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農村,作為我國幾千延續下來的社會形態,承載著無限中華兒女的親情、鄉愁與回憶。但是,隨著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特別是城市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的吸引,農村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量土地荒廢、大量房屋遺棄,大量人口遷往城市,只留下大批老弱病殘人口留守農村,於是有人不禁要問: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是的,從農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看,改革開放改變了農村幾千年來的生產關係,城鄉之間的界限已開始變得模糊,農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變化,農業不僅僅要解決溫飽問題,還開始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等等。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其實,這一切都預示著農村已經進入特別的轉型期,未來的農村,不會因為人口的老齡化、老屋的倒塌、土地的荒蕪而停停滯改變,只會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展,並呈現以下四大新變化。


一、 未來農村不會消失,只會更高效

農作物是人類食物的最主要來源,作為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農業大國,如果沒有農村生產的各種食物,全靠進口糧食是不現實的。中國有這麼多土地,必須要發揮它的作用,土地種莊稼這個根本不能丟,農村的存在是種地最合適的方式。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同時,農作物除了解決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也是食品加工、城市服務業(如餐飲業)的重要原料供給。雖然國家也在進口糧食,能自己生產當然是最好的。雖然我國耕地很多在山區,耕種也十分困難,但很多地區已經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適合山區和丘陵地區的耕種條件的小微型農耕機已陸續投入使用,這將極大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另一方面,國家正在大力推廣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通過搬遷補償等方式讓居住在大山深處的農民搬到山下,讓分散的農民居住儘量集中在一起,並配以公共活動中心、生活超市、安裝自來水和天然氣,家禽劃片集中飼養,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效率,擁有健康的身心。因此,無論從國情還是發展趨勢來看,農村消失是不可能的,只會越來越高效,越來越具有活力。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二、 未來農村外出打工減少,家門口可以就業

在農村,一家幾代人、全村人外出打工的現象十分普遍,但在未來,這一現象將會出現很大的變化。那就是農村外出打工的人數將逐漸減少,家門口也能就業掙錢。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城市快速發展對勞動力有著巨大的需求,農村很多富餘勞動力都進城打工。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已經不適宜城市繁重的勞動,他們將回到自己的家鄉(即所謂的返鄉潮);當然,又有一部分農村年輕人會進城加入打工大軍,並形成循環,但受到70-90年代計劃生育的影響,進城的農村人將會減少很多。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同時,農村的新一代很多已不屑於進城打工,他們比父母有文化、有想法,藉助信息化的大勢,他們在農村創業,有的做電商,把自己水果家禽買到全國各地,有的玩起自媒體,拍視頻、搞直播,介紹農村獨特的生活和風景,一個個做得風生水起,不但解決了生活問題,對家鄉也起到了很大的宣傳作用。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城市環境的加強建設,很多中小企業被迫搬遷、解體甚至關閉;而不少鄉鎮大力建設工業園區並對外招商,於是很多農民帶著技術和經驗回鄉創業,沒有技術的農民也在政策的扶持下辦起了種植園、養殖場等等,足不出戶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可以照顧父母和小孩。 在各種有利因素的影響下,農民外出打工的意願已經明顯降低。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三、 未來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城市向農村流動

城市的魅力就在於便捷的交通、豐富的資源和優美的環境,這在以前農村是不敢想的,如今一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變化。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隨著鄉村公路的普及,極大拉近了城市和農村的距離,豪華小車從繁華的都市直接從開到美麗的鄉村。以前農民趕集靠雙腳要走一整天,如今出門坐車半天就能回來,很多農民收稻穀、麥子也直接用大貨車、麵包車、摩托車運輸,既方便又高效 。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交通條件的改善讓農村修磚房成為現實,很多農民推掉以前的老屋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樓,室內外貼上地磚,設計獨立衛生間,裝上太陽能熱水器,居住條件並不比城裡人差。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除了硬件的改善,農村的精神生活也有了提高,很多地方建起了公共活動中心,圖書館、電腦室、培訓室一應俱全,還有寬大的籃球場和豐富的健身器材。有的農民還藉此機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吸引了大量的城裡人到農村休閒度假。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農村是有偏見的,如今農村在生活方式和體驗方面與城市的差別已越來越小,大量的城裡人開始湧向農村,農民成為很多人羨慕的一種身份。


四、未來國家會持續扶持,讓農民奔小康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農村的扶持一直沒停過,從最初的停止交公糧並享受農業補貼到村村通電、通廣播衛星電視,到後來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到如今的一對一精準扶貧、鄉村水泥路到戶、村村通監控、打造鄉村互聯網商城等等,給了農民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其實,國家對農村的扶持,一方面是讓全國各地區農民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鄉村的振興發揮對城市的反哺作用。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農村豐富的資源解決了近8億農民的溫飽問題,也為城市發展產生的環境汙染、心理壓力過大,人際關係冷漠等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出路。目前,短期度假房在很多農村流行,城裡人三五成群結對到農村住上三兩個月,享受寧靜清新的居住環境、吃綠色無汙染蔬菜,陌生人之間相互交流融入,不但實現了對城市的反哺,也給農民帶來很多創收的機會。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只有農村發展了,才是真的發展,只有農民小康了才是真正的小康,因此,國家對農村的扶持將是長期的、廣泛的。當然,目前有部分地區出現農村不讓養豬,房前屋後必須栽花,強行推行沖水馬桶,不安考慮農村環境和農民生活的教條主義行為,我相信這肯定不是扶持本質的。

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太讓人期待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城市裡人看不起農村人,城市入戶難;如今風水輪流轉,農村限制戶口遷入,很多農村女孩不再把外出打工作為唯一出路, 農村男性的婚姻問題也有望得到一定改善。

雖然農村在人口、房屋、土地使用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但這更像一次新陳代謝,很多新生活、新觀念正在形成,農村小康將不會遙遠, 讓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在理,請為我點個贊;或加我關注瞭解更多創業投資經驗,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