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美國陸軍目前正在使用的M109“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系統,是上世紀1952年開始研製、1963年就開始加入現役的。半個多世紀以來的M109自行榴彈炮不斷改進,其最新改型是M109A7。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M109A7雖然在數字化、機動能力、防護能力、戰場生存能力、後勤保障能力方面比起早期的M109有了巨大提高,美國陸軍甚至宣佈會將M109自行榴彈炮系統的最終服役期限延長至2050年甚至更久,可能成為繼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之後又一款“長命百歲”的武器系統。

但是,畢竟其一直沿用M-109A2就使用的39倍口徑,其發射普通榴彈時,最大射程只有24公里,即使發射火箭增程彈最大射程也僅有30公里,由於沒有自動裝彈機最高射速不過每分鐘4發,備彈量48發。而世界其他國家的自行榴彈炮射程都早已超過40公里,射速也遠超每分鐘4發。

比如德國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它採用一門萊茵金屬公司的155毫米52倍口徑炮,最大射程達到40到60公里,備彈60發。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還有中國現役的PLZ-05自行榴彈炮,也是同樣採用155毫米52倍徑炮身,發射低阻全膛底排彈射程超過50公里,發射火箭增程底排彈的射程可達70公里,射速每分鐘10發。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以及俄羅斯最新服役的2S35“聯盟-SV”自行榴彈炮,152毫米52倍徑2A88線膛榴彈炮,採用了全自動彈藥填裝系統和無人炮塔,大大提高了整體的自動化水平,其開火速度高達每分鐘16發,普通炮彈射程為50公里,在使用特殊彈藥時,射程最遠可達70公里,能夠裝載彈藥70發,並且該炮信息化程度很高乘員數僅需2名。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與這些自行榴彈炮家族的“新貴”相比,即使是M109A7也還是老態龍鍾,盡顯劣勢了。為此,美國陸軍決定研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以重新奪回在自行火炮領域的優勢。美國國會2018年9月中旬同意在2019年財年財政支出法案中,為美國陸軍撥付3.43億美元的投資,用於幾個武器和彈藥技術改進項目。其中最搶眼一項就是在M109A7基礎上研製ERCA陸軍遠程火炮系統(目前代號XM1299型榴彈炮)。

ERCA的核心改進內容就是增加當前美軍裝備的M109A7自行榴彈炮的射程和射速。為此ERCA將採用一門XM907 58倍口徑的超長身管火炮(長度達到9米),在發射XM1113火箭增程炮彈時射程將從目前的30多公里一舉增加到70公里,從而實現射程翻倍的目標。同時,ERCA將裝備自動裝彈機和新型火控系統,將射速提高到每分鐘10發。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根據合同,

BAE系統公司將開發一種未來遠程彈藥,以達到更遠的100公里射程,美軍還計劃研製衝壓火箭發動機的155毫米炮彈,使最大射程超過120公里。同時還要研發一種兼容現有彈藥和未來遠程彈藥具有抗干擾能力的PGK-AJ精確制導組件,以提高ERCA遠程火炮系統的精確打擊能力。

雖然目前來看,ERCA紙面數據不錯,但美國武器研發並不總能一帆風順。歷史上,美國軍隊有許多科研項目和採購計劃因各種原因下馬或縮水,造成鉅額研發經費打了水漂。比如著名的RAH-66“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在花費了60多億美元之後,項目下馬。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實際上,美國陸軍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M109自行榴彈炮接班人的研製計劃,那就是大名鼎鼎的XM2001“十字軍”自行榴彈炮。由於當時提出的性能指標太高、價格太貴,重量超重,研製進度超期,再加上碰上當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推行美軍轉型,重點建設小型快速反應部隊,於是在花費了110億美元天文研製經費後,“十字軍”火炮項目於本世紀初下馬。

為了不讓ERCA重蹈“十字軍”火炮花費巨資卻又下馬悲劇,這次美軍將確立分階段目標研製模式,只有當每個階段的小目標實現後,才會繼續撥款進入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階段。ERCA能否成功成為美國陸軍常青樹M109的繼任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美軍開發新一代自行榴彈炮,會否重演“十字軍”火炮下馬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