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新 为茶痴狂

刘文新 为茶痴狂 | 人物

刘文新 为茶痴狂 | 人物

刘文新 为茶痴狂 | 人物

﹤﹤﹤﹤﹤人物档案

刘文新,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青联副主席,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

【核心阅读】

刘文新说,用自己的名字注册“文新”茶品牌,当初没多考虑,仅仅是觉得一是便于传播,二是他爱茶若爱生命,他将用自己的一生与茶叶相伴。这个从前卖一个鸡蛋赚一分钱的山区穷孩子,从信阳市平桥区肖王乡出发,到今天成为当地茶农心中的明星,成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跌宕过程,刘文新足足走了20年。

激情就是生产力

如今,在中原,刘文新和他的“文新”茶一样红火,有人说“文新”茶是河南茶叶的形象窗口,也有人说,刘文新是河南名茶的代名词。

开始关注刘文新,自今年6月起,此后的三个月里两次见到刘文新。

刘文新,不属于那种心如激雷、面若平湖者,他几乎在所有时间内都激情似火,豪气干云,地道的本色男人。

刘文新旗下的文新公司对文新茶的造势与宣传同样高调。

7月1日晚上,第一次见到刘文新,

是在位于郑东新区商务内环CBD文新茶艺馆暨文新茶庄在省会郑州的旗舰店里。这个店面积3000多平方米,位于郑州未来发展的中心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商业氛围,文新公司未雨绸缪,先声夺人,能够在此建立集茶艺、品茗、美食于一体的茶艺馆,足见刘文新的用心与商道前瞻意识。

在茶馆里可以品文新茶,也可以吃到地道“豫风楚韵”的信阳菜。刘文新说,这家旗舰店是郑州城区顶级休闲会馆,现代、时尚的建筑风格融合中国传统

茶文化品位。在这里,还可以翻阅到诸多关于茶文化的书籍,更有看头的是摆放的五彩包装的茶叶,几乎囊括了中国各地的名茶。

刘文新很讲究,很精神,眼里闪着光,脸上挂着笑,白衬衣洁净、得体。刚坐稳他就自我介绍:“勤奋、好学、激情、实干是我给自己贴的标签。我说的和做的是一样,有时候我说的比做的都要好。”直率得让人心中画叹号。一口地道的信阳普通话,很耐听。接下来,不用你多问,他的话语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泻而来。

刘文新说,人没有激情,就像身体里缺了钙。

8月21日下午,乘坐一个小时的高

铁到了信阳,又一次见到刘文新。

和刘文新一同参观了120亩在建的文新茶叶科技园。这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成了茶叶精加工生产线、大型冷库、物流配送及产品检测中心,成为全国茶行业一流的现代化茶叶生产样板工厂。

在信阳市文新茶文化会馆的二楼走廊上赫然挂着文新公司的企业文化“四力”:形象就是生产力,激情就是生产力,一把手就是生产力,人才就是生产力。

刘文新在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他说他非为金钱,也非为人脉,重要的是静静心,远距离地客观审视自己和企业,还有就是学习兼传授。

信阳茶的“文新模式”

“我把困难视为常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敢迎难而上,敢硬碰硬,再大的困难没有解决不掉的。”刘文新说做企业心态一定要好,不可做的事不做,做不了的事不做,能做的事情尽力做,真没做好的事情当做经验和教训。

刘文新虽创了很多第一,可他对创业时最困难的一次经历仍耿耿于怀。

2006年年初,在没做任何调研的情况下,他想当然地把当时文新公司在信阳创下的家当的一半——700多万元拿到郑州,买了2000平方米的店面做茶馆,然后把信阳茶楼的经营模式照搬过来。可一年后,几乎血本全无。那一年,刘文新说他整整瘦了18斤。

“我的茶馆的对面是卖鲍鱼的,生意惨淡,最后连房租都交不起关门走人了。后来又来了一个卖宝马车的,生意仍不行,没多久也关了门。刘文新开始寻思:难道我也撤摊子走人?不能啊,家底都赔在这儿了,说啥也得坚持。”刘文新回忆说。后来他们免费给高端客户送劵,在店面门口搞茶艺表演、印广告等,但都没用。

