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專家為宣威脫貧“把脈”

入冬以來,氣溫下降,宣威市東山鎮、倘塘鎮、楊柳鎮的群眾心裡卻是暖烘烘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安排部署,自2017年來到宣威開展工作以來,在當地走出了一條以找水打井為特色的“地質調查+”扶貧之路。

地质专家为宣威脱贫“把脉”

宣威市屬雲貴高原斜坡地帶國家重點扶貧區——“烏蒙山區”,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2017至2019年先後在落水鎮、西澤鄉、羊場鎮、熱水鎮、東山鎮、倘塘鎮和樂豐鄉等嚴重乾旱缺水地區實施探採結合井24口,成井18口,完成鑽探進尺3800多米,日供水量達3700多噸,購置抽水設施及配套管材15套,解決了約3.2萬人、10000頭大牲畜飲水及3500畝農田灌溉用水困難問題,探採結合井的成功出水,改寫了當地村民飲用水窖水及人工挑水飲用的歷史。

●喝上了甘甜的泉水

東山鎮集鎮歷史以來就缺水,而隨著集鎮人口的增加,用水缺口更大。全鎮萬餘人口僅靠一個小型水庫供水,每年缺水超過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2018年,位於東山集鎮的馬場集中搬遷安置點瑞錦社區落成,378餘戶1345人在此定居,用水問題成了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一塊心病。

岩溶地質研究所在瞭解情況後,積極協調,最終從省外爭取到指標,臨時增加項目,為安置點打井。一週時間,打井102米,汩汩泉水湧出。經檢測,水質達飲用水二類標準,日湧水量可達442立方米。岩溶地質研究所工程師林玉山告訴記者,該口井流量大、水位淺、具承壓性,抽水較為便利。今年以來,岩溶所在東山集鎮投資50餘萬元共計打井3口,日湧水量超過1000立方米,就是在枯水季節也能滿足集鎮人口的用水需求。

站在水泵房前,東山鎮黨委副書記李維武高興之情溢於言表。8月份打完井,東山鎮馬上跟進建了泵房,在高處挖了水池並鋪通了家家戶戶的管網,10月集鎮便喝上了甘甜的泉水。“岩溶所掘地千尺引出幸福泉,幫助東山集鎮1.2萬人告別了缺水的歷史。”

地质专家为宣威脱贫“把脉”

楊柳鎮楊柳村的打井點機聲轟鳴,一股清泉從井眼裡冒出。岩溶地質研究所資源室副主任曹建文告訴記者,該口井目前才打下去25米左右,為保證將來的水質和水量,還將繼續打至100米左右深度,預計一個月以後能夠建成使用。打井點不遠處就是剛搬到此處不久的地質災害滑坡搬遷點,井打好後搬遷點的50戶195人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地質專家的良策

水有了,怎麼讓搬遷群眾有創收成了地質專家們思考的問題。為此,岩溶地質研究所積極協調了50萬元經費,打算為楊柳村建3個示範性、高標準的大棚用於蔬菜種植,搬遷群眾可以到蔬菜基地打工,村上也有了集體經濟,從而形成多贏局面。

“明年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對烏蒙山嚴重乾旱缺水地區地質調查資金的投入,為農業開發、鄉鎮居民集中區及移民安置點等嚴重缺水地區提供水資源保障。”曹建文說。

通過近3年時間的工作,曹建文對宣威的地質情況掌握得較多。他建議,由於宣威岩溶地下水分佈不均,開發利用條件較差,建議在嚴重、較嚴重缺水地區開展岩溶地下水開發論證,查明應急後備水源地,並選擇代表地段,實施地下水有效開發利用示範工程,為雲貴高原斜坡地帶相似地質條件地區地下水開發利用提供借鑑。針對革香河流域北部地區缺水嚴重的情況,建議進一步加強碎屑岩類孔隙裂隙水的調查研究和開發利用;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加強樂豐鄉土豆種植基地、東山鎮刺梨種植基地等特色農業開發利用示範區的土壤化學質量調查工作,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