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總是夢想著成為世界第三強國呢?

幸福地帶2


拿破崙說過一句話: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何況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哪個不想成為大國強國呢?前提是有條件的情況下,如果像津巴布韋這類也做大國甚至超級大國夢,那就貽笑大方了,或者是開國際玩笑。



我們都知道,印度有13.5億的總人口,2018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71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實際增速達7.4%,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的。作為亞洲第二、世界第二的人口大國,且印度號稱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民主國家”,它提出要在2032年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並不意外。

實際上,從目前全球範圍內來看,印度確實是最有潛力發展成為超級大國之一的,我們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更不要拿露天廁所或者種姓制度說事,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才剛起步,印度總理莫迪甚至說準備拿出1.5萬億美元大力搞基建項目。


印度分別超越英、法、德等歐盟國家的經濟總量也就是幾年的時間,原本打算去年就可以超過英國和法國,但最終也只是分別以1000億美元和600億美元的差距錯失良機,它真正的目標也就是德國和日本,這應該是橫在印度眼前的一道坎,因為德國和日本都是4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尤其是日本近5萬億美元的總量,與印度之間還有1.3萬億美元的差距。如果印度不能繼續以7%以上的增速前進,想要在10內就超過日本還是困難的。

但不管怎麼說,印度13.5億的總人口,遠遠高於英法德三國加上日本的總人口,且印度領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公里,也遠遠高於其他四國之和,這樣的潛力確實是它們不具備的。


總之,一個南亞次大陸的地區大國正在謀求全球大國地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它不斷申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看得出來,從印度總理莫迪不斷喊出要進入世界前三大經濟體之列就一清二楚了。相比之下,俄羅斯早已失去了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機會,而今後將很可能是中、美、印三個超級大國。


東震木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所在的人民黨宣稱,2030年以前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印度作為南亞大國和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而且這些年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提出這樣的目標也是很有可能實現的。但是,印度不止追求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且印度一直在謀求成為世界強國,而且是世界第三強國。

印度為什麼總是夢想著成為世界第三強國呢?第一和第二是印度無法超越的高峰,所以印度只能定第三的目標,看來印度還是比較務實的,知道這一目標最終能夠實現。

其實印度一直有大國夢想的,在脫離英屬印度以前,以甘地為首的印度國大黨就一直在推動印度實現整體統一。但是,不幸的是,以真納為首的全印穆斯林聯盟已下定決心與國大黨分道揚鑣,建立一個以穆斯林為主體的伊斯蘭國家。所以當時的英屬印度就一分為二,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但是兩國為了克什米爾領土爭端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和軍事對抗,印巴衝突和對峙拖累印度和巴基斯坦經濟的發展。

自從印度脫離英屬印度殖民地以後,印度就一直在謀求成為世界大國。為此印度對南亞大陸的領土進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同時對印度周邊國家施行羈縻之策,使其符合印度的對外利益。印度佔據了南亞的主體位置,不管是國土面積,而是地理區位,印度的優勢都是該地區其他國家所無法相比的。所以,印度更有理由使自己成為地區大國,甚至世界大國。

印度這些年經濟經歷了長期的高速發展,2018年GDP總量已經達到2.69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根據莫迪及一些機構的預測,大約在2030年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如果印度保持最近10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一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但是大並不代表強,第三經濟大國,並不是第三經濟強國,兩者畢竟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上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發展質量和水平沒有明確的標準不好評價,但是經濟總量可以量化,比較好比較,自然成為最常用的評價指標。

印度2018年人口13.53億人,而且以年輕人居多,現在印度的人口紅利還沒有完全釋放。如果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經濟實力的增強,印度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升印度民眾整體的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這對於印度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是有力的支撐。而且目前印度人口還處於比較高的增長水平,未來幾十年有望達到16億人以上。如此巨大的人口增長潛力不但提供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也會催生出巨大的市場需求,這都會使印度成為世界大國。

