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撐多少年?

艾源堂養生科技


朱棣於建文元年起兵反抗朱允炆新政,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要說這朱允炆,也實在有點不爭氣,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仗打了三年,活活把王位打沒了!這事實在讓人沒想到,朱允炆自己沒想到,朱棣也沒想到,朱元璋更沒想到!

朱允炆為什麼能越過一眾叔叔兄弟被朱元璋一眼相中立為皇儲?這和朱允炆的演技有關。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心痛萬分,沒有了自己一手栽培的繼承人,但有高仿啊,還是以假亂真的那種。朱允炆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會拍馬屁,最常說的就是“我爺爺說的都是對的”,此外還是父親朱標忠實的模仿者。

種種假象讓朱元璋信以為真,直覺朱允炆是天定的皇位繼承人,就是這一次看走眼,險些給大明王朝釀下大禍!朱允炆此人除了演技頗高,但他沒有真正的學會政治、軍事、心術等方面的知識,皇帝做的可以說是一無是處。

軍事上的戰敗,掩蓋了他政治上的失敗

靖難之役的失敗將朱允炆釘在了失敗者的恥辱柱上,但他的無能絕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指揮不當。自登基開始朱允炆就奉行重文輕武的方針,除了耿秉文,滿朝武官只有李景隆之流。文官倒是比武官強些,重臣諸如齊泰、黃子澄以及方孝孺,幾位老臣忠心沒的說,但治國能力呢?差的可能不是一星半點。

三人之中如果非要說誰比較有宰輔之相,那隻能是齊泰了,相比黃子澄、方孝孺只會每天喊口號、寫文章外,齊泰至少還有一些鬥爭意識。齊泰曾言“擒賊先擒王,先收拾朱棣”,朱允炆沒聽。又曾經極力反對李景隆掛帥,朱允炆又沒聽。甚至在朱元璋忌日,朱棣遣子入京拜祭,齊泰要求扣留為人質,朱允炆還是沒聽。

事後證明齊泰的建議是無比正確的,朱允炆為什麼不聽?除了他自己沒腦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黃子澄的勸諫……

至於方孝孺更不必說,負責制定口號而無實際策略,小動作頻頻卻是自取其辱,比如他曾書信朱棣之子朱高熾,意圖挑撥其父子關係,一邊贏了是正經太子,一邊投降是叛臣之子,但凡朱高熾有點腦子就知道該怎麼選,結果朱高熾果真信都沒拆就交給朱棣了……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誤國誤民是文人啊!

國家層面的政治策略一塌糊塗,核心大臣不堪重任,此時的朱允炆在幹啥?他把全國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內大量改成了古地名,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還要改第二次。改名後大家經常反應不過來地名說的究竟是哪裡,不僅是百姓,就連官員也一時無法適應,寫奏摺經常在旁邊註釋標明這地方以前叫什麼,否則沒人看得懂……

政治上的失敗,又遮掩了經濟上的混亂

朱允炆是第一個被儒家思想全面侵蝕的皇帝,在奉行精英教育的明清皇族,大多數皇帝都會把太子交給儒家教學,但是儲君學的是經史子集、玩的是琴棋書畫,乾的卻是政治、軍事、經濟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活兒,試想培養一個廚子然後讓他去做IT,這廚子可能會瘋,朱允炆心態還不錯,人沒瘋,但明朝官員和老百姓八成要瘋了。

大力推行恢復井田制。你沒聽錯,就是周禮提到的井田制,你沒記錯,就是孔孟時代宣告徹底破產後已經兩千多年沒人執行過了的井田制,王莽除外……通俗的說,井田制就是要求先種提供賦稅以及村有的公田,然後再種農作物歸自家所有的私田。這種制度在周朝就已經顯得不合時宜,隔了這麼久朱允炆又來這麼一出?

全面減免江南地區稅收。朱允炆執政時期減稅力度之大,甚至部分地區的賦稅竟然減到了僅有朱元璋時期的15%。一般來說減稅是好事,可朱允炆這傢伙也忒不會選時間。剛好那個時候前線與朱棣燕軍作戰正處於膠著狀態,幾場大的戰役均告失敗,而朝廷國庫空虛,拿不出錢來組織軍隊對朱棣軍隊發動反擊……

地名復古也就罷了,經濟也要復古,大概真是過度崇信儒家學說,才會做出一堆這麼不切實際的事情。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時間雖然不長,但短短四年時間就折騰出這麼多花樣,也實在是難為他了。相比而言,朱棣要靠譜很多,永樂大典、七下西洋、平定安南、遠征蒙古,開拓了後世明朝的繁榮昌盛。難以想象如果朱棣沒有被逼急了起兵造反,明王朝難保不會像秦朝和隋朝一樣二世而亡!


