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學點黑龍江歷史

齊齊哈爾所處的嫩江流域,歷來為北方草原民族遊弋,生息的地方。一萬年以來這裡豐富多彩的草原民族文化,表明嫩江流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經過幾代學人,從考古學、歷史學、地理學、民族學等多學科的科學研究,充分證明了這一歷史事實。


由於過去宣傳得不夠,研究只限於學術界的層面,黑龍江的真實歷史並不廣為人知。所以產生許多誤解。說黑龍江是“北大荒”,黑龍江“沒有歷史”,一切從清朝說起,三百多年曆史,並認為是清代的流人,給黑龍江帶來了文明,開發了黑龍江,這是不對的,完全抹殺了黑龍江的少數民族,對中華民族的成長、民族的融合、祖國的統一和建立祖國強大的北方,為中華民族所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早在1979年,時任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長的張向凌同志本是河南籍,為他的第二故鄉深感不平,拍案而起“誰說我們是‘北大荒’,八個‘樣板戲’就有我們兩個!”這位老部長後來參與史志工作,在黑龍江有六十餘年的經歷,建議大家學點黑龍江歷史。1999年張向凌同志出版了一本《學點黑龍江歷史》一書。告誡我們:“作為一個黑龍江人,懂點黑龍江歷史,將會加深對家鄉的熱愛,增加民族的自尊、自豪和自信。一個真正的愛國者,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故鄉。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學點黑龍江歷史,對故鄉理解愈深,也就愛之愈甚。”


從達斡爾族遷徙說起

達斡爾族,是黑龍江的古老民族。在中華民族的融合中,許多民族在融合中消失了,而達斡爾族,卻從遠古生生息息走向現代。


學術界逐漸趨向一致,達斡爾族源於契丹。契丹,最早見於《魏書·契丹傳》,屬東胡系,原居於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契丹各部,原與宇文·庫莫奚兩部一起遊孜。公元344年,前燕慕容皝進攻逸豆歸,契丹同時被擊潰,於是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自號“契丹”。並逐漸西遷至潢水(今西拉木倫河)和土河(老哈河)流域,分佈在遼河以西及大淩河以北一帶。西與奚族為鄰,東接靺鞨,東南至高句麗,北接室韋。契丹族的產生又源於古老的神話,以白馬和青牛為圖騰的兩個部落。《遼史·地理志》:“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架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契丹族在遼河以西,大淩河以北一帶遊牧的第一次遷徙期間,經濟社會不斷髮展,實力逐漸強大。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仿照中原格局正式建立了大契丹國,也稱大遼契丹。


“白馬”部後來以耶律為姓,稱為廣義皇族。“青牛”部則冠以蕭姓,稱為狹義皇族。貴族中的一支“大賀”氏,即為遼亡後延續發展的達斡爾族,但多數契丹人已融入其他各族中了。


自契丹西遷後,遼亡源於契丹的達斡爾人遷於黑龍江北境,遊牧兼農耕,為打牲部。這是歷史上的第二次大遷徙,時間約在公元1115年前後。這時大金國已經建立,部分契丹人仍居於金國轄境之內。遷於黑龍江北境等於西遷後的回遷,契丹席烈兒部又遷回大興安嶺的根河一帶,明末清初,根河地帶酋長被稱為契丹酋長。


契丹人由距離中原較近的東北(西拉木倫地帶),向更遠的東北方向遷移。元代龐葛城地,仍為烏古迪烈和契丹民居地。


明末清初,在黑龍江上中游地區的達斡爾族常被稱為薩哈爾察部(薩哈爾察,滿語為“黑色貂皮”之意)或索倫部。索倫即鄂溫克族,薩哈爾察部主要是達斡爾族。在清朝的文獻中記載的打虎兒,達斡爾這一族稱,在1667年才正式被採用。“達斡爾”,是達斡爾族人的自稱,在漢文記載中曾有20多種不同的寫法。解放後識別並確定了達斡爾的標準族稱。漢語關於達斡爾的原意,“達”為原來、從前、過去,之意。“斡爾”為住處、位置之意。“達斡爾“又是”大賀氏的對音。“爾”、“兒”、“日”、“裡”,在我國記載北方少數民族的書籍中經常混用,在蒙古語、達斡爾語中的爾為“人”的意思。“達斡爾”合意為“原來住處的人”。在索倫語中達斡爾為“耕種者”。


