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天京城破的时候,洪秀全的儿子是怎么逃出去的?

猫眼观史


六月初六的五更时分,洪天贵福梦见湘军攻入城来。果然,当天中午,洪天贵福就在楼上看见湘军蜂拥而入,自此,养尊处优的少年天王开始了一段悲惨、离奇的逃亡之路。


摆脱妻子,会合李秀成

在湘军刚突入时,李秀成还报以力挽狂澜的幻想,亲率士卒前往抵抗,试图把清军堵回去。可是,湘军蜂拥而入,哪里堵得住!李秀成只得赶紧去寻幼主。

幼天王呢?此时有点发愣,他的几个幼王娘死死抓着他,不让他走。洪天贵福借口下去看看情况就上来,趁机摆脱了幼王娘的纠缠,带着两个弟弟去找李秀成。

城破之时,洪天贵福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女人,设法自寻活路去了。

李秀成接到幼天王后,先带幼天王等人回到自己家。他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拜在地上,”既为忠臣,难为孝子“,李秀成只能保幼主,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了。全家痛泣,生离死别。

李秀成带着洪天贵福开始突围。可是湘军大队已经涌入,李秀成身边人少,几次突围,都不得出。

化装清军,趁夜突出

此时,有人提议,硬逃恐怕难以逃出,不如暂时找到安全之处暂避,等到夜色降临,再假扮清军,从清军炸开的口子里突出。

李秀成依计,于是,带领幼主暂上清凉山暂避,令人收集清军服饰。

当夜,李秀成带着幼主着清军服饰奔往太平门缺口。由于此时湘军正在争先恐后地进行最后的巷战,并忙着掠夺财物,一时有些大意。洪天贵富等人一行居然从口子里突出。

可是,刚突出一部分,湘军就发现不对劲了。此时大家都忙着攻进去发财,怎么还有人往外面跑?于是,立即组织追击。

清军攻破天京后,入城大肆劫掠,李秀成得以寻得机会,带幼天王逃出天京。

李秀成献马护主,不幸被俘

李秀成见状,立刻把自己的宝马送给幼主,令猛将尊王刘庆汉率大队护幼主快走。

李秀成自己乘劣马(非战马)仅率百余人回马阻击追兵,掩护幼主。

在阻击战斗中,李秀成与大队打散,自己的劣马扑地不能行。无奈之下,李秀成只能逃入方山。最终,不幸被俘。

李秀成对天王父子,算是”愚忠“到底了。

洪仁轩的大志,意欲东山再起

洪天贵福在猛将刘庆汉的护送下,一路逃到广德。干王洪仁轩闻讯立刻赶来会合。

此时,洪仁轩见幼天王尚在,依然雄心勃勃:”天京虽陷,但幼主尚在,大事还可为。长江以南,光李世贤、汪海洋两支军队就有兵马三十余万,江北的扶王陈得才及捻军领袖张宗禹尚有六十余万大军。以此百万大军,还大有可为。“

洪仁轩提出,应立即会合李世贤、汪海洋大军,入湖南,北上联合陈得才所部,然后,回汉中,再一起北上取关中,以关中之地再重振大业。

洪仁轩绝命诗:”天朝虽倾荡,他日必复生。“难怪他对形势会有过于乐观的估计。

不论是对形势的估计,还是对自己实力的估计,洪仁轩恐怕都过于乐观了。这样的计划,即使全力以赴的执行,恐怕也难以达成。

黄文金愤私仇,错失时机

虽然洪仁轩的大略不现实,但若能积极行动,趁敌军大队尚未接近,会合李世贤、汪海洋部众,在江南继续坚持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早已形同军阀的太平军将领,却完全没有统一行动的执行力了。

就在此时,黄文金却表示,降将蔡元隆正攻湖州,已被黄文金击败,已被围困,弹尽粮绝。黄文金决意先弄死蔡元隆,再去会合李世贤、汪海洋。

洪仁轩苦劝无果,毕竟,他老人家以前长期在天京,现在的兵马都是黄文金的,只得由着黄文金延误时间。

黄文金确实击败了蔡元隆,可惜,蔡游水逃走,没有被他”弄死“。更可惜的是:由于耽误了时间,大队清军已经靠近!

大队被打散,充满玄幻色彩的流浪

幼主在撤退中,与清军连续激战。黄文金战死,太平军损失惨重。


在一次战斗中,幼天王跌入坑中,与洪仁轩等人走散,开始了奇幻的流浪。

洪天贵福跌落坑中时,还有十几个人一起跌入。清军赶到,把这十几人全部杀害。可是,居然无视了洪天贵福。(幼天王会隐形术?没办法,洪天贵福被俘后自述的)

洪天贵福大难不死,逃入山中,开始独自流浪。

到山中的洪天贵福,值得喝山泉水,摘野果为生,又饿又困,几乎要死于野外。

就在他支撑不住时,一个白衣服的无须老人,给了他一个碗口大小的面饼。洪天贵福拿到面饼后,那老人忽然不见了。(何方神圣?没办法,洪天贵福自述的)

幼天王编故事的水平,可不比老天王差多少!