王銘葦


朱允炆在朱棣面前顯然還是太年輕了,朱允炆繼承大統的時候才21歲,而燕王朱棣都已經38歲了。朱允炆作為朱元璋欽點的皇位接班人,卻為何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就被皇叔朱棣推翻了政權?朱允炆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其實不然也。




可以說,朱允炆是最像父親懿文太子朱標的皇子,朱標的長子朱英雄幼年夭折(只活了八歲),朱允炆是事實上的嫡長孫。朱元璋放棄其他幾個年長的兒子而選擇了年紀輕輕的朱允炆作為皇位接班人,並非只是為了遵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位繼承製度,而是因為朱允炆確實有他自帶的閃光點,朱允炆雖然年輕,但是他為人卻非常正派,沒有皇室子弟的輕浮、紈絝,而是沉穩有度,誠孝至仁,朱允炆的性格操行都很像父親朱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從陝西巡視回來的太子朱標不幸染病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因為悲傷過度而日漸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說:“而誠純孝,故不念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同年皇太孫朱允炆即帝位,改年號為建文。這一年,他才21歲,經過皇祖父三十一年苦心經營,“洪武之治”成績斐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大明天下一派繁榮昌盛氣象。




如果只是做一個守成之君,朱允炆完全可以做到。不過,建文繼位之初卻也大行改革,比如,他一改過去皇祖父重武輕文的思想,而是提高了文官在朝廷的作用。建文朝主持“削藩”國策的齊泰,黃子澄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建文帝寬刑省獄,避免了冤假錯案的一再發生,洪武朝的大肆屠殺功勳之臣在建文帝時期沒再發生過,建文帝抑制宦官力量,對宦官不法嚴懲不貸。“建文新政”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但是對明朝後世皇帝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當然,如果從嚴格的標準講,朱允炆實在離他皇祖父還有不小的距離。建文帝自幼熟讀儒家經書,但不懂得圓潤變通。他和父親懿文太子一樣,性格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他身邊的親近之臣,包括方孝孺、齊秦、黃子澄等人,都是懷理想主義,書生氣濃厚,對時局沒有大同觀認識的人。建文帝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削藩”畏畏縮縮始終放不開手腳。朱允炆是個十足的書生型皇帝,他毫無治國經驗,不僅不能和他的皇祖考比,甚至他那些雄才大略,鎮守一方的藩王叔父們,建文帝也遠不是他們的對手。在這些儒學官員的薰陶影響下,建文帝幻想著能以儒治國,推行他所謂的理想仁政,但是這在明初,幾乎都是不現實的事情。




建文帝本身就是個死讀書的書呆子,加上黃子澄齊泰儒家修齊治平理論的思想灌輸,所行新政皆是脫離實際,方孝孺還建議建文帝從古籍經文中去尋找治國的靈感。這三個人雖然正直勇敢,胸懷為天下蒼生計的理想。但他們都是腐儒之見,缺乏實踐意識,反而使建文帝在施政理念上一再脫離實際。燕王朱棣打著“傾君徹”的名義靖難起兵,目標就是直指齊泰、黃子澄。即便朱棣不造反,估計建文王朝也難以維持太久。


大國布衣


我們都知道,本來朱元璋是把江山讓給了孫子朱允炆,可是,最後江山竟然被朱棣跟篡奪了,不知道老朱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大家都清楚朱元璋打下江山來很不容易,他對待江山的繼承人,也是格外的小心的。最初他是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長子也就是朱標。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朱標死在了老朱的前面。可以說這突來的一切,打亂了朱元璋原本的計劃。

現在擺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了。

太子朱標死了,是選朱標的兒子當皇帝呢?還是選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呢?

這個問題可能老朱想了很久。

畢竟這個問題是怠慢不得的,因為中國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很多,沒有選好繼承人,而導致亡國的事例了。

中國漢人當皇帝的時候,一般是選擇嫡出的長子當皇帝,這樣的話,不大會引起皇室之間的骨肉相殘。

但是,朱元璋的問題是長子死了,其他的兒子要選誰呢?

