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二胎家庭的日常一:小心!大宝要喂二宝吃东西

那些二胎家庭的日常一:小心!大宝要喂二宝吃东西

我不会画漫画,画不出当时的样子,也不懂的摆拍,拍不出那时的画面,画面请自行脑补,哈哈!

每个二胎家庭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吧!即便没有遇到过,那也应该听到过吧!

大宝上幼儿园托班,二宝马上四个月。

接大宝下学时,大宝想要去超市买酸奶,去了超市就变卦了,就得买糖,不买不走,就在那看看这个,摸摸那个。

因为着急回家,身为九零后二胎宝妈的我,就向孩子妥协了,给大宝买了一瓶口哨糖,奶瓶样的包装(大宝自己选择的)。

到家就打开了,大宝自己吃了几颗,看大宝的表情,好像味道还不错的样子。给了我一颗,放到了嘴里,哎呀!

这酸爽的劲儿,咱真理解不了孩子对糖的要求标准。糖果的味道,难道不应该是甜的么?这种奇怪的味道,让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吃披萨时的情景……有点跑题了,拉回来,接着说。

好不容易,嘴巴里的味道散去了,我和二宝一起在沙发上躺着,大宝坐在二宝的另一边,画面真美!真幸福!

不一会儿,大宝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身拿起自己的糖果瓶,扒拉出一颗就往二宝嘴巴里塞。幸亏我反应快,出手猛,护住了二宝的嘴巴,这才替二宝挡下了这颗“有致命危险”的糖果。

“弟弟太小了,得等长到你这么大了,才可以吃糖哦!”我再次重复,身为一位老母亲的谆谆教导。

二胎家庭中,试问哪家父母不会担心,老大喂老二吃东西呢?等到不用担心的年纪了,大宝也就过了喂二宝吃东西的年纪了。

二宝被喂食,都有哪些危害呢?

做过父母,带过娃的,都知道,孩子在6个月(左右)之后,才会开始进行辅食的添加,并且添加辅食时,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单一到多样,由小块到大块”的原则,各种调味料,更是1周岁之后才会考虑的。

如果辅食添加不当,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像我家这样大宝喂二宝吃东西的情况,先把食品添加剂放到一边不说,还有发生窒息的可能,这可是块状食物啊,尤其还是那么大的!

父母要如何教导大宝不喂二宝东西吃呢?

首先,孩子都喜欢孩子,尤其还是特别小的这种,更喜欢。孩子分享自己的零食,就是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建议斥责孩子,兄弟姐妹间的这份爱要保持(当然,来不及出手制止的时候,大吼一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了二宝,大宝被“教育”的次数大多会有明显提高。如果,大宝还经常因为“爱”二宝,而被父母斥责的话,大宝心里会逐渐产生“讨厌”的心理,时间一长,可能还会演变成“厌烦”,甚至是“憎恨”。

换位思考一下,公司委派我们在工作上带新人,我们总因为这个新人被上司批评,我们心里也会产生一些怨恨。更何况这份批评,还来自最最亲爱的父母呢!

所以,身为父母的我们,肩负着“教育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重任。

其次,明确告知大宝,“弟弟(妹妹)太小了,还没有长牙呢!得等长牙了(或者长到你这么大了)才能吃。”

孩子不懂什么是辅食添加,也没有太大的时间概念,那就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教育孩子。“牙齿”“长大”是我家孩子比较能理解的词语,具体的还需要根据大宝的理解能力与词汇量来决定。

最后,拒绝“中国式逗娃”。家里添了二胎之后,大宝被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有好吃的了,给弟弟(妹妹)吗?这种问题对孩子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会引导大宝喂二宝吃东西,这是非常危险的,父母一经发现,应该立刻制止。

我就错在了这里,起初我家大宝是不喂二宝吃东西的,即便旁人问,大宝也会说“弟弟太小了”(因为之前一直在教)。因为大宝的这句话,我放松了对这种“中国式逗娃”的拒绝,才发生了这一次的情况。

PS:中国式逗娃的人群,不仅仅是外人、奇葩亲戚,还有自己的家人,这方面宝妈一定要跟家里人沟通好,严禁拒绝这样逗孩子。一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毕竟谁的面子都没有娃的生命安全来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