吃了面饼的洪天贵福体力恢复,又等了几天,却再没等到那个无须老人来救济,只得继续逃跑。

此时,汪海洋派来找幼天王的马队正好经过,洪天贵福看到了这支部队,立刻上前去追。可惜,养尊处优,此时又脚都起泡的洪天贵福实在追不上,眼睁睁看着这支部队远离了。

随后,洪天贵福又谎称自己姓张,找了一户农家帮忙干农活。农忙过后,又继续前行。

劫数已到,卑躬求生,依然被杀

不久,跟着难民一起行动的洪天贵福一不小心误入敌营。恰好,敌营中有一个曾经给他叔叔洪仁政放过牛的人认出他了,把他出卖,押入席保田大营。

尽管洪天贵福等人成功逃出天京,但他,以及太平天国主要领导都没有熬过1864年。

此时,洪天贵福还真差点又闯过这关了。当时,有人和席保田说:曾国藩已经报告皇帝,洪逆贼已经全部被除,你这个时候报功说抓住了幼天王,给曾国藩难堪,不怕被报复吗?不如就把这个小孩放了算了。

席保田虽然不敢得罪曾国藩,但也不敢轻易放了幼天王,就把情况报告了沈葆桢,把幼天王送到了南昌。

在被审讯期间,洪天贵福极力想要求生。他说造反的事情,都是他老爹干的,和他无关。他登基后的事情,也都是李秀成、洪仁轩在干事。他还说,他自己现在就希望跟他的”唐爷爷“(押送他去南昌的湖南人)去湖南读书,考取个功名,将来报效朝廷。

只能说,幼天王太幼稚了。审讯官员很可能也是个有幽默感的人,才和他多聊了几天。

由于幼天王身上实在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清朝廷也懒得亲自审问了。下令,不必押送北京了,直接就地处决就可以了。

这一年,洪天贵福16岁。

16岁的幼天王,才能不足,还可以历练、学习。可是,他却居然连起码的气节都没有!

在李秀成等人的竭力维护下,洪天贵福多次大难不死。

可是,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是需要条件的。

幼天王,显然没有资格”必有后福“。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史景迁在《太平天国》一书的第二十二章中,讲述了南京城被湘军攻破时的残象,并题名为“死别”。在这场血战中,洪秀全的妻室儿女大多罹难,其中幼天王洪天贵福侥幸逃脱,但他的两位兄弟却与十二万太平天国将士被诛杀。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谈及,洪秀全的这个儿子本名洪天贵,后改名为洪天贵福,因受洪秀全封闭式的教育,成了一个近似于“天然呆”的少年。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却能够在乱军中逃脱,也着实令人感到诧异。

洪天贵福的“金蝉脱壳”,只能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也得益于李秀成的帮助。

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洪秀全的谋划下兴起的。这个原本屡试不中的书生,经过一场困病后成了“上帝次子”,并忽悠着不少人帮其传教。最终,洪秀全又利用拜上帝会的影响,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令清王朝极为恐慌。

到1864年6月时,洪秀全走完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由其子洪天贵福登上王位,成了幼天王。不过,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是游离在了崩溃的边缘,按照李秀成的自述来讲:

“自幼主登基之后,军又无粮,兵又自乱,主又幼小,摄政王无决断之人才……合城文武,无计可施。”

一段时间的苟延残喘,南京城还是被曾国藩的炸药轰开了。当时,幼天王站在宫门口,被自己的四个妻子拉住。这四位女子原是洪秀全给洪天贵福挑选的王妃,此时还对“上帝”充满了幻想,拉着自己的丈夫抵御清军。

不过,洪天贵福到底还是不蠢,他挣脱了妃子们,拼命地带着两个弟弟去忠王府找李秀成。然而,尽管身边有人一路保护厮杀,却还是冲不破清军的包围。最后,幼天王等人在一座破庙里躲藏了起来。

由于湘军对太平天国有着莫大的仇恨,所以在破城时忙着烧杀掳掠。就这样,有人找了几件官军的衣服,穿在洪天贵福等人身上,趁着夜色从东城门附近的裂缝中潜逃。在逃跑的过程中,洪天贵福的两个弟弟被杀。

值得一提的是,在洪天贵福与李秀成突围时,忠王李秀成为了让幼天王能够安全出逃,特意将自己的战马交给了洪天贵福。洪天贵福仗着有人保护,又有战马可以使用,故而得以顺利出逃。

不过,自从李秀成和幼天王走散后,一直觉得洪天贵福凶多吉少,很可能已经被害。所以,在刘秀成被俘后,他也对天平天国失去了希望。所以,这位忠王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想,统统交代的一清二楚,写下了一部数万言的自述。

再说出逃的洪天贵福。逃出南京后的幼天王还算幸运,身边尚有一百余人保护,他们辗转来到了湖州,想投靠干王洪仁玕。不过,此时当地有涌入了许多官军,在李鸿章等人的率领下围剿太平军。最终,洪仁玕也寡不敌众,很快落败。

在洪仁玕被俘获时,洪天贵福再一次幸运的逃走了。不过,这一次幼天王没有那么幸运。在身边随从被捉后,洪天贵福被土匪抢劫,算是吃了不少苦头。最后,他于1864年10月25日被清军俘获。

经过一番审讯后,洪天贵福交代了一切,不久后被慈禧太后下来处以凌迟之刑。就这样,原本并没有做过什么恶事的洪天贵福,因为自己是洪秀全之子和太平天国幼天王,成了刀下鬼。