似乎選誰都會引起矛盾,於是,老朱索性繞過了兒子。直接選擇了孫子朱允炆來當皇帝。他以為自己選孫子當皇帝, 兒子就沒有意見了。這個天下就會太平了。

沒想到朱元璋的這一做法,恰恰相反引起了公憤,最起碼朱元璋的兒子是不服的。憑什麼皇位要傳給一個沒有任何戰績可言的黃毛小子呢?

再加上朱允炆一上臺就大力的削藩,導致本來對他就不滿的叔叔們,更加的對他不滿了。最後索性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給幹掉了,篡奪了皇位。

我們假設一下朱棣若是沒有篡位的話,朱允炆治理大明王朝,能走多遠呢?

朱允炆當皇帝的時候,只有21歲,且是一個太平天子,他是沒有參加過戰爭的。這個年齡,再加上他本身的經驗,就已經是他的短板了。

毫無疑問這一點是他比不上朱元璋其他的兒子的,最起碼朱元璋的兒子都能打,威望要比他高的多。

朱允炆的眼光也不咋地,通過他用的那些討伐朱棣的人來看,至少他用的都是錯誤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仁慈,軟弱,導致了他最後丟了天下。

這都是當皇帝不能有的,皇帝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唯我獨尊。

在朱允炆當皇帝的漫長生涯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反叛他的人,即使不是朱棣,而是其他人,朱允炆也未必對付得了。

當然了我們目前所說的都是內鬥上。

若是朱允炆連內鬥都打不贏的話,那對付外敵上,他就更差勁了。

他能比得上曉勇善戰的馬背上的民族嗎?他敢把都城建在距離少數民族只有幾十裡之遙的北京城嗎?他能平衡的了臣子,兄弟,國家之間的利益嗎?

可以說每一件事對他來說,都是一個災難性的考驗,我覺得若是讓朱允炆當皇帝的話,明朝肯定是走不遠的,至少走不了兩百多年。


漢史趣聞


如果沒有靖難,朱允炆大概很有可能成為和楊廣走完全相反路線的一對難兄難弟。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怎麼可能?朱允炆以仁孝著稱,怎麼可能和著名的、好大喜功的暴君楊廣歸為一類?

先別忙著噴我,聽我慢慢說。

首先,之所以會這麼說,主要是基於封建王朝的著名“二代定律”。一般來說,在封建王朝的第二代統治者統治時期,都會發生一些非常重大的事。如果二代賢明,或者順勢換個賢明的,王朝便可度過危險期,進入一個真正的大上升時期,基本百年國祚是穩了。反之,就是雞飛蛋打,空歡喜一場,別管王朝的建立有多輝煌,大廈崩塌也不過是轉瞬間的問題…

基於這個定理,楊廣是最好的反面例子,當然此外還有秦二世、晉惠帝,以及一大批短命王朝的二代皇帝們。

而朱允炆很顯然就是個廢物皇帝…這個評價雖然可能帶有一絲主觀情緒,但也是建立在充足的客觀事實基礎上的。單憑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自家藩王用正面造反的收到推翻的皇帝這一殊榮,就能證明很多事。

當然,我們也能對這個皇帝仔細分析一番。

首先,朱允炆號稱仁孝,然而仔細一看,其實都是裝的。本質上來講,他是個典型的偏聽偏信、剛愎自用的皇帝。

他繼位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廢除了很多朱元璋的政策,一方面直接打臉了朱元璋,另一方面也激化了潛藏的社會矛盾,否則朱棣哪有那個人格魅力,能造反成功?

先說打臉朱元璋,這是不是孝順暫且不提,單說一下現實層面的問題。朱元璋的總體政策有兩項是朱允炆改得比較多的,一個是嚴酷刑法,一個是減免稅制。

朱元璋的嚴酷刑法其實主要針對的是官員,何曾有半點對老百姓苛刻的地方?那這所謂的寬鬆就很有意思了,放寬的是誰的韁繩?縱容的又是誰?彈冠相慶的又是誰?

所以明白為什麼某些人要為他唱讚歌了吧?這背後的邏輯簡直一目瞭然,老百姓,老百姓能做出錦繡文章?老百姓算個卵?

再說所謂減稅,乍一聽減稅,好像真是好東西,這個皇帝好仁慈!

