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雖說不是絕對公平,但它卻是相對公平合理

最近網上對 SCI 的評價指標口誅筆伐的博文到處可見,SCI 成了落水狗,就我本人而言,也不完全贊同 SCI 的評價標準,但是不拼 SCI,拼其他的中國特色指標,可能對中國科學的發展更加不利。無職無權無關係的普通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SCI 給了他們一條出路,或者說一條活路。 可以說,SCI,不是一個絕對合理的評價標準,而是一個相對公平,相對科學的標準,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不拼 SCI,我國學術界很可能拼:

一.拼科研經費 經費多是表示水平高,還是表明浪費國家資源多?隨便看一個科研單位,基本都是各級領導的經費最多。這難道表示當上領導,應酬更多了,用在科研上的時間更少了,反而科研水平相應提高了。

二.拼職位高低 職位高,就一定水平高嗎?如果科學院能嚴格按照 SCI 的標準,沒有發表過 SCI 論文,憑藉 2 本拼湊的專著,鐵道部前副總工程師張曙光,根本就沒有資格成為院士候選人。

三.拼科研獲獎 各種科研獎項是如何評出來的,不靠運作行嗎?張曙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可是有好幾項啊,這些獲獎都是在張曙光的主要把持下完成的,張曙光在獲獎名單中可是排第一的。 拼以下幾項就更不靠譜了。

四 .拼關係 誰和領導關係好,誰是領導的心腹,誰就可以考核優秀,職稱晉升一路綠燈。人大招生事件至少表明:誰和領導關係近,誰的升遷就快。

總而言之,科研人員的水平、考核、晉升等方面,拼 SCI 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一種相對公平的辦法。 SCI 的評價標準也再不斷髮展過程中,從只看 SCI 數量,到影響因子,到分區,再到引用次數,再到高被引論文 ESI,評價逐漸科學合理。現在很多批判 SCI 的文章,還是停留在對 SCI 的早期印象,以為 SCI 評價只是根據數量和影響因子,才得出比較偏激的結論。

尤其通過舉一些個別的反例,而否定整個 SCI 評價方法,而不看長期的統計效果,顯然是不科學合理的。 讓我們看一下 SCI 評價系統,逐漸科學、合理和公平的四個發展階段:

1. 初期的 SCI 評價,僅憑 SCI 的數量來論英雄,顯然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2.看影響因子,比數 SCI 論文數量有所進步,但是各個學科之間影響因子差別大,難以公平評價。

3. 看分區,把不同學科的 SCI 期刊根據 影響因子的排序,前 5% 為 1 區,前 20% 為 2 區,前 50% 為 3 區,後 50% 為 4 區,給了不同學科以較為公平的機會

4.他引次數,引用次數高,尤其是他引次數高,體現了論文水平較高。所以,ISI 每年都發布高被引論文 ESI 作者排行榜。

總之,能發表高影響因子 SCI 論文,是需要一定水平的;發表 1 區和 2 區論文也是不容易的;發表的 SCI 論文他引次數高,也不是容易做到的。發表的 SCI 論文,受到國際著名專家正面評價,更是很難的。能進入 ESI 排行榜更是難上加難。

近年來,一些國內畢業的博士,憑藉發表的高水平 SCI 論文,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一步一步成長為 IEEE Fellow。這給無數國內年輕學子,尤其有志於研究的研究生們,樹立了奮鬥的榜樣,指明瞭奮鬥的方向,帶來了奮鬥的信心。SCI 有垃圾,非 SCI 垃圾可能更多。我們不能以一個反例,來否定整個 SCI 系統。

每年 ISI 都會根據 SCI 的影響因子、他引次數等預測諾貝爾獎,成功率很高,這充分說明 SCI 還是很有用的。神話 SCI 不對,唾棄 SCI 難道就對嗎? 所以,不能因為有些 SCI 論文有問題,就整體否定 SCI,就如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是 SCI 本身有問題,而是還要繼續完善 SCI 論文的評價標準。現在推出的影響因子、引用次數,高被引論文、分區等更精細的評價標準比起單憑數量的標準,已經進步了很多。

有的研究人員,寫不出高水平 SCI 論文,但是能解決核心技術問題,也是很有貢獻的。 最擔心以一個反例,否定整個 SCI;更擔心的是,一個 SCI 評價標準,代替其他所有評價標準。總而言之,SCI 只是一個評價指標而已,再科學合理,也不能科學合理地評價所有類型的研究人員,未來期待更公平、更完善和更全面的科學評價方法。也許對科學研究而言,追求絕對科學合理公平完善的定量評價方法就如同追求“大同世界”一樣,永遠不可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