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發佈的Cisco 8000,到底是全新的革命性產品還是NCS+?

近日,思科發佈了一個名為Silicon One的新芯片,以及新的產品家族Cisco 8000。其中,Cisco 8000是思科自稱基於全新芯片打造的全球功能最強大的路由器。

在一份聲明中,思科稱Silicon One及其Cisco 8000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單一的、統一的硅架構,可以服務於網絡的任何地方,並且可以任何形式使用”。這一“One size fit all”的宣傳口號不由得讓人想起幾年前該公司重磅推出卻市場表現平平的NCS5500系列。

Cisco 8000到底是全新的革命性產品,還是隻是一個NCS+?Cisco 8000能否避免NCS5500的尷尬、贏得市場的芳心?一切讓我們從10年前說起。

面向OTT市場,思科拳頭產品ASR系列力不從心

在2008年,面向運營商4G承載、移動視頻業務承載,思科相繼發佈了ASR1000和ASR9000產品,分別針對網絡邊緣匯聚和核心場景。在之後的幾年,ASR系列憑藉豐富業務特性、高可靠等優勢,市場表現不俗,成為其在運營商市場的拳頭產品,為思科的市場霸主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思科發佈的Cisco 8000,到底是全新的革命性產品還是NCS+?

然而好景不長,從2012年開始,隨著OTT/雲服務商(以下簡稱OTT)的迅猛發展,OTT網絡市場空間(雲骨幹等)日益壯大。與運營商網絡要求豐富特性、高可靠不同的是,OTT網絡追求極致大容量和低成本,以及開源開放。在這一背景下,在運營商市場風生水起的ASR系列產品,面對OTT市場的需求,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就導致了思科在OTT市場的表現不夠理想。以數據中心交換機為例,在2012年到2015年短短三年內,思科的市場份額下降了18%。相反Arista等廠商卻基於Broadcom芯片打造出了大容量、低成本設備,獲得了OTT的青睞並逐步蠶食思科的市場。在思科市場份額下降的幾年間,Arista的市場份額卻增長了三倍,Barefoot系廠商等也都表現不俗,對於前者的霸主地位形成了較大的威脅。

試圖一魚多吃,思科推NCS5500系列卻陷入尷尬境地

思科顯然不甘心就這樣丟掉OTT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在2016年,思科同樣基於Broadcom的Jericho系列芯片發佈了NCS5500系列,包含了框式產品、盒式產品多個型號,主打大容量、低規格、低成本,希望能夠以此來挽回OTT市場。然而,由於和先行的Arista等競爭對手同樣採用Broadcom芯片,產品同質化嚴重,在性能、軟件特性、產品形態上無明顯競爭力,自然在OTT市場表現平平。

思科發佈的Cisco 8000,到底是全新的革命性產品還是NCS+?

當然,思科也深知不能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所以在產品推出之初就宣稱NCS5500系列也同樣適用於運營商移動承載、城域網等市場,試圖達到魚與熊掌兼得的效果。不幸的是,由於採用了定位於大容量、低成本的Broadcom芯片,導致NCS5500系列在緩存、路由表項、QOS、路由協議方面限制頗多,而這些又恰恰是運營商網絡較為看重的特性。所以,NCS5500系列在運營商市場也陷入尷尬的境地,市場表現不溫不火,苦苦掙扎了三年之久卻依然斬獲不多。

收購Leaba芯片,歷時三年打造Cisco 8000產品

NCS5500系列產品的處處受阻,根本原因就是“缺芯”。思科也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發佈NCS5500系列之後不久,擅長於收購兼併的思科就開始在市場上尋求收購芯片廠商,以在芯片上構築自身的競爭力。在2016年3月,思科宣佈以3.2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新創芯片公司Leaba半導體。Leaba的前身是2014年創立的Arena半導體,創始團隊正是來自於Broadcom的Jericho研發團隊。Leaba團隊長期以來堅持ASIC路線,主要以打造大容量、低成本的網絡芯片為主要目標。