但如果你學過一些經濟和財政方面的知識就會明白,這只不過是表面功夫。國家稅收和財政是一把不得不用的雙刃劍,稅收過低,國家機器的運轉就要出問題,而過高,則會激起民怨,甚至民變!

明朝當時的財政具體收支情況很難進行分析了。但有一點很簡單的邏輯,明朝本來就是小財政,將原本的賦稅重地大規模減稅,那會不會出現大規模虧空,出現了虧空又從哪裡補?

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沒有統治者會冒著自身崩潰的風險去體恤老百姓,這是個基本道理。

給經濟發達地區減稅,千古未有的奇聞搞出來,可最終這個單會由誰來買,就是個很微妙的事了…

再來說真正的純孝仁德。

朱允炆上臺幾個月,搞掉五個皇叔,其中還有一個被逼自焚,其他幾個也是毫不講理地廢為庶人,並貶謫邊疆蠻荒之地。說實話,這種手段即使是在皇帝當中也算是非常狠的了。

誠然,朱允炆確實面臨二十幾個叔叔的強勢圍觀,形勢也很微妙,但不管是於情於理,他這種做法都是很蠢的。

對親叔叔無端,或者說因為莫須有的猜忌就頻頻下狠手,正常人都幹不出來,孝字算是被徹底拋棄。

同時也愚不可及,那麼多藩王,前面的都被他搞死或者搞得生不如死,一點活路不留,別人不造反都等死麼?

這也是靖難中全國諸藩,只見半推半就幫朱棣,不見有人撐他的根本原因。

從這一點來看,朱允炆的水平真的很堪憂。

最後就是朱允炆的偏聽偏信達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這種皇帝是最可怕的,畢竟哪怕你是真的喜怒無常,大家還有個盼頭,可你作為皇帝,是個偏執狂,情況就很尷尬了。還是個具有樸素浪漫情節的幻想型偏執狂,那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絕望…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寵信方、黃、齊等人,而朱棣起兵的藉口基本上和西漢七國之亂如出一轍。人漢景帝怎麼做的?二話不說,一刀就把晁錯砍了,這下看你怎麼說?難題就回到了造反派手裡。而朱允炆怎麼做的?不管前線打成啥樣了,始終堅持初心不改,愛得深沉。

另外,就算不是考慮給朱棣找麻煩的角度,黃子澄舉薦李景隆領兵,並且謊報軍情的大罪,依然榮寵不減,甚至毫無表示,怎麼不讓人心寒?

人心散了,隊伍怎麼帶?

仔細梳理,其實這些個所謂的大儒們,乾的好事絕不是一星半點,排斥的也不僅僅是耿炳文這種老將,不對盤的文官照樣直接弄死,或者逼走,不管你有多大本事,老子有皇帝的寵信,就是能搞死你!茹常、鬱新等一批實幹名臣,在建文盛世被貶的被貶,辭官的辭官,正是這些大儒、良心的傑作。

至於嘴上說的大道理,說是肯定要說的。至於做嘛,化妝轉進,堅持抗戰難道就不是聖賢之道了麼?

這簡直就是教科書般的後世為官楷模,可以說是嚴嵩之流的真正祖師爺,怎麼不讓這些人推崇?

這也就解釋了朱允炆在靖難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則解釋了此後輿論風向始終有些詭異的原因。

再回到正題,為什麼沒有靖難朱允炆也長不了?

客觀分析一個統治機構的穩定,不考慮所謂的歷史貢獻什麼的長遠的事,就考慮眼前。最重要的莫過於平衡!

漢朝講的是外戚官宦門閥之間的平衡,唐朝是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宋朝也講究個新黨舊黨輪流坐莊…凡是某一股勢力呈現絕對獨大的時候,就是這個權利體系徹底崩潰的時候!

而朱允炆的所作所為,就是讓“清流文臣”勢力無限做大!(暫且叫這個名字吧,至少人家自己是這樣標榜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講什麼情懷操守,畢竟聖人是極少數特例,當某一個特定勢力無限做大之後,會進一步毫無節制地擴張權利,攛掇利益。這個利益不僅僅是現金,也可以是其他資源。想象一下,當這幫被皇帝給予了無線信任,卻武不能禦敵,文無法治國,只知道排除異己和喊口號的集團統治一個新生的帝國幾十年,會發生什麼事?


