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失敗,如何看待科爾賓宣佈:不會領導工黨再次選舉?

臨時客


在此次英國大選中,工黨迎來了84年最大敗績。作為工黨領袖的科爾賓,自然要為這次敗選負責。所以,科爾賓辭職是正常的舉動。即使科爾賓不主動辭職,也會被工黨內部反對力量逼宮,根本無法坐穩黨魁的位置。不過,科爾賓也表示會繼續擔任英國下議院議員。也就是說,科爾賓不會退出政壇。

科比賓

科爾賓是英國政壇老將,出生於1949年。1983年,科爾賓當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此後,科爾賓成為政壇常青樹,連選連任,一直是下議院議員。2015年9月,科爾賓當選為英國工黨黨魁。此後,英國工黨進入了科爾賓時代。然而,在科爾賓領導英國工黨的過程中,經歷了三次英國大選,工黨都沒有能夠成為執政黨。剛剛結束的英國大選中,工黨僅僅獲得了英國下議院650個席次中的203個,而保守黨獲得了363個。如此一來,保守黨取得了過半數席次,能夠實現單獨組閣。這也意味著,英國首相約翰遜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在2019年1月實現脫歐。

那麼,科爾賓領導的工黨為何會遭遇如此慘敗?觀察室認為,原因分為兩點,第一點是英國人厭惡了拖歐,寄希望現任英國首相約翰遜能夠快速脫歐。第二點在於科爾賓的意識形態過於極端,失去了包括工薪階層在內部分工黨支持者的支持。先來說說第一點,英國在2016年經過公投,脫歐派獲勝。結果,英國前任首相特蕾莎梅在任3年,提交了3份脫歐方案,都被英國議會否決。約翰遜在2019年7月接任英國首相以後,也面臨著英國議會與歐盟的雙重壓力,遲遲無法脫歐。也正是為了迅速脫歐,約翰遜才決定提前進行大選。大選的結果說明,大部分英國人希望快速脫歐,結束拖拉3年的拖歐。

約翰遜與科爾賓

再來說說第二點,在科爾賓成為工黨領袖以後,不斷強化他個人的主張,逐步排擠了中間派的生存空間。按照科爾賓的主張,在英國國內實行國有化、向富人徵收重稅等等,簡直比美國的桑德斯還要激進。甚至於,科爾賓還提出過廢除英國王室的建議。由此,英國的富人、工薪階層、企業主、保守派等等,對於科爾賓都十分不信任。這也是為何,在保守派脫歐不利的情況下,依舊能夠連續贏得兩次大選。所以,科爾賓也必須在此次大選失敗以後,主動辭去工黨領袖一職。即使科爾賓不主動辭職,也會被工黨黨內反對派趕下臺。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此次工黨大敗,主要責任在不在科爾賓?


美國觀察室




大家應該記得,在約翰遜宣佈重新舉行大選時,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突然理直氣壯地提出,要廢除英國王室制度。當時就有不少人有強烈地預感:這次大選工黨提前出局了。

我們認為,這完全是“有病亂投醫”的表現,更是工黨競選策略中,抓不住主要矛盾,反而在製造新矛盾、激化舊矛盾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當工黨不自覺偏離大選主體議題後,選民們是不會給予善意提醒的,反而會對無理好鬥的工黨感到厭煩,為了尋求未來的安定,而把手裡的選票投給,一直很執著地幹著脫歐壞事的保守黨。



雖然看似行為很奇怪,但至少在選民的潛意識裡認為,只要實現了脫歐,保守黨就可以安定下來,領導英國開啟新的征程了。選擇保守黨,就等於選擇了安定,埋下了希望。

雖然廢除王室制度是工黨的一再追求,也是科爾賓父子兩代人的夢想,至少可以說工黨沒有為了大選而說瞎話講話。但他們忽視了英國民眾對王室的感情還在,更重要的是給選民留下一種,一旦工黨當選,將永無寧日的恐懼感。這應該是競選策略的嚴重失誤,更是對王室威望的錯誤判斷。



