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雙叒叕漲了

01

地段磚家黃大大,今天拍哪裡?深圳!

最近《中國證券報》報道了一位深圳買房客的魔幻故事,這個案例像一面鏡子,映射出炒房客的心態。

周明(化名)看中了深圳福田區香蜜湖附近的一套二手三居室,房源掛牌價12萬/㎡。

考慮了一兩天,卻發現業主坐地起價:每平米加價8000元。

周明既吃驚又不忿,在委託中介看了其他同小區房源之後,發現業主們眾口一詞,均表示這個價格需要再談談。

要知道,戶型類似的房子,周明上個月看才1500萬。

貝殼找房數據顯示,上半年實際成交價也才1200萬。目前,香蜜湖附近二手房均價在10-15萬/㎡,周明意向小區的房源掛牌價為1700萬。

相當於一個月每平米漲了1萬多,這在其他一二線城市,是想都不敢想的暴漲,甚至超出了市場供需能解釋的範疇。

有人認為這是中介和業主的合謀。

但總價相差一兩百萬,中介只能拿到很小的一部分。更精明的可能還是這些二手房業主,他們結成“同盟”,決定用提高掛牌價的方式來推高房價。

02

無獨有偶,最近像福田香蜜湖這樣業主抱團漲價的,在深圳不在少數。

並且,還不侷限於普通住宅。其它各區也陸續有業主呼籲集體“控盤”抬高掛牌價。

深圳灣豪宅片區有個恆裕濱城二期,因為得房率高、地理位置優越,曾創下深圳房價的紀錄,2015年開盤價11萬/㎡,時隔四年,目前銷售均價接近27萬/㎡。

深圳又雙叒叕漲了

每年超3萬/㎡的漲幅無法滿足業主,他們組成了業主群,聯合抬高報價,甚至希望每週漲100萬。

下面這張圖片來自於恆裕濱城二期的業主群,一群土豪業主正在商量漲價策略。

深圳又雙叒叕漲了

據瞭解,恆裕濱城二期D戶型建築面積為88平,倘若真的像這些“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業主所言,掛牌價達到2700萬,那算下來平均每平米將突破30萬!

30萬/平是什麼概念?目前深圳的人均工資為9890元/月,若按這個計算,本地人不吃不喝十年,都不一定能夠買上恆裕濱城一個廁所。

毫無疑問,深圳的房價正在全面香港化。

此外,龍崗、寶安等地的多個樓盤也開始湊熱鬧,進入瘋狂“漲價”模式,業主群內漲聲不斷,一片熱火朝天。

甚至有業主制定“估值管理提升”目標,除了自己提升掛牌價外,還聲稱要斷供低價房源,報團把房子掛在不同的中介,統一定價。

深圳又雙叒叕漲了

為的不是賣房,而是把整體的房價炒起來,然後再慢慢賣。甚至有的業主,還在群裡號召建立“價格攻守同盟群”。

這樣的統一護盤、統一控盤,這兩年還真是罕見。自然也引起了廣泛爭議。

住建局能插手嗎?不能,業主有權自由佔有、使用、處分自己的不動產並獲得收益。

但開發商的銷售價格是需要受到政府監管的。因此,如果開發商和中介機構冒充或鼓動業主控盤、鎖盤,那就違反行業自律規定、涉嫌違規。

不過,業主“哄抬”房價導致掛牌價飆,主要發生在一些相對“熱門”的樓盤,這些樓盤大多具備區位稀缺性或學位上的優勢,房源緊俏。

而其他大部分區域的二手房當前價格穩定,目前掛牌價較上半年上漲平穩。

03

整體來看,深圳樓市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今年最典型的,還是老豪宅香蜜湖片區的深業中城。只推出192套房源,卻認籌了2794個,中籤率6.8%。前後5天,每人500萬的誠意金,總凍資高達139億元;開盤8小時,總價近50億元的千萬豪宅全部售罄。

可謂是有錢也買不到。

作為對樓市政策特別敏感的城市,一點政策利好就能點燃深圳樓市的熱情。

從2月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到8月先行示範區的出臺,一系列大禮包朝深圳砸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蛇口自貿片區“雙擴區”、豪宅稅減免、公寓取消限售等政策……

哪怕只是微調,也足夠給敏感的深圳樓市添一把柴火,維持市場溫度。

比如減免豪宅稅之後,深圳二手房銷售後勁更足了。中原地產數據顯示,11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8013套,為2016年5月以來首次突破8000套,環比上升11.8%,同比上升91.9%。交易放大之後,價格開始抬頭向上。

深圳又雙叒叕漲了

市場的樂觀情緒可見一斑。

拿國家統計局昨天公佈的11月70城房價數據來說,有近一半城市(33城)的二手房房價呈下降趨勢,能逆勢上漲的,大部分也只是小幅地微漲。

深圳又雙叒叕漲了

而深圳的二手房價漲得最多,環比漲了1.4%,這是全國領漲,漲得最多的。同比增長了6.4%,放在一二線城市裡也是遙遙領先的。上個月深圳二手房均價甚至超越首都,成為國內第一城。

今天全國人民都在買深圳的房子,尤其是大灣區對800萬港澳人放開限購後,深圳的房子更加香餑餑。

全國的資金正在進入深圳,將來,全世界資金進入深圳也是極有可能的。

經濟結構優化與人口增長的同時,土地供應和住宅供應卻相對不足,2018年深圳竣工的住宅商品房面積為廣州的14.4%、上海的7.22%、北京的17.08%。

一邊是旺盛的購房需求,一邊是僅佔廣州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這樣的城市容量進一步放大了房子的稀缺屬性。

於是,深圳樓市一枝獨秀也就不稀奇了。擔憂樓市繼續上漲的剛需自主客,和動輒千萬資金遊走在數個豪宅盤的投資客,構成了深圳樓市火爆的重要底色。

獨一無二的區位位置、政策利好,和科創引領未來的經濟基本面,則成為樓市走強的動力,造成了深圳樓價居高不下且再現上漲的趨勢。

這在當前“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是尤其特殊的。

深圳的領漲,也不由讓人想到上一輪週期,2014年底到2015年那陣,深圳房價率先覺醒,在全國樓市去庫存的宏觀政策下,成為超級發動機。深圳上海漲完了以後,才是北京、廣州,才是其它二三線城市,四五線縣城。

那麼,這個先行示範區會不會重新成為發動機?

顯而易見的是,深圳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方面仍然是強勁的發動機,先後超越廣州、香港後,已經成為灣區最有話語權的中心城市。

但在房價上,深圳的發動機可能沒有幾年前那麼強悍了。這不是深圳的問題。因為樓市嚴控背景下,樓市必定是“穩”字當頭。

畢竟,當前經貿磋商也轉入良性發展,“夜壺”論就可以放一放了。短期內,也很難出現國家主張去庫存的超級刺激政策。

所以深圳樓市依然是獨一份的,成不了太有澎湃動力的房價發動機。

地段磚家黃大大,明天我們繼續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