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二胎家庭的日常一:小心!大寶要喂二寶吃東西

那些二胎家庭的日常一:小心!大寶要喂二寶吃東西

我不會畫漫畫,畫不出當時的樣子,也不懂的擺拍,拍不出那時的畫面,畫面請自行腦補,哈哈!

每個二胎家庭應該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景吧!即便沒有遇到過,那也應該聽到過吧!

大寶上幼兒園託班,二寶馬上四個月。

接大寶下學時,大寶想要去超市買酸奶,去了超市就變卦了,就得買糖,不買不走,就在那看看這個,摸摸那個。

因為著急回家,身為九零後二胎寶媽的我,就向孩子妥協了,給大寶買了一瓶口哨糖,奶瓶樣的包裝(大寶自己選擇的)。

到家就打開了,大寶自己吃了幾顆,看大寶的表情,好像味道還不錯的樣子。給了我一顆,放到了嘴裡,哎呀!

這酸爽的勁兒,咱真理解不了孩子對糖的要求標準。糖果的味道,難道不應該是甜的麼?這種奇怪的味道,讓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吃披薩時的情景……有點跑題了,拉回來,接著說。

好不容易,嘴巴里的味道散去了,我和二寶一起在沙發上躺著,大寶坐在二寶的另一邊,畫面真美!真幸福!

不一會兒,大寶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轉身拿起自己的糖果瓶,扒拉出一顆就往二寶嘴巴里塞。幸虧我反應快,出手猛,護住了二寶的嘴巴,這才替二寶擋下了這顆“有致命危險”的糖果。

“弟弟太小了,得等長到你這麼大了,才可以吃糖哦!”我再次重複,身為一位老母親的諄諄教導。

二胎家庭中,試問哪家父母不會擔心,老大喂老二吃東西呢?等到不用擔心的年紀了,大寶也就過了喂二寶吃東西的年紀了。

二寶被餵食,都有哪些危害呢?

做過父母,帶過娃的,都知道,孩子在6個月(左右)之後,才會開始進行輔食的添加,並且添加輔食時,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軟到硬,由單一到多樣,由小塊到大塊”的原則,各種調味料,更是1週歲之後才會考慮的。

如果輔食添加不當,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像我家這樣大寶喂二寶吃東西的情況,先把食品添加劑放到一邊不說,還有發生窒息的可能,這可是塊狀食物啊,尤其還是那麼大的!

父母要如何教導大寶不喂二寶東西吃呢?

首先,孩子都喜歡孩子,尤其還是特別小的這種,更喜歡。孩子分享自己的零食,就是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所以,不建議斥責孩子,兄弟姐妹間的這份愛要保持(當然,來不及出手制止的時候,大吼一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了二寶,大寶被“教育”的次數大多會有明顯提高。如果,大寶還經常因為“愛”二寶,而被父母斥責的話,大寶心裡會逐漸產生“討厭”的心理,時間一長,可能還會演變成“厭煩”,甚至是“憎恨”。

換位思考一下,公司委派我們在工作上帶新人,我們總因為這個新人被上司批評,我們心裡也會產生一些怨恨。更何況這份批評,還來自最最親愛的父母呢!

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肩負著“教育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情感”的重任。

其次,明確告知大寶,“弟弟(妹妹)太小了,還沒有長牙呢!得等長牙了(或者長到你這麼大了)才能吃。”

孩子不懂什麼是輔食添加,也沒有太大的時間概念,那就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教育孩子。“牙齒”“長大”是我家孩子比較能理解的詞語,具體的還需要根據大寶的理解能力與詞彙量來決定。

最後,拒絕“中國式逗娃”。家裡添了二胎之後,大寶被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有好吃的了,給弟弟(妹妹)嗎?這種問題對孩子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會引導大寶喂二寶吃東西,這是非常危險的,父母一經發現,應該立刻制止。

我就錯在了這裡,起初我家大寶是不喂二寶吃東西的,即便旁人問,大寶也會說“弟弟太小了”(因為之前一直在教)。因為大寶的這句話,我放鬆了對這種“中國式逗娃”的拒絕,才發生了這一次的情況。

PS:中國式逗娃的人群,不僅僅是外人、奇葩親戚,還有自己的家人,這方面寶媽一定要跟家裡人溝通好,嚴禁拒絕這樣逗孩子。一定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竟誰的面子都沒有娃的生命安全來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