經過了3年的磨合期,思科藉助Leaba團隊打造出了Silicon One芯片,以及Cisco 8000系列產品,試圖在OTT市場捲土重來。在主打大容量、低成本的同時,為了迎合OTT市場,思科宣佈Cisco 8000系列產品可以支持開源和開放,支持P4開源語言編程(P4是當前最為流行的開源語言)。此外,Cisco 8000系列還宣佈支持SONiC(Software for Open Networking in the Cloud),一款微軟在2016年發佈的網絡開源軟件。

超大容量、特性受限,Cisco 8000更像是NCS+

在發佈會上,思科看似準備十足、信心滿滿,將Cisco 8000視為面向未來的革命性產品。然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新產品實際上並沒有思科宣稱的那麼強大,尤其是它的定位陷入與NCS5500系列同樣的尷尬境地——試圖運營商與OTT市場兼得,往往很難兩頭兼顧。

首先,採用了基於ASIC 架構的Silicon One芯片,Cisco 8000在容量上相比NCS5500來說確實提升不少,但是在單槽容量上與業界半年前發佈的產品完全一致,談不上領先。反而,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定位於大容量、低成本的Silicon One芯片採用了框式、盒式、交換三合一的設計。在有限的芯片面積上集成了如此多的功能,決定了Cisco 8000在緩存、表項、新協議方面限制頗多。因此,Cisco 8000與其說是一個革命性的新產品,還不如說是一個NCS加強版---NCS+。

其次,面向OTT市場,思科宣稱支持開源語言、匹配微軟開源系統。但是隻支持開源語言、匹配一家OTT還遠遠不夠。思科所面對的是大量的OTT廠家,不同的OTT傾向於不同的開源軟件,例如Facebook、Google都擁有或者正在開發獨立的開源操作系統。不出意外的話,Cisco 8000未來將面對海量的OTT定製化需求。思科能否滿足這種需求,或者說OTT是否願意接受這種定製也尚未可知。相較之下,Broadcom已經在北美OTT市場上深耕多年,為開源系統做了芯片架構等多方面的調整,多個OTT開源操作系統也針對Broadcom進行深度適配,構建了屬於自己的成熟生態。因此,思科重回OTT市場之路勢必將走的十分艱難。

思科發佈的Cisco 8000,到底是全新的革命性產品還是NCS+?

最後,在主要定位OTT市場的同時,思科宣稱Cisco 8000系列也面向運營商市場場景。但是正如前所述,運營商市場和OTT市場對於設備的要求差別很大。OTT追求的是極致大容量和低成本,而5G運營商對網絡可靠性、業務質量、連接靈活性都比傳統互聯網要求苛刻很多。5G運營商網絡對於芯片的考量主要在於路由規格、網絡切片、時鐘同步、新路由協議等,而採用了定位於OTT市場的Silicon One芯片就決定了Cisco 8000在這些特性上的受限,就好比是用一個低端發動機註定難以造出豪車來。思科想要依靠一款產品通吃這兩個不同的市場,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結束語:四面受阻,Cisco 8000表現如何尚待觀察

就在發佈Cisco 8000之前,思科發佈了一份不盡如人意的財報:截至2019年10月28日的這一季度,思科收入為131.59億美元,同比增長僅2%。與前幾個季度趨勢一樣,其電信運營商收入同比下降了13%。在運營商市場被Juniper、諾基亞、華為等多個設備提供商分食,在OTT市場又被Arista、Barefoot系廠商阻擊,思科的發展可以說正四面受阻。在這種局面下,思科急於祭出“One size fit all”的產品組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雷同,Cisco 8000與NCS系列的歷程也十分相似。綜上來看,Cisco 8000系列產品在OTT市場面臨Broadcom系廠商的強力競爭,能否獲得OTT的青睞還存在較多不確定性;而在運營商市場,又難以滿足未來5G網絡高質量、高可靠、豐富特性的要求。因此,Cisco 8000到底表現如何,還需要更長時間來檢驗。科技發展史上無數的案例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思科能否力挽頹勢,可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