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信访超市”:一站式化解群众烦心事

日前,今年80岁高龄的张大妈,拿着一袋榨面来到嵊州市“信访超市”,感谢工作人员帮她解决了家里的一桩民间借贷案。

“她来了好几次了,第一次说要给我们感谢费,我们婉拒了,后来又送了几次土特产,但我们也不能收,只能劝她拿回去。”“信访超市”调解员王仲兴告诉记者,虽然不少人会上门表示感谢,但像张大妈这样数次上门的还是少数。

原来,在2017年,张大妈的孙女裘某某因经营需要,向王某某借款3万元整,但借条却写了借款10万元。裘某某在还了两万元借款后,因无法偿还剩余借款及利息,被王某某告上了法庭。本在开庭时可以将这一套路贷情况说清楚的裘某某,却未出席,法院只能根据借条判决,裘某某需还款10万元。

这一纸宣判,压垮了家庭条件本就不好的张大妈一家。“儿子有精神疾病,孙女才20岁,根本还不了这10万元钱。”王仲兴告诉记者,张大妈年事已高,根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应该去哪里反映。

“问来问去没处去问,不知道该去公安局,还是要去法院或检察院,走也走不去,问也问不着,走进去也讲不清楚。”无奈之下,张大妈找到了“信访超市”。

王仲兴在听完了张大妈的陈述后,在第一时间借助公安的力量,找到当事人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并得知裘某某确实只借了3万元。在嵊州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市人民检察院的现场协商,以及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双方达成和解,张大妈的事情也得以解决。“本来以为要跑很多部门,想不到现在跑一个地方就好了,真的太感谢了。”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张大妈数次上门送土特产。

多部门联合接访是嵊州市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暨“信访超市”成立后,实行的其中一项服务内容,主要采取信访量大的部门和第三方社会力量集中常驻,其他部门轮流入驻,以随叫随驻、事先预驻等形式,参与联合接待和矛盾调处化解。

“这些单位进驻以后,针对一些初信初访就能现场解决,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办理效率。”嵊州市信访局信访科科长韦立明告诉记者,“信访超市”让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领导,面对面与信访人进行交流,并能在第一时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达到让群众少跑腿的效果。

据悉,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次)”改革,嵊州市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暨“信访超市”实行建立统分结合的分类处理、受办一体的即接即办、事心双解的教育疏导、协调联动的会商研判、阳光透明的公开监督、及时有效的依法处置等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分联合接访、司法服务、劳动仲裁、诉讼服务和矛盾调处5个功能区,通过整合行政、司法、信访等各类社会资源,进驻在一个办公地点,来确保“一个窗口”就能全科受理所有群众咨询、举报、投诉以及普通民事纠纷。同时,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还向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延伸,通过乡镇(街道)建立大调解中心、行政村开展信访“代办”服务制工作,来实现“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的新型信访通道。

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嵊州市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暨“信访超市”共接待来访群众2033批4107人次,化解901件,其中入驻部门当场化解144件,化解中心协调化解757件,化解率4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