作為世界第三強國,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軍事實力,所以印度近些年也在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印度除了保持130多萬人的常規軍事力量,也在大力發展現代化的軍事武器裝備,但是印度自身的工業發展水平低,導致很多先進武器裝備依賴進口。印度為了提升自身的軍事裝備水平和實力,向俄羅斯、美國等國購買了包括航母、戰鬥機、核潛艇(租用)、防空導彈等武器裝備。根據全球火力指數網站的排名,2018年印度的軍事實力已經排在世界第四,這不得不說印度的軍事發展還是卓有成效。

印度隨著綜合實力的增強,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而謀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就成為其重大訴求,為此印度還與巴西、德國、日本等國一起成立“四國集團”,試圖通過集體的力量迫使安理會盡快改改,以爭取早日入常。入常可以提升印度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還可以與五常大國平起平坐,這使印度不遺餘力地為入常而奮鬥。

印度雖然一直努力謀求成為世界強國,但是印度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國內基礎設施落後、居民受教育率低、種姓制度後遺症、印巴軍事對抗等諸多問題。印度要想成為世界強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銘蘇先生


印度是文明古國,,但“文明古國”四個字對印度人來說,卻飽含了屈辱侵略,很久以來總是以一種奴才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面前,所以自從尼赫魯上臺後,就發誓要成為世界大國和世界強國,他們一絲都沒有擔心自己的能力,所以上世紀的一九六二年就敢同中國一戰,但“一戰”的結果印度就像從未出閨閣的女子弱不見風,所以中印”一戰”打得印度狼狽不堪。

但中印之戰並沒有打醒印度人,他們反而進一步做著世界強國的春夢而不能自拔。

莫迪上臺後這個夢想日趨激烈了,於是我們根本就不懷疑印度人的雄心和壯志了。

莫迪絲毫不懷疑自己的能力,作為南亞大國的印度近兩年發展的確實很快,他還有一個年輕人眾多的巨大紅利在等著他們,所以十年內將如何如何的牛皮吹得也在情裡之中。

世界大國都有自己的特點,美國人如果一天不在世界上搞點事情,他們就全身發癢,一天都不自在。

印度這個南亞大國最大的優點就是心態很好,於是我懷疑心態好決定一切是否可以成為“真理”!

世界正在向多元化發展,這是好事,過去的美蘇超級大國,現在只剩下了一個超級大國——美國了。蘇聯垮了,俄羅斯不像當年那樣了,但仍然雄風不減。英德法三國又有成為一國的意向,中國龍正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踏步前進,我們要問一下莫迪,既然十年後印度要當老三,那誰是世界老二呢?

莫迪的夢也就是整個印度人的夢,但這個夢是否可以成為現實,我們可能都不知道。但有夢總是好的,特別是要當世界老三的夢更加有意義!

但我害怕莫迪政府如果馬上要當世界老大就麻煩了,於是世界上又“誕生”了一個超級大國——印度了,但我相信美國人不會同意印度人的想法的。

我們“恭喜”莫迪了、“真希望”莫迪能夠“美夢成真。


用戶10869768437


說到咱們的鄰居印度阿三哥,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信心爆棚。甭管現實怎麼樣,牛一定是要吹的。例如辛格總理上臺的時候就說了,五年內要讓孟買超過上海;莫迪上臺的時候呢,又說要在2020年的時候,讓印度成為年產值20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新德里市長上臺的時候,又說要在三年內消除貧困。如今辛格已經下臺了,孟買也就相當於我們二三線城市的水平,和上海根本沒法比;離2020年也只有1年的時間了,印度的GDP卻連3萬億美元都不到;而新德里呢,還有1/3的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每人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之下。