史海烂柯人


洪秀全的儿子名叫洪天贵福,在洪秀全死后做了幼天王,湘军围困天京城的时候,洪天贵福主要依赖忠王李秀成之力逃出城外。

综合李秀成被捕后的自述和洪天贵福的自述,大概可以知道,当时洪天贵福跑到忠王府,李秀成决意带他突围,连冲几个门不得出,李秀成把自己的好马给洪天贵福骑乘,洪天贵福逃出天京城,李秀成被俘。

①洪天贵福自述如何逃出天京城:

六月初六日五更,我梦见官兵把城墙轰塌,拥进城内。到了 午后,我同四个幼娘娘在楼上望见官兵入城来了,我就往下跑, 幼娘娘拉住不放,我说下去一看就来,便一直跑往忠王府去了。 忠王带我走了几门,都冲不出来,到初更时候乃假装官兵从缺口出来,才出来十多人就被官兵知觉,尾后都被截断了。(江西巡抚衙门供词“本部院亲讯洪天贵福供壹本”)

洪天贵福自述的另外一个版本,和上面的江西巡抚衙门的供词基本相同:

六月初六日五更时,我梦见官兵把城墙轰塌,拥进城内,醒来告知两弟。不料是日午后,我在楼上望见官兵果然把那里城墙轰塌,拥进城内。忠王李秀成及尊王刘庆汉们带了一千多兵、马六七百匹于初更时保我从太平门缺口处冲出,官兵在城墙上看见,追来至山边,李秀成转身拦截官兵,同洪仁达均被擒获。(南昌府供词“南昌府讯洪天贵福供壹本”)

②李秀成被俘之后,尊王刘庆汉带洪天贵福出城:

出南京是尊王带我出来的。时尊王用长枪系长白带,我骑马跟紧这白带走。我两个弟天光、天明,在南京未出。站王李远继在杨家牌被官兵杀了。尊王刘庆汉被官兵拿到杀了。南京有千多王未出。(洪天贵福亲书自述之一)

③李秀成被俘后,写下自述,和洪天贵福所说的略有出入,洪天贵福在自述里说李秀成带着他拦截官兵,被官兵捉拿,李秀成却说和洪天贵福失散,逃到一个破庙里,因为分散珠宝等给乡民,有乡民怨恨不均,是以争吵,泄露了行踪,被官兵捉拿。

我由太平门败转,直到朝门,幼主已先走到朝门,及天王两个小子一并到,向前问计。
斯时、我亦无法处,独带幼主一人,其余不能提理。幼主又无马坐,将我战奇(骑)、交与其坐,我奇(骑)不力之奇(骑),直到我家,辞我母亲、我胞弟、与侄,合室流凄(涕)、辞别,带主、而上青凉[山]避势。
是日将夜,寻思无计,欲冲北门而出,九帅之军重屯,又无法处,随行之文武将兵,自乱如麻,合众流凄(涕)、而无法处。不得已,初(此字为黑笔涂去)更之候,舍死领头、冲锋,自向带幼主、在后而来,冲由九帅、放倒城墙[缺口]而出,君臣舍命、冲出关来。我此者,实为一点愚忠、而救危主。冲出城之后,过九帅营寨,叠叠层层,濠深垒固。幼主出到城外,被九帅营中,营营炮发,处处喊声不绝。我与幼主、两下分离。九帅之兵,马步追赶。现今虽出,生死未知。(《李秀成自述原稿》引文中的括号文字为校改文字)


师明礼


同治二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正在围困太平天国都城金陵,李鸿章的淮军攻破李秀成部将谭绍光镇守的苏州以后,也向金陵进发。

当湘军围困金陵的时候,李秀成已经被洪秀全召回金陵抵抗湘军。而洪秀全本人则患了重病,脚丫子突然爆肿,没多久就病死了。享年51岁。临死之前他留下遗命,托孤于李秀成,并加封李秀成为辅国军师,将一切军权都交给了李秀成,并让李秀成兼任通天大元帅。此时正是同治二年四月,洪秀全死后,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继承天王之位。洪天贵福继位时只有16岁。

正当天京城内发生如此大的变故时,湘军对太平天国的攻势丝毫没有减弱,不同以往的是,此时曾国荃已经改变以前湘军筑深垒、坚不出战的防守围城策略,开始大规模进攻金陵城。曾国荃攻打金陵城的方法是地面佯攻,地下挖地道。在此之前,曾国荃已经派军挖了很多地道了,但是都被太平军识破,围困金陵城的三年间,湘军只较大的地道就挖了十多个,而且大部分都是刚刚挖到城墙根就被太平军拦腰截断。湘军在地道里埋了炸药,想要炸破城墙,不过都失败了。

这时候金陵周围已经陆续被清军攻破,李鸿章也已打下重镇苏州,而左宗棠的楚军正围困湖州,所以曾国荃才放开手脚,开始对南京城进行最后的猛攻。而陈玉成带领大军前来救援,却刚刚走到霍山、六安一带。

