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教中的不二大法?

天玉心宗1492541848


發菩提之心利益眾生

不以未涅槃為未解脫

不以已涅槃為大究竟

如是安住即不二大法




福氣越來越多


《楞嚴經》佛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諸非,一切諸即,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不二法門可從此悟得!即”一心三藏“可釋得!即空即有,非空非有。

萬法唯心,心現萬法。

萬法一念,一念萬法。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空有不二,性相一體。

自他不二,萬法一體。

無上無下,無左無右。

無裡無外,無高無低。

絕待唯一,圓滿圓通。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生而非生,滅而非滅。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圓滿十方,不二隨順。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楞嚴經》中講:“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

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即是指的宇宙萬法即是相,相當下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性相一體不二。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即指一切的時間空間萬法,皆是一念真心隨緣變現的,當下即是菩提妙明元心。

一心三藏:

”一“指絕待唯一無分別。

”心”指真心本來面目。

“三藏“:

空如來藏即無形無相之實相即性即法身。

不空如來藏即有形有相之實相即萬法即化身。

空不空如來藏即無相無不相之實相即報身。

三藏即一心,一心即三藏。

法報化三身即一身,一體不二。

”離一切相“”一切諸非“即空如來藏。

”即一切法“”一切諸即“即不空如來藏。

”離即離非“指空不空如來藏。

”是即非即“指不空空如來藏。


dw6011


所謂不二,就是唯一的,沒有其他的,佛教自產生以來,各種理論就一直在發展,可以說佛教已經是一個非常複雜龐大的體系了,幾乎沒有任何一部佛經可以代表真好整個佛教。各種佛教都說自己是根本大法,都說自己是究竟法,說別家是方便法,你說我外道我說你外道,結果大家辯來辯去,理論也就越來越多,各家學說也層出不窮。佛教在辯論中不斷髮展進步,不斷完善著自己的理論。如果說佛教有根本不二大法的話,那就只能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個才是各家各派都共同認可的共同標準,除此之外,很難有一部佛教能稱得上不二大法。

三法印也有人加上有漏皆苦說是四法印,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佛陀當年拋棄榮華富貴,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最終悟出了緣起性空這個根本道理,其他一切理論都是在緣起性空這個前提下發展出來的。

佛教並不是讓我們只重視理論,而是更重視實修的,佛教講求正法正信,要不斷地修行才能領悟到佛法的真諦。戒定慧三學是佛教子弟應當遵循的步驟,有戒生定,由定生慧。

不必糾結於那個法門是不二大法,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針對不同慧根的人,只要按照適合自己的路徑,最終都能證得佛陀無上大法,從而脫離苦海,離苦得樂。

佛陀曾說過十四無記,有些問題是擱置不論的,因為討論太多於脫離苦海並無益處,按照佛說的修行方法一直修行下去,就能涅槃成佛。


昭烈名臣


佛教中的不二大法是指:不二,又作無二、離兩邊。指對一切現象應無分別,或超越各種區別。據大乘義章卷一載,一實之理妙寂離相,如如平等,亡於彼此,故稱為不二。又為真如、法性之別名。然主要系作為認識論與方法論而受重視。中論等總結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滅”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質,並作為不執偏見、契合法性之佛教認識,此稱中道觀。指顯示超越相對、差別之一切絕對、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上,能直見聖道者。不二即不異。由性而言,稱為不二。

不二有多種釋義,如以下:

修證不二:修行與證果不異之謂。表示禪家證果之後尚修坐禪而無礙。即坐禪為佛行,不待證果,修證本是一如;修即證,證即修,故修亦坐禪,證亦得坐禪。

真俗不二:謂真諦即俗諦,俗諦即真諦。此係天台宗之別教、華嚴宗之終教以上所立之說。真如可隨緣為諸法,故諸法即真如。

淨穢不二:淨,梵語 śuddha 或 śubha,即清淨、清白淨潔;穢,梵語 aśuddha 或 aśubha,即不淨、汙穢不淨。諸法有清淨與汙穢之別。然就大乘佛教思想之極致而言,一切諸法無有固定不變之實性,在淨中無淨之實性,在穢中無穢之實性,兩者皆屬因緣性,為空性平等,皆歸入圓滿之佛法真如,故稱不二。