不知道叫啥子3


能撐多少年不好說,但客觀的講,能不能搞出一個“建文盛世”且不談,但也不至於像某些答主所說的明朝會“二世而亡”,亡國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內有大亂、外有強敵,但是明初一個都不佔。

最壞的結果:蒙元反撲提前、北方邊境安定時間減少、後期燕雲之地又落入遊牧民族之手,明朝由一個大一統王朝縮水成南方偏安政權。


朱允炆的軍事、政治能力固然已經被歷史證明了有多水,掌舉國之力卻幹不贏偏安一隅的四叔,說明他的綜合能力極差。自己能力差也就算了,偏偏又任用了方黃齊三人,這種即忠且庸的人,破壞力比奸臣還要大,“書生誤國”放他們仨身上一點不過份。

雖然我也不看好朱允炆的治國能力,但是說因此亡國就有些偏激了~


明初繁榮昌盛屬於大概率事件,改朝換代後,由於大量人口死亡,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沒有戰亂負擔的民生是恢復很快的,任意一個守成之君都能“打造”出一個盛世來。


朱允炆這個標準的儒家弟子,即位後又繼續推行輕徭薄賦的養民政策,江浙地區的賦稅甚至降低到只有朱元璋時期的15%,雖然對於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很大,但是這時候並沒有明朝後期那種嚴重的土地兼併情況,國家賦稅也能正常收取,只要不去搞什麼大工程或者頻繁的對外戰爭,就不會出現嚴重的財政危機,而老百姓有飯吃就不會去造反。

越是王朝後期,繁榮之後的弊病出現了,才越需要英明之主。

至於軍事方面,朱允炆固然沒有遷都北京的眼光和魄力,不過這時候的北元,經過朱元璋在位期間幾次遠征,已經沒有了“光復中原”的實力,內部分裂造成的內亂,最多在明初在北方邊境做一些騷擾性攻擊,這時候明軍的戰鬥力還沒有直線下降,擋住北方的遊牧民族還不成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朱棣靖難打了三年雖然幾度大敗南軍,但始終只能在北平附近轉悠,如果不是最後孤注一擲繞過大城直奔南京這種“賭命”行為,靖難的結果還真要兩說,原因是李景隆雖然是個大草包,但是盛庸、鐵鉉、平安等南朝大將都不算太差。

總結一下就是,假如朱棣不造反,那麼朱允炆做個守成之君也是綽綽有餘的,不是朱允炆能力問題,而是明初的國內外環境決定了一切,即便遊牧民族捲土重來,最多也就是北方局勢更糜爛一些,朱允炆得個善終並不難。


瘋狂的008


首先要表明我的觀點,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不但能撐下去,而且朱允炆能做一個守成之君,開創一個盛世也未嘗不能。

第一,是因為朱允炆家庭氛圍非常好,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榜樣。朱允炆的父親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朱標是馬皇后所生,在古代皇家講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朱標自小就深受朱元璋重視。朱標出生後,朱元璋率軍攻下南京城,自立為王,所以朱標的出生讓朱元璋認為是上蒼給他送來的福報,對兒子寄託了極大地希望,延請當代大儒宋濂等飽學之士為他講學。而且朱元璋明確表示,最重要的教育不是知識。而是正心,心正萬事則順,心不正事事不順,所以朱元璋為朱標選的東宮官吏皆是德正高雅的端正之士。您想,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跟隨這樣的父親,身邊都是這樣的高雅之士,朱允炆也被薰陶得謙恭有禮,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第二,朱標死後,按照皇家繼承規則,應立皇長子皇長孫,於是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朱元璋更加註重對朱允炆的教育,請當代大儒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為朱允炆師傅。把朱允炆培養成溫文爾雅而又自信堅強的性格。在朱元璋時代,已經把老將、有影響力的老臣誅殺殆盡,給朱允炆留下一個較為乾淨的朝廷,那時的高壓政策使各級官吏的思想時刻緊繃,時時想著命不保已。所以時代迫切需要一位寬容、寬厚、仁者之君,朱允炆正好符合官員和百姓的需要。

第三,朱棣不反,朱允炆也不可能將都城遷到北平,時時刻刻受到北方蒙古瓦刺的威脅。在明朝後期,崇禎一朝,都城幾次被滿清保衛,幾近失守,如果都城還在南京,最後,就算國內內亂,但是滿清還不至於威脅到中央,使朝廷兩面受敵,無可奈何。

綜上所述,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不但能做一個收成之君,還能開創一個盛世,在明朝末年,還能使朝廷避免兩面受敵,可能明朝的壽命會更加長久,或許不會有清朝的存在。