金陵城早已粮绝,连堵截湘军地道的炸药也没有了。曾国荃预感到了城内的危机和混乱,加紧施工,并用蒿草堆在地面作掩护,遮掩太平军的耳目。然后从金陵城的北门太平门又挖了一条地道,这次地道挖得很顺利,直通城内,毕竟此时太平军粮食、炸药都没了,无法有效阻截,于是湘军在这个大地道内埋了更多的炸药,总共挖了七天终于大功告成,当天中午,地道炸药引燃,突然间地动山摇,墙崩地裂,天京城终于被湘军打开了一个大豁口。当天是同治二年六月十六曰。

李秀成想带兵突围不成,转而又带人回到皇宫,正好碰到洪秀全的老婆赖氏背着一把宝剑拉着洪天贵福跑出宫门。赖氏对着李秀成一阵哭诉,并把洪天贵福托付给李秀成,然后跳河自尽了。

于是李秀成扶着洪天贵福上马突围,临走之前,他回了一趟家,因为他的老母还在城内,李秀成老母不愿拖累李秀成等人,让他们快走,然后在墙梁上悬了一根绳子想要上吊自尽,幸好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及时赶来,救下老太太。李世贤等人找到李秀成和洪天贵福,二人合兵一处,想要从西门突围。不想西门已经被湘军攻破,人多势众,他们又折而向南门逃去。结果南门上都是从梯子爬上来的湘军,没法突围,他们又返回了西门。这时候正好遇到太平天国的兵部尚书刘庆汉带着几千残余兵力,于是两股人马合为一处,又向湘军炸开的北门突破口冲去,想打湘军一个出其不意,结果此处湘军太多,只好又退了回来,暂时退到鼓楼歇息。

这么一折腾,天已经黑了。

这时候李秀成堂弟李世贤建议,等天黑好了,还是冲击北门的突破口,趁着天黑湘军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兵力,浑水摸鱼也许就冲出去了。其他人都同意了李世贤的建议。于是这帮人护着洪天贵福趁黑又悄悄向北门突破口突围。在路上李秀成抓住一个湘军士兵,问明湘军的通关暗号后将之杀死。然后靠此一窝蜂地终于逃出了金陵城。

城墙上的湘军发现以后马上追击,李秀成等人边挡边逃,一直跑到孝陵卫才没有什么追兵了,到了钟山更是湘军的一兵一卒都见不到了。

李秀成的部将吉庆元建议,除了洪天贵福外都剃头才可能安全地逃脱,要不然处处受阻。大家都非常赞同,这时候李世贤出来说,这是谁的建议啊,此人当斩,你们一个个只顾着自己,不管幼主了吗?于是就没人再敢说剃头的事了。

于是这些人又接着跑,在路上遇到一股驻扎在河边的清军的阻击,队伍被打散,又没有吃的,白天不敢走,躲在没人的荒山破庙里,只敢夜间行军。李秀成被打散后带着少数人往方山方向跑,结果在山脚下被村民抓获,有人认出是他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于是部分村民就把李秀成给送到曾国荃那去了。

而李世贤护着幼主洪天贵福一路逃窜到了安徽宣城广德县,想带着洪天贵福去找太平军的大部队,离得比较近的是在湖州附近的堵王黄文金,路上遇到了太平天国的军师洪仁玕,洪仁玕因为被派往外地召集人马勤王,所以南京城破的时候他不在南京城。二人商量着一起去找堵王黄文金,结果没多久黄文金就兵败了,黄文金本人也被清军大炮轰死。

于是李世贤又着人马护着洪天贵福去江西找康王汪海洋,结果走到江西湖坊碰到清军,队伍被冲散,然后又遇到湘军席宝田部,李世贤护着幼主洪天贵福又是一路逃窜到福建延平府白水寨,此时只剩下两三千人马,而席宝田的追兵也是一直死咬着不放,此时李世贤等人离汪海洋的大军已经没多远了,没想到席宝田怕触碰汪海洋的大军,加紧追击,半夜突击,将李世贤的残兵打散,洪天贵福也跟李世贤失散。

洪天贵福在大山里藏匿了三天,实在饿得不行,跑下山来,跟着流民队伍误打误撞地跑到了席宝田部将苏元春的军营里。苏元春军营中有个人,原来给洪天贵福的叔叔洪仁政放过牛,认出了洪天贵福,便上报了苏元春,消息走漏到了席宝田那里,于是席宝田派人持令牌锁拿洪天贵福。苏元春的父亲曾任清军团总,后被太平军杀死,苏元春跟哥哥苏元璋为报复仇还曾加入过天地会,他本来跟太平军有杀父之仇的,可是苏元春却想放了洪天贵福,所以席宝田派人来拿洪天贵福被他拒绝,没办法,这么重要的人物,席宝田不敢掉以轻心,于是亲自带人来到苏元春的军营将洪天贵福带走了。

但是苏元春警告席宝田说,席公不要以为抓到洪天贵福就立了大功,其实大祸不远了。曾国藩告诉朝廷南京城破,城内洪秀全后裔全被杀死,你现在突然抓到太平天国的幼主,你以为曾氏兄弟会放过你吗?

