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CFIC导读

2019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跨越至2020年的路口,既要审时度势,又要因势而变。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民营企业而言,该如何面对去杠杆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上海市宁波商会该怎样在融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当中发挥更大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现在是新时代,要做强做精,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做专。”处在百年未有全球大变局之中,面对风云万变,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指出,如何在当前经济下行态势之中变“危”为“机”正是此时亟待研究探讨的重要话题。

2019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跨越至2020年的路口,既要审时度势,又要因势而变。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民营企业而言,该如何面对去杠杆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上海市宁波商会该怎样在融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当中发挥更大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聚众人之思,数百甬商齐聚黄浦江畔共话发展

12月15日,2020年上海市宁波商会年会暨全球大变局中的经济趋势与上海自贸区发展机遇甬商高峰论坛于上海召开,沪甬两地领导、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各界嘉宾及商会会员450人齐聚黄浦江畔,放眼百年大变局,共话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郑永刚

从八十年代创办企业至今,郑永刚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从89年到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到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时至今日,他感慨道“每一次危机,我们都过来了,而且发展壮大。怎么样让自己的企业把‘危’变‘机’,核心理念就是要调整思路。过去叫老时代,现在是新时代,‘新时代’和‘老时代’的理念、运营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究竟有何不同,郑永刚细述道,老时代的特征是“水涨船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便得以收获颇丰。新时代与之截然不同,人口红利不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要有技术,有品牌,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水落石出”。

郑永刚提醒企业家们,应该按照经济规律来发展,契合新时代的主旋律。对于商会未来战略方向,郑永刚表示,在“寒冬”时代,更重要的是抱团取暖。“以虞洽卿、朱葆三为代表的第一代宁波帮,以邵逸夫、包玉刚为代表的第二代宁波帮为我们打下的这个江山,我们新时代的甬商要把它传承下去,发扬‘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的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抓住进博会、科创板、自贸区等历史机遇,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精、做实、做强!”

百年未有大变局,“要有激情、要有远见、需要觉醒”

当下正是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大变局中的经济趋势与上海自贸区发展机遇”甬商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开篇揭示出当下所有人共同面临的世界格局的变迁。他指出,当下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7%,几乎等于30个国家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的之和。正是改革开放,深刻的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周汉民以浦东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与上海自贸区来举例,改革与开放,融入世界,给华夏民族的成长和进步以巨大的促进。自开放以来,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到2018年的1万亿的跨越;2001年到2018年,中国加入WTO之后GDP总量从10.9万达到90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由5000亿美元增长至46000亿美元;自贸区更是不负众望,用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入的改革。

周汉民表示,“要有激情、要有远见、需要觉醒”在2020年这样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年份,要相信解决困难的办法一定比困难本身多。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到今天是100多天的时间,新定位,新突破,新政策和新机遇,令所有人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这片热土上。临港新片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是在百年大局的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肩负有巨大的深远的历史使命。对于临港新片区的未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在演讲中表示,临港新片区不是临港的,也不是上海的,也不是长三角的,是全中国的,是全中华民族的。

在随后的演讲中,他指出,临港的目标是,到2035年要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一个要有成熟的制度体系,一个要能够成为全球高端资源的配置中心,一个要真正能够成为代表中国深度参与新的高水平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核心载体。

圆桌论坛

在复杂的经济背景之下,面对世界的大变局,甬商企业家们又有怎样的思考?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源星资本董事长卓福民、国浩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锦和集团董事长郁敏珺和颐高集团董事长翁南道在随后的圆桌环节中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2019年,去杠杆对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包括临港新片区的揭牌也为上海的民营企业带来一定的机遇。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在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大背景之下,郑永刚提醒企业家们应该更微观的看问题,关注新片区,关注落地的政策。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在卓福民看来,2019年有很多负面的东西,也有很多非常正能量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此时有可能成为一个拐点。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资本市场,透过从事股权投资多年的经验,卓福民表示2020年机会非常大,但机会在哪里?在头部,了解水往何处流非常重要。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吕红兵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他的提议之下,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了。他表示,建立上海金融法院,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要在国际金融规则上建立起自己的话语权。与在座甬商企业家们息息相关的是,如果是科创板的纠纷,包括在上海辖区内企业金融案件的纠纷,都可以到金融法院来。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我认为,我们国家从证监会的角度来讲,会越来越认可,会鼓励新经济、新产业模式。”郁敏珺则从切身体会出发,谈及她所感受到的变化。“任何时候都是有危机和机遇并存的。”她鼓励现场的企业家们,重要的是坚持自己,认准一个方向,一直往前。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翁南道指出,长三角一体化,为传统企业的创新带来了很多机会。他认为,未来的产业生态应为集聚的园区,浙江一号工程的数字园区会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提供了大量的解决方案。浙商传统存量资产的提升有着广阔的空间,园区的升级也将成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周汉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自贸区新片区当成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

