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核心观点

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明显好于预期,显示就业仍有韧性,但超预期的背后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预计实际上就业数据没那么乐观。我们维持最早明年二季度迎来就业拐点的判断,美联储明年仍可能继续降息。

事项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6.6万,预期18.3万,前值12.8万;失业率3.5%,预期3.6%,前值3.6%;小时工资同比增速3.1%,预期3.0%,前值3.0%。

正文

11月就业数据明显好于预期,显示就业仍有韧性。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6.6万,超出市场预期18.3万,且今年以来已有6个月就业数据上调(图1),近三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20.5万,也为年内次高水平。同时失业率3.5%,相比上月下行,再次触及近50年低位。此外薪资增速小幅回升,也好于预期,劳动参与失业率仍处于13年以来的高位63.2%。历史低位的失业率和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充分反映了就业市场依然运行良好、韧性较强。

此次就业数据反映出来美国就业市场的韧性,但我们认为实际就业没有那么乐观,需关注三个方面:

1)通用汽车罢工结束暂时给就业带来正面贡献。此次就业的大幅改善可能与上个月的通用汽车工人罢工有关,持续40天、人数达4.6万人的通用汽车罢工在10月底已经基本结束,11月这些通用汽车员工恢复工作使得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13万人,暂时给非农新增就业带来正面贡献。

2)ADP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就业仍有压力。比较非农和ADP(小非农)就业样本可以发现,非农基于调查问卷,涵盖近5000家企业,且包括政府就业;而ADP基于工资册,涵盖2000多家企业,但不包括政府就业。由于ADP的就业数字基于工资册而非调查问卷,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且小非农主要是私营部门的非农数据,不包括政府雇佣,更能反映企业的内生扩张需求。一般情况下,小非农的数据和大非农的数据相差不大,历史上相关性高达0.9(图2)。因此ADP就业可能反映了真实的私营企业就业情况,结合11月ADP新增就业6.7万人大幅不及预期,就业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

3)就业结构的问题。当前薪资增速虽然有小幅反弹,但仍然明显放缓,这与失业率反映的充分就业景象是互相矛盾的,可能反映了就业的结构性问题。正如之前的报告指出,低薪行业积聚支撑就业以及职位空缺数较高,这种行业和供需的失衡可能会降低对未来就业增长的预期(详见《美国2019年10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就业结构比总量更值得关注》,2019-11-2)。

维持最早明年二季度迎来就业拐点。从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和雇佣率等领先指标来看(图3),预计美国最早明年二季度迎来就业拐点(就业人数接近0,失业率趋势反弹)。最新CME显示,美联储12月份降息的概率为0,而随着明年失业率迎来拐点,非农就业的调整,预计美联储明年仍可能继续降息。

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9年12月7日发布的报告《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非农就业超预期的背后——美国2019年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