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沙家浜》的原型,靠36个伤员起家,心脏附近一直有颗子弹

许世友一向以功夫高手著称,他也喜欢找战士比武摔跤,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增进感情,因为许世友功夫高深,所以他鲜有败绩,但他却有一次输给了一个新兵,这个新兵就是后来的开国中将刘飞。

他是《沙家浜》的原型,靠36个伤员起家,心脏附近一直有颗子弹

刘飞能赢许世友,靠的就是一身蛮力。他因为家境贫寒,16岁就去码头扛麻袋,因此练了一身力气。加入红军后,他就靠着这一身力气和不灭的斗志,一路做到了红军师级干部。

1939年,刘飞正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在刘飞的带领下,这支部队成立不久就战绩不俗,曾火烧虹桥机场,奇袭墅关火车站,攻打土塘,一下子震动了整个江南。同一地带的国军很眼红,就不停地找刘飞的麻烦,最后干脆无视国共合作,对刘飞发起进攻。虽然刘飞奋起反抗,但被子弹击中胸部,身负重伤。

我军为顾及国共合作的大局,决定将江南抗日义勇军撤往扬中,刘飞等40多个伤员就留在阳澄湖养伤。只可惜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刘飞的伤一直无法好转,一咳嗽就吐血,还经常高烧昏迷。更危急的时,日伪军盯上了这批伤员,封锁搜捕接踵而至。

他是《沙家浜》的原型,靠36个伤员起家,心脏附近一直有颗子弹

刘飞就躺在门板上指挥战友和日伪军周旋,白天躲进芦苇荡,晚上才能外出治病。但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伤员因为感染败血症而牺牲。刘飞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想法设法联系到了地下交通员,随即江抗东路军成立,不过刘飞自己伤势过重无法指挥,司令员就由夏光同志担任,其他伤愈的战士就组成了特务连,而刘飞自己则被秘密送往上海治疗。

但因为胸部的子弹离刘飞的心脏太近,医生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所以这颗子弹就在刘飞的身体里呆了一辈子。到他去世火化后,这颗子弹才被取出来,被放在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

关于刘飞还有一个事值得一说。解放战争时期,江南抗日义勇军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刘飞就是师长,后来他升为了第1纵队的副司令。在淮海战役中,第1纵队司令叶飞正在治病,这场战斗实际上就是刘飞指挥的,但他却不贪功,后来有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淮海战役得胜的功劳是大家的。但是2师很值得采访,因为他是靠36个伤员起家的。

他是《沙家浜》的原型,靠36个伤员起家,心脏附近一直有颗子弹

记者崔左夫深受感动,回去写成了散文《血染着的姓名》,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来还被改编为著名京剧《沙家浜》,剧中人物郭建光的原型就是刘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