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教你寫論文最負責任的方式,就是在你寫完後批你一頓

導師教你寫論文最負責任的方式,就是在你寫完後批你一頓

以寫論文為己任的同學,不論是處在本碩博哪個階段,都必然有一位導師。而在跟隨導師寫論文的過程當中,不少剛剛開始寫論文的同學,往往都有這麼一個(不大好意思說的)疑問:為啥在寫論文之前,我導師不先把各種注意事項都跟我說一遍,而是等我寫完之後再說“這兒寫的不好,那裡處理的不對?”——當然,出於禮貌,應該不會有情商如此之低的同學去氣呼呼的如此質問自己的導師;但是,在此,我得給你導師辯白一下:真不是他不教你,而是,他只有等著你犯了錯誤,才能教你。

導師教你寫論文最負責任的方式,就是在你寫完後批你一頓


為啥這麼說?

原因一:有的東西,光憑理論傳授,你根本聽不懂。舉例來說,你導師可能絮叨一百遍“題目要大小適中”但你依然不知道啥意思;但是,只要你有一次不知深淺地想要去寫“論比例原則”,你就突然明白你導師是啥意思啦。

原因二:有的問題,你不犯一次錯誤,你導師甚至根本不知道還有人能犯這麼一種錯誤。事實上,做老師的,往往就是在一次一次圍觀學生所犯的錯誤當中完成對自己授課內容的昇華的;而即便是授課30年的老教師,也仍然可能在第31年職業生涯當中,發現學生創新型錯誤。舉個例子,你能不能想象,你身邊會有學生去刻意效仿港臺學者,用半文言的方式去寫論文?或者說,你能不能想象,你的某位學生,會寫出主旨為“我國當前某某立法一切都好毫無瑕疵”這樣的論文?——當然,一個“有經驗”的老師,的確會更加“見多識廣”地處變而不驚,不論你犯了啥錯誤他都會來安慰你,“沒事沒事,十八年前有個學生也這麼幹過”。但是,你總不希望這位老師在寫論文之前把他十八年來帶過的學生犯過的錯誤都給你絮叨一遍吧?

原因三:從認識錯誤、到能糾正錯誤,這同樣不是你導師一句話能達到的效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同學,論文當中經常出現中文表述的語病。咋整?A論文幫著改完了,B論文還是如此。套用《圍城》當中的一句話,改論文就像洗髒衣服,第一批洗完了,第二批還是同樣的髒。再比如說,某同學,同一段當中的“論證”部分可以跟主旨句一點關係都沒有,說的實際是兩個層次的問題。這同樣不是“說一遍就能改正”的。只能有賴於你導師多費費心。

原因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論文寫作技能的傳授,其實,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即,我們的目標非常簡單,“寫一篇邏輯嚴密、語言流暢的好論文”。但如何實現這一過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徑。你導師的任務,不是給你預先畫好路徑並幫你擋掉路邊所有的荊棘;而是,跟在後面看著你走,直到你再走一步就掉到懸崖下面了,再伸手把你薅回來。這樣的導師,其實比耳提面命讓你一步不許多走(當然也不會犯任何錯誤)的導師要好得多。因為,在導師保護下你多走幾次,你就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分辨是非的眼力啦!


導師教你寫論文最負責任的方式,就是在你寫完後批你一頓


最後,跟大家聊聊俺撰寫此帖子的目的。其一,給自己未來的學生們瞅瞅,免得俺自己情商太低被學生痛罵而不知:)其二,也鼓勵一下未來無數將要踏進科研之路的同學們。放心大膽滴往你導師身邊湊吧,他事前不作任何提示事後卻挑你一堆毛病,真不是看你不順眼,而是在給你做安全繩啊。只要你臉皮厚一點,別被說幾句就哭啦,你和你導師未來的磨合只會越來越順暢的!

來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繪圖:爬樹魚


導師教你寫論文最負責任的方式,就是在你寫完後批你一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