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電商演進趨勢

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電商演進趨勢


2019年12月28日,中國時尚行業CIO聯盟第五屆全國(廈門)年會暨新時代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高峰論壇在廈門順利召開。


本屆年會由中國時尚行業CIO聯盟主辦,中國時尚行業CIO聯盟福建分會、廈門會展思爾福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以“新時代、新認知、新技術、新應用、新價值”為主題,設計“1+3”場會議模式,齊聚阿里、騰訊、亞馬遜、特步等20多位行業翹楚與全國500多位來自時尚、科技、新零售等領域的企業代表,解讀在數字化時代我們鞋服時尚行業應該朝什麼方向走,在哪些方面將會得到力量的提升。


會上,混沌大學廈門•福州分社執行社長、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做了《電商演進趨勢》為主題的演講,他認為社交電商上半場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拼多多和雲集幾年時間就上市了。第二個是傳統巨頭紛紛跑步入場,第三個是微商不死,屢創10億神話。並表示私域電商就是擺脫平臺,直接通過社交共聚於用戶溝通並完成交易閉環。私域電商三要素,自己的領域自己說了算,第二個是電,第三個是商,沒有形成交易閉環別扯淡,廣告收入是別人交易閉環當中的一環而已。


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電商演進趨勢

以下為混沌大學廈門•福州分社執行社長、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現場演講速記:


我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創業者,做自媒體和電商。還有一個是混沌大學,也是全新的創新領域的觀察者。我們看看到底創新裡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的創業分享,關於私域流量、網紅電商部分,另外是創新如何重新跨越非理性,說創新很容易,但是做到不容易,那個東西是什麼。


第一部分,很多人都講互聯網下半場,特別是福建兩個人張一明和王欣,他們講互聯網下半場,他們同時在2014,2015年做了大量的動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做互聯網移動WAP上的收購,他們認為這是新的時代到來,所以做對了這個事情。


有幾個特點,一個是流量很貴。所有商品都進入到存量市場,增量的紅利已經沒有了。原來靠著勇敢、人力紅利增長的粉絲時代已經過去了。第二是獲客難。我舉一個行業的例子,我自己做新媒體,最早這個行業有一個“一條用戶,一條公眾號”。一條已經是中大中產用戶的入口,他們第一輪的融資錢都拿了,就是投給騰訊廣點通,當時一個粉絲的價格不到5元,現在用這個價格去投可能要10倍以上,流量越來越貴,在流量行業的流量都貴。傳統廣告失敗,包括KO越來越貴,廈門有一個創業的同行是做新媒體,半年只賺1000萬而已,還要分給KO機構,你就知道這個廣告賺了多少。


社交電商上半場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拼多多和雲集幾年時間就上市了。第二個是傳統巨頭紛紛跑步入場,第三個是微商不死,屢創10億神話。微信推出一個公眾號把企業流量推出來,團結微商們不要再微信裡亂髮,用企業微信幫我發,這個是傳統入場,KOC崛起。從KOL到KOC,一字之差,天壤之別,KOL是公域,KOC是私域,KOL是頭部,KOC是腰部,KOL是專家,KOC是朋友,KOL是意見領袖,KOC是真實消費者。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是原來是流量紅利,人員永遠用不完,現在沒有辦法有更多用戶,從更多用戶到用戶更多,你現在A一個人要500元的時候,你會想把一個人交到微信裡面怎麼好好開發他,怎麼把單個顧客的價值用起來,這裡面有很多辦法。從用戶把單人看而不是當流量,微信自媒體圈裡面有一個黑五類圈或者是矩陣套圈,他們都是用洗的方式,一個洗就是一個號一個月能夠做兩三百萬的粉絲,所以這個人背後絕對不是人,他們能快速地LOLD這種流量,這種流量即便現在連廣點投都沒有辦法,更不要說獲客,這個是非常難。精細化分組,剛才很多應用是做這個事情,得標籤,個性化的內容並不是所有人都推,精細化運營,原來所有人都關注轉化,現在不是。還有社群,就像我很想加路總的朋友圈以後,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註定用來他找光明,每一個人人設的標籤,這個是你用戶裡面打造最重要的點。


將用戶通過各種形式導入到私人社交帳號,並對用戶進行私人環境下的溝通和管理,稱為私域流量。各大號都來做這個事情,現在大部分微信自媒體業不要聽他講,比如十點讀書。私域電商就是擺脫平臺,直接通過社交共聚於用戶溝通並完成交易閉環。私域電商三要素,自己的領域自己說了算,第二個是電,第三個是商,沒有形成交易閉環別扯淡,廣告收入是別人交易閉環當中的一環而已。


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電商演進趨勢


我們不斷想象私域流量或者是區塊鏈未來等未來怎麼樣,在座各位兄弟們你們都是這個時代非關鍵時代的在位者,在位誰會革自己的命,所有創新都在邊緣包括生物學一樣,當年最活躍的深海里面的魚絕對不會跑到陸地成為一個兩棲動物,如果大家都是果子很熟的猴子們,絕對不會需要落地在叢林邊上成為直立人,所以創新一定在邊緣。我們今天很多企業是在位者,你們講出來都是中國時尚行業特步的主席,如果你面臨一個新的未來,你想從商品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的時候,你會發現今天的創新絕對不是在位者發生,而且你們要發聲也會越來越懶,這條鯨魚很難爬上來變成恐龍,只有灘塗的魚才會上來。到達一個新的時代需要一個週期更迭的時候很難跨越過去。