歷史是個這玩意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朱允炆的失敗,不是敗在懦弱和婦人之仁,而是失敗在年輕和經驗不足。畢竟,朱允炆上臺時才21歲,而朱棣已38歲,且經過軍事鍛鍊。

如果能讓朱允炆活到40歲以後,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樣了。40不惑,人到40以後就開始穩重了。



明朝的問題在哪裡?明朝的滅亡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吃財政飯的朱家宗室子弟繁衍太多,把朝廷吃垮了。明朝宗室俸祿問題在嘉靖年間(1522-1566年)就已經比較突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晚年頒佈了《宗藩條例》企圖進行限制,但收效甚微。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朱家皇室有15.7萬人,加上服務人員,上百萬,這些人都是吃飯不幹活的,而當時全國只有5000多萬人口。有的遠支已經很窮了,我看《明實錄》發現:明朝皇帝第一次賑濟皇室子弟的時間是萬曆十五年(1587年),此時明朝建國已經219年,距離明朝滅亡還有57年。



第二個原因:遷都北京使得明朝缺乏戰略緩衝。朱棣遷都北京後,明朝在事實上形成“天子守國門”的態勢,京城距離最近的長城就是幾十公里,少數民族的騎兵一旦越過長城,要不了兩個小時就能殺到京城下。首都缺乏戰略緩衝,準備應戰時間就短,容易處於被動。滿清曾經在崇禎年間(1628-1644年)五次越過長城搶掠,崇禎皇帝沒有更好的抵禦辦法。雖然組織了抵抗,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是面對滿清快速機動的騎兵,明朝心有餘力不足。



第三個原因:北方邊防耗費了國家太多的錢糧。北方邊防是燒錢機,修長城、駐紮大量的軍隊,每年要花大量的資金。《明神宗實錄》記載僅僅是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到四十八年(1620年),北方邊防就花了將近2000萬兩白銀,是明朝中央財政近5年的收入,徹底搞窮了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5萬餘人與努爾哈赤的大軍在遼東薩爾滸大戰失敗,明軍幾乎全軍覆沒,明朝元氣大傷,遼東形勢急轉直下。萬曆皇帝於第二年去世,想必與此敗多少有關。



圍繞上面三個問題來分析一下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的發展推測:

第一個問題:朱允炆能解決藩王俸祿的問題嗎?我分析認為,朱允炆不能徹底解決藩王問題,但可以延緩藩王的繁衍和俸祿的大幅增加。朱允炆上臺一年內就削除了5位藩王,將他們貶為庶人,朝廷節省了一大筆開支。如果不是燕王造反,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削藩工作將會繼續推進,這樣一來,明朝藩王的數量將會大大減少,藩王俸祿對財政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快形成。朱棣奪取帝位後,當起了老好人,對藩王的態度是好好花錢養著,但要削除他們對抗中央的軍事力量,正是朱棣這個好好養著的做法,後來給財政造成很大壓力。從第一個問題分析來看,朱允炆的做法比朱棣更有利於延續明朝的壽命。



第二個問題:遷都北京問題。朱元璋說過,北京並非都城的選項,作為朱元璋的皇太孫,朱允炆應該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朱允炆即便遷都,也不可能會遷到北京去。不遷到北京,首都在南京或遷到西安、洛陽,少數民族的騎兵並不敢大舉深入內地,明朝中央政府對付少數民族有足夠的戰略緩衝,更有利於穩定,至少更有利於守住基本盤,比如長江以南。有人說,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應該沒有那麼快滅亡。我認為有道理,起碼可以像南宋那樣南北對峙很久。

第三個原因:北方邊防問題。這個問題,無論誰當皇帝都要面對,不用多說。


綜合以上分析,我覺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按照朱允炆的路子走下去,明朝可能會延續更長的時間,但是很可能後期像南宋一樣,南明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坐看東南了


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更是一個可以讓人腦洞大開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誰的答案更符合邏輯。

