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一、卷首语

他曾是国师种秋的生死兄弟,一起游走江湖,行侠仗义,却又反目成仇;生死战后,薄了恩情,不谈仇怨。有的,似乎只剩对过往的回首。

他是与丁婴暗通款曲的正道领袖,道貌岸然,两面三刀,令人作呕,与丁婴互为表里,是雷打不动的天下第二人。

他想杀尽谪仙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想还这个江湖一个朗朗乾坤、清清白白,道心坚定,绝不回首。

他就是位列天下四大宗师之一的湖山派掌门俞真意,从武道一途转修仙家道法的白道第一人,神华内敛,貌若纯真稚童。

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岳不群符合你心中的俞真意形象吗

二、是非对错

俞真意想杀尽谪仙人,想杀尽天下那些高高在上、任意践踏藕花福地的神仙中人,其实这个初衷,并没有问题。

可惜,在一次次杀人夺宝,一次次的“为杀而杀”后,俞真意变得有点偏激,甚至与魔教的太上教主互相勾结,人性已是扭曲。

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是非对错,自有公论

说俞真意道心坚定、坚忍不拔,这我相信,但这并不是他,可以为恶的理由。以暴制暴,从而变得残暴,有什么可取之处?

不知俞真意是否想过,自己不是正在变成,当年自己最讨厌的一类人吗?一样的高高在上,一样的视众生如蝼蚁,一样的偏执不知回头。

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三、俞真意的道理

俞真意点点头,“俗子之见。在其位谋其政,修行亦是如此。种秋,不是你的道理不对,只是还不够高,因为你站得太低了。”

虽然俞真意的行事作风不可取,但他说的话,讲的道理,还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首先,俞真意的初衷,是要杀那些高高在上的谪仙人,是他们让藕花福地鸡犬不宁,让这个世界多了无数的血雨腥风。这要是放在主角身上,妥妥的一路逆袭,最终霞举飞升。

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杀尽谪仙人

其次,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站得越高,看的就越远。相较于种秋的一时一地,我反而觉得俞真意的格局更大。

至于原文中,老厨子所认为的“种秋的格局更高”,理由竟然是走遍四国山河,看得多。我反而认为这个解释很牵强,对于“格局”来说,看的多是远远不够的,要看得高,看得远才行。

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到底谁的格局更高?

​四、书里书外

记得在许久之前,学校举行过一场“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的辩论会,当时的正反双方,谁输谁赢,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正反双方举了大量的例子,去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现在想想,属实可笑。

其实过程与结果,又有哪一个是不重要的呢?如果结果不重要,那我们努力在这个社会打拼,又是为了什么呢?我想不会是单单喜欢奋斗的过程吧。

剑来:拿着主角剧本,却走向反派的正道第一人,你认可他的道理吗

是非对错,自有公论

同样的道理,过程也一样重要,没有有意义的过程,没有有意义的方式方法,所求的结果,不过是无根之萍、无本之木。

就像俞真意一样,太过注重结果,不注意过程的方式方法,最终只能是闹得自己灰头土脸,难以圆满如意。

生活中,很多事情,还是要辩证地看待,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该变通时就要变通,别偏激,这才是天地之道、自然之理。

与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