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軍營“神醫”,專治戰機各種“疑難雜症”

狼牙山下,易水湖畔,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忙著為戰機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軍營“神醫”,矢志藍天,誓做“天梯”,為祖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譜寫著屬於他們的最美讚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神醫”的世界,讀讀其中幾卷故事,品味不一樣的軍旅“味道”。

卷一 施展“精準刀法”

機務二中隊軍械技師李美,榮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官、優秀共產黨員,圓滿完成空軍油料試飛、抗靜電試飛、首都空中安保等重大任務。這個猛虎一般的男人,對戰機航炮卻有著“細嗅薔薇”般的精細。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進行日常的航炮拆裝練習

起初擔任軍械員時,李美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反覆拆裝航炮,熟悉每一個零件的功能和位置。在訓練過程中,手被零件夾到劃傷已經是家常便飯。而他的目標卻只有一個,在安裝或拆卸航炮時做到神速準確,保障戰鷹能夠按時出動。一步一個腳印,他的技藝在慢慢地進步著。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檢查炮彈是否完好

在一次實彈校靶任務中,飛機航炮出現故障,需要馬上進行“手術”!開啟彈倉檢查之後,“病人”的問題顯現了出來。傳動機件卡滯,炮彈仍處在彈帶上,並且機芯抓手內還有一枚,距鎖膛僅有兩公分,有隨時被擊發的可能!這次“手術”難度係數有點高,一旦操作不慎引起傳動系統突然恢復工作,就會發生連鎖反應,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李美主動請纓,“我來吧,這是我的長項嘛。”大家的目光瞬間集中在這個皮膚黝黑的老兵身上,關鍵時候,還得“老帥”親自出馬啊。只見他小心翼翼將彈帶上的一枚枚炮彈輕輕退出,待到炮膛內的那發炮彈時,如摘除腫瘤一般,動作沉穩、一氣呵成,成功將其轉移。“問題解決!”李美同時將自己的大拇指豎起。現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眾人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檢查火發器是否完好

李美,作為航炮“普外醫師”,“下刀”既快又“狠”,讓戰機在空中博弈時無後顧之憂。這樣的“神醫”,病症在他面前也是纖毫畢現!

卷二 終顯“戰鷹內傷”

修理廠探傷技師趙磊,四級軍士長,榮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官,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三等獎,圓滿完成轉場駐訓等重大保障任務。因其手拿儀器給戰機做檢查時酷似老中醫的推拿動作,“飛機推拿師”也便成了他的綽號。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正在進行“探傷”工作

深冬的狼牙山,寒風陣陣,外場人員在檢查戰機時發現機翼主樑處有疑似裂紋,需要馬上進行確定。接到通知,正在吃飯的趙磊放下碗筷,立馬趕到現場。向外場人員問明情況後,他便趴在機翼上,拿出儀器,一點兒一點兒檢查可能出現裂紋的位置,生怕遺漏了什麼。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時間在一點點流逝,趙磊的檢查也逐漸接近尾聲。“檢查完了,主樑沒有裂紋,大家放心吧。”他長舒一口氣說道。這時,才發覺自己早已凍得嘴唇發紫,身體也有點僵硬了。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利用午休時間給自己“充電”

憑藉自己的“探傷”絕技,趙磊很快成長為修理廠的業務骨幹。但他認為自己的終點遠不止於此,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不被這個時代所淘汰。為此,趙磊在工作之餘,開始學習“啃”書,並且踴躍參加空軍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不懈努力下,他的技藝更加精進,“飛機推拿師”的稱號也成了修理廠響亮的“名牌”。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積極為修理廠培育新一代骨幹力量

趙磊,作為“放射醫師”,“推拿”既準又穩,讓戰機在出現狀況之前提前做好檢查,及時避免不必要的險情出現。這樣的“神醫”,沒有還真不行!

卷三 時刻“明察秋毫”

機務一中隊特設技師李發歐,哈尼族人。多次完成保障閱兵安保、轉場駐訓等大項任務,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五次被評選為優秀士官。他平日雖沉默寡言,但卻有一雙深邃的眼睛。靠著這雙“火眼金睛”,戰機的任何問題都無法逃脫他的法眼。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擔負骨幹職責,與其他機務人員商討排故方案

一次飛行前檢查,作為負責飛機複查工作的特設師,李發歐剛剛進入一架戰機座艙,便有一個光斑從他眼前晃過。憑藉多年的經驗,他感到有什麼地方不對。“飛機無小事,得重新排查儀表!”果然,問題終究還是被他查了出來,在座艙角落,某儀表反光膜邊緣開始脫落,需要立即通知機組特設員,進行更換。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仔細檢查座艙儀表

工作中的李發歐不僅“明察秋毫”,而且更愛“沒事找事”。在舊版維護規程中,發動機點火線圈支架並沒有被寫入檢查行列當中。“規程裡都沒寫,你天天檢查它幹啥,浪費時間。”李發歐每次聽到這些話,總是笑笑,但手裡的活兒從沒有一次落下過,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在一次單機維護中,他打開蒙皮,按照他的習慣,掃視一遍後再逐個檢查機件。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點火線圈支架上,一道裂紋隱隱約約出現在他的視線中。這是隱患,必須馬上報告!事後,研究人員給出結論:“如果支架斷裂,會導致節流閥鎖死失靈造成嚴重事故,屬於危險性故障。”他們機組的人還打趣道,“這裂紋不仔細觀察是很難看出來的,你掃了一眼就看出來了,這‘火眼金睛’可真不是吹的!”