其實,在長達數年的脫歐馬拉松運動裡,英國女王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甚至是令人欽佩的,她確實是“君主立憲制”的楷模和典範。在英國生死存亡之際,女王首先考慮的不是王室的安危,而是如何配合首相,合法地履行賦予國王的職責,不顧高齡,認真維護英國的體面,從而贏得選民的尊敬。也等於從幕後為保守黨鞏固了票倉,並從中間選民中贏得大量同情票。


所以我們認為,正是工黨選舉策略的失敗,和來自英國女王的“無為而治”般的神助攻,把保守黨推上勝選的舞臺。而工黨的失敗,完全實是咎由自取造成的,作為始作俑者,科爾賓當然沒有顏面,再帶領工黨繼續戰鬥下去。他的辭職將指日可待。


新文化街男孩


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在這次英國全國大選中,把工黨帶入大敗的境地,失掉多個幾十年來工黨在自己的“腹地”一直掌控的議席。這是為什麼?

這是工黨領袖科爾賓藐視英國民意,玩弄權術的後果。他咎由自取!不是嗎?

面對英國超過1700萬大多數的選民,在上次脫歐公投中支持脫歐的主流民意,工黨領袖科爾賓在議會中,只講本黨利益,忽視國家利益,不講原則,喜好搞黨派權謀。這讓英國民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用手中的選票來懲罰科爾賓!


值得一提的,無獨有偶,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DUP,作為保守黨內閣的聯盟議員,在上次議會的關鍵投票中,不支持英國首相約翰遜,採取棄權的方式,讓保守黨失去了推行按時脫歐的機會。由此,在這次選舉中,也同樣失去了“傳統議席”。

在這裡,真的要恭喜英國首相約翰遜,帶領保守黨在這次大選中,大獲全勝!


保守黨不但穩固了傳統議席,還把觸角深入工黨腹地,奪取‘’工黨議席‘’。結果就是,保守黨在英國議會,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多數黨。有望從原來的一個席位優勢,大幅度增加到70~80個席位優勢,不再需要與其他小黨聯合組閣。不可思議的首相約翰遜,帶領保守黨贏得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大勝利。在某些選區,甚至獲得了100 年以來,從未獲得過的議席!



面對這樣一個大勝,約翰遜並不忘乎所以,他在選後對支持者說,這次大選,我們在很多地方把“紅車(代表工黨)”換成了‘’藍車(保守黨)‘’,我們製造了“地震”,我們到新的地方開疆劈土,我們的黨需要改革,才能接受英國人民對我們的挑戰!

而工黨領袖科爾賓,不但選民“拋棄”他,就連工黨內部包括工黨元老Phil Wilson在內的大佬們都說,科爾賓應該好好的反省自己,為什麼他使工黨與選民‘’脫節‘’?他真的不適合繼續領導工黨!



科爾賓在這次選舉後,表示不會繼續領導工黨參加下次英國大選。這隻能說明,他已經心知肚明,他應該為大選失敗負責,不會再獲得選民和工黨內部的支持。


顏二哥有言23


英國“雙十二”大選剛剛落幕,結果是“有人驚喜,有人哭”。

英國首相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大獲全勝,獲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最好成績(贏得下院議席363席),如同約翰遜所說:“上次贏成這樣你們還沒出生”。



左派工黨得到203席,創工黨成立80多年至今的最差“成績”。作為工黨的領袖科爾賓有何臉面繼續率領本黨再次“征戰”,選擇卸任一把手職位是明知之舉。

英國的兩大政治派別的立足之本,就是率領英國走向何方。本次兩黨的競選綱領,保守黨更順民意,工黨則是固步自封老生常談沒有一點新鮮“貨”。讓選民感覺工黨的科爾賓是“畫餅充飢”,保守黨的約翰遜更能讓英國百姓得到實惠。請問:選民投票給“發大餅”的還是“畫大餅”的呢?民意不可違,民心不可欺。英國民眾選擇約翰遜是非常正確的,拋棄工黨的科爾賓理所當然。



英國老百姓為什麼要公投“脫歐”,目的就是“解綁、自我發展、封閉國門擋移民等”,說白了關起門過小日子,不想再吃“大鍋飯”。

保守黨領袖約翰遜的競選宣言是:我們將以“一個聯合王國”的形式脫離歐盟。我們將收回對法律、邊境、金錢、貿易以及移民系統的控制權。實現人民的民主授權的同時,保守黨政府將會大量地增加對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的投資。

