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胃腸鏡和化驗檢查都正常,為什麼肚子還是很漲?

我們經常遇到就診患者,做了化驗和胃腸鏡檢查,報告顯示正常,可患者總覺得肚子漲,裡面全是氣,也不消化,吃點東西肚子裡就像炸開了一樣,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您可能是患了IBS。

「科普」胃腸鏡和化驗檢查都正常,為什麼肚子還是很漲?

什麼是IBS?

IBS即腸易激綜合症,是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目前IBS影響成年人的比例高達10-12%。它可以影響所有人,無論年齡,信仰或性別,但IBS在女性中更常見,最常見於年輕人(<50歲)。

IBS有哪些特點?

反覆發作的腹部疼痛、腹脹和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科普」胃腸鏡和化驗檢查都正常,為什麼肚子還是很漲?

IBS分為幾種類型?

根據主要的排便習慣分為四種主要類型:

IBS伴便秘(IBC-C);

IBS腹瀉(IBS-D);

具有混合症狀的IBS(IBS-M);

和未分類的IBS。

「科普」胃腸鏡和化驗檢查都正常,為什麼肚子還是很漲?

IBS日常注意事項?

1、加強身體鍛鍊

鍛鍊身體可以預防胃腸道(GI)症狀,運動有助於便秘的改善,對IBS的症狀總體上也說有一定的改善。

2、控制飲食

大多數IBS患者症狀發作或惡化與進食相關,雖然真正的食物過敏在IBS患者中很少見。但很多人能夠感知到食物不耐受或敏感,如進食某種食物後馬上腹瀉,高達90%的IBS患者需要排除某些食物,能夠有效避免或改善其胃腸道症狀。

避免食用導致腹脹和排氣增多的食物也是IBS飲食控制的重要部分。對於腹瀉的IBS患者,需要排除乳糖不耐受和果糖不耐受,還需要考慮嘗試低FODMAP飲食和無麩質飲食,它可以有效減少腹脹和排氣的症狀。除了吃什麼,怎麼吃也可以幫助預防這些症狀。如,吃飯慢,有助於減少吃飯時吞嚥的空氣(順便說一下,嚼口香糖也可能會導致腹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