我覺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非常有可能開創一個大明盛世,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朱允炆即建文帝上位時,才21歲,是朱元璋親自帶大、培養的皇位接班人,對朱元璋時期的弊政是有深入瞭解的,一上臺就著手實行了“新政”,改革祖制,說明他不併是一個墨守成規的皇帝,而是一個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他的新政主要是兩塊,一是改革法制,二是實行消藩。建文帝認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過於苛嚴,特別是那些在誥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懲罰條款更是如此。據說,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從他的法典中取消73條這樣的條款。在他即位以後,他禁止以誥文為根據來進行審理和判案,同時停止張貼榜文,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蓋了他事實上對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這些說明建文帝不僅有改革的意願而且有改革的智慧,其次在經濟上,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減輕前朝某些過重的稅收,限制佛、道二教寺觀所能擁有的免稅土地的數量,削奪世襲封藩,可惜這些政策大部分都被朱棣廢除了,如果這些政策可以得以有效執行,那大明王朝很可能迎來像大漢王朝“文景之治”一樣的修養生息的局面;

2、 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個兒子,生性殘暴,嗜殺成性,經過元末戰爭,除山西少數地區外,中原地區已人丁稀薄,土地荒蕪,加上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燕軍南下時,大肆殺戮,直接導致後來不得不繼續實行大移民的政策,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朱棣上臺之初,全盤否定了朱允炆的所有新政,包括消藩,實際上是政治上的一種倒退;

3、 朱棣雖然是明朝歷史上比較有為的皇帝,但是他連年的征戰及好大喜功的性格極大的破壞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鄭和下西洋雖然宣揚了明朝的國威,但是不屬於正常的貿易而是一種朝貢貿易,極大的耗空大明的財庫,所以後來不得不取消了;

因此我認為,如果朱棣不造反,在大明最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沒有靖難之役,大明將開創一個空前盛世。


歷史聯盟


一個王朝的氣數不單單取決於一個兩個帝王。更多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明君的出現只是錦上添花,並不一定是決定性的。


換句話說,歷史要你上的時候,你就是個也能發揮出功效,只是作用大不大的問題,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並不會因為某一個帝王的出現而逆轉。

回到明朝朱允文的問題,朱棣造反是他自己本人的決定,而不是明朝存在的理由,退一萬步說就是朱允文上臺,也能發展得不錯。朱允文本人也是才學兼備,謙和有禮的君子,治理國家很有方略不比朱棣差的,這是朱元璋喜歡他的理由。

明朝在他的統領下,想必也會繁榮昌盛。只是多少年是個很模糊的問題。最近有史學家提出,明朝的滅亡最大的問題是因為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換句話說是中原人民不抗凍,本身就死傷頗多,加上滿人比較適應嚴寒,所以佔優勢。這個說法正確與否未有定論,但具有一定的道理。

一個帝國的覆滅,最大的原因就是氣數已盡。天道如此,沒有人可以強求,就算是曠世奇才,千古明君也挽救不了這個頹勢!


阿楚故事


在封建社會當皇帝是每一個人夢寐以求的事,當了皇帝就意味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所以才會出現手足相殘甚至謀殺自己的父親上位,歷朝歷代當上皇帝的人都會有那麼一個顧慮,害怕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脅,對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都會採取手段,輕則遠離朝堂削弱兵權,重則趕盡殺絕。

而朱允炆也不例外,在當上皇帝后,聽信了謀士的讒言,實行了削藩之策,太過著急想建立自己的勢力,這也引起了朱棣的不滿,為日後起兵造反埋下了伏筆。

再則我們先來聊一聊朱元璋為何要讓朱允炆當這個皇帝,朱元璋是草根出生,當過和尚,甚至還當過乞丐,他能登上帝位可見他的過人之處,而他所立的太子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標,他是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的親生兒子,無奈太子朱標卻早早離世,由於他對馬皇后的寵愛以及太子的過早離世,從小就異常疼愛這個孫子,他最終還是選擇立自己的皇長孫為新皇帝,雖然知道朱允炆的能力完全比不上他的四兒子朱棣,可迫於封建思想的束縛最終還是讓朱允炆登上帝位。

事實也證明朱允炆難堪大任,他繼位時太過年輕,沒什麼經驗更沒有什麼自主思想,導致聽信讒言,結果引發了朱棣的“靖難之役”最後兵敗逃出南京,不知所蹤。而造成他失敗的原因還是削藩之策,讓他的很多叔叔以及朝中大臣不滿,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得罪重丞,更是讓難堪重任的李錦榮統帥60萬大軍,李錦榮才能完全不行,認人不全,最終導致兵敗如山倒,所以就算朱棣沒有起兵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他沒有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而是一上臺就得罪了他們,歷來都是有能力的人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