席宝田沉默了一阵子,于是决定把洪天贵福交给江西巡抚沈葆桢,将祸害移到沈葆桢身上。沈葆桢将洪天贵福草草审问了一下就给杀了。

洪天贵福死时是1864年11月18日,即同治三年十一月,此时距洪天贵福继承太平天国天王之位仅仅一年零七个月。而且是一路逃窜,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西堤君


“虽天王气满蒙尘,误国失邦,我受过其恩,不得不忠,尽心救得天王这点骨血。”这段话源自太平天国晚期的擎天柱石忠王李秀成。正是李秀成在天京城破之际,千方百计,舍身忘死,带着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逃出城外,自己却因跨下坐骑不力而被俘。

1864年6月1日,时年52岁的洪秀全病入膏肓,临终前将长子洪天贵福托付给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玕,让他俩尽心辅佐幼主,重振天国声威。托孤之后洪秀全便上天向上帝报到去了。几天之后,洪天贵福在朝臣的拥戴下即天王位,称幼天王,时年16岁。此时湘军围困天京已经两年有余,阖城上下断粮多时。洪秀全别出心裁,诏命城中百姓采集野草,合成团子充饥,称之为“甜露”。但人毕竟不是牲畜,吃草度日不是长久之计,城内将士因长期断粮,丧失了战斗力。

7月3日,位于紫金山麓的重要据点地堡城被湘军攻陷,自此天京城破只在旦夕之间。湘军曾国荃部用炮火对天京城日夜攻击,地下暗挖地道,直通城墙之下,在地道尽头放置大量火药,这种战术称为“穴地攻城”。7月19日,随着一声轰天巨响,把太平门龙脖子附近的城墙揭开二十余丈,湘军蜂涌而入。洪天贵福在天王府楼阁上看见城墙被轰开,吓得丢下四位妻妾,与两个弟弟径直奔往忠王府。洪秀全膝下有四个儿子,长子洪天贵福,次子洪天光,三子洪天明,四子洪天佑因过继给杨秀清,称幼东王。

李秀成在自述中说“幼主及天王两个小子并到问计,我亦无法,独带幼主一人”。洪天贵福没有坐骑,李秀成将跨下战马“漫天雪”让给幼主,自己随手拉了一匹驮运物资的老马,召集残部在城内各门寻找突围地点,均无功而返。到了夜间,换上清军号衣,假扮官军从太平门缺口处逃出城外。尊王刘庆汉用长枪系上白带,洪天贵福便拽住白带跟着走。湘军随后发觉有人出逃,派出人马一路尾追。幼天王一行人逃出城外,一路狂奔。李秀成却因坐骑不力与幼天王失散,逃到方山被当地村民遇见,因随身带有金宝,两拨村民互相争夺,把李秀成扭送至湘军萧孚泗营中被俘。

幼天王一行逃到广德(今安徽宣城市境内),遇到前来护驾的干王洪仁玕。洪仁玕保护幼天王前往江西与侍王李世贤会合,不料李世贤大军已进入福建。清军臬司席宝田率领两万官兵穷追不舍,于10月15日在江西石城县杨家牌趁夜劫营,俘获干王洪仁玕、恤王洪仁政、昭王黄文英等太平军首领。幼天王独自一人逃入深山之中,数日后下山,在路上被盘查拿获,关押在石城县桂花巷桂花屋。

被俘后的洪天贵先后写下八份乞命讨饶的亲笔供词和诗文,江西巡抚沈葆桢据此上奏,表示要进京献俘。清廷很快下达上谕:该犯系洪秀全之子,么魔小丑,漏网余虫,不值槛送京师。著在江西省城凌迟处死,以快人心。1864年11月18日,洪天贵福在南昌闹市凌迟处死,年仅16岁。


历史茶坊


1864年7月19日中午,南京城被炸开一道口子,顿时石头纷飞。天京终于被攻陷,湘军没来得及庆祝,为首的领队拿着地图,穿过城内宽阔的大街,直奔天王府。奇怪的是:宫里空荡荡的,气氛有些诡异。

早在6月1日时,天王洪秀全因贪吃“甜露”的缘故,提前到天父上帝那报道去了。天王的随葬品很朴素:全身只裹着一块黄绸。一个月后,曾国藩见到了比他小三岁的死敌——洪秀全,只不过洪秀全紧闭双眼,全身都在发臭。

在听到一声巨响后,一开始幼王洪天贵福,呆立在天王殿中,半天才晃过神来。他顾不上收拾东西,径直往前跑。谁知还没冲出宫殿门,就被四个年轻的妻子绊住,她们不想让他逃走。但求生的本能,让他逃了出来,后面还带着两个弟弟。他们奔向忠王府,在忠王李秀成的护佑下,他们骑着马,想趁着兵荒马乱之际,从城门口逃出天京。但试了几个城门口,都被官军拦下来。

没有办法,他们返回城里,在城西一座破庙中藏了一段时间,这庙建在山上,南京城内清军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等风头一过,他们各自换上湘军的衣服,借着月色,从东门附近的缺口缝隙逃出。混乱中,天贵福的两个弟弟落在后面,在那晚和十二万太平军一同成为刀下鬼。

余人向南疾驰,途中,忠王李秀成倒下。护卫军顾不上带上他,继续向南。李秀成因在庙里睡过了头,被当地村民发现,便交给了清军领赏。李写了自白书,并请求官军宽恕他的部下。