看到這,估計大家都快要笑死了。可咱有啥辦法,人家阿三哥家裡牛多,人家要吹你能攔得住?其實啊,人家三哥愛吹牛是有傳統的。早在47年獨立建國的時候,三哥家的總理尼赫魯就發明了“天定大國論”。在尼赫魯總理看來,印度天生要成為世界第三大國。前兩個大國分別是美國和蘇聯。如今蘇聯不在了,但阿三哥依舊這麼認為,只不過將蘇聯改成了俄羅斯。至於說咱們中國嘛,三哥認為他遲早會將我們遠遠的甩在身後的。

三哥認為他能當世界第三大國主要是有以下六大優勢:首先,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這是制度優勢;其次,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印度擁有世界上講英語最大的人群——這是語言優勢;第三,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適齡勞動力最充足的國家——這是人口優勢;第四,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是文化優勢;第五,印度是世界上民族結構最複雜、宗教信仰最多卻又最能和諧相處的國家——這是民族優勢;最後,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是道路優勢。這六大優勢,前三條是西方國家告訴他的,後三條是三哥自己感悟出來的。雖然這所謂的六大優勢咱們分分鐘都能找到一百個理由來反駁他,但人家就是深信不疑,所以也就經常聽到三哥的各種各樣的奇葩言論了:例如說“再不努力,中國就趕超我們了”——還好,這屬於有憂患意識。雖然不正確,但有憂患意識起碼不是啥壞事情。但有些牛就吹得沒邊了,完全靠想像,絕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型。

說實在的,有自信是好事,起碼能活得很快樂。但嘴炮再響,沒有實力也沒用。這種沒實力的嘴炮在別人看來就是吹牛皮,就是一個笑話。但可悲的是,阿三哥卻看不到這一點。你要跟他說,他還以為你居心不良,恨不得一口恆河水淹死你。例如莫迪上臺時,曾放豪言:到2025年,要將印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中心,要讓“印度製造”完全取代“中國製造”。可印度有9億多人是文盲和半文盲,你能指望他們製造啥呢?所以“印度製造”還是那個“印度製造”,生產出來的東西全是連自己人都不想要破玩意兒。這時候,你要是和他們說,哥們兒,先別管什麼印度製造了,還是先花些錢搞好基礎教育吧!他們一定會罵死你,認為你嫉妒印度的發展成就,想毀掉印度的大國夢。所以啊,你要是碰上阿三哥了,他們在你面前吹牛,請你不要反駁他。相反,你還要鼓勵他,讓他繼續活在自己的夢幻中,最好讓他相信,整個銀河系都已經裝不下三哥的夢想了,只有外星人才能和他試比高。


血染戰旗紅


印度有13.2億人口和298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國土,說什麼也是一個大國。有世界第三強國夢,這應該是很正常,沒有什麼可以奇怪的。不過印度還真的不同於一般的國家和一般的民族,世界歷史上的四大文明有印度的份,但不是現在的印度人創造的。而且印度人對自己的文明都沒有很好的記載,印度人有時為了瞭解自己的歷史,要到我國來翻閱歷史典籍。

當然這不能說印度的歷史文明沒有依據,印度歷史也曾經輝煌,公元前六世紀在印度地區產生了佛教。但是在古印度文明之後,印度就不斷的遭受外來入侵,從馬其頓人、阿拉伯人、突厥人以及蒙古人等。印度最後的莫臥兒王朝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的,歷時300多年,一直延續到歐洲列強的興起。

近代史上的歐洲列強西班牙人首先入侵印度地區,但後來被英國人擠出,南亞印度地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歷史上南亞地區的印度,只要有外族入侵就很快的被對方征服,而且印度人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侵略的戰爭,對於印度人來說就是換了一個主人而已。而進入印度地區外來帝國,最後的退出大多是失敗在南亞炎熱的氣候上。



英國人來到南亞印度地區之後,莫臥兒王朝已經臨近解體,整個南亞成為有600個以上互不隸屬的土邦國。沒有英國的到來這些土邦國語言各異,各自獨立一派亂七八糟的景像,是英國人利用武力將大部分的土邦揉合成為印度殖民地。從1757年印度被英國人全面征服之後,南亞包括印度被英國人殖民統治了190年,英國完成了印度自己做不到的事。


