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爲什麼從獻公到秦始皇幾乎沒出現過昏君?

小況511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共有8位君王,分別是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他們中沒有一個昏君,這是非常難得的,是什麼原因成就他們的呢?主要原因有五個:

一、那時候並沒有確定嫡長子繼承製,國君的產生,一是上屆國君指定,一是公族推立

例如秦獻公他在臨死的時候沒有把位置傳給做事衝動的長子贏虔,而是扶持了少年老成的次子贏渠梁當上了秦國國君,即秦孝公


二、環境因素

秦國是由於有功於周王

室才獲得封地,才開始慢慢經營,建國的,他們建國算比較晚的了。又由於地處偏遠,並且與夷狄雜居,在這邊遠的地區過苦日子不說,還動不動有夷狄騷擾。隨時可能遭到滅國的危險,為了活著只能拼命。

三、有偉大目標

秦穆公定了個小目標,打服了周邊少數民族部落,完成後,後面幾代國君都陷入內鬥中,直到獻公孝公才穩定了政局,後來的每一位國君,都堅持走霸權主義路線,不斷的吞食山東六國土地,他們的責任感很強,每天都想著怎麼稱霸中原,無暇顧及其他。秦二世的時候又失去了目標,於是就成了昏君。

四、商鞅變法

秦孝公商鞅變法後,秦國變得事事有法可依;國君行使權力,有法律約束;官員升遷,有法律規定。法律制度完善,大家都按制度辦事,想出一個昏君都難。

五、重視人才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這八位君王,都非常的重視人才,求賢若渴,他們不問英雄的出入,只要是人才,秦國就是他們的舞臺。像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王時期的張儀,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時期的李斯等等,這些人才都不是秦國本地人。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以外,可能還與他們遺傳基因和好運氣有關。例如秦孝文王,他有可能就是一個昏君,但由於秦昭襄王活的太久,把他也熬成了一個老頭子,所以在位三天變走了,歷史並沒有給他成為昏君的機會。大家還有什麼其他的觀點嗎?歡迎大家留言!


蛟潭小郡主


秦國並不是不能出現昏君,而是沒有機會出現昏君。秦國立國之初環境就非常險惡,西戎,北狄環伺,東北強大的晉國威壓,南有土地廣袤的楚國逼近。可以說是強敵包圍沒有喘息機會去昏。

秦國立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歷經七百餘年,就打了七百餘年的仗,再加上當時的秦川一帶生存環境惡劣,也磨練出了不服輸的韌勁,秦國的成長可以說是捱揍和揍人揍出來的。

國家和人一樣,如果你是一個天生不服輸的人,自從你出生那天起就有人不希望你長大,還天天想著把你弄死,你說你還有閒心去昏嗎?

秦國就是這樣,幾百年秦國幾乎年年都被幾方聯合攻打,每天都面臨生死存亡,即便國君想昏也昏不了了,先想辦法保命要緊。所以歷代秦國國君包括國君的老婆,手下的大臣都非常的敬業,勤於政事,忙於打仗,為的就是大秦不滅而橫掃天下。


木頭演義


中國古代王朝之興衰,歷來就是遵從盛極必衰和否極泰來的規律。

當一個王朝走黴運走到極點時,要麼直接崩盤,要麼通過變法改革,往順境方向轉化。崩盤屬於常見的現象,而逆轉很罕見。戰國後期的秦國,就屬於罕見的通過變法而逆轉的典型案例。

秦獻公繼位之前,在秦國東面的魏國已經進行了變法,國力大勝。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 年),魏軍在名將吳起的率領下連連擊敗秦軍,完全奪取秦國佔據的河西之地。此時的秦國已經慘到極點了

,只佔有隴山以東、洛河以西、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狹小,沒有迴旋的餘地。在魏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秦國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

而秦國當時國內的情況呢?民風彪悍,私鬥成風,整個國家呈現的困頓低落與魏國的蓬勃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秦獻公當時正在魏國流亡,秦魏的這種國力上的反差,極大的刺激了他的自尊心。因此當秦獻公回國繼位後,首先便展開了跟魏國一樣的新政變法。只不過在秦獻公時期的變法,雖然決心很大,但是阻力太強,而且也沒有很好的人才輔佐他,這場變法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秦獻公在臨死前,用一種遺憾和勉勵的心情把秦國託付給了贏渠梁。而這個嬴渠梁,就是後來銳意變法的秦孝公。