約翰遜政府將加大教育投入、公共設施投入、增加警察人數保護國民安全、廢除歐盟無條件的“移民大流動”採取澳大利亞式記分制接受高檔次的的移民等。這些讓選民聽起來有“立馬能實現的”似的。

反觀工黨科爾賓稱,當選後“加稅”向富人多徵稅、解除“緊縮政策”、加快國有化進程、舉行二次“脫歐公投”、與歐盟重新談判“脫歐”、更甚說出“把國王攆出白金漢宮”等。這樣不著調的說詞選民能投票給他嗎?

任何時代值得記憶的歷史都是給予“識時務者”來書寫,叫“夜郎自大”者靠邊。此次英國選民投票給了約翰遜這位“識時務”者是正確選擇,拋棄“空想家”科爾賓是理所當然了。科爾賓已經是時代的落伍者,應該回家靜靜了,他說再不領導工黨進行選舉,說明還有自知之明。


何由之


既然選舉都失敗了,科爾濱也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了。所以,不會領導工黨再次選舉。這也充分的說明了自己的無能和無奈,在如此大好形勢的前提下,居然還會敗在約翰遜的手裡,自己不辭職,更待何時呢?

英國是因為脫歐問題舉行的大選,但是,科爾濱卻不能夠公開大膽的推出自己旗幟鮮明的意見,就是一個巨大的敗筆。讓人看到他的粗俗性和無能性。既然全英都反對英國脫歐,而自己也反對英國脫歐,那麼,為什麼不旗幟鮮明的主持,並且宣佈一旦工黨當選,將會保留在歐盟的政治綱領呢?這是工黨在競選中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科爾賓失敗的主要原因。

其實,科爾賓也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大好形勢下如此的失敗,工黨自己的黨內人士也不會容忍自己繼續在工黨內擔任黨魁。而自己主動下臺,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不再領導工黨參加其他的選舉,也只是無奈之舉。因為,科爾濱不可能繼續在擔任工黨的黨魁,如果科爾濱要厚顏無恥的擔任工黨的黨魁,那麼,也會被工黨內人士推翻下臺。所以,現在的科爾濱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辭去工黨黨魁的職務,以此來保住自己最後的顏面,而不是被別人驅趕下臺。如果是被工廠推翻下臺,那麼,自己將會顏面掃地,會顯得非常的狼狽。如果科爾賓自己應當勇於承擔責任,而辭職是最好的方式。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在這次英國大選中的落敗,其實並不是他個人原因,更多的可能是英國國內及國外因素的影響。英國在脫歐問題上已經經歷了兩代領導人、近三年的反覆爭吵,英國政壇及英國人民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及對立,英國是時候及時轉身,完成英國的脫歐事宜。否則在反覆的爭論中,英國政壇和英國人民的情緒將更加複雜,會加劇英國的混亂,英國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更多。其實正是由於英國民眾及英國政壇看到了英國唯一的出路,那麼在這場選舉中,約翰遜的成功就會成為必然。



雖然這次英國大選讓科爾賓失去了工黨領袖的職位,但是並不代表著科爾賓將會從英國政壇退役,從現在已知的消息可以確定,哈爾濱將繼續擔任英國議會的下院議員,雖然其可能又繼續擔任後座議員。作為反對脫歐的主力之一,科爾賓現在離職其實對英國、對工黨甚至對英國社會都是有利的。

因為現在的英國的首要任務就是脫歐,如果英國沒有辦法與歐盟達成穩定的雙邊關係,那麼英國在經濟、政治甚至軍事等各個方面都沒有辦法確定穩定的對內對外關係關係。畢竟英國曾經作為歐盟的一員,歐盟在對外等方面實際上是在維護整個歐盟的利益,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是曾經是成員國的英國。英國退出歐盟後,這些關係英國要自己理順,並且重新制定新的政策。例如英國與美國談判的雙邊貿易協定,美國就指出會參考英國與歐盟達成的貿易協定。

