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人》:我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爱尔兰人》:我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魔鬼影评/沧澜观海

(本文有剧透)

在一款音乐APP上,看到有听众这样在《爱尔兰人》电影原声中评价这部电影:终于,我们这个时代拥有自己的《教父》了。

熟悉电影史的影迷,不会对这样的评价感到费解,这位听众无疑对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爱的深沉,相信他在片中看到德尼罗、帕西诺和乔·佩西等人的表演,以及对斯科塞斯将大时间跨度的美国黑帮史,做出一种带有陈旧金黄色的持重质感时,他知道自己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位77岁老导演的迟暮之作。

《爱尔兰人》:我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老马丁依然在这部电影中,用密集的台词和丰富的电影语言,来讲述一部黑帮历史。而当我们在同期看过昆汀的《好莱坞往事》时,却发觉,原本聒噪的昆汀像是卸下了心防,他不再让他的角色如同打桩机一样,一刻不停地调侃和闲谈,这一点,我们早在《低俗小说》中,从特拉沃尔塔和杰克逊的长时间对话中就领教过了。

56岁的昆汀已经内心柔软,用怀旧元素和童年情愫写一封他对好莱坞往事的情书。

但是77岁的老马丁却壮心不已。尽管这十来年,帕西诺已逐显老态,这在他于《好莱坞往事》中,和小李的对话中,就不能看出。可当帕西诺出现在老马丁的镜头前,我们仿佛看到了《疤面煞星》时期的帕西诺,那个时候,他才43岁。

斯科塞斯知道自己在拍摄一部老派的“老家伙”,但他像是从不放弃拍摄《好家伙》时期的心,可能自拍摄《出租车司机》开始,他就没有老过。

《爱尔兰人》:我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这种生猛的劲头,当然不只是体现在210分钟的时长上,更体现在如何处理片中错综复杂的黑帮情节中。比如帕西诺饰演的吉米,在出狱之后,便开始策划重新竞选工会主席,可现任主席菲茨明显不买他的帐,由此,两方展开了各种威胁攻势。

菲茨派人炸毁了吉米朋友的游艇,而吉米派人炸毁了菲茨的轿车,随后,菲茨又炒了吉米妻子的鱿鱼。在处理这段威胁情节时,老马丁就像是个经常恶作剧的男孩,他很乐意看到两个处于权力高层的人相互攻击,这无疑带来一种纯粹的游戏感。

然而,千万别以为老马丁到此结束,他并不希望这部主题严肃的电影过于谐趣。所以在随后的片段中,他可以用不到一秒钟的画面营造惊悚感,让之前所有堆积起来的游戏积木,全部坍塌。

当吉米的妻子拧开轿车钥匙的一瞬间,她脑海中立马涌现出汽车在夜间爆炸的场景。自然,这不过是老马丁的一种悬念手段,为此,他特地将这段场景用现场声来处理,而对于吉米妻子脑中闪现的那不到一秒的爆炸场景,他直接采用无声。

这样的镜头干净利落,年轻导演很少能够掌控好这种插入镜头的分寸和细节。

《爱尔兰人》:我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爱尔兰人》除了各处难以挑剔的细节,更为重要的,是它看似不经意的情感。

对于看惯了21世纪以来的商业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这几年涌现的一批“情感直给”的影片,比如《我不是药神》、《战狼2》、《红海行动》,这些影片在国产商业片范畴内,其实都算优质影片了,相比于之前的国产片,它已经在场面调度和叙事节奏上抓起观众的胃口。

然而和《爱尔兰人》相比,我们的这些影片,人物的情感不是通过台词直接表露,就是通过音乐直接煽情,丝毫不会留有余地。人物情感与镜头画面之间的空隙,在《爱尔兰人》那里,距离相当大。

本片主要讲述德尼罗饰演的黑社会杀手法兰克,在佩西饰演的黑社会老大罗素,以及帕西诺饰演的工会主席吉米之间来回周旋的故事。他们三人之间复杂隐晦的江湖友情真挚感人,令人回味。


《爱尔兰人》:我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可在影片最后,法兰克要举枪杀死吉米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直给的情感。罗素讳莫如深的安排,法兰克坐飞机前往底特律,直到最后法兰克开枪爆头,娴熟地搬运尸体,如果按照国产片来看,铺垫了160多分钟的情感,最后举枪杀兄之后,难道不该嚎啕大哭吗?

老马丁绝不会如此处理,因为他知道,这种决定不是法兰克一时的煎熬,这种行为也不是一时为之,这种痛苦也不会瞬间消弭。从法兰克劝吉米多次,从他杀人无数,从他此事之后,十几年都沉默寡言,便知道,这一切都像那首《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这或许也是看这部年度佳作最大的感受,一部210分钟电影看完之后,你竟然对于德尼罗这个主角难以评价,你不知道他这辈子到底过的对不对,只是被这个人的一生噎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