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担为农企发展提供更多“源头活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农担“加快做大担保规模”,坚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公共定位,弥补市场不足,降低担保服务门槛,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南通立足本地,通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消除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顾虑,搭建金融机构和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桥梁”。

搭建平台,让农担服务与农户“心贴心”

“我承包了100多亩的鱼塘,发展鱼虾生态养殖。这是我首次接触农业项目,前期投入的资金量太大了。”在日前举行的全市农担业务项目对接会上,来自如皋江安镇的“85后”小伙张星星回想起当年因采购鱼塘增氧设备遇到资金瓶颈期,感慨良多,“多亏了江苏农担南通分公司的帮助,他们到我的养殖场现场走访,帮我设计融资方案,挑选最适合我的融资担保产品,30万元的无抵押纯信用低息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张星星称,在创业初期急需资金的时候,担保审批很快就到位了。“农担公司第一时间帮我联系如皋团市委,填写了《苏担通·新农菁英贷》推荐表,协调农行申请贷款担保,仅用了两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贷款担保审批,贷款利息加上低额担保费,融资成本还不到6%。”

以政策性担保为平台,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增信。江苏农担南通分公司负责人卢涛介绍,南通及海安分公司成立一年来,已与9个县(市)、区建立业务联系,与18家银行开展实质性合作,在保户数由172户增至1100户,提供担保金额8.5亿元,累计撬动13亿元金融资金支持南通地区三农领域,户均担保额119万元,政策内业务占比达97%,全市首批2500万元农担风险资金筹措到位,建立了风险资金分担及补足机制,农担业务已实现南通地区全覆盖,全市农担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拓宽渠道,让财政政策与农户“面对面”

为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担保在南通地区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农担南通分公司积极对接政府部门,依托政府部门各类涉农活动的覆盖面与公信度,将农担优惠政策和业务产品送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让金融支农惠农效果落到实处。

今年,全省首家《地方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实施办法(试行)》由南通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以及农担南通分公司共同研究出台。该《办法》对南通地区期限内发生的由江苏农担公司担保的政策内业务在现行低担保费率的基础上,再由市级财政负担50%,直接减半收取,进一步降低涉农经营主体负担,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效应,助推南通地区“三农”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南通地区农业融资担保费财政补助政策自2019年7月31日施行以来,全市已有402户各类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享受到农业担保费用财政补贴政策,所涉政策性担保贷款额度达3.86亿元,共减免担保费用271万元。此外,该市财政局还将此项补助经费列入了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收支预算,在制度及预算安排上给予保障。

统筹协作,让涉农机构与农户“肩并肩”

作为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南通分公司不仅时刻与农户“肩并肩”站在一起,助其发展壮大,还结合各地农业产业特色,组织专项活动、开发新产品、建立制度和机制,引导更多的涉农金融机构参与到为农惠农的事业中来。

海洋渔业捕捞是南通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为了迎接新捕捞季,江苏农担南通分公司提前布局,及时了解渔业产业周期和最新行业动态,与合作银行共同开发新产品。联手邮储银行和农商行打造的南通地区特色涉渔担保产品——“渔船贷”上线运营,更优化的方案设计、更快捷的办理效率以及更优惠的担保费率,为南通地区海洋捕捞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性金融担保服务。为助力如皋花木园艺产业发展,针对如皋花木产业平台——如皋国际园艺城花木大世界经营商户的融资担保需求,与农行南通分行共同设计推出“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业务,为如皋国际园艺城花木大世界经营商户提供了最高额度1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

“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后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南通市财政局副局长李柏松说,接下来,要通过充分发挥农业融资担保功能,统筹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撬动”两篇文章,一方面要把各类涉农资金尽可能整合起来打捆使用,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通过担保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小钱撬大钱”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苏农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