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才女作家,恋上有妇之夫,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沉樱,原名陈瑛,她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女作家,也是民国的一位著名才女。因为小时候实在是喜欢周氏兄弟翻译的日本小说,因而将名字改为沉樱,以表对日本文学的仰慕,如果她的爱情能像改名一样这么顺利的话,她的生活也许就不会那么苦了。

她是民国才女作家,恋上有妇之夫,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沉樱

1907年4月16日,沉樱生于山东省潍县城里一个有文化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祖父是清朝的学官,而父亲读的却是洋学堂,接受了新思想;二舅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多才多艺,反对女孩儿缠足,主张女子读书、男女平权,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派人物。他的新思想,像春天的风,吹开了那颗幼小、堵塞而迷惘的心,使沉樱在浑沌之中,看到新生的前程。

1920年,沉樱随家迁居济南,住正觉寺街吉仁里。翌年,入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其间,北大毕业的国文老师顾献季先生向学生介绍正在兴起的新文学,给她很大影响。

1926年,沉樱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在校期间, 她结识了著名的剧作家洪深,因为当时能讲普通话的女性不多,沉樱恰好是其中一个,于是他介绍沉樱加入了复旦剧社。在社团里,沉樱遇见了戏剧家马彦祥,两人从相识、相恋、相爱仅仅只有1年的时间。然而,不久后,他们就离了婚,原因是马彦祥又爱上了别人。

她是民国才女作家,恋上有妇之夫,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马彦祥

上海成为了沉樱的情伤之地,她决定北上求学,就这样,她来到了的北平,在北平生活的这段时间,沉樱结识了知识广博、才华横溢的诗人、翻译家梁宗岱,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热恋在一起。为了娶沉樱,梁宗岱决定和在家乡的发妻离婚,他与发妻是包办婚姻,并没有感情,最后,梁宗岱赔了何氏7000元钱,结束了这段婚姻。

1935年,相爱至深的沉樱与梁宗岱举行了婚礼,两人婚后相敬如宾,过了一段幸福日子,而长女梁思薇也出生了。抗战爆发后,受战争的影响,两人辗转到重庆,之后梁宗岱被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邀为教授,两人的日子才算安定下来,1941年,次女梁思清出生。

她是民国才女作家,恋上有妇之夫,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梁宗岱

1944年,梁宗岱前往广西百色处理家事,偶然结识了伶人甘少苏,一时间被甘少苏的悲惨身世感动,他爱上了甘少苏,并且花费了3万元为她赎身,随后两人如胶似漆,沉樱得知丈夫出轨的消息后,很是震惊,接着,她立马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家,临走前,她给梁宗岱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永不再见。

此后的日子里,沉樱独自担负起了抚养孩子的重责,1948年,沉樱前往台湾教学,后前往美国定居,沉樱与梁宗岱始终没有离婚,两人在之后还有信件交流,只不过,一直没有见过面。

沉樱与梁宗岱的感情纠葛颇为复杂,沉樱晚年曾说过这样的话:

“和他分开,其原因,既简单,又复杂。他很有钱,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我只有离开他,才能得到解放,否则,我是很难脱身的。我是一个不驯服的太太,决不顺着他!大概这也算山东人的脾气吧……”

她是民国才女作家,恋上有妇之夫,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1982年,沉樱前往国内探亲,当时的梁宗岱在广州,可是沉樱始终没有与他再见面。

1988年4月14日,沉樱病逝于美国玛利兰州老人疗养院。赵清阁通过沉樱女儿梁思薇的信获知,沉樱走时身边一个亲人没有,因为儿女们不住一地。

“但她生前曾遗嘱思薇,说她活着一直不愿加入美国籍,死后也要尸还故国。并且希望安葬北京。”

当可想见,在异乡的暮春中如一片美丽的樱花悄悄沉殒的刹那,沉樱的心头仍在响着幼时故乡空中那“不如归去”的春的声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