與齊齊哈爾達斡爾人距離最近的,應是來自遼代泰州(泰來塔子城)、長春州一帶契丹二十部放牧之地的“他虎”城,現松花江南岸松原市境內(原扶余、前郭旗)。這一帶是契丹皇帝冬春捺缽勝地。塔古裡、塔塔爾河、塔虎城,有學者認為是達斡爾名稱的由來。達斡爾人,雖幾經遷徙但眷戀故土,多以江河為姓,以示不忘故土。至清代中期常有精奇裡、克音、郭貝勒、杜拉、段拉、墨爾迪、俄嫩、倭勒等姓氏,達斡爾語稱姓為“哈拉”。


達斡爾人的第三次遷徙,是清初俄國人的不斷侵擾。俄國人從一夥哥薩克那裡,第一次得到黑龍江的消息,那裡的達斡爾人有大量的糧食和牛群,還有銀、銅、鋁等寶藏。俄國人從1636年開始,不斷侵擾進犯黑龍江。從1644—1667年,達斡爾鄂溫克等少數民族,長達20多年南遷。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至二十六年(1687年)八月,清廷在歷時兩年的雅克薩自衛反擊戰中,打敗了俄國人。1689年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黑龍江原為中國的內河而成為一條界河換來了暫時的和平。飽受戰亂洗劫的達斡爾人,頭人和親友被殺,房屋被燒、田園荒蕪、牧場被搶奪,被迫拋家舍業,男女老幼歷盡艱辛,進行第三次大舉遷徙。向南部的嫩江流域和齊齊哈爾一帶遷徙,來到遼代契丹二十部曾經遊牧之地。遷徙中帶回了原來黑龍江流域的地名,如:雅爾塞,二克淺,是源於雅克薩的地名,視為永遠不忘過去,達斡爾即“原住處的人”。也有一部分達斡爾人回到了,大興安嶺地帶,東胡鮮卑故地稱契丹酋長。其實雅克薩的名稱,源於大興安嶺的牙克石。


達斡爾族在北方民族史中,猶如東胡族系的活“化石”。鮮卑族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與漢族和其他族融合,只有達斡爾族延續到今天。所以達斡爾族在北方民族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達斡爾族流傳的民謠:“邊壕古蹟兮,吾汗所遺留,泰州原野兮,吾之養牧場”,遼泰州即泰來縣塔子城,符合遼亡後一部分契丹人的分佈地域和經濟生活的記載。在達斡爾語中仍保留有相同的契丹語,如:“烏爾庫”或“烏爾科”,意為金源邊堡或長城。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金長城附近仍有地名為“烏爾科”。契丹、達斡爾均有以“喀喇”、“哈喇”、“哈拉”,命名村莊的記載。雅爾塞的哈拉村,是一個很古老的村屯,應為遼代所建,同契丹有著很深遠的淵源關係。


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關於哈拉和契丹

哈拉,漢字也寫成“喀喇”、“哈喇”。契丹和達斡爾都有以哈拉命名村屯的記載,達斡爾以哈拉為姓氏。我國著名學者劉鳳翥先生,研究了現今發現的契丹文字,用契丹文解讀了“哈喇契丹”。遼代契丹語中“哈喇契丹”為雙國號。遼太祖於公元907年建國稱“契丹”。遼太宗於公元938年,由於疆域的擴大,籠絡漢人和其他族,將民族色彩明顯族稱的國號“契丹”改為“遼”。其後繼任者又復改為“契丹”,最終又改為“遼”直至亡國。契丹文字的研究成果表明,契丹文字資料中,一般採用“遼”和“契丹”兩個國號。稱“契丹”時,“遼”置於後。稱“遼”時“契丹”置於後。契丹文字仿照漢字字形,但採用拼寫方式,用只少兩個字拼成一個單詞。合起來應為漢語“大中央遼契丹國”。拼成“遼”的兩個契丹字,音釋為“哈喇”。“遼”在漢語中有“遙遠”、“久遠”之意。在語音研究中,契丹語、蒙古語、女真語、達斡爾語中“遼”和“遠”,發音均與“合喇”、“哈拉”或“胡老”的讀音極相近。契丹國號兩個字拼成的“遼”,發音即為“哈拉”。契丹南下建國,為了標榜自己,“大中央遼”也有中國的意思,契丹視自己為“中國”,是歷史上歷代王朝首稱中國。從契丹文字“遼”的讀法來看,“哈拉”即是大“遼”。“遼”和“契丹”,是契丹語中的雙國號。