英國人用英語幫助印度人統一了語言,消滅了絕大部分的土邦國,使得這個地區擁有了一個大國的基礎。所以至今為止,印度對於英國的190年殖民統治,並沒有仇恨反而是感激。一是英國殖民者有近代的歐洲文明的特點,不像歷史上的外族帝國那樣的野蠻殘暴統治。二是印度人有歷來臣服強大異族的傳統,英國殖民者是印度人從歷史的遭遇來看,是最好的殖民統治者。

二戰結束後,英國急劇衰退力不從心只能從南亞印度地區退出,印度不戰而勝獲得了獨立地位。印度人深知在南亞地區如果沒有英國的殖民統治,就不會有後來的印度這個國家,特別是在眾多的土邦國被征服的基礎上建立的印度。以印度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無論怎麼看都應該是一個世界大國基礎,而且印度的地理環境比較好,在南亞地區幾乎沒有天敵。

基於印度這個國家想要發展有所作為,就必須要建立民族自信心,使印度這個國家強大起來,不然的話印度仍然可能退回到200多年前的土邦國林立的局面。在印度獨立之初其開國總理尼赫魯就聲稱,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應該說尼赫魯的分析還是有道理的,如果印度不能作為一個整體強大的國家出現,沒有民族意識和認同感還真的會土崩瓦解,像印度的歷史上偶爾一現的王朝一樣銷聲匿跡。

正因為如此,印度有強烈的大國夢想,希望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做到有聲有色。不過自從印度獨立之後,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緩慢,與印度的人口和大國身份並不相符。我國過去與印度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現在已經將印度甩在遠遠的後面。2018我國的經濟總量為13.6萬億美元,而印度則為2.65萬億,只及我國的五分之一。很明顯,就是印度每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0%,在20年內也不可能超越我國。

不過印度的經濟總量放在世界層面來看,也已經是超過法國世界排名第六了。以目前印度的發展速度,2020年經濟總量超過英國基本沒有問題,根據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回答媒體的講話中表示,印度經濟將在2030年超過目前世界第三位的日本,也還是有一定合理因素的。環顧當今世界,印度只要把握好自身,踏踏實實的走下去,爭取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還是來日可期的。

至於印度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總量排名第三之後,雖然還談不上有聲有色的大國,但將會在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的變化,在全世界的地位會有明顯的提升。不過印度自身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印度至今為止基礎工業比較差,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製造業非常落後,印度的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向國外採購。2018年印度的軍費支出為506億美元,世界軍費支出排名第四,僅次於美中英三國,超過了俄羅斯。

印度雖然在歷史上大部分時期都是被殖民史,但是獨立之後的印度,完全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印度搖身一變好像自己就是當年的大英帝國,在對待周邊鄰國關係上以南亞霸王自居,不停的打壓欺凌周邊弱小國家。自從獨立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為爭奪領土大打出手,1971年以武力肢解了巴基斯坦。1975年吞併了鄰國錫金,而如今的鄰國不丹也完全被印度控制,印度以雙邊條約剝奪了不丹的外交和國防大權。

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對於印度,無不戰戰兢兢。印度並且在地區和世界的戰略思維上完全向昔日的英國看齊,意圖完全控制周邊鄰國,將印度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國。想成為世界第三強國的想法很正常,但不能以當年的大英帝國自居。如今的世界不是列強時代,要做到與鄰為善,不然的話將會未強先衰。


亦新湖


世界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馬上就要在印度正式拉開帷幕。謀求連任的印度總理莫迪自信滿滿宣佈:2030年印度將躍居世界第三!