12月15日,2020上海市宁波商会年会暨“全球大变局中的经济趋势与上海自贸区发展机遇”甬商高峰论坛在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举办。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自贸区新片区当成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主旨演讲。

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机遇?在沪甬商聚首探讨

以下为演讲内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首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六大表现,用六张图来说明。

第一张照片是中美两面国旗,看世界经济当看2008年之后的11年。

第二张照片,说明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斗争是当下世界最大的矛盾。

第三张照片,告诉大家的是中国的周边环境。

第四张照片,告诉大家当下世界地缘政治仍然深刻地影响世界的格局。

第五张照片,WTO世界贸易组织。

第六张照片,12月12日,英国保守党获得最大胜利,脱欧将在下个月31日以前基本完成。

这六件事情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局,与所有人休戚相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开序幕之际,中国必须要做的事就是改革开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2012年总书记所概括的“中国梦”的内容,到2018年,它成为宪法第五修正案,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离我们三十年。这三十年,这一国度的人民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什么?下面三个例子说明,我们没有别的路好走,就是改革开放,不断的改革和开放。

长三角一体化

我们为什么需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第一个事例,1990年我们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第二个事例,就是中国入世,以15年零5个月的努力,终于入世成功;第三个事例,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的破土而出。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的体会第一,它完善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第二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三天前闭幕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成为世界增长级。由此可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当引发我们重要的关注

长三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力量?

1/26的国土占比,1/6的人口占比,1/4的经济总量占比,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在长三角,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在长三角,我们国家现在科研经费投入全世界总量第二,增长速度第二,1/3投在长三角。不是全部国家投的,中国科研经费中78%是企业投的,中国今天是发明创造专利有效专利第一的国度。

开放对整个长三角都适用,三个指标最说明问题,

第一,出口额,去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6000亿美元,当中出口25000亿,25000当中37%从长三角出的。

第二,引进外资,中国引进外资去年是第27年世界第二名,去年一共引进1400亿美元,62%投到了长三角,这个数据是最震撼的,说明什么?很简单,人往高处走,什么叫高?高就是营商环境。

第三,对外投资,中国去年是世界对外投资的第二大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在35.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我们需要示范,就在进博会举行的前一天,今年的11月4日国家公布示范区的规划纲要,上海的青浦、浙江的嘉善、江苏的吴江,2300平方公里构成示范区,最核心叫新引擎,为了一个目标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强劲活跃的新的动力

。示范一共规划了八项内容,八项内容,第一项、第四项、第七项是最关键的,第一项是关于规划,第二项是关于要素流动,过往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要素三个,土地、资本、人力。今天我们已经加到七个要素,知识、信息、管理,这次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加了一个“数据”,数据是我们的生产要素,所以现在七要素。要素要流动。第七个指标是关于生态,生态保护是长三角性命攸关的事,长三角未来发展一定要生态保护,要创造千秋万代用得上的美丽家园。

科创板、G60科创走廊提供强大支持:一廊一核多城

一廊:G60科创走廊

一核:正在打造科创中心的上海

多城:包括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松江九地市

我们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做好七个“一”。

  • 规划一张图

  • 交通一张网

  • 环保一根线

  • 市场一体化

  • 治理一个章

  • 民生一卡通

  • 居民一家亲

其中两个一是核心,第一,规划只能是一张图,明年开始准备的“十四五”规划,要做一份长三角“十四五”,然后分为四个篇章,其中有浙江篇,也有上海篇。我们要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增长才是最需要的。今天长三角示范区被称为叫一级三区一高地,我认为最核心是那个“一极”。由此规划纲要需要顶层设计,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由

韩正同志任组长,李强同志任第一副组长。那从开放而言,需要高水平,从创新而言,需要高质量,从协同而言,需要高效率。

首先,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在刚刚破题,要把这篇文章写完还需要多大的努力?我们需要什么呢?

