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我记得以前看的一本书这样说道: “一切到最后的关系,只需要知道我和谁来往就行了。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知道他往来的任何一个亲朋好友,就能基本探究出此人的本性一二,至少看得出他是哪一种人。”

换句话说,只要对一个人的朋友们有所熟悉,也能大概的了解一个人的本性。

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翻了又翻、爱不释手的书籍就像朋友一样亲近。这些书籍承载着生活的共处的点点滴滴、情感与记忆。

习以为常的随身小书册和小心珍藏的书籍们,再次放在面前细细观看,心底间会浮现非常完美、十分幸福的感觉。幸福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所以这些书籍是真实地,也是令人幸福的。

于是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只要知道我在跟谁相处就可以了。我相信通过我的一些喜欢的书籍就能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购买的书籍中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只属于自己美好的生活中,蕴藏着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

01、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遇见一本书,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

“啊!”望着书店里的书架,不期然将手伸向某本书。对从没听说过的作家,产生“啊!”的瞬间,想必是自己的某种情绪被触动了。比如封面的装帧、比如舒适的字体、比如恰到好处的留白,再比如书的尺寸形状让人舒服等。对于一位书虫来说,回想起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样淘书的瞬间,只有“奇迹”二字最为贴切吧。

就像在路上和某个女生擦肩而过时,然后匆匆一瞥,忽然“啊!”的一声,从此对那个女生一见钟情,念念不忘。

遇见一本书和遇见一个女生,其实没什么两样。

我和王永彬,还有《围炉夜话》这本处世哲书,就是这奇迹般的相遇。拿起书来一翻,发现里面格言式笔记正合自己那刁钻的胃口,发生不禁喜出望外。

结识一个喜欢的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王永彬一生不为人所知,大概活跃在清朝咸丰时期,大概是一位县学老师。而《围炉夜话》也没有讲深奥的大道理,而是用简短通俗易懂的格言式文言文来对学生们进行教授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分别就孝悌善恶、天道果报、克制私欲、勤劳节俭、功业成绩五个方向进行引申,虽然有些说教的味道,但是的确对自己修身处世立业有所帮助。

学习如何将自己置身于社会但又不被社会同流合污,王永彬是我的良师。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围炉夜话》这本书真的很好

02、 世界名著《嫁给又老又丑又残又瞎的男人,年轻女老师到底图啥?》

“当女孩18岁的时候,被豪门所招聘而成为家庭教师,认识了土豪男主。两人都被对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确定女主不是被金光闪闪所迷倒、确定男主不是馋人家身子?),于是不顾身份不顾地位不顾财产的巨大鸿沟而彼此深深相爱了,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有人证明男主的前妻还活着。女孩伤心欲绝(还好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毅然决定选择离开。后来,女孩意外地从叔叔(亲的还是干的?)那里继承了一笔不大不小的遗产,成为了白富美。但她无法抵御对男主(又老又丑)的深情思念,于是听闻男主前妻死亡的消息后,毅然回到了已经失去了财富、身体也遭到火灾严重摧残的男主(又老又丑又残又瞎)身边,毅然跟他结婚。在爱的供养下,男主重新找回了幸福和健康(也就是不否认男主又丑又老喽?)。”

啊!多么狗血的剧情。你们猜,这是哪部琼瑶剧?

但是很可惜,这本书是世界名著,名字叫《简·爱》,真正的世界名著。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简爱》

这是我一位女性朋友推荐给我的,开始因为是世界名著,对于她的推荐,我也丝毫提不起一丝兴趣,直到她把上面那段简介介绍给我,我终于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决定在某猫买下来这本书,拿回家仔细品尝。

呃。。。果然我和《简·爱》无缘,感受不到那种阅读的乐趣,我还是喜欢简·奥斯汀小姐那种描写田园乡村自然风景和灰姑娘爱上高富帅这样的小说。

很显然,如果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的话,那《傲慢与偏见》就是女朋友(世界名著我最喜欢《傲慢与偏见》,第二喜欢《理智与情感》),而《简·爱》只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朋友。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简奥斯丁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03、新东方雅思词汇(词根+联想)