李發歐也因此受到了表彰。“表彰事小,讓戰鷹安全起降才是作為機務人應盡的義務!”他在年終評功評獎大會上談道。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用“火眼金睛”檢查飛機外部設備

李發歐,作為“神經內科醫師”,觀察既“毒”又“辣”。讓戰機能夠得到提前“醫治”,防患於未然。這樣的“神醫”,還真是少見!

卷四 護鷹“千里神聽”

機務三中隊電子技師龍畢,一名來自雲南彌勒的彝族漢子,四級軍士長。曾榮立三等功一次,五次被評選為優秀士官,圓滿完成國慶60週年閱兵安保和多次轉場保障任務。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仔細檢查飛機外部設施

作為一名電子技師,掌握並熟記錯綜複雜的電路圖是其基本功。為此,加班加點學習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能生巧,龍畢不僅將電路圖印在了腦子裡,而且還撰寫了多達3萬字的故障分析文章和工作心得體會。提升了大隊業務水平的同時,他的學習態度和鑽研精神更是成為許多年輕機務人學習的典範。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熄燈後加班學習業務知識

一次飛行日,戰機降落後飛行員便向機組人員反映,在飛行過程中,耳機內有時會出現噪音。龍畢在旁邊聽到時,眉頭頓時一擰,“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在飛行前通訊檢查時耳機內聲音明明很清晰,難道是偶發性故障?”他的心中立刻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通訊時有雜音,接收機出現了故障?”熟記在腦海中的電路圖即刻浮現出來,龍畢仔細思索著,對每一處可能產生故障的電路一一排查,但都沒有發現問題。“電臺內部沒有問題,難道是連接部分出現了故障?”龍畢隨之改變了排查的重心,當檢查到連接部分的電臺饋線時,他緊皺的眉頭舒緩開來,“果然,故障就在這裡!”電臺饋線存在故障導致戰機在做某些動作時空地聯絡有雜音,這也是該旅裝備XX系列飛機以來首次發現該類型故障。事後,龍畢針對此類故障詳細總結了檢查及排除方法,為大隊今後的保障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排查飛機出現的故障

龍畢,作為“耳科醫師”,“把脈”既熟又透,讓戰機的電路問題在他這裡都能對症下藥。這樣的“神醫”,真可謂名副其實的維護專家。

卷五 全力“爭分奪秒”

機務一中隊機械技師邸琛,入伍以來,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一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官、優秀共產黨員,圓滿完成各項任務。榮譽加身的背後,則是他辛勤的付出。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多年的機務工作使他的目光中充滿著沉著與冷靜

“怎麼會是第四名?”某機型崗位練兵比武結束後,邸琛陷入了沉思。本是信心滿滿的他,竟然和第一名差了將近30秒之多!要知道,戰場上,一秒便可決定戰爭的勝負。不服輸的他把自己關在屋內,仔細回想著第一名在比賽中的操作細節。“對手和我同按規章操作,我怎麼比他慢,這沒道理啊,不行,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再次進場維護戰機時,他開始默默記下進行每項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勾勾畫畫,寫寫算算,將每一個動作精確到秒,綜合多種方案來提高工作效率。最終,他在2018年學院崗位練兵機械師單兵技能比武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並被學院保障部評為“保障尖兵”,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在維護中絕不放過任何可疑的部位

看看現在的自己,回想起入伍初始,邸琛感慨頗多。入伍伊始,見到戰機的他很是興奮。但當他拿到厚厚一沓管理細則和維護規程時,卻有點傻了眼,但輕言放棄不是他的風格,迎難直上才是他的作風。課上,積極向老師傅請教問題,打破砂鍋追問到底;課下,連隊圖書室成為他的“第二宿舍”,書讀到凌晨才肯罷休。一步步的積累,邸琛才從一個“毛頭小子”走到了現在。他積累的厚厚一本筆記,也成為眾人學習借閱的珍寶。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在工作中的所有動作總是那麼從容不迫

邸琛,作為“心外醫師”,“會診”既詳又實,戰機在他的精心維護下時刻保持最佳狀態。這樣的“神醫”,值得我們向其學習。

品一盞香茗,讀幾卷“神醫”的故事。他們懷揣著“極端負責,精心維修”的道德操守,堅守著“對戰鬥勝利負責、對戰友安全負責、對國家財產負責”的堅定信念,秉承著“建狼牙勁旅,育空天英才”的旅訓,無論寒冬還是酷暑都堅守在一線,保障戰鷹的安全啟航,帶著呼嘯聲直刺蒼穹!

他们是军营“神医”,专治战机各种“疑难杂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