(圖:印度現任總理莫迪)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換成國家也是同樣道理。印度有遠大理想,總想變成全球第三號強國,除了忽悠老百姓吸引選票,我覺得不外乎有以下原因——

第一,被經濟增速世界第一衝昏了頭

印度在2017年經濟總量超車老東家英國躍居世界第五,而2018年印度GDP增速達到7.4%,排名全球第一,高於中國的6.6%和美國的2.9%。但印度GDP總量僅有2.7萬億美元,遠遜於中國的13.6萬億美元,而美國GDP更直接突破了20萬億美元大關。

(世界國家或地區經濟增長趨勢圖,幾年前印度並不突出)

即便如此印度也沾沾自喜——經濟增速奪得第一,人口基數也將趕超中國,阿三頓時飄飄然起來。尤其是英國的渣打銀行預測,到2030年世界經濟體量排名順序是:一、中國;二、印度;三、美國……人口上超越老大中國,經濟上超越老大美國。按照這個預測,好像阿三11年後爭第三,還把自己低估過分謙遜了呢。

第二,被種性及帝國跟班殘留的優越感燒的

印度種姓制度根深蒂固,高種性的人屬於雅利安人種,公元前1700年之後,哈巴拉文化漸漸衰亡,雅利安人趁虛而入征服了南亞次大陸。長期居於階級頂層,印度高種性統治者從此養成了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印度被大英帝國殖民後,由於做了世界霸主的跟班小弟,這種優越感非但不曾消失,反倒變得越發強烈起來。舊時代中國租界裡那些包著頭布、耀武揚威的錫克族警察,就是印度人這種莫名其妙優越感的具體體現。


(圖:印度錫克族海軍軍官)

第三,被西方異口同聲熱捧給忽悠傻了

美歐等西方社會,對中國迅速發展各種羨慕嫉妒恨,出於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方面的偏見,很長一段時間故意貶低中國,抬高印度。畢竟中印兩國是世界上不多見的人口大國與鄰國,而印度實行了所謂更“先進”的西式民主。

西方歐美這種刻意而為的讚譽,讓印度本來就良好的自我感覺頓時爆棚,覺得中國既然能創造經濟奇蹟,深受歐美薰陶的印度自然更勝一籌。

(圖:莫迪跟特朗普熊抱)

第四,自恃有人口、民主、外部環境優勢

印度新近統計的人口總數是13.53億人,在未來幾年就可以超過中國。印度人口結構趨於年輕化,足夠支撐國家經濟發展所需勞動力。印度自詡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在體制方面有奇怪的優越感;同時印度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比較寬鬆,除了一個宿敵巴基斯坦,各國紛紛交好。這些都是印度勇爭第三強國的有利條件。

然而,印度實際上存在著許多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拿人口舉例,傳統的歧視婦女觀念,就把人口資源優勢減去了半邊天;印度還有20%多的文盲,國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所以勞動力素質較差,這些將會變成未來印度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


(圖:印度火車“人包鐵”奇觀)

我曾經在一篇問答中詳細列舉了印度的種種發展弊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這裡不再多言。

總之,印度希望自己國家能夠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強國,並不僅僅屬於一個虛幻的夢想,只是實現夢想會碰上很多現實障礙。


回馬一腔


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做強國夢的領袖不是好領袖!中國很多年輕人習慣稱印度為“阿三",這是根據英語的諧音而來。阿三在中國的南方是“三哥"的意思,印度不做大哥、不做二哥,只要做三哥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印度從英國的鐵蹄下獨立,如今各項建設也是有鼻子有眼,“打扮"也是有頭有臉,爭取世界第三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首先第一條,人口已經超過了第三,穩居世界第二,說不定過幾年就是世界第一了。印度人口年齡結構層次比較合理,不會過早出現“老齡社會",人口紅利勞動力優勢是印度的一大戰略贏利要素。

第二條,印度經濟發展一直呈穩定快速發展趨勢,近七八年來每年以平均速度7%以上增速增長,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少有的成績。