搭乘班车上下班的长途中,无所事事的自己看着别人加班工作或参加培训课常常让人感到莫名的焦虑,总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常常想,如何能利用起班车上下班中的这段时间?首选就是阅读,有用的阅读。

而且因为上下班环境不好,汽车比较颠簸,最好选一些比较简短的词语来阅读,那英文单词和句子就非常合适。读英文要专心,哪怕只是背诵了十个单词,对我这种习惯“跟着感觉走”的人来说,要完全弄懂也是场大灾难,再怎么也得花上半小时。这么一来,即不会不耐烦也不会因为上下班班车时间短而为自己阅读的打断而烦恼。

读书时,三十分钟就像一眨眼的工夫。最理想的状况是上车翻开书,刚喘口气就不知不觉已到了该下车的前一站。要达到这种专心的程度,还是读简短不复杂的英语句子好。读英文句子,如果能背出几句,会让人很有成就感,会感觉十分开心。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最喜欢也是背的最痛苦的词典

0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就在今年,我重新阅读了包括《荷塘月色》

《背影》等高中语文课本文章在内的一些朱自清散文。我对朱自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美淡雅的文章感到好奇。

比如朱自清写的灯彩:“这些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岩,透过这烟岩,在暗暗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岩和微漪中,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一处灯彩在朱自清的笔下,竟成这般如痴如醉的仙境,怎能不陶醉呢?

又比如最熟悉的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档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散文集》这本散文集,便记述了朱自清对于美与真实的想法、对沿途风景的回忆等,优美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所写的事件,都是平平凡凡的、纯净的,像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杂质,让人心旷神怡。

当然,我最喜欢的依然是名篇《荷塘月色》,一次又一次地抄写、朗读。我梦想能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去清华大学校园住一晚,哪怕一次也好。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大家只看朱自清就好

05、损友推荐的小说与书籍

有时候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很想把自己珍爱的东西送给别人。明明那么宝贝,为什么还会送人呢?或许正因为想把它作为珍宝留传下去,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它,阅读它,才想送给别人吧!

我的古龙武侠小说中的《小李飞刀》是一位朋友在某天送给我的。“这本书我一直当成宝贝,但好像收着也没什么用,我也不会再读了,所以要是你不嫌弃就送给你了。 ”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朋友打电话给我,很猥琐的问我看完了《小李飞刀》没?

我那时候学业较忙就没有看这本书,后来朋友三五次推荐这本书,我就找了一个时间将《小李飞刀》阅读完。唔。。。感觉古龙小说故事情节和文笔都没的说,就是结局太虐了。

然后我的朋友得知我看完《小李飞刀》以后,猥琐的说道:“好东西一定要分享,特别是这种情节非常虐的,一定要分享。”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我的版本已经失踪,不知在哪位好友哪里只能拿网上的代替

于是我也加入了把情节比较虐的小说介绍给朋友看,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当然朋友们也不放过我,也介绍了好一些毒草文章和小说给我看。

就算像一坨耙耙一样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也是蛮香的嘛!(大哭)(大哭)(大哭)

果然损友和毒草小说一样不可相信。但是我们乐此不疲。

小结

新买一本书,看书的整个过程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随着书籍陪伴自己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对书籍的情感会越来越深。

和自己喜爱的书籍面对面地凝视,就像追溯维系彼此情感的纽带,偶尔解开那条纠缠着的细线,仿佛隐藏许久的关系得到了确认,感觉真的很棒。

因为书籍也和朋友一样,愈阅读,关系愈紧密。

读书就像和一位亲密的朋友窃窃私语,也许我们彼此都不赞成对方的观点,但是我们却能围绕着一两个话题聊上一天一夜。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围炉夜话》,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处世哲理书,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