上海的炼铁基地,虽在南京的地盘上,但归上海管理。


因为是在1969年拨地建设,加上“九大”的召开,所以老梅山人习惯称梅山为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虽然现在很多南京人都不知道梅山,但在过去,梅山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曾有长达35年的时间,南京人生活所依赖的煤气,2/3都是由9424提供的。如果梅山要停产,家里就要揭不开锅。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但是因为梅钢是上海的企业,所以第一批来梅山的以上海人居多。他们当中有的是独自一人,有的是举家搬迁,一并把上海的生活习俗带到这里,形成了一个独属于梅山人的生活圈。


日常说上海方言,吃菜口味偏甜,工厂、医院、电影院、学校、食堂更是一应俱全,把梅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小上海”。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所以在老梅山人心里,自有一份难以言说的归属感,这里是家一般的存在。


由于交通的不方便,梅山人通常管去城里和新街口,都叫“去南京玩”。那些年,坐上等半天才能来一辆的新九线,然后晃悠悠的颠两个小时才能进城。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不仅梅山与南京有天然的结界,就连梅山内部也是有划分的。飞沙走石的“公司”和依着秦淮新河的“矿部”,加起来才是完整的梅山。


“公司”就是位于板桥的炼钢厂,“矿部”则是指位于西善桥的矿山区域,两个地方虽然隔了十来公里,却都属于梅山。


印象中,早期的矿部一片荒凉是不能住人的。所以工人们都是早上集体坐卡车去矿部,晚上再坐卡车回板桥休息。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后来铁路修好了,把矿部和公司串联到了一起,时不时就能听到运煤火车经过时轰隆作响的声音。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矿部和公司还有一个明显的划分就是学校不同。一般,上二中的是矿部的,上一中的就是公司的。


为什么说梅山是“小上海”呢?有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因为不管是一中还是二中,虽然挂着南京,但用的却是上海教材,考试也都是参加上海的考试,高考的录取名额都是算入上海的。而且梅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一条龙式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同学都是同一批。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更让人羡慕的是,当时梅山人的工资级别也是挂靠上海的,不仅工资高了不少,每年职工能享受各种补贴,还可以用炼铁副产品换生活副食品,逢年过节冰箱都塞不下。


所以那时候的梅山,一度成为了无数人羡慕不来的区域。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属于梅山的荣光已不似从前,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人不知道下一秒又有什么将要告别。


其实在今年2月,梅山矿业公司西南井职工宿舍区传出了拆迁的消息,这片近半个世纪的筒子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李凯


50年的峥嵘岁月里,对梅山人而言,9424这不仅仅是一串普通的数字,更是青春记忆的落脚点,每每提起,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有着“九四二四”印记的船只、蹲在车间门口的工人、儿时穿行的厂区铁道、梅山医院和梅山一小的老照片……一幕幕景象在脑海中倒带,那些逝去的美好年华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比起去南京,梅山和上海之间的联系更频繁。逢年过节的时候,厂里的十几辆大巴组成车队送梅山人回上海,顺便带点南京的特产回去送人。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孩子们手里会拿着各种蓝的红的白的棒冰票汽水票,简直快乐的冒泡,因为一个暑假可能都吃不完。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冬天去厂里的浴室洗澡不要钱。热乎乎的大水池,公用的木质拖鞋,衣物随手丢在长椅上也不担心有人拿走。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跟着父母在梅山长大的孩子,大多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学,大家的的感情很深厚,常常在街头巷尾奔跑嬉闹。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梅山生活区就是在一个个小山丘上建起的,位于地势顶端的小区被誉为梅山的“中山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习惯说自己是“住在山头上的”。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大家会一起去2号小区前面的游泳池游泳,或是拿大人的工作证去职工图书馆看书,幸福的不行。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记得那时,文化宫后面的公园被梅山人称为大公园,梅山电视台就在那里。当时的梅山就可以收到卫星电视,想想都骄傲。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还有属于梅山人自己的电影院、曾经的东西商场、热闹的菜市场、少年宫里前的哈哈镜和游戏机……这些梅山的专属记忆,如今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如今的梅山商业广场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小上海”已经回不来了,如今去梅山转一转,上海话南京话安徽话各地方言混杂在一起,再也不见当年“小上海”的盛况。


新的梅山也许会承担起新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但对老梅山人来说,那些熟悉的工作环境、街头巷尾,最后还是拉下了青春的帷幕。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南京生活研究所



那些充满回忆的地方,多想再看一眼,多在脑海中停留一会儿。


忘不掉的梅山电厂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曾经如此熟悉的工作场景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地标性建筑一般的老码头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昔日的梅山一小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生活了半辈子的梅山生活区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承载无数汗水的厂区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5号楼前通往电影院、文化宫的路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图源:板桥那些事 老妈乱炖摄


这里曾经陪伴了许多人,如今老旧小区整治、203道口关闭、物业统一管理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城市进程的缩影,但这一系列的改头换面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即便梅山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上海,但我们依旧是我们,永远梅山的孩子。


再见了,梅山!再见了,我的9424……

再见,梅山!再见了,我们的94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