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之鄉——潮州楓溪上東埔村


上東埔村,是潮州楓溪區屬下的一個鄉村,東靠韓江,水運便利,成了韓江上游水運而來的杉木竹材的銷售點。因而,從創鄉祖開始就學會了箍木桶,並世代相沿,造就了外人難以逾越民間手藝——箍桶。


上東埔村的木桶製作技術從創鄉之時起至今已有500年曆史了。日寇侵佔潮汕時,交通幾乎癱瘓。上東埔村受到日寇據點的控制,慘遭蹂躪,木桶製作幾近荒廢。抗戰勝利後,上東埔人才重操故業。新中國成立後,上東埔的制桶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成立了木器社,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至全村家家戶戶以制桶為生。1957年,上東埔木器社遷往離韓江更近的雲步村;1958年,上東埔木器社逐步併入楓溪人民公社木器社,其規模之龐大可想而知。上東埔村所制的木質桶類,一概俱全,應有盡有。一般選用杉木為材料,製成的木桶既輕便又耐用,大大滿足了舊時閩粵大多城鄉的需要。當其時,村裡能工巧匠比比皆是,專售桶類的行鋪遍地開花。
上東埔村的制桶種類既全面又精細,大至菜桶、蒸桶、摔鬥、囤谷桶、大酒桶、腳桶、水桶、糞桶、腰桶,小至米鬥、米斛、水筒、醬油酒醋之量器具等等。這些都可列為藝術精品。就供醃製廠使用的“大菜桶”來說,其高有2米多,直徑可達2米,儼然像一間神話故事中的小木房;還有難度最大的“薄板尿桶”,由52塊極薄的木板拼接而成,其難度在於使用篾圈或鐵圈將薄板箍起,使其形成一個兩頭小、中間圓鼓的形狀,要是木板太厚,不能成形,木板太薄又易破碎,厚薄程度必須控制得恰到好處才能成為一件形、質雙優的產品;製作難度較高的還有“鬥”,這是一種糧食稱量器具(一斗米為20斤)。其製作難度在於如何控制此類精細的容積,而且形狀為“漏斗”形,兩頭彎曲,中間鼓起,屬於木桶製作中一項難度較高的技術活。這些都必須擁有豐富的制桶經驗者才能勝任。

用於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之一的“摔鬥”,是上東埔村的製作強項。其製作技術曾獨此一村,後才流傳到其他地方。此類木桶,斜架一塊小木梯(雙邊為拋物線連接斜線的木質柱,竹片作為肋骨架),圍上2米高的篾笘以防穀粒濺飛,通過摔打稻把,使稻穀顆粒脫離稻穗而掉落在木桶裡,一改古老的手工捶打取谷方法,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所以,“摔鬥”是上東埔人創新之作,是農業生產的一場革命。它的桶身由2塊直板,2塊曲板所製成的橢圓狀,再由3道竹圈箍起。大篾圈箍制位置必須百分之百準確,否則不能成形。作為獨家秘製的原因還在於“摔鬥”的底部形成龜背,製作只能採用手工捶打而成,不能使用桶腳鋸。這就要求製作人必須具有高超、精湛的技藝。龜背可大大減少底部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從而減輕摩擦力和因拉、推而產生的前鑽,便於農民的拉縴向前移動。
舊時,農村婚嫁時,男方應準備當做彩禮的桶,包括洗臉的“面桶”,洗澡的“腳桶”,方便使用的“屎桶”,洗碗的“碗桶”,以及生小孩時接生用的“腰桶”,就連汕頭生產的用於裝柑出口的“柑桶”,揭陽新亨的“菜脯桶”,都是上東埔村人的神功傑作。
改革開放初期,上東埔村的木桶生意火旺,產量驚人。粵東各地供銷社無一不向上東埔村訂貨,還有不少大客戶以大貨車前來上東埔村裝運木桶到各地銷售。

因為村民做桶的技藝高超,故有許多人曾被連平縣供銷社、留隍供銷社、隆都供銷社、澄海城西供銷社、揭陽供銷社等聘請為技師。蔡明允製作的“腳桶”在潮汕地區木桶製作比賽中奪得冠軍,蔡兆祥的“中耳桶”也在此項比賽中也奪得冠軍,還有蔡正得、蔡炎木、蔡攀桐等,都是製作“大桶”的高手,蔡喚釗則是做“鬥”的能手,現在他雖年事已高,但依舊堅持生產,以供有需要的用戶。
如今,塑料、金屬製品幾乎代替了木質製品。上東埔人的精湛手藝被逼得幾乎停了,僅剩下幾位村民在堅持著,堅守著對箍桶技藝的追求、景仰。直到現在,上東埔村還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七的魯班節,進行全村性的大型祭祀活動,以三牲、發粿、時果為供品,以表對木工始祖及創鄉始祖的緬懷、崇敬與感激之情。

箍桶之鄉——潮州楓溪上東埔村

上東埔村仍有村民堅守著箍桶技藝。

箍桶之鄉——潮州楓溪上東埔村

上東埔村製作的木桶種類繁多,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品種。

箍桶之鄉——潮州楓溪上東埔村

箍桶之鄉——潮州楓溪上東埔村

箍桶之鄉——潮州楓溪上東埔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