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東漢末年是太平盛世,那麼三國人物將會怎樣?

碧崇輝


如果東漢沒有張角的農民起義,朝廷清明,天下太平,三國人物都會安份守己,一派祥和。四世三公的袁紹丶袁術等待做三公,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孫堅孫策父子做個將軍,諸葛亮像兄長那樣當文官。司馬懿做個地方官。

只有劉關張差點難以遇到,劉備繼續編草鞋謀生,關羽浪跡天涯。張飛好一點,夏侯夫人把孩子送到夏家讀書,張飛同曹操相識,將來謀個一官半職。

諸葛亮從荊州清官脫穎而出,一直做到長安做京官。在朝廷上《安民表》,任命為欽差大臣各地巡遊。

在某地接報,關羽路見不平打死鎮關東,上堂審訊。諸葛念其保護良女酌情從輕發落,太守將關羽關押十年,良女之父連同鄉親找到劉備代上書求網開一面。

劉備親交諸葛手中,諸葛見劉談吐不凡,得知是大儒盧植學生,安排劉備為平原令,劉備提出將關羽帶在身邊將功贖罪。

關羽在鎮壓大土匪九丈虎中聲名鵲起,朝廷給予嘉獎令,張飛帶酒慰勞,趙雲也趕過來了。盧植任命劉備為掃匪總指揮,關張趙為三個大隊長,帶著一千人馬掃匪了。

朝廷開年終表彰會,盧植主持,諸葛丞相講話,為先進人物授勳,劉備丶曹操丶孫權獲得特等獎,關張趙等三國一班將領都獲一等獎。

群英會後,曹操被任刑部長,劉備為御林軍大將軍,孫權為農業部長,各帶三國老部下。

諸葛主持部長會議,制定了三年規劃。

諸葛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夏雨風


歷史其實是不能假設的,這個問題就當是個人yy了。如果東漢末年是太平盛世,那麼三國人物基本會根據他們原有的生活軌跡生活下去,很多人基本都是普通人,不會留名青史。像劉備可能還是個賣涼蓆的,一輩子可能也就那樣,更不會自稱漢室後裔,因為風險太高。所謂太平盛世主要體現這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朝廷管控能力強,任何違法事情都會收到朝廷的制裁,所以三國乾的那些事情風險很高,基本沒人去做;第二個是太平盛世的上升渠道和上升方式固定,東漢基本就是門閥制度了,這種制度底層老百姓基本沒的玩也就是階層固化,出身決定了他們的未來,如果有人想採用其他方式上升,比如造反什麼的基本會招來毀滅性打擊;第三個是太平盛世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不會對抗朝廷。太平盛世有了這幾個背景,那就可以推斷三國的人物基本上自己的出身就決定了以後的未來,很多人都會是默默無名的,劉備集團的很多人就還是小老百姓。像出身門閥世家的這些人可能會以另一種方式名留青史,比如袁紹,司馬懿,諸葛亮等等,當然曹操也會,畢竟曹操出身不是很好但是家裡底子厚,曹操個人能力強,文學又好,留史還是沒問題的。當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很多時候所謂的命中註定其實某種方面講是有道理的,想想為什麼三國的那波人會那麼出名,其實啊任何時時期的人都差不多,但是歷史大背景決定他們的走向,正所謂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是人呢。人所處時代的大背景和大環境很重要,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和環境做什麼樣的事,要順勢而為。人同時也是趨利避害的,在任何時候做的抉擇都是當前對自己最有利的。我們看歷史經常會覺得誰誰誰做的決定真差什麼的,這是後面的人知道整個歷史之後的想法,當時在當時那個選擇是對他最有利的,把我們放到那個位置也會是這麼抉擇。


貓記歷史


老鐵,你這句話說的就有毛病。

既然是東漢末年了,哪來的太平盛世?末年就沒有太平盛世的。

你看哪個朝代的末年有太平盛世?真的是盛世。那劉備劉備只會賣鞋。關羽只會賣棗。張飛只會賣豬肉。至於曹操最多是個徵西將軍。東吳孫氏一族啊!最多是個將軍或者是個門閥勢力。


八零後愛做夢


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如果是太平盛世那就不會湧現出那麼多英雄人物了!因為再厲害的人物沒有施展的平臺也不會為人知曉!武將沒仗可打怎能施展武藝?謀士沒仗可打自然也不需要獻計!沒有那麼多可歌可泣和蕩氣迴腸的故事怎會有被後人銘記的文臣武將!


野史共享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三國裡的人物可能會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平庸的過完一生…等等,改變歷史後,可能沒有今天的我們!


人從眾81


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任何時代都不缺人才,缺的是人才發揮的舞臺!每逢亂世和盛世之時各種人才都噴湧而出,粉末登場皆應時也運也!可能他們在平庸的時代也就平庸的人。


arca驚鴻


劉備賣鞋,關羽賣豆,張飛賣豬肉。


平原牛仔


世上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