禪思悟語


佛學認為,所謂二法就是二分法,包括矛盾論在內,都是通過二分法來認識世界,就是對錯、高低、美醜………在佛學看來,這些都是虛妄之相,真正主導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力量是沒有對錯等二分存在的,而且二分法是人的意識所主導和產生的,應該說這種二分法是人的意識活動,用於處理人的相互關係是有效的,否則,佛學就不會提倡人們要慈善做有利於人的積累功德之業了。所以,不能簡單否定二分法,而是要站在更高的次第上,來發現和掌握事物的根本屬性,所謂明心見性,人一旦見性,即是開悟,就達到不二法門的要求了。


心越寬越好


要想知道什麼是不二法?

請拜讀《妙法蓮花經》、《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荘嚴成佛經》便知。

經中提及:十方諸佛都是用大乘法教化救度眾生的,無二,無三。大乘法就是一乘法。不二法,沒有二法,更無三法,聲聞乘,緣覺乘歸入一乘。一乘法也叫總持法,統攝一切世法和佛法。


用戶5938284628109楊


《壇經》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慧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能曰:“為是二法(禪法、解脫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曰:“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慧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當斷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時時善),二者無常(時善時不善)。佛性非常‘非’(常常為‘非’作歹)、無常(時善時不善)。故名不斷(時時善不間斷),是名不二。

一者善(時時善不間斷),二者不善(時善時不善)。佛性非善‘非’(善於為‘非’作歹)、不善(時善時不善)。是名不二。

蘊(內含)之與界(字面):凡夫見二(非常非無常、非善非不善),智者了達(非常‘非’、無常。非善‘非’、不善。),其性無二(時時善不間斷)。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村夫196903617


【回答:佛教中的不二大法就是不落二邊見】

“不二”是佛教修行中,一個誰都能碰到,非常常見的問題。隨著修行的深入,總有一種感覺,這個方法是好的,那個方法是不好的,這個人是善良的,那個人是惡毒的,等等。這就叫落二邊見。

落二邊見,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極端,因此,二邊見通常都是反義詞,而且成對出現。在佛教的修行中,落二邊見與要證到的境界有一個比喻。這個比喻就是:凡落二邊見者,人未空,法亦未空也。

人空法空這個境界是了不得的,達到這個境界,就是菩薩。比羅漢還高呢。

著名的《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的就是這個不落二邊見。

那麼,怎麼才能在實修實證中,不落二邊見呢?筆者覺得,除了證到色與空同源同理,其他的都是假施捨。為什麼這麼說呢?

道理上,你再明白,當你尚未證到此境界時,永遠都是外求。外求的意思是不是自己的,都是聽來的,理解來的。而內求,才是根本。


老祖宗的智慧


不二法門也叫做大乘甚深若波羅蜜法門,佛陀說我們是凡夫,顛倒夢想,執著眼前的一切為實有,所以凡夫對一切法產生分別。因此佛陀說我們凡夫二。但是聖者所證悟法的真實性就是一切法無生,不生不滅,實際也就是因不生故不滅,所以我凡夫境界的一切都不存在。為了對治凡夫的虛妄分別,對治二的分別,安立各種相對立的名言來對治凡夫的二的分別,比如:生與滅,長與短,來與去,垢與淨,等等一系列的法與法相待的二,和法與法性相待的二。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三十二位大乘菩薩分別大乘入不二法門進行闡述。總之我們凡夫有分別就有煩惱,要離諸二邊,斷除二邊見,時刻關照一切法無生,是為大乘佛法修行。


叫醒夢中的人


“不二”法,出自《大品般若經》。《維摩經》又引用發揮。何為“二”?何為“不二”?,《大品般若經》雲:“一切相,皆是二,一切二皆是有法,適有有法,便有生死,適有生死,便不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見《大品般若經,遍學品》。所以佛的意思是世間一切法皆是二法,皆是有差別的有為法,就是菩薩二諦中的“世諦”,只有無差別的畢竟空才是第一義,才是不二,只有以不執著心,無所得心修行善法,體悟萬法緣起性空,是為“不二法門”,即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請看《般若經》及《維摩經》經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