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雄:濰柴 助我挺過行業寒冬的最佳動力

【“贏未來”年輕人喜愛的商用車和零部件評選系列稿件】


夜幕降臨,整個城市漸漸歸於平靜,陝汽重卡車主唐雄整理著自己的衣裝。“現在去吃個飯,等會兒回來眯一覺,半夜十二點去通州拉貨。”由於北京六環內對大貨車日間限行,他進出北京基本都在凌晨。


“沒辦法,現在各地對大貨車的政策都在收緊,咱得學會適應。”唐雄說,乾貨運這麼多年,政策在變,運價在變,車也換過,唯一沒變的只有兩個,開車的人和使用的發動機。


唐雄:濰柴 助我挺過行業寒冬的最佳動力

唐雄


從拉普貨到拉綠通 只認濰柴發動機


吃飯、購物大部分人更願意去人氣旺、高銷量的店家,唐雄覺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個道理在買車上同樣適用。


“買車首先考慮發動機,這是卡友都懂的道理。”在唐雄的老家河北邯鄲,大車司機很多,當初購買第一輛車時,他也綜合了很多朋友的意見。“濰柴發動機馬力足,皮實耐用,服務網絡完善,維修費用相對便宜,這是朋友和我說過最多的話。”還是行業新人的他從善如流,在朋友力薦下購買了一輛搭載375馬力濰柴發動機的歐曼重卡。


唐雄:濰柴 助我挺過行業寒冬的最佳動力


回憶起與濰柴邂逅這段經歷,唐雄現在仍記憶猶新。“最滿意的是發動機動力和耐用性。”在那個政策監管不嚴,大貨車普遍超載的年代,他幾乎每次出車都是重載,拉五十幾噸貨是家常便飯。“不管是什麼路況,從沒有因為發動機動力不足耽誤過事,那輛車跑了快80萬公里,發動機從來沒修過。”


隨著行業形勢不斷走低,普貨運輸越來越不掙錢,經身邊朋友推薦,唐雄也打起了拉綠通的主意。想拉綠通,他最先考慮的是換車。“我知道綠通對時效性要求較高,我那輛舊車是單排驅動,在一些路況不好的土路會顯得抓地力不足,我可不想因為車子的問題耽誤運貨。”到底要換什麼車,他並沒有什麼定見,但繼續使用濰柴發動機是他心裡堅持不變的想法。


唐雄:濰柴 助我挺過行業寒冬的最佳動力


經過一番考察,唐雄將目光鎖定在了搭載濰柴550馬力發動機的陝汽德龍上。“現在都是標載,就想買一個載重量大一點,馬力大一點的車子。濰柴和陝汽的組合很經典,我相信它能成為我的賺錢利器。”他說。


強勁動力 助我挺過行業寒冬


從北京周邊拉冷鮮肉到四川、雲南,再從川滇地區拉蔬菜到北京,這是唐雄目前主要的運輸路線,這段路途單程將近3000公里,來回近6000公里,中間要穿越平原、山地等不同地貌,對發動機性能是個不小的考驗。


“去雲南的路上坡太多了,而且特別陡,經常會遇到連續坡路。”唐雄說,行駛在川滇山區,一個接一個的坡道,一般發動機根本不能適應這樣的山路,強行駕駛還會直接縮短髮動機和整車壽命,而濰柴發動機在這方面表現很突出,上坡無壓力,下坡更輕鬆。“我在路上也會觀察其他品牌的車,同樣是搭載500多馬力的發動機,他們上坡就是吃力,重載狀態下,濰柴比同馬力發動機勁兒更足,我身邊很多司機都這麼認為。” 他告訴記者,發動機動力不足,不僅加重了車子負擔和駕駛員的疲憊感,更是直接增加了車子的油耗,是一件很得不償失的事情。


唐雄:濰柴 助我挺過行業寒冬的最佳動力


由於車子可靠,從沒有因為車子問題耽誤出勤,從沒有因為動力問題耽誤送貨,在一段時間經營之後,唐雄積累了一批固定合作的客戶。“基本上每個月要跑三四個來回,剩下的時間就是在市場壓貨,很少能在家休息。”雖然生活忙碌,但他很慶幸自己能有這樣的工作狀態。“現在行情不好,一噸貨運價比原來低50元左右,滿載49噸貨,運價要差2000多元。我希望每個月能多跑幾次,彌補單次運費上的不足。”


好車是好貨源的基礎,好發動機是好車的基礎。雖然行業狀況不景氣,但在濰柴這個老朋友的助力下,唐雄依然堅信自己能夠挺過行業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