第三條,印度的高等教育世界囑目。全國有350所綜合性大學。

第四條,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印度的可耕地面積1.6億公頃,擁有佔世界10%的可耕地,7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成為世界少有的幾個農產品淨出口國。

第五條,印度的精密儀器、軟件技術、空間技術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

印度是繼美國丶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中國之後第5個掌推“一箭多星"發射技木的國家。2008年4月28日9:20時,印度一枚psLv_c9火箭搭載十顆衛星升空成功,成為目前全球發射“一箭十星”第一的國家。

第六條,印度軍隊。印度有海陸空三軍總人數127萬,佔世界第四位,另有50萬預備役軍人和100萬準軍事部隊。印度的軍費開支全球前5名行列。據世界軍事雜誌排名,綜合軍事實力,全球排名第三。

印度是世界不結盟“領袖",在全球範圍內與大國之間,保持有良好的互動關係,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基本上是八面玲瓏,四面通吃。

不過,印度要進入世界前三,還有很長的段路要走。印度工業發展還不平衡,要形成“印度製造"最少需要30年的努力;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大筆資金投入,站在露天廁所撒尿的場面是不配“世界第三"的。

……。


印度莫迪是一個很有領導能力的領導人,估計今年的大選,莫莫迪莫屬。努力印度,恭賀早日邁進“世界第三"!


老狼48440790


印度倒不是總夢想著成為世界第三強國。我們也知道,基本上宣稱為世界第三強國,下場都不是很好。還記得越南戰爭之後,美國在這場長達20年的戰爭之中損失慘重,慘敗退場,還差一點跌掉世界霸主地位。



然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越南的南北統一,越南取得對美國戰爭的勝利,自認為打敗世界第一強國的越南開始膨脹起來,慢慢的就認不清自己的實際實力了,完全不在乎自己之所以能夠打敗美國,是因為背後有兩個大國在支持。

這兩個大國的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另一個是蘇聯,可以說越南戰爭可不是越南和美國兩個國家在戰鬥。我們在越南戰爭中給予越南太多太多的支持,節衣縮食給越南提供戰爭物資。

但是越南戰爭勝利過後就突然的膨脹翻臉,更想要統一中南半島,恢復當年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勢力範圍,有點當年印度人的思維。所以越南對外就宣稱自己是軍事第三強國,僅次於美國和蘇聯。最後由於頻繁對我們挑釁,所以我們發起了一次自衛反擊戰,狂揍了一頓後,越南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稱號就破產了。



然而印度作為南亞最大的國家,人家可不滿足於世界第三強國的位置,在印度歷代領導人心目中印度這麼大體量的國家,至少也會成為世界頂尖的超級大國,甚至和美國平起平坐,至少也不會輸給中國。

而最近的印度的世界第三強國,是在於印度近期的經濟目標。印度總理莫迪宣稱在2025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破5萬億美元,並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然而印度人就那麼一說,你也就那麼一聽。不要太當真了,因為印度人太喜歡開掛了,其開掛的能力是舉世矚目,有時候自己說的話,自己都不信。我們都知道目前印度是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已經和歐洲強國的經濟總量持平。2018年GDP總量達到2.72萬億美元,經濟增長率也達到7%。比我們的經濟增長率還高。



即便如此,印度想在5年內把GDP做到5萬億美元,基本上是經濟總量翻倍的節奏,以目前印度的經濟增長肯定無法實現,而且印度的經濟形勢目前不是那麼樂觀,已經呈放緩趨勢。所以印度總理莫迪為了維持自己的支持率,經常向外挑動民族情緒來轉移國內的矛盾,比如在克什米爾地區做文章,挑釁巴基斯坦等。

所以人家印度的夢想和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就不要再叫醒它了。


大正看世界


有夢想當然是好事,醉生夢死、不求上進絕對不是印度總理莫迪的追求。因為在莫迪的心底,世界第三根本不是他的夢想,取代美國則是他畢生的願望。只是這個願望終將會成為他的遺願罷了。