各级领导同志最需要三方面:

第一要有激情,激情是所有创造的原始动力。

第二需要远见,你没有远见就必有近忧。

第三需要决心,往后走的道路会非常艰难,困难会很多,尤其是2020年,是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年份,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相信解决困难的办法一定要比困难本身多。

我借用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出的三共原则,长三角同样可用。

第一就是共商,

第二就是共建,

第三就是共享。

要推动改革举措的集中落地。

尤其是把这15个字真正的思考明白,根本在改革,中国朝后走没有别的方向,关键不是一般的改革,是深化的改革,重点不是某一方面,而是全面的改,所以我这里写了15个字:

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

要把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方案一一对标,落地落实,一定要在规划中反映出来,“十四五”规划,就必须凸显它的协同性和差异性,协同讲的是一体化,差异讲的发展还是有不同的阶段。

有五个方面需要突破。

第一、抓手需要突破。

第一是自贸区的可辐射。浙江自贸区就在舟山,宁波没有自贸区,而宁波和舟山永远是孪生兄弟,自贸区可辐射是宁波当下的第一个任务,不是扩区,是辐射。第二,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世界银行的一份年度报告,提出的企业从开办到消亡十个指标而已,中国认真努力了,前年的78位到去年46位到今天31位,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抓手之一,而什么是营商环境最好的基础呢?引用总书记的原话,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第三个抓手是园区,浙江的园区有几个几乎没有人说得清,好多园区晒着太阳,我们得把园区整合升级。产业、科技、金融三件事情一起抓,互联互通。不要单单制定产业政策,不要单单制定科技政策,不要单单制定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是体,科技政策是用,金融政策是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四,市场的监管必须实行一体化,不能在浙江违法的时候到别的地方不一定违法,反之也不行,在上海违法的,跑到别处就可以。第五,市场监管和法治的一体化需要加强
,上海成立的一些专门法院,应当对长三角都有相关的审理权限。

2020年极大地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极为关键。“56789”,5,就是2018年,中国的税收50%由民企创造,中国经济总量60%由民企创造,中国高新科技70%在民企手中。今天在美国上黑名单的企业200家,80%是民企,这些企业上榜让我们自豪,中国的民企都可以让美国发怵了。一定要说说这些话,什么叫8?中国经济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是稳就业,中国80%的就业人口由民企吸纳的。什么叫9?去年年底中国市场主体正好1亿户,94%是民企。所以要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要把三个平等落到实处,地位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建议大家读两篇内容,第一是再过十几天生效外商投资法,第二是促进营商环境条例。关于人才,要为民企专门制定人才规划。我希望各位把钱投人才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要求我的公司有一个院士,只求所用就可以。

自贸区

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

119.5平方公里土地,为什么签约已经101项,引进了500亿的投资,正在谈的15个大项,可以引进577亿,到现在注册的企业已经有2500家,人民币引进是450亿人民币,美元引进34亿美元,我们的临港新片区多有吸引力。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择业自由,信息服务的便利,税收制度的安排,一线如何放开,二线如何管住。

首先自贸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要对标国际。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定要有国际比较的,希望大家对这三个谈判高度关注,因为这三个谈判中国都是主角之一。这个谈判叫区域经济合作协定,一个谈判叫中欧双边投资谈判,还有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三个协定到底讲什么呢?每个协定厚厚一叠,无非就讲了一个公平,四个保护。公平就是投资环境,非常关注的竞争地位的公平。保护什么呢?投资的权益保护,劳动力权益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生态的保护。

第二希望大家认真对标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

美国要让世界贸易组织实质性停摆,世界不能同意,在这一关键时刻,表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极为关键,今年5月,国务院作出世贸组织改革中国方案,长三角可做的是两件事,一在电子商务方面,今年的双十一,我们央行有记载的金融流量1.48万亿人民币元,这样大的金融流量在24小时内完成,又可以固若金汤,这一点世界是关注的。我希望各位在电子商务关注的时候,关注一下数字鸿沟的问题,网络安全的问题和个人数据安全的问题。第二就是中小微企业要引进懂国际贸易的人才,我们要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始终走在国际贸易的最前沿。但当下这五个问题是要考虑的,政策透明度问题,行政效率问题,信息渠道问题,融资成本问题和贸易成本问题。

让我们一起努力,因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自上而下的要求,同样是2.2亿上海人民自下而上的殷切期盼。我们说自己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体制环境最优,综合实力最强,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今天在这个世界上,长三角人应该有一种觉悟,那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