李秀成被俘时,还以为洪天贵福已经就义。其实他带着一百多个随从,一路绕太湖西岸到了湖州,干王洪仁轩在此处有一支大军。

通往湖州的路上,随处可见残缺不全的尸体,这里有一个头,那里有一条胳膊,清军用这样的方式,来警告叛乱者: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虽然太平军在湖州还有一支大军,但他们被李鸿章率领的“常捷军”围得死死的。“常捷军”使用新式火枪,湖州的太平守军无论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及清军。于是在1864年8月底,洪仁轩和幼王只能弃城而逃。他们一路往南,似乎想回到太平天国的发源地——广东。

到了10月,一队清军突袭他们的营寨,干王洪仁轩与洪天贵福走散,在10月9日,洪仁轩首先被擒。一个月后,洪仁轩在江西南昌被处决。

幼王洪天贵福在逃出后不久,在1864年10月25日被官军抓获,他祈求朝廷开恩,他说:“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他告诉审讯者,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是,若是能获释,他要努力读书,争取当个举人,完成他父亲洪秀全一直未能完成的心愿。

看到洪天贵福的供状书,慈禧估计会笑出声来,老佛爷终究要斩草除根。1864年11月18日,幼王被凌迟处死,是日离他十五岁生日正好只差七天。


本草百晓生


洪秀全,五个儿子,长子洪天贵福,次子洪天曾在一岁多的时候,夭折。三子洪天光,四子洪天明,小儿子洪天佑。


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洪秀全家族遭到满门抄斩,洪天贵福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洪天光和洪天明一路狂奔,跑到忠王李秀成家请求李秀成保护他们 逃难。由于李秀成只能维护幼天王一人,所以洪天光和洪天明被扔在一边。

当时李秀成找到了一匹大白马,让自己的几个心腹,假扮成清军的模样,一路上历尽千难万险将洪天贵福偷偷的送出了城,南京北清军攻陷之后,那些没有被消灭的太平军,大概有几十万太平军流落到了各地,路途中有些讲义气的太平军给洪天贵福好多的帮助,使洪天贵福面受好多苦,他们假扮成清军将士护卫的模样掩护洪天贵福逃到了安徽的广德州,这里有太平军大将,黄文军带着本部人马飞速抵达广州与洪天贵福会合,之后骑着大马离开安徽准备进入江西与当时最强大的太平军王李世贤会师, 但是江西的清军早有防备,在他们刚进入江西后,立即遭到清军的重重撞击,拦截,太平军头目黄文金被清军炮火击中不久死亡,太平军一片混乱, 洪仁简直是个废物,只会逃跑根本不会指挥军队,他带着洪天贵福 逃跑了一个多月,几十万的太平军,支离破碎只剩一万多人,在江西石城县的杨佳牌又遭到清军夜袭,太平军溃散,洪仁被活捉凌迟处死,洪天贵福由于慌不择路,一个趔趄跌入了一个大深坑,吓得自己捂住了口鼻,暂时逃过了一劫。



等清兵过去之后,洪天贵福,慢慢的从洞中爬出来,像一只惊弓之鸟,躲藏在了大山中,单独一人在山上躲藏了四天,饿的实在受不了了,只好下山要饭,他来到了一个农户家,姓唐。洪天贵福隐姓埋名,这家农户收留了他,洪天贵福为了隐藏身份,剃了个阴阳头,新发型让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坏就坏在他平时娇养惯了,洗衣不会,做饭不会,收割不会……简直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农户家实在养不起闲人。四天后,洪天贵福被农户逐出家门,只好回归老本行——要饭! 你说你去哪里要饭不成,偏偏自寻死路,误闯到清军大营中的被太平军俘虏认了出来,受尽折磨,他还写了没有尊严的自供书,丢死自己老爹的人了,两个月后还是被拉到菜市场凌迟,割了一千多刀,惨死!



11岁左右的洪天光和洪天明像傻子似的被丢弃在路边,只好跟随逃命的百姓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又惊又怕,又饥又渴!有没有逃生的本领,更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他们两个哪里受过这样的苦,路上有几次受到清兵追捕,最后被乱刀砍死了。

洪秀全的第五子洪天佑过继给了东王杨秀清,因为杨秀清立过大功,而且无子嗣,所以从此以后洪天佑被洪秀全称为“子侄”。但是连姓都没改。天京沦陷后战火纷飞,兵荒马乱,宫廷护卫们保护洪天佑和王妃,打扮成老百姓的样子混入难民中逃命,几个护卫们见太平天国无回天之力,也弃了洪天佑各自逃命去了。



王妃带着不到十岁的洪天佑来一路乞讨到安徽定远程家湾,被一个老夫妇收留,洪天佑改名程文起,王妃嫁给了老夫妇的一个儿子,后来洪天佑平安长大,结婚生子,子孙后代人丁兴旺。1993年,经过专家考证安徽淮南程氏被正是载入《洪氏家谱》。


小姐姐讲史


清军攻破天津城后,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逃离的过程,在其供词中有详细的记载。我们现在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主要是根据这些供词。

洪天福贵的供词主要有三份,一份是给抓到他的清朝下级军官唐家桐的。还有两份分别是写给南昌知府许本墉,以及江西巡抚沈葆桢的。除此外,还有几首写给唐家桐的赞美诗。比如“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这些,里面充斥着贬低太平军巴结清政府的论调。

这些供词写得非常粗疏,有的地方语义不通,有的地方秩序颠倒,三份供词前后也有不少出入。归纳一下,我们大致可以搞清楚天京城破后,洪天贵福的逃亡情况。

(洪天贵福剧照 )