在大家都要绝望的时候,刘文新给解决了:加餐。

“看似跟茶没啥关系,但是却有着巨大的作用。郑州人的生活习惯,就是既需要喝茶又要吃饭。”刘文新说,他做了十几年茶生意,当时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在信阳,请朋友到茶馆喝茶是传统习惯,而郑州人的习惯是请客人喝个小酒,吃个烩面或羊肉泡馍。更重要的是,郑州的消费者更喜欢吃饭喝茶在同一个地方。他在一次翻顾客意见簿的时候,偶然发现有很多顾客抱怨,这喝茶喝得饿得要命,还得出去找饭吃。

“加餐”之后,茶庄的客人猛增,营业额也从一个月两三万元翻到了每月60万元左右。一项小小的改变,就给茶庄带来了巨大的转折。

从此,刘文新陆续在郑州开了5家分店,平均每家店的年营业额达2800万元。文新茶叶这个品牌已经逐步走出信阳,走出河南。不仅如此,文新茶叶还在全国设立了300多家经销商和代理商,每到新茶上市之时,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和代理商都会蜂拥而至。

经历了20多年茶叶市场的探索和总结,刘文新创造出了茶叶市场独特的“文新模式”:一店一馆,简单理解就是“茶叶专卖店加茶馆”。文新公司自2003年在郑州开设第一家专卖店“郑州红旗路专卖店”到今天的CBD旗舰店,文新在郑州已有50多家品牌店,在全国已有169家专卖店、318家加盟店。

茶艺馆是刘文新呕心沥血之作,他让几乎所有有关茶叶和茶文化的中国元素,都在这里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他不是在经营茶叶,而是经营一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在刘文新的茶艺馆里,他没有像众多的茶叶商人一样把信阳毛尖分为特一级、特级、优等品等,而是根据茶叶品质的不同别出心裁地把茶叶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品道、修道、悟道、观道。刘文新阐释:“道,是茶道,更如同人生的道理。品茶如同品味人生,不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阶段,对于人生道理的感悟也不尽相同。对于很少喝茶的人来讲,刚刚品得茶中滋味,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这才初窥茶道,是为品道;人生也是一个不断修炼和学习的过程,茶道亦如此,是为修道;世事沉浮,起起落落之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总能悟出来一些道理,是为悟道;历尽沧桑,尝遍人间滋味,反观内心,人生道理豁然开朗,是为观道!四种境界,层层递进,更让人领略到茶道便如人生。”

刘文新说他不想做一个纯生意人,为喜欢茶文化的人营造一种场所,为茶客能感受到茶文化的无穷魅力,他一直在努力着。

做个有心人

与刘文新接触,他多次强调他的学历:“我初中毕业。”做茶,其实是做文化,想想看,一个没多深文化的人去干一项文化的大事业,是件多么不易的事情啊!可他说他要干,还一定要干好。“刻苦地学呗,咱又不怕吃苦。”

刘文新是个有心人。从公司决策到员工起居,从档案管理到员工生日,都尽在掌握。

文新公司的领导班子有三个角色:教练、教授和父母。父母,就是把员工要么当长辈、要么当孩子看,赋予感情对待他们。刘文新在公司门口看见看车的大叔,每次下车都过去跟他聊几句话,拍拍他肩膀。

文新公司这么多服务员过生日,刘文新都亲自给他们发信息,内容没有雷同的。

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公司员工说,他工作很忙,可是只要他来公司,任何一个角落他都会先去查看卫生,特别是卫生间:手纸有没有,地面干不干净。他经常谈到“卫生间文化”就是说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从卫生间里面就能体现出来。

刘文新说,“文新”女服务员盘的头型比空姐都漂亮。果然,在郑东新区的文新茶艺馆刚坐定,刘文新就让盘着漂亮发髻的茶艺姑娘从外面一一鱼贯而入。在一旁斟茶倒水的女服务员叫左燕敏,端庄大方、面带微笑,在这工作一年零两个月,已经升到楼面主管的位置。她说,刘总对他们员工很好。

刘文新说,管理需要有“五心”:尊重之心、欣赏之心、沟通之心、服务之心、分享之心。“三需要”:经验做到市场需要;产品做到顾客需要;管理做到员工需要。如果你的管理让员工跟你对着干,那你的管理是失败的。对抗的管理不是管理。他如果需要拿高工资,你就告诉他拿高工资需要做到哪些标准。他这个时候如果需要休假,你就给他放假。一定要感受到员工的感受。

