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新三板潜在“入市”规模约50亿,高“性价比”类A股公司率先受益

1月3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允许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引发业界一片欢腾。证券时报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引入公募资金等各路“活水”之后,对新三板流动性改善和提高价格发现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过,也有的专家为沸腾的情绪“泼冷水”,表示不宜对该政策的效应估计过高,暂时只有少量精选层公司股票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与A股同类资产相比具有“性价比”的标的才会受到公募基金的关注。

公募基金新三板潜在“入市”规模约50亿,高“性价比”类A股公司率先受益

公募将迈出直接投资第一步

新三板的改革红利正在持续兑现,其中允许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股票无疑其中是一大重磅政策。

对此,粤开证券解读,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最为关键的看点在于公募基金在新三板的投资范围限定在精选层股票当中。另一方面,指引并未对公募基金的具体类型作出明确限制, 凡是可以投资 A 股市场的公募基金,即现有和今后发行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三大类,都可以参与新三板股票的投资,对投资新三板股票的具体要求也与投资 A 股股票的要求基本一致。由此,公募基金将迈出投资新三板的第一步。

据广证恒生预计,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投资的潜在规模或达50亿元。其表示,根据基金业协会的11月的数据,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数量合计达5.53万亿元。参考三季度基金重仓股中科创板持仓比例0.09%来看,参与精选层的公募基金潜在规模约为49.77亿元。

这与申万宏源的测算不相上下。根据申万宏源测算,主动管理型基金2019年新募集2400亿元,若20%基金投资新三板且有10%持仓,那将有48亿元资金投入。

“这是件好事情,将会有效地扩大新三板的需求,增加新的资金来源。”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按证监会的规定,公募基金今后将可直接进入新三板市场,对于买卖这些公募基金的投资人要求放宽,而过去公募基金仅能通过专户的形式投资新三板。其表示,公募基金来了,对新三板最大的好处在于推动了新三板价格的进一步回归。对投资人也是一个好事情,也能够增加投资收益。

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公募基金入市新三板,首先可以让更广大不满足适当性的投资者们来间接参与新三板投资者,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其次作为大型专业投研机构,可以为新三板股票提供更准确的估值和定价,提高新三板的定价功能;其三可以为新三板带来更活跃的流动性;其四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QFII、RQFII等机构资金未来投资新三板提供模板和经验;其五是对新三板市场的一个信心和价值的有力背书。

精选层只是结构化受益

不过,按照征求意见稿,创新层、基础层暂不允许公募基金进入,有业内人士指出精选层企业只能是结构化受益,毕竟新三板市场值得投资的标的占比相对较低,公司质地相对更弱些,只有大市值的优质企业才能得到公募基金的垂青。

桂浩明认同,对于公募基金入市的效应不宜估计过高,因为核心还在于新三板到底有什么样的企业值得去投资。从目前来看,新三板公司好的公司与差的公司分化还是很大的。如果公募基金的规模比较大,恐怕选不到好的品种;规模比较小的话,则存在操作比较难的问题,因为要做一个组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各方面因素配合,不是仅仅有公募基金进入就能解决问题。”

公募基金新三板潜在“入市”规模约50亿,高“性价比”类A股公司率先受益

申万宏源在最新的新三板改革系列报告中指出,市场对市场对于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存在四点显著误判。其中一个误判是巨额存量公募资金将进入新三板。申万宏源表示,存量公募基金要想投资新三板必须发起持有人大会,修改基金合同,造成实操困难。修改基金合同需要50%以上持有人投票,且1/2投票人通过,且可能涉及到基金风险等级变更。在新三板精选层未运行成熟,公募基金对流动性、降层风险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存量公募基金难有动力介入。

在申万宏源看来,新基金介入则有一些短期障碍需要解决,例如基金产品风险评级问题,由于各界普遍对于新三板的印象是流动性风险,因此如何设置风险等级可能需要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的指导。

对此,周运南认为,公募基金出于考核和排名的考虑,面对新三板精选层这个新生事物,在放行前期可能会谨慎参与,先观望再摸索,然后总结出研究模型和投资策略,再逐步加大投资力度。

粤开证券也表示,接下来,暂时只有少量精选层公司股票能够享受到该政策红利,这将显著提升精选层股票的流动性和价值公允性,使得精选层股票在流动性和估值水平方面都将迅速向 A 股公司股票靠拢,从而基本实现精选层与 A 股市场在直接转板制度实施基础层面的无缝衔接,并吸引更多优质挂牌企业申报进入精选层,引导新三板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转板概念或最受青睐

那么,具备何处特质的精选层企业才可能得到公募基金的追捧呢?

广证恒生认为,在二级市场端,精选层对于大部分的公募产品来说都只是资产配置的选项之一,且一旦面临层级调整公募基金可能面临流动性的问题,因而企业质地以及流动性将是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核心关注点,这当中,与A股同类资产相比具有“性价比”的标的才会受到公募基金的关注。

而与A股同类资产相比具有“性价比”的标的,同时也具有转板的可能。桂浩明认为,从目前来看,受益于公募基金入市的公司,应该是精选层中那些有希望转板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可能今后换手率会比较高,交易量也比较大,那么能够促成公募基金的买入、卖出,为其交易提供余地,“否则的话,交易量、规模上不去,其他都是假的。”

申万宏源认为,本轮新三板估值修复的根本动力在于转板机制,而非公募基金入市,转板使得A股的估值直接成为新三板可转板公司的锚标。

其表示,由于公募一旦投资新三板,更有可能投资市值大的公司。因此精选层未来也会有内部的自然分层。市值大的公司流动性好,关注度高,容易有溢价。因此,无论转板可能性,还是从流动性的角度,均推荐投资者关注50亿市值以上大市值标的。

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目前新三板市值超过50亿元市值的公司有39家,其中属于创新层的有12家,永安期货在创新层公司中市值最大,达到238.81亿元;其次是贝特瑞和成大生物,市值分别为187.74亿元和144.26亿元。此外,齐鲁银行、华强方特、随锐科技、天地壹号、东方网和颖泰生物的市值也超过70亿元。

公募基金新三板潜在“入市”规模约50亿,高“性价比”类A股公司率先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