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也不一定知道,北京冬天還有這種“交通方式”

老北京的冬季很冷,河湖都結很厚的冰。光滑潔白的冰面,就成了人們冬季嬉戲、運動的最好場地。每到數九寒冬,水面已經結成一尺多厚的堅冰,像北海、什剎海、昆明湖、護城河等地就是最熱鬧的戲冰遊樂場了。老北京最初都是滑野冰,後來才有了管理比較好的溜冰場。我記得五十年代北海和什剎海就有了設備齊全,服務周到的溜冰場,可以提供租冰鞋、磨冰刀等服務,也有了換鞋的場所。


老北京人也不一定知道,北京冬天還有這種“交通方式”

老北京玩冰的花樣兒可多了,除了穿冰鞋溜冰的,還有租用冰床的。環城的護城河就是滑冰床的好去處。那時的護城河環繞京城,今天的2號環線地鐵和它基本是同一位置。坐上冰床,在冰面滑起來,速度也是飛快的,所以冰床也成了冬季交通工具。有人就把拉冰床作為自己冬季謀生的職業了。

冰床也叫冰排子,它的構造簡單,先用木板拼成一塊長五尺,寬三尺的床面,下面用木板做支架,在木板支架的下面釘上鐵條,就像冰鞋下面的冰刀一樣,起到減小摩擦力的作用。在木床上面裝上椅子,鋪上毛毯或羊皮,起舒適和保暖作用。也有大的,可坐三、四個人。租用冰床,講好目的地和價錢,客人坐在軟暖的椅子上,撐冰床的站在他身後板沿兒上,用三米多長的木棍子戳在冰面上,向後用力一頂,冰床就向前飛快滑動起來。這有點兒像水中撐篙行船一樣,他拿的這根棍子還可以控制滑行的方向和速度。朔風呼呼地吹著臉頰,護城河兩岸的景色飛快地向後掠過,十分愜意。當時有詩裡說:“河頭凍合坐冰床,偷得舟行陸地方”,可知作為另一種交通方式,也是很受歡迎的。乘坐冰床最初是作為京城冬季各城門間的交通工具,因為它十分好玩兒,漸漸演變成了娛樂方式。

民俗學家金受申先生就曾用文字記錄過民國年間什剎海冰場,他寫道:“冬天護城河、什剎海岸旁放著許多冰床招攬乘客,在新年正月,坐著冰床,馳騁冰上,雖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前幾年,我每到正二月,常在一溜衚衕(現在的菸袋斜街裡面)廣慶軒聽楊雲清說《水滸》,傍晚散書,由銀錠橋到德勝門,坐一個來回冰床,然後地安門橋上喝上二兩白乾,也是閒適有趣的。”

後來供娛樂玩兒的冰床有兩種滑動方式:一種是在冰床前面拴上大粗繩子,由兩個或一個人在前面拉著跑,為了防冰滑摔倒,一般都在鞋底上套上草編的鞋套,這種方式又累人速度又慢;還有一種改良型的,就是用杆子撐,就像上述的樣子,速度快,有如騎馬奔馳,但必須人少場地大,如果冰面人多和煮餃子一樣,那是萬萬不可快速的。現在這個行當早已消失了,冰場上有租冰車的,就是在小椅子下面加裝二根鐵條,用兩根木棍自己杵著冰面滑動,速度當然和護城河載人的冰床沒法兒比了,但作為冬季的戶外的運動,這沿襲了當年大冰床的小改良型,也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多樂趣。

作者 何大齊 文並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