天京城破的时候,15岁的洪天贵福在城楼上看见清军如潮水般的涌进城来,赶紧往城下跑。当时,洪天贵福的四个妻子拉住他不让他跑,他说下去看看就回来。他下去后,就跑进了忠王府李秀成那里。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刘庆汉带着一千多人、六七百匹马,假扮成清军,护送着洪天贵福从太平门逃走。不过,他们很快就被清军发现。李秀成转身阻拦官兵(最后被捕),洪天贵福逃走。洪天福贵这里也同时说了有哪些人被捕,哪些人自杀,哪些人被杀死。

洪天贵福逃到皖南广德。干王洪仁玕得知后,率军前来和洪天贵福汇合。他们在那里呆了半个多月,听说侍王李世贤在江西,于是带着七八万人前往江西和李世贤会合。除此外,一同前往的还有列王黄宗保带领的花旗军等。

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不少太平军前来汇合。但是,他们沿途遭到了清军的各种围追堵截。后来,洪天贵福不幸掉进一个深坑里。当时掉进深坑里的还有好多人,奇怪的是,清军把那些人都抓走了,却把洪天贵福留在那里。

洪天贵福从深坑里爬起来,爬到一座山上。在山上饿了四天,后来遇到一个穿着白衣的没有胡须的老人给了他一个茶碗大的面饼,给了他后,就突然不见了。洪天贵福又在山上呆了两天,然后下山,并假称自己姓“张”,是逃难来的。他在唐家呆了四天,剪了头发,又上路了。

(李秀成剧照)

沿途洪天贵福又遇到了官兵,他们把他身上的衣服剥去了。接着又强迫洪天贵福挑担。由于洪天贵福不会挑,最终露馅,给清军给抓了起来。

洪天福贵被抓起来后,先是唐家桐审讯他,接着又交给南昌知府许本墉,再以后就交给江西巡抚沈葆桢。1864年11月18日,沈葆桢在市曹把洪天贵福凌迟处死。

从洪天贵福的供词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以上情况。不过,在这些供词所描写的洪天贵福的逃亡经历中,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一些别的东西。

一是洪天贵福逃走的时候,不顾妻儿老小。他作为幼天王,可是逃跑的时候,完全不顾妻儿老小,而且还欺骗妻儿老小。

二是洪天贵福虽然是太平军首领,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而且,太平军当时其实也没有首领,无论是李秀成,还是洪仁玕,还是李世贤,都不能担当力挽狂澜的重任。

三是太平军在失败的时候,已经人心离散,虽然到广德的时候,各路人马算起来,还有十二三万之多,但是迅速就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完全是一副树倒猢狲散的样子。

(洪秀全剧照)

四是洪天贵福本身也是很讨厌太平天国的,太平天国及他的父亲洪秀全对于他的人生,简直是一种扼杀。洪秀全不仅不让他读古书(他说他偷偷看了三十多本),不让他出门,而且对他进行宗教的洗脑。更为奇葩的是,洪秀全因为强调男女有别,甚至不准他和自己的母亲姐妹见面。因为害怕别的男人走进后宫,一直让一个叫“天娇”(有人说这就是洪宣娇)的女子教他。洪天贵福很讨厌这种生活,他想读圣贤书,甚至想正常娶妻生子,将来考个秀才。

总之,从洪天福贵的供词中,太平天国完全是妖孽,是人间奇闻。

我不知道洪天贵福的这份供词有多少真实性。但是从这份供词里面所透露出来的太平天国的“妖魔化”,确实是比凌迟处死洪天贵福所产生的震撼,还要大许多的。

(参考资料:《南昌府讯洪天贵福供》《本部院亲讯洪天贵福供》)


张生全精彩历史


1862年9月,久攻上海不下的李秀成由苏州出发,统摄13王,领兵20万,回援天京。可惜,13王作战计划完全失败,意味着太平天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气数已尽。1864年2月,湘军对天京形成了全面合围之势。

在离失败不远时,也就是6月1日,深居幕后的天王洪秀全病死,儿子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的所有据点皆失,彻底陷落,幼天王洪天贵福开启了三个月的逃亡之路。忠王李秀成在19日早晨,眼见大势已去,从太平门赶回来,带着幼天王和数千文武残兵,打算从旱西门悄悄突围,然而却被湘军发现,辗转到了清凉山,晚上又潜入孝陵卫,在此李秀成把自己的马给了洪天贵福,就和幼天王走散了。

而与李秀成分道逃跑的洪天贵福,分道奔逃。幸运的是,尊王刘庆汉一心护主,带着洪天贵福跑出了南京,到达浙江湖州。休养生息一阵后,又逃至皖南广德,干王洪仁玕从湖州跑来会合。此时,这部分太平军余部面临的选择就很少了,经过策划,试图出走江西,8月底就去投奔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以图东山再起。可惜的是,残兵中的支柱堵王黄文金,很快在宁国中炮身亡,太平军死的死,跑的跑,10万余众几成流民土匪。

在众人保护下,洪天贵福拼尽全力到达江西,不料清兵甚多,围追堵截,在江西湖坊一带又遭遇大伏击,导致誉王李瑞生被擒,而宗王谭乾元、谭庆元等人临阵倒戈,重奔前程。等到了石城境内杨家牌一带,已经是溃兵能够承受的极限。