2005年5月信阳茶叶节期间,全国各地茶商从信阳火车站一出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火车站广场上巨大的广告牌:“文新茶叶,心容天下”。一张刚毅、阳光的面孔,一杯浓酽的翠绿的茶水,背景是隐现的千重山水,无限的意境和韵味也体现了出来。

不久后,“文新茶叶,心容天下”的广告牌在河南省会郑州的各个主干道上同时涌现,文新茶叶如春雨润物般无声地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信阳毛尖,在河南几乎家喻户晓,鲜为人知的是信阳毛尖是知名品牌;很多人只知信阳是产地,却不知信阳毛尖所蕴含的深层次茶文化。”刘文新果断地把自己的肖像和“名茶复兴者”、“毛尖专家”几个字做成了产品的LOGO。这在当时,已经远远走在了茶叶经销商人的前面。

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品牌商标?刘文新解释,当初觉得一是便于传播,二是他爱茶若爱生命,把自己的名字“文新”作为信阳毛尖的一个品牌时,意味着他将用自己的一生与茶叶相伴,他要像维护自己的声誉和生命一样来维护信阳毛尖。

文新公司定期有本杂志出版,每期杂志的序言都出自刘文新之手。

刘文新说,他5岁的女儿告诉他:“咱们家里妈妈最辛苦,爸爸最忙碌。”“我为女儿的懂事感到欣慰,同时也为陪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太少而内疚。家人给了我支持和理解,他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承担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茶山上的明星

高训峰是文新公司加工园经理,他给我们讲了一件事。在2007年4月的一天晚上,正准备睡觉的刘文新突然接到一个叫陈国友的陌生茶农打来的电话,茶农上来就对刘文新发了顿火,说自己手里有1300多斤茶叶要卖给刘文新的公司,可他的公司竟然不收。

刘文新仔细一问才明白,陈国友的1300多斤茶叶全都是当天早上采摘的鲜叶,第二天天亮之前必须卖出去进行加工,否则鲜叶就会变黄。陈国友因为茶叶没人收购,很着急。原来,从陈国友的茶山去市场,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陈国友经常赶不上市场收购的时间。好不容易赶上了刘文新公司的收购,却被拒之门外,这又是为什呢?“有的时候鉴定茶叶的标准不一样,他认为他的茶叶好,可有时候不一定能达到我公司的标准,那我们就不要他的。”刘文新说。

那时,文新公司收购茶叶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了10%,这就意味着收茶的质量也比其他公司高,加上刘文新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给所有茶农,所以才会不断有茶农给他打电话,陈国友只是其中的一个。

“如果这茶叶我不收的话,第二天就没人收,过一夜茶叶就不值钱了。”刘文新说。当天,公司收茶工作已经完成,可刘文新还是让厂子里的人赶去,把陈国友手里的1300斤鲜叶全部收回来加工。

刘文新说:“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收回的茶叶到底能不能卖完是个未知数,只知道凭着与茶农的感情把茶叶收回来。”

这件事给了刘文新启发,他要帮助那些茶农提高茶叶品质。他不仅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给茶农讲技术,还免费给茶农安装了太阳能诱杀灯。渐渐地,被刘文新吸引来的茶农越来越多,他的诱杀灯也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山上。

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说:“文新茶叶公司在信阳红茶的研发和信阳毛尖的复兴中带了好头,做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不仅丰富壮大了河南茶产业,而且带富了广大茶农。”

刘文新在经营茶叶中发现,信阳毛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保鲜。很多商家都不敢买进每斤四五十元的茶叶,因为一旦卖不出去,次年茶叶就会出斑而不能再出售。因此,刘文新建了信阳第一个专业保鲜库,把没人敢经营的茶叶装满了冷库。后来其他商家的高级茶叶都卖完了,只能到文新茶庄来批发。因为文新茶庄的茶叶质量好、叶青色绿,别处没有,价格也从四五十元一斤涨到八九十元一斤,即便如此,还是销售一空。

今年5月底的一天下午,在茶乡信阳浉河乡郝家冲村。这时候是信阳毛尖的交易淡季,当地的一些茶叶交易市场冷冷清清。可是,下午2点,当刘文新的收茶车开到村口的时候,却出现了截然

相反的情况,他居然被茶农们装茶叶的袋子挤得动弹不得。他和员工这次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收了6万元钱的茶叶。之所以敢在淡季收这么多茶,就是因为刘文新全都能卖得出去。2012年,在全国精制茶加工企业的年平均销售增长率只有29%的时候,刘文新的企业销售额却有60%的增长率。