秦孝公接手的秦國,其實仍然是一副支離破碎的景象,讓人感覺不到一絲希望。但是物極必反,正是這種半死不活的氣象,給了秦孝公極大的決心,誓要扭轉這種衰頹的國勢。公元前356 年,孝公任用衛國人商鞅進行變法。六年後,商鞅就進一步深化了變法的力度。在這種大力的新政改革下,秦國的國勢也一舉得以扭轉。

而這種國勢扭轉的成果,就是秦軍乘魏國與齊國交戰之際,奪回了重要的河西之地。同時魏軍在桂陵和馬陵的兩次敗仗,不僅主帥龐涓戰死,魏軍的精銳之師魏武卒也損失慘重。秦國和魏國的國力差距得以扯平。這為後來秦國東擴,奠定了基礎。



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誅殺。但是他的變法並沒有被廢除,而是繼續實行。再此之後的五任秦國國君,也都是依商鞅之法而治國,繼續將秦國壯大。西漢的賈誼在他的

《過秦論》中就說過: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這裡的六世之餘烈,指的就是從秦孝公之後的五任秦君的奮鬥史。

那麼孝公之後的五任秦君都有何功績呢?

秦惠文王:在位時間二十六年,在位期間剷除阻礙變法的保守派,立相分權。擴疆拓土,壯大實力。慧眼識珠、任賢用能、甄拔人才。是一個比較銳意進取的君王

秦武王:在位時間三年,大體保持了惠文王的政策。他身強體壯,率軍打下了宜陽。但是他寵幸大力士,曾給大力士封高官。後因與大力士比賽舉鼎砸斷了腿,失血過多而死。因此武王是有明顯缺陷的,只是他死的早,這種缺陷沒有暴露而已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五十四年,在位期間重用范雎、白起等人,繼續實行變法,堅持富國強兵,使秦國得以蓬勃發展,為未來秦國統一打下堅實基礎,可謂功勳卓越。但是他在弄死白起之後,秦軍損失慘重。

所以昭襄王的功績很高,僅次於秦孝公。但是在他的晚年,存在識人不明的情況



秦孝文王:在位時間三天。繼位後還來不及乾點正事就死了。有人認為是因呂不韋想讓贏異人早點繼位,所以把他給殺了。鑑於他在位時間太短,昏不昏的也不知道,所以也就不評價他了。

秦莊襄王:在位時間三年。名異人,是個具有傳奇性的人物。早年在趙國當人質,後來被呂不韋認為是奇貨可居,就把他弄回了秦國。因此贏異人和呂不韋關係很好,當時秦國也是兩人共治天下。繼位三年後,忽然病死了,但據說是因為他撞見了呂不韋和趙姬的姦情。至於他的功績嘛,其實主要是呂不韋的乾的。所以他算不上昏君,但也不是賢君,屬於標準的庸君



將六世秦君的功績捋一遍後可以發現,這六代秦國國君中,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的在位時間較長,功業也是最大的。至於其他三位,秦武王、孝文王、莊襄王的在位時間都較短,昏庸與否不好評價。但六世秦君無一例外,都堅持了商鞅的變法新政

所以秦獻公之後的六世秦君沒有大昏君,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商鞅變法。所謂的商鞅之新政變法,其實就是依法家的理念治國。在這種體系之下,是很難產生昏君的。

我們可以從漢代以後,偏好法家理念治國的人中看到以下名單:

皇帝類有:魏武帝曹操、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世宗胤禛(雍正)。

宰相類有:西漢御史大夫桑弘羊、蜀漢丞相諸葛亮、北宋的王安石、大明首輔張居正。

外儒內法的皇帝有: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洵、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玄燁(康熙)。



這些人裡面,有仁君、聖君、賢君、甚至是大帝。也有我們常說的暴君,亦有不常聽說的武君,但是基本沒有昏庸之人。究其之所然,是因為

法家的理念強調以嚴苛殘酷和高效率。在這種理念的籠罩下,單從統治者方面來講,需要立法者要有極強的操控力、狠心以及堅決的頭腦。簡單的說,如果國君昏聵不明,帶頭不尊法,這個體系就徹底崩塌了