10月9日前后,太平军四处游荡,老弱病残,已经没有任何生机了。清军席宝田部半夜三更打来,不到万人的太平军失去了任何斗志,洪天贵福掉进了一个深坑没被发现,而干王洪仁玕自此与他走散。

仅仅15岁的洪天贵福平时养尊处优,从巍峨的天王府到荒郊野岭,缺乏生活经验,幼天王哪里受过这种亡命之苦,在山上躲躲藏藏,形同乞丐,在附近地区流浪多日,幸好有一个白胡子老头给了他一块饼,聊以充饥。藏了几天之后,洪天贵福下山,到了一个姓唐的好心农民家里,给人家割了4天禾苗,换来几口饭吃,清兵此时也没有发现。

这个时候,强烈的生存欲望使得洪天贵福变得有点聪明了,他剪掉了自己的长头发,改头换面,继续游荡。然而,清兵开始了拉网式清查。最终,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被席宝田部俘获。陆陆续续,干王洪仁玕、昭王黄文英、恤王洪仁政、尊王刘庆汉、誉王李瑞生等人也先后落网。清廷愤恨太平天国运动,认为洪天贵福虽然:

黄口小儿,无足介意,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奸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

洪秀全已死,儿子作为首凶,惨遭屠戮。11月18日,可怜的洪天贵福在南昌被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年仅15岁。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在清军的围困下,走投无路急火攻心,加之多日来的焦虑,不幸染病而逝。卒年51岁,从金田起义到死亡,仅仅经历了14个春夏秋冬,属于洪秀全的岁月结束了。



洪秀全死后,他的长子洪天贵福被众将领拥立为“幼天王”,这一年他14岁。十天之后,众将领发丧葬了天王洪秀全。

虽然太平天国有了新的主人,但十四岁的幼主从来没有出过宫,更没有打仗的经验,讲真就是一个“傀儡”。他根本应付不了南京城的危局。这时候所有决断和政务都由信王洪仁发(洪秀全的大哥)、勇王洪仁达(洪秀全的二哥)、幼西王萧有和(萧朝贵之子)及安徽歙县人沈桂(沈真人)4人执掌。这四人可谓是洪秀全的托孤重臣。



▲幼天王洪天贵福

沈真人重新任命重要将领和布置任务:勇王洪仁达负责搬运隐藏银库里的钱粮等事,兵权由忠王李秀成总管,危机时刻,也顾不得写诏书了,幼王直接发布一遍诏令即可。

7月15日, 湘军轰塌了天京太平门城墙20余丈,士兵蜂拥而入,幼王一看惊慌失措,也不顾“王者风范,”老婆也不要了,撒腿就往宫楼上跑。忠王李秀成带领士兵赶紧用箭射退了湘勇。之后李秀成派人把幼王接入忠王府。

当天夜里,忠王李秀成眼看天京城要沦陷,他悄悄的带领千余士兵,保护着幼王洪天贵福从太平门缺口处突围。突围的人还没有全部冲出去,湘军调集了大批人马增援过来了,李秀成寡不敌众,危急时刻,他将自己的“乌骓马”让与幼王洪天贵福,自己步战湘勇,他狠抽了乌骓马,意思是让它驮着幼王赶紧跑,这马通人性,一溜烟往南跑了。而李秀成却被清军俘获。



▲洪仁轩和洪天贵福

话说 洪天贵福在不到百余人保护下,狼狈逃至皖南广德。在湖州的干王洪仁玕(洪秀全的族弟)得知消息后,赶到广德觐见幼天王。众人商议后,决定联系太平军的残余部队,试图进军陕西,再图东山再起。

8月末,洪天贵福、洪仁玕等人开始按计划向江西、陕西挺进。 这时,这支太平军的残余部队尚有十二三万之众,不料没走多远,遭到了清军的埋伏,大将黄文金中炮身亡,太平军士兵死亡大半。此时士气十分低落。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剩下的不到五万大军败多胜少,伤亡惨重,到了江西湖坊一带再次中了埋伏,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幼王身边不足5000人。

太平军残部行至石城境内杨家牌时,清军席宝田的骑兵追至,太平军猝不及防,四散溃逃。洪天贵福与干王洪仁玕走散,洪天贵福躲进了山中。据洪天贵福后来自己供称,在山上饿了4天之后,一白衣无须老人给了他一个茶碗大的面饼,而后忽然不见。靠着这块饼,洪天贵福在山上又多藏了两天,白衣无须老人却没有再出现,不得已只好下山。



下山后,洪天贵福可真傻眼了,这时没有人陪伴了,从来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他,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更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躲避着暗中窥视的恶狼,跌跌撞撞不知所措。当他再次上路时,不幸撞在清兵手里。10月25日被押入席宝田部兵营,经不住拷打,幼王的身份暴露,幼王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可是却落入了魔掌。

11月18日,经过威逼利诱和审问,幼王实在没有可利用的东西了,在南昌沈葆桢下令凌迟处死了洪天贵福,这一年他十五岁。从继位到死亡,幼天王仅仅经历了5个月另17天。也许这些日子就像做梦,梦醒之时也是他的梦断黄粱日,洪天贵福的名字实在是名不副实,可谓既不贵,也无福也!幼天王之位真的不适合他。

【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