《蒙古秘史》卷五,稱遼為“合剌乞答”。“合剌乞答”又被音譯為“哈剌契丹”。契丹與達斡爾,都有用“哈拉”命名村屯的記載,其意這些地方均屬大“遼”。


齊齊哈爾雅爾塞有哈拉屯,應是契丹人所建,或是遼亡從他虎城遷來的契丹民。


《黑龍江古代簡史》記述:“金初還把活躍於呼倫貝爾草原上的烏古,敵烈兩部降民遷至今嫩江流域。”“天會三年(1125年)二月,以龐葛城(今齊齊哈爾市)地分授所徙烏虎裡(烏古)、迪烈底(敵烈)二部及契丹民。”龐葛城即今雅爾塞哈拉古城。龐葛城出現於史料記載,始於公元1125年,事實應在此之前已有龐葛城,後分授兩部及契丹民。應在遼時已有此城和原住契丹民。現雅爾塞哈拉人的居住時間,應始於遼代,有近千年的歷史,烏古敵烈兩部至金亡,在龐葛地生活百餘年,應該也融入了契丹,達斡爾族中。


哈拉古城,金代為烏古迪烈統軍司駐地,後升為招討司。哈拉古城內出土了遼、金時期的青磚、布紋瓦,仿定白瓷片、灰褐陶片、鐵車輨、犁鏵等鐵器。哈拉古城為黑龍江省現存規模較大的遼金古城,因只有《金史》記載的具體時間,上限無可考年代,只能定下限為金代公元1125年。


《東北歷代疆域史》、《黑龍江古代簡史》均謂龐葛城,即今齊齊哈爾。烏古迪烈統軍司駐龐葛城(今齊齊哈爾西北郊)。《黑龍江志稿》謂“龐葛城”,即卜奎,或作卜魁,今之齊齊哈爾。


民國初魏毓蘭著《龍城舊聞》,記有哈拉古城:“古城,江省內多古城。其在齊齊哈爾境內者:西北四十里,有喀喇屯古城,中多林木,望之翳然。大樹一株在城後,公海蘭察既貴,嘗望樹祭其父。蓋父寄食此屯,死無墳墓故也。”


哈拉古城就是金代的龐葛城,地理位置相符,城址規模和形制相符,出土文物相符,與文獻記載相符。龐葛城何以名為哈拉古城,文獻記載“土人稱之”,是後人起的現代名稱,“土人”即當地人,如富拉爾基有洪河古城、罕伯岱古城,當地人以現代地名命名古城已成慣例。《龍城舊聞》所記,引出一位出自哈拉屯的大英雄海蘭察。海蘭察出身低微,為控馬奴,後以馬甲從徵,後為副都統。屢建奇功,深得乾隆皇帝賞賚四次圖像紫光閣,位於第六名《黑龍江志稿》有傳記。


嫩江流域歷來是以遊牧為主草原民族的生息地帶。遼末、金初,嫩江以西主要是突呂布室韋、其他室韋各部和生女真達魯古部契丹突鞠部和部分女真族聚居地。龐葛城一帶的契丹突鞠部,本遼代突鞠部,系太祖二十部中的第九部,是嫩江草原的原住民。


契丹,蒙語為乞答、吉答,滿語為必罕,均有草原的意思。嫩江流域北為室韋意為“森林”,南為契丹意為“草原”,同森林相對應。

元代曾在嫩江以西設“吉答”站,是齊齊哈爾的初始名稱。齊齊哈爾名稱源於契丹,出自同一語系的蒙古、達斡爾語。女真、滿語與蒙古語、達斡爾語有許多相近之處,區別於雖同為阿爾泰語系,但女真語屬通古斯語分支,三種語言的齊齊哈爾語音相近。女真語稱草原為“必罕”,與契丹同音同意。龐葛為女真語、卜奎為滿語,滿族為女真後裔,龐葛、卜奎同音同意,蒙語龐葛為巴特,意為英雄。齊齊哈爾原意的快讀即為契丹,蒙語、達斡爾語“爾”有人的意思。齊齊哈爾可解釋為漢語契丹(人)。龐葛、卜奎、巴特(爾)可解釋為漢語“英雄”。

其後在民族融合中不再有契丹出現,唯有達斡爾族源於契丹。哈拉源於“大遼”,哈拉屯的達斡爾人,應是大遼契丹後裔。

“契丹”後來是一個廣義的詞,齊齊哈爾名稱源於契丹。俄語稱中國為契丹,因為17世初俄國人進犯黑龍江,首先見到的是達斡爾人和頭人拉夫開,因而稱中國為契丹(俄文KиTAи)。遼金史學者王禹浪又以圖騰和民族精神,解釋契丹為“東方太陽神”。齊齊哈爾即為東方太陽神城。