不過科爾賓本身的政治主張也給自己帶來非常多的麻煩。作為工黨的一員,其在工黨執政的13年中,反對工黨議案超過500多次,可以說哈科爾賓是工黨歷史上最叛逆的議員。其在2015年選舉工黨黨魁時,英國的公司曾經給出200:1的盤率,可以看出英國民眾對科爾賓當選工黨黨魁是多麼不靠譜。但是生活總是給人很多意外,科爾賓在很多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成為工黨黨魁。而科爾賓之所以能夠當上工黨黨魁,就像前工黨議員穆林說的那樣:科爾賓就像一個聖人,他只為自己的信仰而活。最可能就是哈爾濱能夠當選工黨黨魁的原因吧,可能沒有人能夠這麼大公無私地將政治事業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來經營。


那麼科爾賓有什麼政治主張呢?其主張向富人徵稅,擴大國家公有資產,結束對私營部門和醫療體系的改革,革新免費教育體系,擴大政府財政支出,廢除英國的三叉戟核導彈系統,廢除英國君主,支持英國留在歐盟。讓科爾賓最為致命的一點是:科爾賓反對英國和美國的帝國主義,支持世界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甚至公開表示支持愛爾蘭的統一。為了表示自己對應對愛爾蘭統一的支持,哈爾濱甚至邀請愛爾蘭共和軍的成員在公共場合演講來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這讓英國和工黨非常的惱火。可以說對科爾賓而言,只要他認為這件事是正確的,他就會努力去做,但並不管這件事做成以後對有什麼影響,是否是維護英國的國家利益。正是因為哈爾濱這種不計後果的行為,讓科爾賓在英國國內及國外都沒有太多的歡迎者。

因此,科爾賓的離職可能是必然。其行為決定著科爾賓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政客,其更像是一個政治導師。他改變著英國的前進方向,但是這個方向並不一定有利於英國。在多重圍剿下,科爾賓離職成為必然。


昨思今明未武


英國大選結束了。雖然最後結果還沒有經權威部門公佈,但保守黨約翰遜贏得了下議院過半的326個席位,已經是板上釘釘;工黨和科爾賓不足200票基本成為定數,英國媒體驚乎這是自1945年二戰勝利後工黨大選中最慘敗的一次。

面對慘敗,作為工黨黨魁的科爾賓——當然要辭職以謝全黨,這也叫做擔責或擔當。但科爾賓仍然還是下議院議員,仍可以參加下議院所有會議,仍然可以大嗓門地推廣他的軟脫歐,仍然可以投任何反對票,不過他那種極左的思想觀點,可能聲音會越來越微弱。



如果科爾賓在慘敗中辭去了工黨黨魁職務,最最長出一口氣的應該是美國的大統領。就在前幾天參加北約峰會70週年慶典時,大統領還非常擔心科爾賓和他的工黨會成為一匹黑馬。大統領曾想著要給小特朗普約翰遜加油助陣,可是被委婉拒絕了,是擔心帶來副作用。

大統領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一旦科爾賓和工黨勝出,不但脫歐可能要泡湯,英美關係將會大倒退,那個北大西洋的什麼貿易一體化,將可能永遠停於紙上。最要命的是,美國分化瓦解歐盟的陰謀將會徹底破產。如今保守黨和約翰遜拔得頭籌,英國脫歐可能會光明無限,大統領和美國當然是最高興的了。說不定約翰遜收到的第一份賀電就是大統領的。



工黨和科爾賓的慘敗,也彰顯了英國的人心向背。毋庸置疑,英國的這次提前大選,既是首相約翰遜又一次政治豪賭,又是英國民眾對這三年來的脫歐工作的一次總檢視。從投票結果看,英國民眾支持脫歐者還是佔了多數。從卡梅龍到特蕾莎·梅,再到約翰遜,三年之中兩次大選,就在英國社會和人心被脫歐大撕裂的前提下,保守黨仍能頑強地獲得“勝利”,這絕不是僥倖所能概括得了的,偶然中還有必然——人心思脫!脫歐是人心所向。

比起這個來,工黨的科爾賓是否參加下次的選舉,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科爾賓和工黨的失敗,並不是失敗在他所謂的軟脫歐方針上,而是失敗在了——把脫歐當作了政黨爭鬥的工具,為反對脫歐而反對,已經超越了政黨合理鬥爭的紅線!玩火者必自焚啊。


