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弱氣盡,小柴胡湯為什麼要補氣?

如果熟悉溫病之人,一定記得其中 有一個氣分證,葉天士說“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傷寒中少陽病也。彼則和解表裡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如近時杏、樸、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洩。因其仍在氣分,猶可望其戰汗之門戶,轉瘧之機括”,這個證的治法,很多時候需要分消上下之勢,然後戰汗而解;而在使用小柴胡湯之時,經常出現的也是戰汗的過程。

小柴胡湯的機制問題

一直以來,大家認為小柴胡湯是少陽病之方,但是從《傷寒論》本文去理解的話,小柴胡湯更像是太陽病的方,而陽明、少陽皆用到了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的病理機制是什麼,一直以來都在爭論,不過張仲景在太陽篇第一次出現小柴胡湯時就做了很好的解釋,原文如下: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

小柴胡湯的使用,說白了就是四個字,一是血弱,血主濡之,血弱了,自然就會喪失濡潤機體的能力,何謂血弱,弱字象徵的意思是草木剛長出來的樣子,所以血弱代表的是生血的功能不強了,陰分要受傷了;而氣盡呢,盡的意思就是到了盡頭了,此時仲景引入氣血概念,有一定的含義,我們可以聯想到婦人的熱入血室證,這樣理解小柴胡湯證就比較有意思了。

熱入血室

在《傷寒論》中有一個概念,那就是血室,如傷寒條文中: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治療熱入血室的辦法就是小柴胡湯,而小柴胡湯的根本原因就是血弱氣盡,即當人體的正氣與邪氣發生交爭之時,且戰且退,退到了氣血邊緣,無法再退了,再退就會退入血室了,此時就需要用小柴胡湯。而治療上,最忌諱的就是犯中焦脾胃及上焦心肺,因為中焦為血之源,上焦為氣之本。

所以小柴胡湯要用到半夏補氣,要用到生薑、甘草、大棗補脾胃,顧護脾胃,再加人參大補氣血,這才是小柴胡湯的本義,而這個補氣的動作,就是治療很多虛性疾病的法則,所以只要有一些虛的意思在,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