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债券承销年度大考:竞速之下“踩雷”频繁 创新业务入局

外汇天眼APP讯 : 年末规模战,走到哪都是江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17日,94家券商合计的债券承销金额为7.16万亿元,比去年5.68万亿元的规模增加了1.48万亿元,同比增幅26%。从各家机构的位次来看,也有了些许调整。

券商债券承销年度大考:竞速之下“踩雷”频繁 创新业务入局

事实上,在今年监管层出手打击债券承销“价格战”、结构化发行等问题的背景下,各家机构的债券业务生态也产生了一定变化。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持续增加。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17日共有176只债券出现违约,违约规模1413.26亿元,与2018年全年125只、1209.61亿的数据相比,继续增长。当然,所带来的承销商踩雷事件也逐渐频繁。

“今年市场的主基调就是重视合规风控、淡化规模比拼。事实上目前行业内的马太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头部券商的机会更多,中小券商的生存压力也将更大。”12月18日,沪上某中型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国海违约最多

“现在我们正在年末冲刺发行阶段,刚刚做了一些城投公司还有大的国企的单子。”北京某大型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就如当前的承销规模排名数据,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数据梳理,2019年以来截至12月17日,当前排在券商债券承销金额榜前三位的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金公司,总承销金额分别为9101.77亿元、8130.75亿元和4959.71亿元,相比去年全年的数据均为增长状态。

同时,对比2018年全年的承销榜单,三甲则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招商证券。

中金公司目前已经超过了去年排在其前一位的招商证券,且从总承销金额来看,规模已经超出100亿元;招商证券在今年排在第5位,同时,国泰君安证券今年的成绩目前也已超过了招商证券。

不过,竞争仍然保持激烈。目前排在第6位的海通证券的总承销金额与排在其前一位的招商证券仅相差62.55亿元。距离年末还有两周时间,最终结局亦存在不确定性。

整体来说,迈入承销金额“千亿俱乐部”的券商,今年以来截至12月17日共有16家,相比去年,新增加了一位,即申万宏源证券。数据显示,申万宏源证券今年以来截至12月17日的总承销金额为1511.99亿元,去年全年则为925.3亿元,相比增长了63%。

另一方面来说,债券违约事件逐年增多,承销商“踩雷”也较为普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数据梳理,2014年以来截至今年12月17日,市场上共421只违约债券中,涉及的券商承销商共有63家,其中所承销债券出现违约的数量最多的,是国海证券,共23只。

除了国海证券之外,承销债券出现违约数量排名二、三位的分别是中信建投证券和招商证券,数量分别为21只和17只。

对比承销规模排名来看,中信建投证券在2018年、2019年(截至目前)稳居第二位,招商证券这两年也均位列前五。

具体来看,中信建投证券承销了不少债券市场“明星公司”发行的债券,而这些债券也陆续走向违约。

曾经大家抢着做生意的公司,如今沦落为一个个“雷区”。

“目前来看违约债券的发行人是民营企业的比例仍然很高,在经历了去杠杆融资收缩之后,虽然迎来一定的纾困力量,但民营企业发债仍然困难,资质较差的发行人难以获得市场认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相关案例。”前述券商债承人士表示。

市场渐趋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环境调节业务节奏的同时,监管层今年以来也针对一级市场债券发行的种种弊病,陆续出手解决。

正如前述债券承销人士提及,今年的债券业务总结起来主要是“重合规轻规模”。合规,摆在了关键位置。

譬如监管机构就在上周发文规范了债券市场“结构化发行”的乱象。12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期发布《关于规范公司债券发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发行人不得在发行环节直接或者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券,不得操纵发行定价、暗箱操作,不得以代持、信托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同时,针对承销机构提出,主承销商在发行结束后应当对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充分核查,并在承销总结报告中发表核查意见;承销机构及其关联方参与认购其所承销债券的,应当报价公允、程序合规,并在发行业务与投资交易业务之间设立防火墙,实现业务流程和人员设置的有效分离。

针对年内涌现的因比拼承销规模而出现的超低价承销费“恶性竞争”的情况,10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亦发布了《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办法(试行)》,进行一定引导和规范。

“之前某大型券商在一笔规模百亿的公司债承销招标中,提出了低至1万元的承销费用报价,为了做大规模,类似的恶性竞争例子越来越多。监管层今年以来也一直出手在引导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受访指出。

从新的执业能力评价办法来看,针对券商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证券公司公司债券基础保障能力、公司债券业务能力、公司债券合规展业能力、公司债券项目风险控制实效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五类指标,五项指标占整体评分的权重比例分别为20%、30%、20%、20%和10%。公司债券业务能力是占比最高的一个部分。

“一个数据变化也能看出监管层的关注重点,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里,合规展业能力指标和风控实效指标的占比分别是30%和10%;但看到正式发布的稿件里,这两个指标分别是20%和20%,这也体现出监管对券商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看重。”上海一家中型券商债券业务负责人表示。

除了针对行业乱象的监管,与此同时,监管层也在着力推出创新性工具,丰富券商固收产品线。

譬如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交易所此前推出了信用保护合约试点,同时也在近期推出信用保护凭证试点。据上交所披露,12月17日,首批信用保护凭证落地,共4单合计名义本金1.33亿元,有效支持债券融资44.6亿元。

据了解,首批4单信用保护凭证的创设机构分别为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4家机构通过市场化的信用增进工具为发行人提供信用保护,为企业提供“债券融资+信用保护凭证”的综合融资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