書中有毒


這表明科爾賓本人有要辭去工黨黨魁的意思,同時也說明科爾賓為首的工黨從2010年淪為在野黨以來,目前仍然沒有贏得英國選民的心。放大到宏觀層面,則顯示英國民眾已經厭惡兩黨這三年以來對脫歐無休止的爭吵,人心思定,期盼儘快從這種全民大撕裂的混亂中掙脫出來,重建秩序,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工黨(Labour Party),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英國的左翼政黨。英國工黨的黨員主要為工人和中產階級,1900年2月27日工黨成立於倫敦,時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稱工黨 ,雖然它也推崇社會主義,但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以"民主社會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綱領,其綱領簡單的說就是費邊社會主義(反對無產階級暴力革命,主張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和凱爾斯經濟(政府宏觀調控理論的鼻祖)的結合。1997年至2010年,工黨在英國連續執政13年,2015年9月,傑里米·科爾賓當選黨魁,而科爾賓的政治理念更加激進,主張向富裕階層加大稅收,增加國有經濟佔比,加強國家層面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主張英國放棄核武器,科爾賓認為王室花費大,使得英國選民承受了非常大的經濟壓力,所以譁眾取寵地主張廢除君主立憲制,作為現任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主要反對者,科爾賓主張讓英國留在歐盟。此次科爾賓領導的工黨在大選中慘敗,直接說明英國民眾對科爾賓的政治理念並不認可,科爾賓辭去黨魁之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作為黨魁的他要為工黨的慘敗直接負責,當地時間13日,科爾賓對媒體表示,他將辭去工黨主席之職,但不是立刻。有消息稱科爾賓辭職後仍然擔任工黨下議院議員。

2016 年 6 月 23 日,保守黨首相卡梅倫主政時期,英國進行脫歐公投 , 脫歐支持者佔51. 9% ,而留歐者佔48. 1%。脫歐公投以微弱多數通過,英國為什麼不顧一切的要脫歐呢?

大致可以歸結為表面原因和深層原因兩類,前者比如移民問題(不完全統計,英國加入歐盟後,接受了來著歐盟成員國內部的移民超過140萬人,好多英國人都認為這些移民搶了英國人的飯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難民問題——中東戰爭、北非戰爭使大批難民湧入歐洲,以法、德為首的歐盟主張所有歐盟成員國均衡的接受難民,而難民的湧入給歐盟國家帶來了眾多嚴重的社會問題,英國也不例外。再就是英國人覺得在歐盟得到的利益沒有承擔的責任大,總覺得自己在經濟利益上被東歐窮國揩油了,諸如此類。

深層原因則是,二戰時,歐洲各國都快速的淪陷在希特勒法西斯鐵蹄之下,只有英國獨善其身,承受住了德國的狂空亂炸,並和盟友美國一起對希特勒展開了反擊,並最終獲得了勝利。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領袖斯大林並稱二戰同盟國三大巨頭,丘吉爾宣“要建立歐洲理事會,法國與德國必須要扮演領導地位。英聯邦國家、美國以及蘇聯都會是這個新歐洲的夥伴和支持者。”從丘吉爾的話中可以讀出很多含義,他把大英帝國完全看成了和美國、蘇聯平齊平坐的、能夠主宰世界,主宰歐洲的超級大國,在三大國的指導下,由法、德牽頭成立歐中理事會,而這個歐洲理事會就是現在歐盟的前身。英國民眾到現在也有類似丘吉爾這樣的大英帝國情節,認為英國在世界上身份特殊,甚至潛意識當中認為美國也在其麾下,是大英文化圈內的追隨者。這樣的大國情節作祟下,落實到當代的現實中,英國在歐盟內的身份就比較尷尬了,曾經的小弟,被自己打敗和拯救過的國家反過來領導自己了,在歐盟內部一些重大問題上,法、德的話語權明顯高於英國,英國的在歐盟的地位要排在法國、德國、甚至是意大利的後面。這讓無數的英國人感到無比的憋屈,這才是英國要不顧一切的脫歐的深層原因。