在戰國後期那個你死我活的時代,秦國靠這套體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國老百姓也支持這套體系,所以六世秦君,無一人敢廢新法而歸舊制。正是因為有新法的存在,所以六世秦君都以銳意進取,開疆擴土而聞名於史。他們有更大幾率成為暴君,卻有少幾率成為昏君。

但是新法也有毛病,就是它由秦王所立,秦王自然也有能力把它給廢掉。後來秦二世為什麼國破身亡?就是因為他把新法廢了,以方便自己淫亂。但當秦國自身的體系崩塌後,哪怕你是皇帝,也會落得一個人心盡失的下場。(這就是廢法的後遺症)

縱觀秦國曆史用一句話來說:生於憂患,窮則思變,死於安樂



另外還有幾點原因,比如秦國太窮,秦王普遍尊重人才,秦國的擇君制度,也是六世秦君中鮮有昏君的原因

但是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根本,秦獻公以前的秦國也窮的叮噹響,還不是出了秦簡公這種大昏君。就算是秦獻公,他也算不上是賢君。他跟後來的北宋神宗很像,想搞點政績出來,結果越搞越亂。關鍵點就決定在了秦孝公身上,是他對變法的決心,以及秦國變法的徹底性,改變了秦國的國勢

。這一點就很像後來的雍正改革,只要改成了,後世君王沒有一個能睡安穩覺,畢竟這是對利益階層動刀子,每一天都會被政務忙死,然而乾隆卻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完全堅持雍正的改革。其實孝公之後的惠文王有段時間也想把新法給廢了,所幸他死的及時,沒來得及幹,否則就有可能是昏君了。

最後可以用一段萬金油的話來總結: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成王敗寇嘛,誰都會難免犯錯。但只要勝利了就還是明君。失敗了,比如隋煬帝楊廣之類的,就是後世之笑柄了


Mer86


說到底還是教育問題,教好孩子跟放縱孩子會造成不同的結果!秦君歷來的教育都是非常嚴格的,對子女的教育都是從嚴不放縱的!比如,秦惠王贏駟在當太子的時候殺了人,結果是當時的兩個太子太傅一個毀容一個割鼻子,贏駟本人也被判罰流放之刑。最後要不是秦惠王的幾個異母弟弟有外國人血統遭到宗室強烈反對,繼位人就未必是他了!

其次,所有秦君基本上都有卒伍經歷!他們未必會上戰場打仗,但是肯定都當過兵。包括秦獻公本人到秦孝公都當過陷陣士的直接統領,其中當兵當得最出色的就是秦武王了。這使得他們很親民,瞭解百姓疾苦。因此,以秦始皇為例,其實秦始皇對扶蘇也非常嚴格,甚至把他送到蒙恬帳下鍛鍊。所以,結合秦君歷來傳統來看,扶蘇才是他內定的繼承人!胡亥不可能列入其中。


優己


秦國奮六世餘烈,在嬴政這代,實現大一統。中間的國君分別是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


說起來,這幾位國君都不是昏君,那會是賢君嗎?也不是,他們是勇君,尚武的君主,絲毫沒有儒味兒的王,十分推崇法家思想的君。

之所以如此,離不開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秦國的環境

西周轉變為東周的標誌性事件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正是此時,秦國被列為諸侯國之列,這一代國君是秦襄公。

營救周朝有功,所以新上任的周平王賞賜秦襄公岐山以西的土地,注意了,賞賜屬於名義上,口頭上。真正想要這塊土地,對不起了,你自己去奪,去打。

那兒佈滿了西戎、狄部落,秦國想要立足,必須尚武,從狼的口中奪食。

如此的外部環境造就了戰戰兢兢的勇君,他們沒有時間去玩樂,更沒有時間玩物喪志,因為稍有不慎,秦國將滅亡。


所以,秦國民風彪悍,人人尚武,上下無不團結一致,“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八個字是最好的詮釋。

如此環境,造就如此民風,秦國的君王怎麼會成昏君?只能是勇君。歷代的王族繼承人中都有著尚武的基因!

