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第三电池倒下:负债接近200亿,559家供应商欲哭无泪

曾经的中国第三电池倒下:负债接近200亿,559家供应商欲哭无泪

2019年底,沃特玛这个曾经的电池巨头进入破产清算流程。对外的公告显示,企业目前对外负债约197亿元,拖欠559家供应商约54亿余元。谁曾经想到在车用锂电池产量,当年位居全国第三、全球第五的沃特玛电池,会“暴雷”。

最近这几年,新能源汽车似乎成为了新的风口。除了传统车企在发力之外,不少“门外汉”也来跨界造车。这就造成了行业的虚火,同时点着了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其中,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最为迅猛。根据了解,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造价上占据整车的30%-40%。对整车的续航、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

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的企业还是具备与海外巨头掰手腕的能力。数据显示,在2019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

曾经的中国第三电池倒下:负债接近200亿,559家供应商欲哭无泪

可能少有人知道,沃特玛成立已经超过了17年,曾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在动力电池领域位居全国前三强。与江苏九龙、南京金龙、上海申龙等多家新能源车企有深度合作。

该企业的创始人李瑶曾任职于比亚迪,后来辞职出来自主创业,创办了沃特玛电池。在他的带领下,沃特玛始终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专攻磷酸铁锂电池,并确实取得了领先的技术。与多家知名的企业在客车、重卡、轻卡、微面及乘用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合作与技术共同开发,不仅拉动了销量提升,还获得了市场示范效益。

大概在三年前,沃特玛被坚瑞沃能斥资52亿元收下,其估值立即翻了四倍,一时间风光无限。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市场环境不好,再加上很多产品无法获得补贴,企业开始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更要命的是,沃特玛没跟上技术路线的变化节奏。近些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的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市场上对有高能量密度著称的三元电池愈发青睐,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开始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沃特玛自然受到冲击,订单量明显减少。相比之下,同样是做磷酸铁锂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却早早布局三元电池,在行业出现改变前抓住了新机遇。

曾经的中国第三电池倒下:负债接近200亿,559家供应商欲哭无泪

其实,沃特玛在后来也开始布局三元电池领域,但生产线的改造需要时间和大量资金,而公司缺的就是时间和钱,这无疑是个死循环。在此后数年间,其经历了停工停产、订单下跌、资金断裂等一系列问题。直到今年底,无力偿还债务的沃特玛终究走向了破产这一步。

有分析指出:动力电池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市场集中度正在迅速提升,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期。在此背景下,沃特玛的倒下不会是个例,未来肯定会有一批中小型电池厂商,甚至行业巨头倒下。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大企业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注重技术创新的投入,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