而保守黨在鮑里斯·約翰遜首相的領導下,堅持脫歐,符合了英國民眾內心深層的意願,而科爾賓領導的工黨,把脫歐當成了在下議院對付保守黨的黨掙工具,為了反對而反對,使英國持續混亂了三年,連續幹掉了兩任保守黨首相,但是工黨卻沒能在隨後的歷次選舉中勝出,可見英國多數選民一直是支持脫歐的。從這次近百年來英國首次在聖誕節前進行的大選(上一次在12月份大選是上世紀的1923年)結果看,英國下議院650個席次中,執政的保守黨已經獲得363個席位,遠超過半數325個席位。而工黨只獲得203個席位,這是工黨自上世紀的1935年以來最大的敗績,這足以再次說明英國的民心向背了。廣大的英國民眾已經厭倦了無休止的、永遠沒有結論的下議院紅藍之爭(紅色代表工黨,藍色代表保守黨),他們已經用選票給出了結果——在鮑里斯·約翰遜首相的帶領下,將義無反顧的走完脫歐之路。


浩瀚之海


牽著愛狗,贏得英國總統大選的英國保守黨領袖鮑里斯.約翰遜。



倫敦時間12月12日,英國現首現保守黨領袖鮑爾斯約翰遜牽著愛狗在一個投票站投票後離開。據英國媒體報道此次選舉,英國保守黨已經獲得英國下院650個席位中的326個,雖然選舉還未結束,但由於英國保守黨獲得了過半的英國下院席位,可以說英國保守黨已經贏得了此次的選舉。



據路透社報道,此次選舉英國保守黨將過的369個英國下院席位而反對黨工黨過的203個英國下院席位,這也是英國保守黨近30年來獲得的最大勝利!

那麼英國保守黨贏得此次選舉會有什麼影響呢?

1.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辭職。英國大選還未結束,但可以肯定的是英國保守黨已經贏得了此次大選,英國工黨領袖科爾也宣佈了辭去英國工黨領袖一職,或許這更多的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和勇氣。

2.加快英國脫歐進程。鮑里斯.約翰遜的是英國脫歐的堅定推動者,其競選口號也是如果當選將在2020年1月份完成英國脫歐進程,脫歐進程或許沒有那麼快完成,但也勢必會加快英國脫歐。

3.弱化歐洲一體化進程。英國是歐盟的創立國之一,在歐盟一體化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濟總量也佔到歐盟經濟總量的12.3%,英國脫歐勢必會讓歐盟的實力大大降低,讓歐洲其他國家加入歐盟產生動搖,從而影響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同時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提出不同的觀點。


獵鷹追風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以戀愛中的男女分手來形容“英國脫歐”的動態,大致說來,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模式:

第一種:“帥哥自信過頭”模式,這就是前任的前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做派,自以為英國帥哥天下無敵、魅力無雙,歐洲是離不開英國的。沒想到,英國人民給這位帥哥來了窩心一拳,公投決定:脫歐!給了這位帥哥當頭棒喝,只好黯然下臺;

第二種:“哭哭啼啼博同情”模式,這就是前任英國首相梅姨的做派,希望溫柔分手,在儘可能不得罪任何一方的情況下,儘量為英國謀取利益。怎奈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脫歐談判,一拖就是三年,男女雙方都耐不住寂寞,都急著要去找下家,耽誤不起時間。於是,梅姨也只能黯然下臺;

第三種:“渣男負心”模式,這就是現任英國首相約翰遜的做法,他的脫歐模式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大字:“老子沒錢!”愛咋地咋地,這種做派又遭到相當一部分英國人的牴觸。但是,畢竟渣男做事顧忌少,約翰遜決定:提前大選,看看大多數英國人的意願如何?

第四種:“眉來眼去”模式,就是本文的主角英國反對黨領袖科爾賓的做派,本來科爾賓也不算堅定的留歐派,但是,看到有英國輿論反對渣男約翰遜的做法,立刻就跳出來,本色扮演“反對黨領袖”的角色,以為此次大選有機可趁。沒想到,大選結果給了科爾賓一記響亮的耳光,於是,政治投機失敗的科爾賓,只得被迫下臺。

看來,大部分英國人民還是贊成約翰遜的模式:老子本來就沒錢,就沒必要遮遮掩掩的了,還是儘快脫歐算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