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愁的一首詞,再讀已非少年,寫盡了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辛棄疾一生多次被彈劾,他在農村地區閒居的時間,累計長達近二十年。在這段賦閒的時間中,辛棄疾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秀的佳作詞作,有愛國情懷,有沉悶心情,也有對廣大農村風光的讚美。

下面這首著名的《醜奴兒》詞作,便是作於辛棄疾在帶湖地區閒居期間,他在博山地區遊覽之時,想到國事日漸危機,自己卻只能賦閒於此,毫無作為,一腔愁緒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辛棄疾最愁的一首詞,再讀已非少年,寫盡了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這首詞非常著名,稼軒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可是用詞用句雖然很簡單,其中所蘊含的感情卻能讓人感到入心,可謂是言淺意深,令人讀罷有無窮感慨,成功地將難以捉摸的“愁”字為我們渲染了出來。

這首詞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便是幾乎每個人讀完,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辛棄疾的感染力!下面,我將為大家獻上我的一點理解和感受。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上片作者重點回憶少年時代不知愁的往事。因為少年時代,正風華正茂,是朝氣蓬勃的時代,那時我們涉世不深,有吞吐天下的自信和樂觀,對於“愁”之一字,理解的還不深,缺乏最為真實的體驗,所以一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便成了核心。

辛棄疾最愁的一首詞,再讀已非少年,寫盡了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辛棄疾的少年時代,生活在北方金人的統治下,他目睹了金人的殘暴和百姓的疾苦,從青年時代便滿懷一腔抱負,他認為只要大家團結一致,便可以將金人趕出中原,便可以收復北方失地,而他自己也是抗金有勇有謀的一個人,所以他所“愁”之事中還有無限希望,他自己也是樂觀的。

所以他為了模仿前人抒發愁情,便強行登高望遠以懷愁。辛棄疾這裡用了兩個“愛上層樓”的疊句,是有著不同含義的,前一個愛上層樓,和首句相呼應,構成因果,說他年少不懂愁滋味,喜歡登高望遠;後一個愛上層樓,又和下面的“為賦新詞強說愁”構成因果,言由登高望遠而觸發言愁的詩興,有點無病呻吟之意。這兩個疊句的運用,寫出了兩個不同的層次,句同而境不同,將“不知愁”表現了出來。

辛棄疾最愁的一首詞,再讀已非少年,寫盡了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下片寫自己現在已經知“愁”。辛棄疾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於“愁”有了深刻的體味和了解,此時的稼軒已經“識盡愁滋味”。辛棄疾懷著報國熱情來到南宋,本想為收復之事獻出自己的一腔熱血,可是現實卻讓他處處碰壁,不被重用,多次被彈劾,多次被賦閒,使得稼軒“一腔忠憤,無處發洩”,其苦悶之情,如何不真、不切,不痛入心扉。一個“盡”字,包含了稼軒多少的複雜感受啊!

可是,如今知“愁”的稼軒,卻“欲說還休”。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的感情變得極度悲涼和或傷心的時候,反而更難表達出來,心中的滋味,說出來別人也不會懂。稼軒這裡的欲說還休,便是愁到極點的無話可說,是憂國無門的無可奈何。

辛棄疾最愁的一首詞,再讀已非少年,寫盡了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極度的“愁”難以向人言明,所以稼軒選擇無言,就如別人在問他,“你為何整日眉頭緊鎖,滿懷心事呢?”稼軒一笑,轉而回答:“天涼了,好一個秋天啊!”“卻道天涼好個秋”,以此來結尾,看似灑脫,實則蘊含著作者的無限之愁。

辛棄疾的這首詞,對比少年、而今,對比不知愁、知愁,將抽象的愁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具有極強的藝術效果。當然,這首詞即便是脫離了辛棄疾那種報國無門的心境,仍然是一首能夠深入人心的絕妙之作,因為他寫的是一種情緒,是一種心境,這種心境,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能體味到的。

辛棄疾最愁的一首詞,再讀已非少年,寫盡了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愛上層樓的強賦愁與識盡愁滋味後的天涼好個秋,是少年到中年的轉變,是人生閱歷的體現,是一種看破世情後的意味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