第二個因素是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常的高,對秦國來說非常重要。這一次變法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廢除分封,而實施郡縣制;

第二,向秦國文化注入了法家思想;

第三,秦國成了戰爭機器,依靠著軍功,你能夠發家致富,走向爵位;

最重要地一點是人人有法的意識,懶惰、玩弄權術、善小聰明的人,沒有立足之地。

怎麼會讓秦國君王沒昏君呢?這是一份制度保障,保證了秦國的正常運行。


另外,秦孝公開始,秦國非常注重人才的引進和任用,細心的人會發現,每代國君都會出現一位厲害的人物,讓秦國正常前進。

比如秦武王和秦莊襄王,秦武王好武,最終被鼎砸死,但他有甘茂;秦莊襄王好色,但他有呂不韋。

有了這一份制度保障,所以有為之君,大放異彩,平庸之君,依舊能有一番功業。

但法家思想單一極端,也直接造成了秦朝的二世滅亡,若二世皇帝是扶蘇,有可能不一樣吧。


非常茴香豆


這很難界定,我們評價秦國沒出昏君是因為這秦國從秦獻公開始到秦始皇,他們歷經數代努力將秦國帶上了巔峰,整體而言他們都算明君,但其實從惠文王開始或多或少都昏過,只是對大局無礙。為什麼能對大局無礙?

君權增強

秦國在秦孝公以前私鬥嚴重成風,在秦獻公以前公室內部爭鬥不斷,各自拉攏大臣奪位,君位有幾個庶長就能決定花落誰家,君弱臣強,凡不能解決此問題者,都不算明君。

秦國經歷四世之亂後經歷了短暫的穩定,但秦獻公之父秦靈公去世以後,君位被秦靈公之叔奪走,秦獻公流亡魏國,二十九年後才回國奪位。秦獻公復位也是靠的貴族支持,可見當時君權受制於貴族。

秦獻公即位後,一方面連年發動對魏戰爭,試圖奪回被魏國侵佔的河西之地,但屢次無功而返;另一方面則實行新法,極大地削弱了臣子的權力,加強君權,為秦孝公改革奠定基礎。

變法制度。

秦孝公展開了全方位的商鞅新法,剝奪舊貴族特權,扶植起地主階級,秦國國力大增,終於躋身七雄之列。秦惠文王繼位後,繼續實施變法制度,舊貴族基本消亡。

正是因為法制的制約,國家強弱並不安全依靠與國君的英明與否,所以少出昏君是大概率事件。

征戰擴張

對外擴張一向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佳方法,從秦獻公時代,即便國力孱弱,但是國內矛盾尖銳,秦獻公只能通過連年征戰來轉移矛盾,結果越打越窮,越窮越大,陷入了死循環。

秦孝公的變法增強了秦國國力,對外征戰不再徒勞無功,反而是越打越強,越強越大,秦國勢力越來越大。對外勝利的同時,國內矛盾也趨於緩和,整個國家空前團結。

運氣很好

雖然秦國的制度出一個昏君是小概率事件,但不是不可能事件,在這方面,秦國運氣的確太好。如秦武王,酷愛力士、不喜文治,很有窮兵黷武的苗頭,結果在位四年掛了。如秦孝文王,生活很安逸,有點享樂的苗頭,結果被老爹耗盡了生命力,在位三天,掛了。


平沙趣說歷史


古人說天命所歸,有時候天命這事你說你不認都不行。天命在秦,所以秦連續出明君,天命不在六國,六國昏君很集中在那個時代,就是為了讓秦統一吧!