商業方式怎麼轉移,就是底層,有很多基礎假設,這個基礎假設什麼是變革。我舉一個例子,原來銀行最牛的我能夠在你家或者是辦公室樓下開一個銀行網點,為什麼要開那麼多網點,因為我們原來要用錢,我去領錢,取錢,最後在家樓下很近的銀行就有優勢。後來移動支付發生了,今天兄弟們沒有帶錢來現場舉手?大部分都沒有。所以它的基石假設就是現金這個事情要靠近你,你要取現金這個事情現在已經破掉了,只要帶手機就可以。原來銀行最牛的網點變成今天的包袱,寧願支付違約金也不願銀行很高貴的網點,要把網點讓給特步,這個是變革。為什麼這個變革那麼難?叫價值網絡。你自己在這個企業當中你一定有你的供應商,你有你的客戶和老闆,你有你的思維,你有在自己公司裡面同樣位置生存的人他們會實時地把你綁在現在這個時代,不讓你跑到未來。


頂級成功企業一樣,是因為他們認真聽取了消費者的建議。克里斯坦森講了一句話:真正決定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是價值網,而非管理者。管理者只不過扮演了一個象徵性的角色而已。

這張網中,你只是其中一個人,如果離開都不能生存。跟個人一樣,再比如你的家族、基因,如果成長一定要離開你的家族。我們提一個“客戶為王”的陷阱,市場部就跟他講別折騰,我們問了客戶,他們不感興趣。生產部講,我們測算完了,成本要比現在高很多,是不是所有創新最開始的時候都原來成本高很多。毛利潤開始是低的,因為連客戶都沒有,也沒有辦法量產。你創新一鞋,最多讓CIO買一下,可以成本很高。股東講一定要做大做強。CEO也出來講這個話,後來研發部講一個事,說不好意思,打擾了。請問大家內部創新有窘境感嗎,相信很多人都不敢舉手。


再舉一個柯達。柯達是第一個發明數碼的人,他自己是膠捲,但是柯達被自己發明的數碼幹掉了。所以你今天來這邊說未來區塊鏈是什麼,這沒有必要,就像柯達知道未來是數碼,他都很難將自己革命掉。如果用數碼技術吃自己膠捲的時候,那個發明的東西一定會被束之高閣,創新的東西,當柯達的高管的頭和裡面主要的營收人員一定是原來的膠捲負責人,錢是我賺的,你今天說要革命我,先到旁邊去,就不會給你資源,你的資源、人才、流程等所有的東西都控制,你是家裡的未來,BUT但是你會成為家裡的小丑鴨被關起來。


自媒體行業最開始是博客,誰是博客第一名,就是徐靜蕾、韓寒、路一名,思維能力是專業的寫作能力,但是微博出來以後,照理徐靜蕾有最多的粉絲,微博出來就可以直接導過去就可以了,但是不是的。但是內容生產者最早是姚晨,就是發了140個文字,這是新的時代,微博140字已經區別於原來博客的。微博再到微信,我自己合夥人也是廈門第一家上市的新媒體公司飛博共創做的冷笑話精選。當時50個號中有20個是我們的,但是我們微信剛出來的時候,張小龍還邀請我們註冊很多微信號,讓我們搬過來。現在微信號只能一天發一個,但是我們可以一天發三個,因為是最早的一批用戶。但是對我們講,我們始終沒有在微信做起來。現在十點讀書已經超越我們了,開始我們有一個“看書有道”的號,我叫了一個副總裁去對接—到10月份的時候專注微信中,因為微博幹不過你,所以不跟微博玩,他就研究微信玩。這些所有的東西在當時是比我們研究透的,而我們派了一個微信的主編在那個地方好好做。於是在那年春節已經有500萬粉絲,我們才100萬,兩三個月時間就把我們幹掉了。再後面基本上不是競爭對手了,他馬上要800、一千個,現在到五千萬的矩陣粉絲了,快到一億了。


混沌大學創新領教賴智斌:電商演進趨勢


這是一個全新的變化,我們發現這個情況內部人做不了,於是我們做了孵化新項目。一定要做隔離,不能用內部的人用舊思維重做一個新的事情,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用一個新的人,在外面脫離原來的價值網以外做的事,叫“億萬樹”,現在也成為微信藝術類第一大公眾號,第一大社群。所以這個類型,如果一個人管幾個號,這是正常的,就是一個主編做一兩個號,但是做億萬樹的時候居然有100人做一個號,這就是最大的痛苦。包括在抖音也是這樣,自媒體行業,我們跟張一名還有關係,我們是第一個被開放的白名單,但又不是那個時代第一個把抖音做起來的人,所以這是痛,明明知道東西在那,就是拿不到。現在孵化兩個項目,這次用的方法是要到成都做,專門新招人員,跟這邊隔離掉,不能用原來的舊方式來做,這樣才能做起來,這是生存結構的變化。每個東西的跨越都是非常難,每個東西都是範式的跨越,都是一堆人導向,都是站位者無法跨越的地方。今天如果談創新,十個中有八個講創新,但是要更關注怎麼跨過去。


還有另外一個案例是運動鞋服,在創新商學院首期的班級裡面被逼著做作業,他做了一個事情非常觸目驚心。在每一個變化的跨越過程中,都是那個企業體量十倍數的增長,但是如果沒有跟上、跨越的人死掉的結果,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跨越。鞋服行業也是一樣的,今天所有的大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應該問這個事情,能否跨越週期,能否從價值網脫離,能否跳拖這個。


一般的組織都只能活在一個週期裡面,卓越的組織都具有跨越週期的能力。所以我們希望要麼是你成為那個組織,要麼就新建立一個組織,如果沒有本事把網識破自己折開,就要用這樣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