不能否認,“賣茶童”出身的莫迪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上任5年來,印度國民經濟以平均7.3%的增速越居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按印度財長阿倫·賈伊特利的話說,”在現在2.9萬億美元GDP的基礎上,於2024年底達到5萬億美元,2030年達到10萬億美元,屆時,印度自然而然就會實現世界第三大強國的宏偉目標。”

且不說這是做夢娶媳婦,還是做夢中大獎,總歸是一場美夢罷了,除非印度經濟能在未來十多年裡保持年平均12%的高速增長。但從最近5年的GDP增長平均7.3%速率上來看又怎麼可能,難道是想玩“大躍進”式的放衛星嗎?

印度本身有著巨大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55%的農業人口豈會一夜之間就會變成中產階級呢。人口多,往往既是國民經濟的紅利,同時也是巨大的阻力,尤其是在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印度,6.1%的失業率就是明證。其實,在每年新增就業人口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幾的今天,要想取得經濟騰飛,極不現實,亦幾無可能。但夢可以做,最好在2100年醒來時,才有可能看到自己站在世界第三的領獎臺上。


怡人之人148633009


因為第一和第二實在不容易實現,做第三還有個盼頭。第一吧,只要美國存在一天,那第一的位子就沒哪個國家能搶走。

先跑個題,哥們兒們別不服,我們現在就是經濟總量第二了,可是這是說的世界第一強國,又不是第一經濟強國。我們成績巨大,但是離第一綜合實力強國還差不少,吾輩當繼續努力,當然該高興高興,畢竟經濟總量已經世界第二了。不過腦袋要記住,經濟實力並不必然能轉化成軍事、文化、科技實力等力量。例子太多了,南宋比蒙元富裕多了,還不是被滅,沙特賣石油發大財,但是你喜歡過沙特文化,你看沙特能打嗎?都說明了經濟力和其他力之間不存在必然轉化,需要一定的手段,也需要一個過程,所以還需要繼續發展我們自己,成為全民幸福的綜合國力全面佔優的強國。

翻回頭說印度,其實印度素來有大國夢,尼赫魯就曾在他的著作《印度的發現》裡就說過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1960年代,印度進口了一艘英國航母,成為亞洲第二個有航母的國家(第一個是誰,大家猜猜),當時就覺得可以靠這個成為世界第三了,覺得除了美國和蘇聯,誰都比不了他了。那時候的咱們,印度不能說不重視,但是吧,肯定不會高看咱們,咱們在印度眼裡也不算個啥。

時光荏苒啊,白駒過隙啊,幾十年之後,蘇聯沒了,日本經濟被美國背後來了一腳,英法吧,雖然也行,但是也不那麼搶眼,假以時日,印度非常有可能迎頭趕上,似乎衝個世界第二也沒啥問題。不過這個時候,我們經過忍辱負重,我們堅持低調潛行,在21世紀終於異軍突起,至少在經濟總量上穩居世界第二,遠超第三的日本。

而印度,只好將目標繼續維持在第三的位置,照目前發展速度看,印度已經經濟總量全球第七,前面就是美中日德英法,經濟上追上日德英法不能說不符合實際,未來幾十年能夠實現。當然,這一切以印度持續發展為前提,如果國內鬧個動亂,或者沒有定力跟巴基斯坦打了起來,那第三的目標也就碎了一地。

印度萬一實現了全球第三的經濟目標,還是第二段說的,綜合國力可能還到不了第三,也需要一個轉化過程。希望印度經濟成為第三的時候,我們綜合國力已經毫無疑問的排到了第二,那個時候經濟應該已經第一了。

歡迎理性熱心網友來熱烈討論,對於文章內容不同意可以反駁甚至激變,非常歡迎,畢竟我這裡沒有一言堂。但是對於只會人身攻擊的無腦噴,我也歡迎吧,您快樂就好,把垃圾傾倒在我這,讓您舒服了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