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是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对于品牌来自哪里并不是很在意。

“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多品牌的归属地并非一成不变,就像很多中国的好品牌,被外国企业收购之后就成了“洋品牌”,商标使用还得经过对方同意。

然而,民族品牌落入外国之手,往往发展不尽如人意,比如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中华牙膏、北冰洋汽水、乐百氏这些品牌都“嫁”给了外企,有的被冷藏,有的逐渐从市场消失,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其中,乐百氏最为可惜,原本是国产乳酸奶的开创者,被誉为“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同类产品第一位,它的牛奶系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是位居同类产品第一。

但是,当这个老品牌被达能收购后,“噩梦”就开始了。在法国食品巨头达能控股的16年里,乐百氏从昔日辉煌沦落到干瘪困顿,最后因为无利可图,被达能当成拖后腿的包袱,便一脚踢开。

“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乳酸菌饮料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伊利、蒙牛等国产奶企品牌的崛起,很多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也深受消费者青睐。比如日本乳酸菌品牌——养乐多,几十年不升级不换包装,却能长久不衰,越卖越好,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1930年,日本医学博士代田稔在实验室培养出一种强化的乳酸菌,对于人类肠道产生有益作用。基于这个研究结果,养乐多于1935年大量生产并对外销售,后来这种对肠道健康有益的产品逐渐受人喜爱。

“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2002年,养乐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最初它的日销量只有6万瓶,到了2018年,养乐多在国内的日销量高达750万瓶,且连续4年在该品类排名第一。此外,养乐多畅销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日均销量达到4000万瓶。

养乐多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如此亮眼的业绩,主要因为它的营销策略基本不变。

首先在包装上,它的小红瓶已经有了很高的认知度,100ml的规格刚好满足普通人一天需要的活性乳酸菌数量。

“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其次养乐多的产品定位很强势,就是“活性乳酸菌饮品”,对肠道健康有益。这一定位就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养乐多的销售渠道比较独特,它在日本采取的是“妈妈家庭配送模式”。很多宝妈和家庭主妇没有工作,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就近配送。

而且,养乐多的利润高,其中有50%作为配送人员的奖金,解决产品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给产品带来良好的口碑。据了解,养乐多妈妈每年带来的销售业绩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藏”在中国的日企巨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

​养乐多“藏”在中国16年,每年狂赚65亿,却被误以为是国产品牌。它靠一个小红瓶走遍天下,85年长久不衰,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吧。但是,随着中国本土品牌日渐强大,这个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能否一如既往的辉煌呢?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