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哈拉古城是齊齊哈爾的初始之城

由於對歷史的誤解,把歷史悠久的黑龍江說成是“北大荒”,清代齊齊哈爾才有城,是歷史的謬誤。文獻記載北方第一個民族政權夫餘國,肇始於嫩江流域的北橐離國,其國有城皆園柵,並有王城。尋找夫餘王城,為現今北方考古的重大課題。遼代的契丹人,不僅建立了祖國強大的北方,而且開展了大規模的造城運動。例如他虎城、塔子城等城鎮星羅棋佈。在內蒙古還有200多華里的遼代長城。雅爾塞的哈拉古城,最遲應建於遼末金初,金初在這裡設立了烏古敵烈統軍司,後升為招討司管轄嫩江以西至金長城以內的廣大地區。一些氏族部落原居地,發展成村落,又由村落髮展成城堡。金代的屯墾戍邊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在契丹人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城鎮建設。到目前為止,僅在黑龍江省就發現,大小古城址300餘座。現齊齊哈爾範圍,已發現金代古城址30餘處。遼、金兩代,黑龍江境內已相當繁盛。《黑龍江古代簡史》稱當時居民村落分佈密度與今日村落幾乎相同。齊齊哈爾的城鎮發展,均在嫩江以西。哈拉古城即為金代的龐葛城,800多年前就是嫩江以西廣大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烏古敵烈統軍司駐龐葛城,後升為招討司。


2004年9月25—27日,齊齊哈爾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邀請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十二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召開了“齊齊哈爾市城史紀元專家論證會”。與會的專家學者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調查發現,一致認為今梅里斯哈拉古城,為金初遷烏古迪烈部的龐葛城。根據《金史》記載天會三年,即公元1125年為齊齊哈爾的建城史紀元。2005年12月24日,齊齊哈爾市隆重召開了“齊齊哈爾建城880週年歷史研究成果發佈暨紀念大會”。

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齊齊哈爾清代駐防城


城市的歷史是發展的。清初由於沙俄的侵擾和驛站、道路交通的改變,加之政治中心的轉移,齊齊哈爾由江西遷到江東。清廷為鞏固邊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決定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將軍(即黑龍江將軍),黑龍江將軍駐地初置黑龍江城(黑龍江左岸舊璦琿),1685年遷至右岸的新璦琿城(今黑河市璦琿鎮),1690年移駐墨爾根(今嫩江縣),1699年移駐嫩江東岸新建的齊齊哈爾駐防城。齊齊哈爾所建清代駐防城,歷經三部曲。第一次副都統霸奇蘭掘沙土築營壘,為土城。就是“風颳卜奎”的傳說,齊齊哈爾一夜由江西刮到江東。嗣後1692年薩布素將軍在土壘基礎上改建木城監造者瑪布岱。光緒十三年(1887年)因城中大火,將軍恭鏜改建磚城。磚城歷經一百二十餘載,幾經修補,現已無存。清代駐防城,時間並不久遠,也不是齊齊哈爾初始之城。齊齊哈爾初始之城為龐葛城(今雅爾塞哈拉古城),齊齊哈爾由江西遷到江東,城史紀元在金代1125年與清代駐防城無關,其後發展成今日的齊齊哈爾。

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北方民族的歷史貢獻

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大家庭,56個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譜寫了世界文明史的優秀篇章。中國的北方是一個歷史大舞臺,北方民族從這裡走向中原,為民族融合和祖國的統一,作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上自穢貃建夫餘國、鮮卑拓跋氏建的北魏,唐代的渤海國之後,契丹貴族建立的國家,是遼、金、元三代中最早開始建立的我國北方的國家。為祖國的統一和建立一個強大的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祖國的統一作出了充分的準備。


契丹建國後,城市建設迅速發展,開闢了我國曆史上,在草原上建造城市的先河。一座座新的城鎮在北方草原上拔地而起,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在學習先進文化、技術的同時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我國北方漢人的大量移入和漢文化的普及,始於契丹建立的國家遼朝。


契丹大遼加強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打通了東西方交流的“草原絲綢之路”。從回紇引進了西瓜種植技術,一百多年後中原才有了西瓜。達斡爾人善於種西瓜,雅爾塞的西瓜聞名遐邇。宗教文化十分繁榮,中國的塔式建築興盛於遼代,泰來縣塔子城的塔建於遼代,我國目前保存的古塔,大多出於遼代。遼代建立的我國強大的北方,北邊包括了現在我國國境線以北的很大的一部分地方。


齊齊哈爾的達斡爾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至少在遼代就是我國北方邊疆的開發和建設者,達斡爾人為建設祖國強大的北方,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是嫩江草原上世代生息的原住民族。

作者霍曉東 傅惟光

傅惟光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 副研究員。

契丹後裔——達斡爾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此文發《理論觀察》2013年第5期,原有20多篇文章,未在網絡上發過,現在授權本平臺陸續發表。

滿族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