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教育孩子對於家長來說是最難的一門學問,有的父母選擇疼愛甚至溺愛,導致了孩子目中無人,有的父母選擇嚴肅甚至暴力,導致了孩子產生很強的畏懼心理。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近日某社交平臺上傳出了一個很火的視頻,視頻的發生地點是在普通的家庭裡,而男主人公是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視頻中他由於犯了過錯正在接受家長的批評,而他的家長正在他的面前拿著棍子準備教育他。顯然面對家長的棍棒教育他感到非常害怕,可是他卻用最橫的語氣來面對自己的父母,一遍遍聲嘶力竭地喊道:你先放下棍子!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小小年紀這麼有魄力頓時間讓人心生敬意,可是接下來卻說出了最慫的話:然後用手打我就好了。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小男孩一邊喊著一邊哽咽,告訴父母自己全身都在發抖,反覆強調自己受到了家庭暴力的威脅,祈求"施暴者"能放下"屠刀",在一次又一次地醒鼻涕之後,他用手指著父母認真地說道:放!下!棍!子!坐下!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視頻的後半段他面對著母親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你看你打我這麼多次,我都不聽話,肯定打是沒有用的,批評應該有用,你應該去試一試。

面對父母的體罰教育,該男孩有著超乎常人的膽魄和勇氣,用自己的機智來面對父母的嚴厲,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分析免過了一場皮肉之苦,用自己的真實且感人的淚水力挽狂瀾,

不得不說,該男孩的舉動非常符合這個視頻的標題:這孩子以後能成大事

小小年紀的他認錯的方法和語氣拿捏得讓人刮目相看,絲毫不輸"生子當如孫仲謀",可是這個視頻看似搞笑,從中卻體現出一個非常現實而又普遍的問題,這個孩子因為受到家長的暴力教育而導致了這番不是一般小孩的應對方法。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龍,但是在"恨鐵不成鋼"的時候都會用嚴肅的神情甚至是武力去教育孩子,這樣做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 孩子會產生心理陰影。視頻中的男孩把"心理陰影"這四個字體現得淋漓盡致,面對眼前的棍子他心理產生了極大的恐懼感,淚水譁然流下,並且做出了一系列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這就是孩子被打多了而產生的負面影響。
  • 疏遠親子關係。別看小男孩表面上和母親說話和諧,但其實是被武力逼迫,在他心裡一定會因為父母的暴力教育而對父母產生害怕,排斥的心理,日後可能很多心裡話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包括成長中發現的問題等,會疏遠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不能打不能罵,對孩子太好又變成溺愛,那麼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 端正態度。首先打罵確實是不允許的,打罵有時候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是對於長遠的教育而言顯然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路線,家長必須要端正態度,無論如何打罵教育只會造成上述兩點的慘痛代價。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 溝通和鼓勵。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而父母的鼓勵是孩子信心的源頭,任何人成功都需要有信心和力量,而父母的鼓勵和相信會給孩子很強的安全感,不會讓孩子做什麼事都有所顧忌,害怕接受批評或者讓父母失望。
  • 和孩子做朋友,一起解決問題。和孩子做朋友表面上看起來沒大沒小,但確實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一來孩子和父母關係親近,二來也可以及時通過朋友的關係傾聽孩子的心聲,包括孩子成長中發生的問題都可以及時發現,並且一起用最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5歲男孩用最橫的語氣說著最慫的話: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我

這段視頻雖然讓無數的網友都笑出了眼淚,但是希望父母們在看到視頻的同時能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真的科學有效,視頻中的小男孩長大是不是一個人才不敢確定,但是長大後他會對父母產生怎麼樣的誤解,甚至仇恨父母這些都不得而知,希望家長們能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