天命這種事很難說哦!例如劉邦得天下,論那一條天下都沒劉邦的事,可就是緊緊七年劉邦就擊敗當時所有貴族而成為皇帝。

三國打了幾十年,最後司馬家摘了個果子。

楊堅當皇帝這事鬧了好多年,結果楊堅沒死真的當皇帝了。

成吉思汗碰上劉徹李世民會是一個什麼情況,成就成吉思汗威名的其實是當時中原君主昏庸,不然成吉思汗能咋。

滿清入關這事說來還是中原沒有了英明神武的領導者加上天災人禍。

所以,秦始皇之所以沒有昏君是因為天命歸秦,其他國家連出昏君是因為有了亡國之兆。


獨孤29262905




當然,這個說法也似乎有些絕對。目測秦孝文王極有可能是一個昏君,但由於他老子活的太長,把他也熬成了一個老頭子,所以在位三天便掛了,歷史並沒有給他瞎搞胡鬧的機會。

至於秦武王,我認為他絕對不是昏君,比同時期山東六國的君主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只不過死的有點奇葩而已。他在位期間平蜀亂、拔宜陽、平三川,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功不可沒。尤其是奪取了軍事重鎮宜陽,使日後的秦軍可以暢通無阻的兵出函谷關,為秦國一統天下提供了軍事上的必要條件。

我認為,秦國後期之所以代代出明君,除了得益於優良的遺傳基因和運氣之外,還有這麼幾點不容忽視的原因。

一、商鞅變法

這個首當其衝,要談秦國崛起,商鞅變法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簡言之,商鞅變法不僅加強了君主集權,削弱了貴族階級的特權,還使得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與日俱增,使秦國一躍成為傲視群雄的西方大國。



毫不誇張的說,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最為徹底的變法。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的國力達到巔峰,制度統一完善,說難聽點,即使出現一兩個昏君,只要不是太過於胡鬧,對秦國來說也無傷大雅。

二、對外擴張

秦國的霸權主義與商鞅的法家思想嚴絲合縫,堪稱黃金搭檔。早在秦獻公時期,秦國就萌生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秦獻公幾度試圖從魏國手中奪取河西地區,無奈實力不濟,屢屢失敗。



此後秦國的每一位國君,都堅持走霸權主義的路線,不斷蠶食鯨吞山東六國的土地。可以說,每一位君主幾乎都很好的完成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責任感很強,整天謀劃著怎麼稱霸中原,哪有閒工夫不務正業。

三、重視人才

這八位君王,幾乎每一位都求賢若渴,重視人才,他們不問出身,不看國籍,只要是人才,在秦國都有大顯身手的舞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武王時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時期的李斯,都是身懷經天緯地之才的謀臣能士,而且沒有一個是土生土長的秦國人。



山東六國的人才流失,恰恰為秦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有這些濟世之才輔佐,秦國的君主即使能力平平,只要虛心納諫,何愁大業不成?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秦國七代國君每一個人身邊都有一個重要的謀臣。這些人助他們一臂之力,保證他們能順利推行自己的政略。

孝公的商鞅,惠文王的張儀。武王的甘茂,昭襄王的范雎。孝文王在位時間太短不算(其實身邊有范雎推薦的蔡澤,這也是個能人,獻計殺信陵君的就是這位),莊襄王的呂不韋,秦王嬴政李斯。這些人都是不世的大才。

這些大臣多數不是秦人,但是卻幫助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道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條件,一次又一次掃清障礙。

秦國國君賢明與否已經次要了,朝中每一次都選用最合適的人去做最合適的事情,不賢明的君主也是賢明君主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989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執敲樸而鞭笞天下,履至尊而制六合,可見嬴政之前的六世七君皆非泛泛之輩,都為秦國的統一華夏作出了貢獻。秦國從獻公嬴師熹到始皇帝嬴政無一昏君,其原因如下!

其一、衛鞅為萬民立法,為萬世立制,秦以法治國,雖有平凡之君,卻沒有出現昏君。秦國從商鞅變法後,事無鉅細,皆有法式!從上至下皆守法而治,故平凡之君亦可建功立業。



其二、大爭之世,優勝略汰。能當秦王的人都是人精,就算資質平庸,也能守法而治;外部壓力大,他們也不會自甘沉論,驕奢淫逸。胡亥是唯一的一個例外。


其三、天下賢能之士輔秦有功。秦國從孝公求賢之後,立代國君都求賢敬賢,因此國君雖弱,但是有良臣輔佐,國勢也不會頹廢。秦孝文王嬴柱、秦昭襄王嬴異人兩代秦王都是弱主平凡之君,但是有蔡澤、呂不韋等良相輔助,所以秦國沒有衰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