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楓橋經驗”,推進“司法為民”解碼東莞第三法院如何“化干戈為玉帛”

落地“楓橋經驗”,推進“司法為民”解碼東莞第三法院如何“化干戈為玉帛”

橋頭法庭莫滿水訴調對接工作站

不打官司就解決糾紛!

2019年,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力推多元解紛機制,全年共將15742宗案件成功調解在訴前,成功率達60%!

同時,全年新收民商事案件同比2018年減少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趨勢。

這意味著15742宗案件中的數萬當事人,不用再通過冗長的法定程序進行訴訟,節省了一筆訴訟費用,也避免庭上的“唇槍舌劍”,而是直接在訴前達成和解,真正做到了“化干戈為玉帛”。

推進糾紛源頭治理

“今年公司中止我外派,回國後調崗工資要降低,幹了12年,要我離開可以,但必須補償我20萬。”東莞塘廈鎮某公司的員工王某憤憤不平地說道。“調崗是公司的合理安排,不滿意可以離開。”公司法務專員毫不相讓。

2019年7月18日,兩人因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產生補償糾紛,來到東莞第三法院駐塘廈新太陽城工業園訴調對接工作站。

工會派駐的調解律師羅喜元瞭解雙方訴求後,立即對案件展開調解。“按照法律規定最高賠償標準,公司應向王先生補償15萬餘元,如果鬧上法庭,對企業形象和王先生再就業都會有影響,能否各讓一步,賠償18萬元怎麼樣?”

“老王在公司服務了這麼多年,18萬元我申請一下吧。”公司法務專員做出讓步。“行吧,就按您說的,這圈子不大,將來還會有合作機會。”王某也鬆了口。

隨後,法務專員得到公司回覆,承諾10天內支付款項。在工作站輪值的東莞第三法院法官,迅速為雙方進行了司法確認,雙方握手言和。

落地“枫桥经验”,推进“司法为民”解码东莞第三法院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新太陽工業園 徐志毅

2019年6月,東莞第三法院在院本部成立訴調對接中心,及轄區各鎮建立訴調對接工作室的基礎上,針對東莞正處於從製造向“智造”轉型的關鍵階段,轄區勞資糾紛易發多發的特點,將平臺和服務進一步向基層延伸——與東莞市塘廈平安建設促進會合作,在佔地100萬平方米、聚集3萬名勞動者的新太陽城工業園設立訴調對接工作站,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家門口”服務。工作站掛牌40天交出滿意“答卷”:訴前化解勞資糾紛695件,為勞動者追回欠薪、賠償款1425萬元。

這僅僅是東莞第三法院全面開展訴調對接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利益主體日趨多元及群眾法治意識不斷提高,各類矛盾糾紛大量湧入法院。2015年以來,東莞第三法院收案數連年攀升,2018年更突破5萬件,案多人少壓力與日俱增。

落地“枫桥经验”,推进“司法为民”解码东莞第三法院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樟木頭法庭“祥叔”訴調對接工作站揭牌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2019年,該院緊緊依靠轄區黨委政府,搭平臺、建機制、組隊伍,找準三個支點,全面開展訴調對接工作,為當事人提供高效、便捷、靈活的糾紛解決渠道,全力打造“楓橋經驗”東莞三院樣本。

以工作站為例,東莞三院目前已在轄區的村居社區、工業城、科技園區進一步推廣,並攜手莫滿水、“祥叔”、“紅姐”等個人調解工作室設立訴調對接工作站,利用人民調解員的鄉音鄉情鄉俗優勢,將更多糾紛化解在基層,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打造多元解紛格局

2019年年初,因收樓後遲遲不能辦證,東莞黃江某小區的100多戶業主紛紛來到東莞第三法院樟木頭法庭起訴,要求開發商支付違約金。該小區開發商應訴後卻向法院“喊冤”,稱逾期辦證是政府部門政策法規變動所致。

考慮到該系列案涉案人數眾多、影響較大,且涉及房地產開發中規劃、報建、確權等專業問題,樟木頭法庭遂委託東莞市黃江房地產開發總公司經理為特邀調解員,與法官合力進行調解。

通過全面瞭解案情之後,特邀調解員從專業角度出發,向開發商、業主分別闡述專業且實際的意見,最終促成這批系列案78宗案件調解成功,同時尚處在預約立案階段的另31宗案件也全部達成調解協議。

落地“枫桥经验”,推进“司法为民”解码东莞第三法院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東莞第三法院與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簽訂訴調對接合作協議

2019年,東莞三院主動融入黨委、政府領導的訴源治理機制,與各類型、各行業專業化解紛平臺及社會化服務機構進行銜接,通過配備13名專職調解法官,向10家律所購買服務駐點法庭開展律師調解,建立300多人的特邀調解員隊伍,並與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工會、工商聯、保險行業協會等十多家調解組織、人民團體訂立合作協議,創建了覆蓋各行各業的“法院+”多元解紛體系,以“專家門診”化解方式針對不同糾紛對症下藥。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這些平臺機構彙集了各行各業的優質資源和專業人員,更瞭解所在行業糾紛產生的深層原因及涉及人員的真正訴求,更深諳所在行業糾紛化解的途徑與方法”,東莞第三法院院長鄺子球表示,法院主導、多方參與的糾紛化解方式,不僅可以發揮不同平臺、機構的專業優勢,與訴訟調解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還可最大限度地節約社會資源,讓訴訟群眾便捷、快速化解糾紛。

凸顯集中化解成效

近年來,城市車輛保有量迅猛增長,道路交通事故也在不斷增加,交通事故糾紛逐漸成為法院的第一大類侵權案件。2018年,東莞第三法院此類案件就達1149宗。

對此,東莞第三法院於2019年8月在東莞首設道交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室,聯合保險行業協會及轄區12個交警大隊,打造了“行政執法、保險理賠、人民調解、司法審判”四大功能全覆蓋的一體化、多樣化、專業化道交聯調平臺。

落地“枫桥经验”,推进“司法为民”解码东莞第三法院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道交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室

設立四個月便調解糾紛1271件,將七成以上案件消化在訴前,並使進入訴訟程序的道交案件同比上一年減少近三成。

此外,該院還將勞動爭議、家事糾紛作為訴調對接工作的重點,推動“類案專業解決、簡案快速解決、難案合力解決”。

一方面,以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工作站為載體,與工會、人事等部門建立信息溝通共享機制,第一時間掌握信息、介入調解;同時,與轄區仲裁部門建立裁審銜接機制,統一裁審標準,構建“調解為基礎,仲裁為前提,訴訟為保障”的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新格局,使該類糾紛95%解決在訴前。

另一方面,秉承“家事無小事”理念,融合家事調查與特邀調解兩項機制,委託婦聯、社工、心理諮詢師等參與調解,促進家事糾紛多元化解,如創新採用“1名調解法官+1名家事調查員+1名調解律師”的模式,成功調撤一起涉千萬標的的離婚案件。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多元解紛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鄺子球表示,接下來,該院將進一步對轄區主要的、多數的、突出的矛盾糾紛的種類、訴求、原因進行調研分析,通過搭平臺、建隊伍、強合作及信息化手段,加快健全一站式、全方位、立體化多元解紛體系,不斷提升司法為民、便民、利民、惠民水平。

全媒體記者 王子璽 通訊員 鍾紫薇

第三法院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