信阳市浉河区白龙潭茶农陈正军说,每次文新公司的车往那儿一停,茶农们有的背着百十斤,有的掂着几十斤,一圈人就把他围住了,就是他没钱了,打白条老百姓都愿意卖给他。

茶农朱强说:“俺这地方连小学生都知道他。周边茶农都很崇拜他,真哩。”

茶农李遵义说:“在信阳,他要是停收的话,市场的价格马上就要下跌,他要收的话,市场的价格一直几乎保持平稳。”

刘文新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这一次次为茶农着想的举动,竟让他成为信阳毛尖茶山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理想主义者

站在满眼碧绿的茶山上,刘文新踌躇满志。眼下,他正在实施“三园”建设项目,即:信阳茶文化生态观光体验茶园一万亩、国家级标准化示范茶园一万亩、国家级有机茶园一万亩。它们位于文新茶叶加工园,总投资3.2亿元,是文新公司积极投入信阳市茶产业集群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公司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种植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安全,提高质量档次的根本途径,对项目区茶农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都将产生示范带头作用。

刘文新是个典型的学习型企业家。

他强调古代商道中的义和利,他特欣赏徽商,喜欢胡雪岩、康百万的经商之道。“作为企业家,首先要以诚信为本,诚信天下,无诚不立,一定要做到义、利并重,我希望我的公司能带动信阳更多的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

刘文新说,文新公司两三年内准备上市。上市为了打造百年老店,为了产业推动,为了河南名茶走向全国,为了基业常青,为了招揽天下高层人才会聚文新公司。

他说他有行业担当意识。他不提倡行业垄断,他说那样对一个产业发展不利。

文新公司部门经理王贝贝,是个恬静如水的女孩子,话不多,可提起刘总她也来劲:“他是个理性主义者,也是个干事业的人,始终充满激情,透着正能量,在他身上体现着典型的文新精神:勤奋好学,激情实干。”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年龄已不小了,可老觉得自己还是热血青年,一直都有干事业的冲动!”

理想主义者刘文新总是处于感动之中,2005年,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获奖理由是“他改变了茶叶过去的种植、经营和销售方式,打造了一个全新品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亲自为他颁奖。

“那一刻,我感到了平生以来最大的压力,不是矫情,我一下想起了很多光荣和神圣的字眼,想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眼下重要的是复兴信阳茶,只要我们把个人事业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执着地捆在一起,全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并不遥远的事情!”

说完,刘文新沉默了足足30秒。

刘文新,注定为茶而生,为茶痴狂。(河南日报记者:张舒娜)

【评论】

生命与激情

□杨学栋

以前,本人并不习惯于喝茶,一是不习惯于茶叶水喝到口中一刹那的苦涩味道;二是忙忙碌碌之中也难得有消磨的时间。而最近,却迷恋上或者说是陶醉于喝茶了,原先感觉的那种苦涩在一刹那成了甘醇;即使再忙,也要忙里偷闲给自己泡上一壶茶。

原来喝茶也是可以上瘾的。

于丹曾讲过这样一种比喻:如果人生是一锅滚烫的水,有的人可能是鸡蛋,原来里面软软的,在滚水里煮过之后,里面就变硬了。心变硬了,就失去了原有的柔软和灵动。有的人就像胡萝卜,原来坚硬美丽,滚水煮过之后,变成胡萝卜泥了。心找不到了,就失去了人的本真。而有的人,就像一把干茶叶,扔到滚水里,煮啊煮,煮得越久,叶片越舒展,越润泽,煮得越久,味道越香醇,不仅自已越来越美好,还把整锅沸水变成了惠人无数、让人回味绵长的香茶。

刘文新大致就属于最后者吧,他把信阳毛尖糅进到了生命中。从开始卖一个鸡蛋赚一分钱的山区穷孩子,到目前建立了3万亩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园,辐射带动周边茶园面积30余万亩,带动10万户茶农增收致富,刘文新足足走了20年。

20年来,刘文新就像那把茶叶一样,历经滚水浸泡,不仅自己越来越好,而且惠及千家万户的茶农。20年来,刘文新将激情融入茶道,历尽沧桑,尝遍人间滋味,反观内心,人生道理豁然开朗,正所谓茶道便如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